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12-18王明华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5期
关键词:通识媒介人才

王明华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形态诞生,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侧重于复合型人才,新闻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新宠。在此背景下,高校培养新闻人才时,也需积极适应新传播环境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1 新传播环境对新闻人才的客观要求

1.1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新传播环境下,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具备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新闻品格,秉持及时、准确、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

1.2 具备良好的新媒体运营和推广能力

从近年来传媒行业人才招聘情况来看,大多数媒体都将新媒体运营和营销策划推广能力作为人才录用考量的关键点,媒体普遍急需新媒体运营类人才。另外,开发工程师、产品经理、全媒体数字采编等专业人才也是行业关注的重点。为了紧跟媒介融合的时代步伐,传媒机构普遍都设置了“新媒体运营”岗位,要求岗位人才不仅要懂内容的运营、策划,还要掌握内容营销和推广方式。

1.3 具有跨媒介平台信息制作和发布的技能

新传播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必须是全能型人才,出现突发性新闻事件时,其不仅要撰写文字稿件,还要拍摄音频和视频,为媒体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多样的媒介产品,就需要集采访、写作、摄像、录像、编辑及各类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并创作出带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新闻报道,最终能够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进行发布。

1.4 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的来源也更加多元,各类无用信息越来越泛滥,人们面临着大量无意义的信息。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能够从纷繁的信息中筛选出受众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对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及整理。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广博的知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知识都是其需要了解的[1],知识面越广,各行业知识储备越丰富,就越能够快速理解某个领域的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假新闻的产生和扩散。

1.5 具备新媒体思维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能够在不同媒体之间自由切换,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选择最适合的媒介进行传播,并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形式。传播媒介各有差异,不同媒介对新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掌握不同新闻产品的制作方式,根据实际需求对新闻素材进行组合,从而实现新闻产品形态、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2 新传播背景下高校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育人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培养新闻人才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模式,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侧重培养学生传统的采、写、编、评基础技能。但是,当前的新闻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科技、军事、医疗、司法、经济等领域,需要真正的复合型人才,除基础技能之外,新闻工作者还应具备新技术运用能力。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性理解不够透彻,只会按图索骥,根据书本内容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新时代的社会需求脱节,难以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人才。

2.2 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相似的困境,如课程的整体设置不科学、实践类课程不足等。高校在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时,大都沿用既有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场景局限于课堂,主要依赖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带领学生集体开展实践的条件较为欠缺,没有与时俱进。同时,简单的跨学科教学只能从理论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实践方面仍有很多不足,这种培养模式导致跨学科教学深度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升。

2.3 评价模式不当

高校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时,一般要求其修满对应的学分即可。有些情况下,即便学生已经修满学分,但还没有真正掌握专业知识,这并不算是培养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才,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校虽然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无法为教学体系提供真实的反馈。另外,高校对教师队伍和教学质量的考评也缺乏科学性,一般只是把教师授课学生评分、同行评分和科研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实践中,高校将科研水平的高低作为教师能否晋升的首要因素,这种评价方式会导致部分教师将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放在项目研究和论文撰写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2]。

3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1 改变教育理念与目标

新传播环境下,媒体急需具有全媒体素养的复合型新闻人才,高校的新闻教学要以此为导向,将全媒体素养和一专多能作为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采访、编导、写作、摄影、评论等基本技能,而融媒时代,这一目标的滞后性逐渐显现。对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上,不能仅仅将眼光停留在传统媒体上,而是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将全媒体素养纳入培养目标,积极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一方面,高校要和社会接轨,深度调查当今市场的需求,明确各媒体岗位的职责,实事求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围绕目标,打通师资、课程、实践平台资源,通力培养复合型、全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立足实际,将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定位,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列为重要内容,整合学校资源,推行合作培养计划,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制订符合学校情况的育人方案。

3.2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媒介融合无疑会对高校的教育理念产生深刻影响,要想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高校就需要构建科学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根据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人才需要掌握新闻学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掌握各类新工具、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基于此,一方面,高校要增加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组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识教育并非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发现各门学科和各个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个人知识、能力、人格的协同发展。针对新闻学的通识教育,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课程标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其新闻学类的通识课程涵盖文学、历史、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总体来看,新闻专业的通识类课程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三个板块,充分契合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观。课程开设方面,高校可以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专业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为后续成长为复合型新闻人才奠定基础。高校还要不断调整通识课程,借鉴重点大学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打造出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具体需要以新闻业务为核心,围绕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开设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等方面的通识课程,明确不同课程所占的比例,鼓励学生选报双学位,并适度减少概论类、史论类的理论课程,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占比,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对人才进行横向培养[4]。另一方面,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要突出融合性。目前,各高校新闻专业的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因资源限制还未开设媒介融合专业。为实现新传播环境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还需灵活调整课程结构,压缩传统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增加与新媒介技术及其应用相关的课程。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二是围绕专业技能授课,发展学生的特长。在设置核心课程时,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人才培养方面,师资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新时期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发现业界变化,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学习。对此,高校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学习新知识较快,所以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可以合理增加掌握技术的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同时,由资历深的教师给学生讲解概论、史论类理论课程,这类教师在常年工作中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解理论课程时,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可以用灵活的方法为学生传递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另外,高校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完善骨干教师激励机制,积极树立典型,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高校还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媒介教师,此类人员来自采编一线,熟悉融媒体环境,掌握融媒体技术,由此类教师开展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帮助学习更好地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高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开讲座和辅导,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良好的支持。

3.4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时,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高校需要积极探索多种实践和实训方式,加大实践和实训力度,提升实践和实训的质效。一方面,做好校内实践平台建设。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后,各个高校也开始建设相应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这类实验室是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为学生提供的开放化操作平台,面对新闻事件,学生需要完成采编、文稿写作、拍摄视频与图片,再将文本素材、音视频素材、图片等组合起来,上传至实验室采访中心,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同时,高校要持续投入资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广告设计制作实验室、网络教学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子出版教学实验室、广播电视演播室与编辑系统等,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要求,为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奠定基础[5]。另一方面,拓展校外实践渠道。高校要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主动与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机构、传媒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场所,让学生直接参与传媒产品的生产和制作过程。当前,传统媒体人才供过于求,但具有综合能力的新媒体人才相对稀缺,高校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与各个媒体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互惠互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机会。另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推行联合育人模式,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都采用了这种联合育人模式,学校内部各个专业之间互通有无,采用开放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愿选择课程,从而充分彰显各个学科的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多元的知识结构。例如,鼓励新闻学专业学生到计算机专业学习信息技术,到英语专业研究外语等,这样能够让学生贯通各科知识,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3.5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实际问题,重视实际效果,也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鉴于高校当前评价体系的种种不足,其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整个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遵循多元性、高效性和导向性原则。多元性就是评价体系的主体和客体应该是多元的,涵盖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也可以将校外专家、已毕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纳入其中,不同主体的评价标准不同;高效性要求评价结果能够立刻呈现问题,帮助高校及时解决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6];导向性就是将评价结果生成具体的报告,成为高校改革进程中的理论依托。总之,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高校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体系,能够有效明确当前人才培养中的各类问题,做到及时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能。

4 结语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媒介环境和信息场域发生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具体作用于舆论向导、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学科教育跟随着媒介的变化而不断变革。新传播环境下,媒介市场急需理论知识结构多元、技能操作熟练、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抓住时代的变革契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明确教学改革目标,通过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优化等方式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兼具新闻品格、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媒介人才
人才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