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文化类节目的再度创新
——以河南卫视“传统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2022-12-18王玉珠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类节目传统节日卫视

杨 露 王玉珠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接受美学将文学的接受者——读者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位置,并且注重读者与文本间的交流活动,因此接受美学聚焦于读者的先在体验和阅读时的体验建构。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通过阅读的“召唤结构”不断挖掘“隐含的读者”,以此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化类节目相较于其他娱乐类节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创作内容和价值引领都以优秀文化为核心,通过多样丰富的节目形式“以文化人”,其发展离不开时代环境的助力,更离不开节目制作人坚持受众思维并制作出观众真实所需的优秀节目。

媒介是文化生成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类节目的兴起成功助力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发展,打开了年轻人文化探索的新窗口。河南卫视自借助2021年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以来,不断利用本土丰厚的文化积淀优势,推出“传统节日”系列节目,截至2022年《元宵奇妙游》累计推出了9期。河南卫视正是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受众审美需求,才形成具有差异性的竞争新优势。

1 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困境

2013年至今,在国家政策与融媒体时代市场发展的双轮驱动下,文化类节目虽热潮不断,但内容保守、单一,表现形式缺乏创新,接受效果表面化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文化类节目陷入创新发展困境。

1.1 内容困境:同类竞争内容导致“阅读失望”

节目播出初期会因新颖的内容和模式对观众形成感召力和吸引力,但是当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再度出现时,观众会因观看第一档节目时形成既定心理图式,导致在观看同类型其他节目时引起心理图式变化的动力不足,会形成审美疲劳而失去对同类型节目的关注,最后导致节目收视率下降,造成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减弱。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时引起收视热潮,但后期《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都是将文化教育与游戏竞技结合在一起,而且仅仅是对字词、诗词的赏析”[1],这样的节目“竞技性有余,但诗情不足”,内容创新遭遇瓶颈,无法保持观众黏性,节目收视率也差强人意。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瓶颈”在本质上仍属于同类竞争,传统宏大、单一的叙事手法难以适应新时期融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的真实接受状况。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观众可以根据兴趣喜好选择观看的节目,这对电视节目收视和社会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节目不能适应观众的接受习惯,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就会导致观众在接受时产生“阅读失望”。

1.2 表现困境:传统模式忽视观众“交互体验”

新时期以来,文化类节目明显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形式过于模式化造成节目内容的单薄和匮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浮于表面,冲淡了节目宣扬文化内涵的初衷。由最初的爆款频出到趋于常态化,很多节目为了响应政策号召以数量取胜,忽略内容的质量和形式的多样,对文化内涵的开掘不够深入。传统文化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美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而某些节目忽略审美内涵,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节目内容模式主要设计了选手对诗词记忆的竞技和嘉宾对诗词意蕴的解读两部分,这种形式虽然降低了大众参与和理解诗词的门槛,但以嘉宾为主体解读诗词意蕴的“给予—接受”传统模式和选手自发性“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诗词审美要求不太匹配,同时忽视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让文化真正活起来,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没有较强的参与感和创新期待。这表明文化类节目吸引观众主动参与构建意义和实现节目的再创造能力显著不足,因此很难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1.3 接受困境:节目娱乐化难以更新“接受系统”

在市场环境中,部分文化类节目没有找到品质提升和市场竞争方面的平衡。文化类节目承担着宣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必然高度重视其文化性内涵,然而为了收视竞争又不免娱乐化、商业化。市场为文化类节目带来了丰富的机遇,提升了受众的地位;但同时,以逐利为根本目的的市场使消费价值观念和电视娱乐化之风开始盛行。“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显示图像)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2]观众将此类文化节目视为逃避现实压力的娱乐“乌托邦”,过度追求感官娱乐,汲取节目传统文化内涵的欲望退居其次。互联网的发展使观众日渐养成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娱乐化形式的接受没有打破观众的惯性思维并形成创新期待。某些节目的制作并没有注重节目效果的延续性和深入化,比起娱乐真人秀节目,其商业价值未能有效凸显。节目的接受效果应该是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两者关系权衡不好会消解节目的“光晕”,使接受效果趋于表面化。

