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课程培育项目背景下数字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2-12-1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双一流影视摄影

林 阳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数字摄影基础课程作为校级教改项目,在国家级和省级“双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

1 数字摄影基础课程概况

数字摄影基础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在大一上学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也是影视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在诸多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必须有足够的实践,通过规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地操控器材并获取最佳画面的能力。在理论讲授和实训练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图片摄影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为学习影视摄影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艺术修养。

在每一学期的64节课时安排中,理论课时36节,实践课时28节。除了在教室内讲授的理论知识外,实践性教学包括校内实践练习、校外实践练习。校内实践以基础练习为主,包括摄影曝光三要素、影响景深三要素以及快门速度,练习地点主要集中在操场。校外实践练习为定点定向拍摄,以每周布置的作业为目标分小组进行策划和讨论,包括前期策划、制订拍摄方案、现场拍摄、后期图片处理等。数字摄影基础课程既是一个让学生对数字摄影基础知识有一个综合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完成摄影技术操作与实践的课程,又是后继的专业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 数字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数字摄影基础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教案的设计都需要教师付出诸多努力,因为这是大一新生入学后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摄影理论知识和拍摄技巧的基本功,为后续相关的影制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又能让学生对所选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这门课教学改革研究的目标。数字摄影基础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拍摄与制作的基本功:如何拍摄一张合格的照片以及如何拍摄一张优秀的照片。一张合格的照片离不开对画面准确的曝光,而曝光三要素在于光圈、快门、感光度,其中对光圈的设置和调整不仅可以决定画面的亮度,更是控制景深的决定性因素。本门课程一直致力于如何把这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结合理论总结拍摄技巧,又能让学生提高审美趣味,对大学四年的学习产生探索和创作的热情。

3 数字摄影基础在“双一流”课程培育项目中的教学改革研究

3.1 修订教学大纲,丰富课程目标

根据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数字摄影基础课程修订了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大纲,制定了丰富且具有弹性的课程目标。修订后的教学大纲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秉承应用型专业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课时打破以往以在教室开展理论课堂为主的常规,将实践教学课时设计成教学亮点和特色。教学大纲将课程知识体系分为3个板块和5个单元。3个板块分别是对图片摄影发展简史系统的建立和梳理;对数字照相机的操控,熟练使用机器作为技术表达的载体;对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的了解和运用。该课程以数字摄影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讲学方法以讲授法、讨论法和练习法为主,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注重运用新媒介的优势进行图像的案例分析和讲解,在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实训平台,以确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为目的,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立足影视行业,培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理论以及各项技能,能够在主流影视、影像制作与创作行业领域就业的人才。第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过硬的身体素质,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学生能够掌握图片摄影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拍摄技能,掌握摄影镜头、焦距、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等基本概念,以及测光、订光和曝光,镜头和画面透视,景深焦深和聚焦,曝光宽容度和影调等技术层面的理论。第三,了解影视摄影与制作理论以及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能够以“专业、责任、荣誉、热爱”的摄影师精神投入日后的学习和创作中。

3.2 打造实践课程特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每一届新进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方向,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在28个实践课时中,充分利用成都以及周边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风貌和学校的拍摄环境,将课程中的课堂内外实践项目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例如,在曝光三要素的快门练习中,充分结合校园环境特点在操场进行泼水游戏,在活动开始之前准备水瓢、水桶、雨伞、雨衣等道具,学生根据道具和场景进行分组拍摄。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一部分同学作为模特身穿雨衣或者手拿雨伞进行泼水的互动,另一部分同学拍摄照片,学生轮流上场体验。通过对雨伞、雨衣的泼水撞击,让大家选择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利用高速快门抓拍水珠四溅的瞬间,或者使用低速慢门捕捉水珠像丝质般的运动轨迹。将游戏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课程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曝光原理,掌握不同快门速度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在练习作业中,学生还需要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整理和挑选,按作业要求提交后,教师进行回课点评,然后让学生进行互评,在作业点评、互评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互勉共进,同时也将较好的作品筛选出来推荐参加相关的摄影比赛。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图片摄影拔尖的创新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成立了图文直播中心,以图片直播平台为载体,对校内、校外实践和艺术活动进行直播报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通过科学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画面视觉元素运用的技能与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本课程所要求的摄影技术与平面艺术审美表现相统一的图片影像作品。

数字摄影基础课程为图文直播中心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机会,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例如,在学校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活动中,图文直播中心组成30余人的学生团队,对为期3天的盛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图片拍摄和报道,在直播平台中获得140万余人次的点击量,在校级运动会的直播拍摄中获得290万余人次的点击量。2019年由8名同学和2位课程组教师组成的团队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洛带古镇拍摄15分钟纪录片,该项目由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主办,洛带人民政府协办,依托洛带古镇独有文化元素,寻访传统手工艺人,挖掘工艺故事,复兴工匠精神。2020年课程面向授课班级,选拔出10多名学生,在课程组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峨眉山景区参加第21届峨眉山冰雪温泉节的开幕仪式,采风期间为峨眉山旅游景区制作出5个形象宣传短片,拍摄图片作品500余幅,作品被峨眉山旅游局官方宣传平台使用。摄影作品不仅在校级微博、微信、抖音等官方平台推出广受好评,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出了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摄影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努力为学院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多能型人才,同时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

3.3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新时代的传媒人才

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过硬的身体素质、强烈的社会职业认同感,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通过对课下作业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指导学生进行文案和组图的策划与拍摄,内容既能反映社会现状,又能体现出个人思考,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感。例如,“战疫”公益主题创作,以及当前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共享经济、乡村振兴、诚信、亲情等热点话题,展现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思想深度。

无论是摄影课程还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都要求学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摄影师和摄像师需要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拍摄条件,用专业实力和艺术作品打动人心。图片作为视觉造型艺术,所表达的情感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组织开展主旋律主题摄影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能让学生对主旋律摄影作品包含的思想性和道德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实际上也将是课堂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实践。

3.4 以赛促教,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检验课程教学成果

课程共设置6次平时练习作业和1次期末实践作业,每一次作业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安排和布置,通过教师在实训场地进行拍摄指导、学生自行练习完成命题作业、定期回课点评等环节,将练习中的优秀图片选出,在班级内组织审片投稿小组,根据国内外的图片摄影比赛要求进行提前准备并积极参加比赛。目前,数字摄影基础课程组教师指导学生摄影作品《我的空间》荣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创意摄影类一等奖,指导学生创作的短视频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四川赛区三等奖等。

以赛促教的出发点是鼓励学生用自己创作的图片摄影作品参加专业比赛,但并不是以获奖为最终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看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培养学生在选片投稿中的行动力和持久力,在面对评委选择或淘汰时的抗压力和承受力,更重要的是在参赛的过程中,能够以赛道为平台,增加见识和胆量,学习和观摩其他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了解摄影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4 结语

本课程以数字摄影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讲学方法以讲授法、讨论法、和练习法为主,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注重运用新媒介的优势进行图像的案例分析和讲解,在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实训平台,以确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为目的,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课程还结合当下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题,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注重与行业发展接轨,引导学生以自身专业精神引领传媒事业为己任,起到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作为学生的“授业解惑”者,要将教书育人的过程视为对自身不断学习的过程,注重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对于专业知识中前沿科学技术的学习和了解,向行业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看齐,不断完善和补充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给学生实在且实用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在课程教学中主动进行课堂启发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创作中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有生活深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观念,以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双一流影视摄影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