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设计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2022-12-18吴雨欣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理念环境设计

吴雨欣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环境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目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日益严重,如森林砍伐和随意开垦田地造成绿地减少,进而导致沙漠化日益严重、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日渐加剧。水污染以及淡水资源的紧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随着森林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染严重,冰川消融,物种灭绝,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生态系统被破坏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质量也开始下降,工业废气污染和雾霾问题凸显,尤其是2022 年夏天,全球更是普遍高温,我国多地打破最高气温纪录、平均高温纪录,在国外,有新闻报道阿拉伯气温高达73°C,美国气温高达50°C。因此,社会发展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其实,早在1998 年,我国便开始推进可持续教育的发展,其中,在关于环境设计的课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向学生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策略,学生基本上都能熟记,但是在使用中仍存在种种问题。一是照本宣科。比如在植物种植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优先选择乡土植物,注重植物易成活且好打理,也充分关注观赏性,但思维局限于课本给出的答案,其实植物的选择还有更多的考量方向,比如,在高速公路附近,可以种植减尘、吸附尘土的植物,如女贞;在居住区附近,要种植一些能降低噪音的植物。二是缺乏创新。比如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强调,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应该根据其特色,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目前的设计大多千篇一律。三是对学生来说,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设计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和思想探讨的阶段,想要达到项目落地,还需要实地实践和尝试。

(三)环境设计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环境设计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有着很大影响,环境设计不仅不会破坏景观,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方法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由于设计中强调对绿色能源的使用,对于降低能耗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环境设计重视和尊重地域文化,对于保护历史和传统,延续历史文脉,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和市容市貌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环境设计的高校教育方向

潘基文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全球性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中致辞说:“可持续发展没有‘B 方案’,因为我们没有‘B 地球’。”他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为每个人提供所需要的价值观、竞争力、知识、技能、批判性思维等适应未来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教育在21 世纪依然是优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专业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设计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等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共同促进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方法和实践,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可持续设计,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除此以外,环境设计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还需要强调设计的整体协调性,避免做出与周边环境不匹配的设计;注重地域文化,城市景观的设计要突出当地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注重生态效益。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环境设计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理论与生活相结合,避免学生对知识生搬硬套

在环境设计课程中,理论知识通常可以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确定设计的方向和方法策略,但是同时学生也会受困于这些策略和方法。比如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学生在做设计时,会大多优先考虑功能性设计,但是在满足功能性需求后还需要做什么,就常常感到迷茫。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案例来讲解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思考哪些方面和要素,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之后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小项目设计,如对自己的宿舍楼及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知识重点,同时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不但易于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毕竟设计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引导学生注重地域文化的学习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以人为本,强调功能性和解决问题,还需要格外注重地域文化。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文化特点,如果在做设计时,仅关注功能性和服务性问题,那么设计将变得千篇一律,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没有区别。对此,需要教师多引入案例,安排学生以课下进行实地考察,上课汇报的形式,探讨如何才能突出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强调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学生在做设计时,图纸设计往往令人惊叹,但是却很容易忽略成本和施工是否可行这两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和点评设计作业时进行强调。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实地项目比赛,如弹性景观———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大学生设计竞赛,当学生真正参与实地项目,他会获得更多难以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四)培养创新思维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很轻易便能从网络中获取素材与信息,这使得学生很容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而是去网上寻求结果,最终导致在做环境设计时,思维缺乏创新性。事实上,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虽然需要多看、多了解世界上各种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风俗文化,但是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要学会在其基础上,设计出自己的东西。学生出现这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阅读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看好设计、多参观、多考察、多学习,积累灵感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是一种观念和意识,也是一种方法和实践,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不断地实践与反思。设计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方法,它同时还兼具着文化传承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这种思想和理念传达给学生,还需要继续探讨和实践。

猜你喜欢

理念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