2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的再度创新

河南卫视系列节目的成功“出圈”,正是在努力克服上述文化节目发展困境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将观众置于中心地位,形成新的具有高辨识度的节目内容和模式,形成观众期待视野。

2.1 构思内容:挖掘“隐含的读者”

伊瑟尔提出的“隐含的读者”是接受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是指一种“超验读者”或“理想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它回答的是文本的各种阅读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3],由此可见,伊瑟尔关注的是超验的、可能的阅读条件。节目的生产制作需要根据观众的审美趣味、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和真实需求等,对潜在的观众进行定位,制作具有观众吸引力的高质量节目。

首先,立足本土文化,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接受美学主张读者的首要性和独立性,追求对读者审美经验的创造、愉悦甚至是净化,河南卫视在已有观众的基础上错位竞争,制作省级地方台特色节目,不断扩大观众群体。“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汉砖瓦”,河南卫视晚会内容紧紧围绕传统节日内涵,利用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晚会的取材提供便利。例如,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其舞蹈演员的服饰妆容及乐器均体现了唐朝特色,再现了古代宫廷乐舞场景和深厚的唐朝文化。其次,满足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具象化的需求。在时代的呼吁和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潜在的观众是文化类节目需要思考的问题。河南卫视系列节目独树一帜,大量镜头实地实景拍摄,与以往节目中传统文化的抽象呈现不同,剧情化、具体化的节目模式真正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例如,取景在信阳茶花园的歌曲《春暖花开》,当地春景配以晏殊、谢灵运、曾巩等人的春景诗句,视听结合使这些诗句不再是抽象的字词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审美呈现。再次,不断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于现代文明比起传统文化有更多的关注并更容易接受、内化为既定心理图式,河南卫视将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现代文明的精神相结合,引发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和精神共鸣,只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时,才会焕发活力。例如,《七夕奇妙游》节目不拘泥于“爱情”主题,连接古老的“飞天梦”与当代人的“问天”豪情、家国情怀,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2.2 形态创新:构建“召唤结构”

文本的“召唤结构”由伊瑟尔在文本研究中提出,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他认为:“没有未定的部分,没有文本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4]由此,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需要读者在接受过程中能动地参与文本,对“空白”“否定”进行再创造性的解读。在文化类节目中主要表现为形式方面的创新,以此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首先,巧用数字技术制造“空白”召唤。伊瑟尔把“空白”结构当作调节文本控制交流方式的核心功能。近些年,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呈现断层式的飞跃,随着媒介技术环境的变革,观众对视听节目艺术表现的要求不断提高,场景和舞台也能体现出更为细腻精湛的美学场景[5]。例如:2022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国色天香》中,古典诗歌碰撞年轻的灵魂,镜头的转换和留白的设置,利用数字技术呈现的视听语言使传统文化以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呈现出来,虚拟想象空间不断构建“召唤结构”。其次,节目模式不断自我“否定”。伊瑟尔的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反应研究”,其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文学作品如何调动读者的能动作用,促使他对文本中描述的事件进行个性的加工?二是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为这样的加工提供了预结构?”[6]“预结构”在节目中体现为节目模式不断自我否定以此来吸引读者主动参与。《唐宫夜宴》“出圈”以后,河南卫视在2021年2月25日的元宵晚会上推出《元宵奇妙夜》,并在后续节目中延续“奇妙游”模式,观众形成定向期待后节目开始自我“否定”,在《重阳奇妙游》中又推出“线上+线下”模式,与开封菊花节进行联动,成功保持观众黏性。

2.3 接受效果:创新受众期待

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才谈得上接受和理解。因此,作者创作时就要考虑受众的群体性和时代性问题。受众的阅读期待不仅存在于形态创新中,也存在于节目接受效果中,观看节目其实是观众审美心理的建构过程。

