APP下载

通过课堂塑造医学生偶像
——以病理学为例

2022-12-18童卓云夏依达吐尔逊乌都木丽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领军人物院士偶像

童卓云,夏依达·吐尔逊,乌都木丽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便捷的网络平台、虚无的理想信念、碎片化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中宣传为我国医学进步、社会和谐做出卓越贡献的医学专业领军人物,将本专业领军人物的生平简介、研究成果、医德医风渗透到课堂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偶像,使学生自愿自发地树立专业偶像,从而进一步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

一、大学生的现状

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群体,然而偶像泛娱乐化使得一些大学生容易逃避现实,甚至误导学生的消费,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缺失个性,出现趋同化,毕业后面对社会的各种考核标准也变得更加迷茫,备受打击。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大学生对网络娱乐的依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变成多媒体的载体,丰富了人们的视觉和感官感受,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娱乐方式。如今线上教学方式也使得网络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更增强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手机娱乐也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降低了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些缺乏自律性的大学生一味追求感官上的愉悦,出现偶像泛娱乐化现象;有些大学生沉迷手机娱乐,出现高焦虑倾向、抑郁倾向、人际关系紧张等负面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此外,有些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热衷于直播打赏,增加了经济支出,更有甚者陷入网络诈骗、网络贷款、网络陷阱中无法脱身。因此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网络,严防沉迷网络娱乐,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塑造良好的人生偶像,引导大学生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二)大学生逐渐失去个性

面对纷繁的网络娱乐方式,大学生的表达方式看似丰富,层出不穷,但是本质上却在逐渐失去个性,出现从众、趋同化现象。李敖说过:“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各有各的美好时光,可是我觉得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太单调了,没有个性,无趣当有趣。现在年轻人的危机不是没有钱,没有前途,而是同类化。”想要改变大学生的趋同性就要引导大学生摆脱大众媒体的支配,而关注本专业的领军人物的独特个性有助于大学生发掘自身的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独立思考,坚持理性分析,在潮流中保持自我,不断创新。

二、打造大学生专业偶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高等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的、高尚的“三观”体系,尤其是在思想领域,这也是本文中我们提倡塑造大学生专业偶像的初衷。

(二)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

大学生进入大学时,逐渐蜕去了幼稚的、不成熟的、肤浅的外衣,逐渐感受到社会责任和压力,开始深入思考自己人生的下一步,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变得成熟稳重,此时认识和接触本专业、本领域的卓越人群,树立正确的专业偶像能够减少大学生对职业的迷茫,使其尽快确定职业方向,少走人生弯路,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在知识理论讲授中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我们提倡专业偶像塑造的最终目的。

(三)有利于营造学术圈的良性循环

近几年,媒体时常会爆出高校教授、导师的负面新闻,使得我们深思。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专业领军人物有利于授课教师加强课程设计,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制定职业规划,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等,促进教师提升个人职业素养;高校带头宣传专业领军人物能够创造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些是我们提倡专业偶像塑造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如何打造专业偶像

(一)授课之前授课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在多数高校考核、绩效评定方案中,科研工作占据主要部分,使得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就无愧于学生,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然而高校教师不仅有义务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有义务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圈,更新专业动向,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给每一届学生都留下难忘的印记。因此,在课前准备中,高校教师需要关注本专业领军人物的动态,熟悉他们的生平、科研业绩、医德医风,搜集课堂素材,在课堂中融入相关元素,达到良好塑造专业偶像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中灵活塑造专业偶像

1.介绍本专业领军人物

以病理课为例,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单独在每节课开始之前做一个病理专业的领军人物介绍,例如每节课介绍一位历届病理学教材主编,如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杨光华教授、吉林大学病理教研室李玉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步宏教授等,以及病理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如著名的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彤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徐庆中教授等。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明白病理尸体解剖不仅可以确定诊断、查明死因,协助临床提高诊疗水平,还可以发现和确诊新的疾病、传染病等,为卫生防疫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同时积累各种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供研究和教学。通过在课堂中加入病理专业的领军人物,不仅使学生熟悉了病理专业的内容,也拉近了学生与病理专业的距离,为今后职业规划提供了方向。

2.结合课程内容介绍医学专业领军人物

我国有许多临床专业的杰出专家为医疗进步做出卓越贡献,他们是推动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功臣,应成为国人追逐的偶像,也应成为大学课堂中塑造偶像的首选。以病理学为例,在绪论学习前,分享钟南山院士为病理科的发声,“病理科和病理科医生的水平,应该是这个医院医疗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歌颂钟南山先生对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的贡献,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呼吁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淤血的病理变化之前,向学生介绍陈可冀院士传承和发扬中医,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此弘扬中医药文化;学生对身边有这些楷模充满了好奇和惊讶,甚至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想考研究生的学生甚至以他们为导师人选咨询,这种教学效果正是我们在课堂塑造专业偶像的目的之一。

3.学校层面邀请院士进行系列讲座

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将专业领军人物带入学生的认知范围内,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局限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扩大影响范围。学校层面如果能够争取创造让学生与院士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将很大程度上鼓舞学生向名人看齐的勇气。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讲坛系列学术讲坛曾先后邀请王正国院士、廖万清院士、韩德民院士等多名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的院士,甚至邀请Alexei Verkhratsky 教授、美国科学院Scott William Lowe 院士等来学校为广大师生做学术报告和交流,使得广大师生受益匪浅。这种由学校组织的系列讲座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讲座内容也非常丰富新颖,因此影响范围比较深远,充分引起了全校师生的重视,提高了师生对学术交流的关注,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为塑造医学生的专业偶像,呼吁各大高校邀请院士进行系列学术论座,扩大专业偶像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在战略层面进行部署。

四、塑造大学生偶像的重要意义

(一)教师能够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

将本专业以及工程院院士和科学院院士等领军人物带入课堂之前,授课教师需要自己做一定的功课,关注每位领军人物的生平简介、个人经历、研究成果,熟悉他们的经典语录,挖掘每位院士的人格魅力和医德医风。该过程不仅可以加深授课教师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也可以促使他们结识更多医学同道中的佼佼者,树立自己的专业偶像,思考自己与优秀前辈之间的差距,摸索前辈们的脚印,找准方向走出自己的道路,因此将专业领军人物带入课堂也将是教师进行职业道路重塑的好机会。

(二)对医学生今后考研、工作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医学生的求学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很多学生会在中途放弃,如果能够树立专业偶像,就能够在专业偶像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着他们如何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获得现在的成就。大多数医学生的必经之路是考研之路,如果学生想要去更大的舞台,就需要接触更广的天空,在课堂中介绍的领军人物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无论将来学生想去哪个高校,至少他知道该高校有哪些专业领军人物,就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被作为偶像的专业领军人物能够注重自己的行为

作为偶像级别在高校被推广的领军人物,被赋予更多的责任感、使命感,更能够约束自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光环效应。这些专业领军人物今后无论是在推动科学发展方面,还是在维护科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会做得更好。

五、结语

高校的使命是立德树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出重拳打造专业偶像,塑造新一代青年的偶像,让英雄不再独行。在课堂中打造专业偶像将是我们为维护学生健康的“三观”、美好的人生规划和独立的个性迈出的一小步,迈出的每一小步将共同推动社会迈出一大步。

猜你喜欢

领军人物院士偶像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大众偶像
偶像报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库里和威斯布鲁克是下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英雄内战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