首先,打破审美壁垒,促进文化共情。依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体认识结构的变化与阅读的审美距离适当时,读者才会在定向期待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创新期待。河南卫视充分考虑现代环境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打破审美壁垒,在节目中呈现多元文化共存的状态,传统文化的叙事策略和舞台形式成功引起观众的共情。例如,“网剧+网综”模式下的《中秋奇妙游》中,沈眉庄和温实初的圆满结局引起众多《甄嬛传》粉丝的共情。其次,打造品牌提升文化实力。单一定向期待的满足带来的审美疲倦促使观众不断去寻找新的节目表达形态,河南卫视系列节目的成功“出圈”为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契机并满足观众的创新期待。例如,2021年中秋节沃尔玛的中秋广告《月圆奇妙夜》,推出盲盒、手办和游戏等文创周边产品,激发受众“参与式”文化体验。同时,传统经典的再度创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增值,如《纸扇书生》展现了少林寺、老君山等景区,被誉为河南的“旅游宣传片”。最后,多元媒体传播实现价值引领。一档成功的节目离不开全媒体传播的助力,从受众选择性角度出发,传播方式能否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能否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河南卫视系列节目不仅在节日当天于地方频道和优酷、哔哩哔哩等平台播出,而且又以短视频形式在微博、抖音、快手上播出,破除时空的限制,满足快节奏生活下受众碎片化、感性化的观看习惯,快速提高了节目的浏览量和热度。

3 思考与启示

从内容到形式、从媒体传播到价值引领,河南卫视“传统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为新时期文化类节目的再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行之有效的策略。

3.1 错位竞争聚焦文化,精准连接新生受众

“守正创新”是文化类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实证明,依托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呈现出来的节目具有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传承文化需要央视和地方媒体的共同努力。文化节目制作者应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脚踏实地、立足于本土深厚的文化根基,坚持受众思维,形成有高辨识度的节目特色,进行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形成新优势,挖掘传统文化新的表现空间和价值空间,避免同质化的内容引起观众的“阅读失望”。在新的媒介话语环境下,青年亚文化形成并逐渐向主流文化靠近,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需要结合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呈现形式,打破受众圈层,弥合文化节目的审美代沟。当然节目内容的创新重要的是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契合点,摆脱说教式、灌输式的传播形态,与当代社会连接,与大众的现实生活连接。转变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唤醒更多群体的文化参与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2 媒介技术驱动创新,深层调动观众审美

文化类节目的策划要转变创作思维,将注重节目策划转变为注重节目受众需求,并关注受众对节目的“再创造”,按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升级,适度“陌生化”构建起一套文化类节目的原创模式,避免模式化表演导致节目内涵和价值引领的单薄和匮乏。巧妙利用数字技术适当加大作品的未定性和空白度,形成“召唤结构”,调动观众审美想象力的同时拉近观众与传统文化的审美距离。同时,文化类节目应该努力提升传统主流文化驾驭媒介技术的能力,让媒介技术充分为节目内容的呈现而服务。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内容通过多样化、年轻化的叙述话语呈现出来,最大限度地展现舞台和文化的内涵,平衡节目的传播内容和展现形式,让文化充满生命力,深层调动观众审美。例如,节目样态上融入多种表演形式如“网剧+网综”“文化+综艺”等形式,呈现方式上设定品牌形象,打造沉浸式的播出形式,与观众进行多元互动等。

3.3 “链条化”推动文化继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传统常规的节目即“保留剧目”是文本和观众进行碰面交流的“故土”,创作时需要在“保留剧目”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社会和文化规范,使读者可以重新确认这些规范在现实中的功能,不断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同时,文化类节目应该处理好文化性和商业性的关系,通过一种积极的开放和更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生产更多更好的更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以置换、替代、占领泛娱乐化节目已经占据的传媒空间和文化心理需求空间[7]。在节目的制作中,引起全民对民族文化历史的共情与共鸣,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价值才真正凸现出来。例如,文化类节目可以借助知识产权运营,联合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文化“链条化”发展增加文化继承性,找到节目在创意表达营销推广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构建原创文化节目多元媒体现代传播体系,“需要节目生产方与新媒体、研究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推动电视与新媒体、线上节目与线下活动、节目生产与文艺评论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传播”[8]。

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离不开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河南卫视“传统节日”系列节目自开播以来,在内容、形式和接受效果上都坚持受众思维,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意蕴深刻的文化节目,成为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为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困境指明了一条可行有效的道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类节目的再度创新,可以更好地为文化自信赋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与艺术形式在文化类节目创新性表达下真正实现人文交流互动、民生相通。

猜你喜欢

类节目传统节日卫视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