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村财乡管”现存问题及对策
——以神木市为例

2022-12-18罗增元

西部财会 2022年8期
关键词:行政村账务账款

罗增元

(陕西神泰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陕西 神木 719000)

一、“村财乡管”现存的问题

(一)村级财务人员素质低,村干部待遇随意性大

“村财乡管”财务人员核算分为两部分,乡上由乡财财务人员组织核算,行政村及小组设立报账员提供与财务事项相关的原始凭证,收集整理各行政村相关凭证后上报乡财务部门;由乡财务人员依据该原始凭证进行财务处理。此种划分方式使得财务信息的质量都取决于小组的报账员及行政村报账员对事项的准确判断和提供相应原始单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报账员的个人素质较低,将单据交于乡财财务人员的及时性、准确性较差,乡财财务人员在组织核算中存在很大问题。此外,村级干部待遇随意性很大,乡财财务人员对于报销尺度难于把握。除了由乡财政统一拨付的工资外,行政村书记、村长、会计、监委主任等村级干部享有的车补、通讯补贴、误工补贴等名目繁多。比如,行政村的书记兼任小组组长、行政村会计兼任小组长等兼职情形就存在两个职务领取双份补贴的现象:在乡上领取一份,又从村里以另一种身份领取待遇。这些费用报销从形式上看,是经过村民开会研究决定的,但是实质上侵占了集体财产。

(二)日常核算及监管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承兑汇票未能有效应用。例如,神木市经济体量较大的村会收到一些企业污染费、补偿费,数额较大的甚至高达几百万元,这些费用通常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给村组。但由于乡财实际工作中收取承兑汇票比较困难,造成这部分承兑汇票虚挂往来、资金长期挂账不实的情况。承兑汇票到了期限也无人问津,甚至个别村出现了体外循环的情况。二是往来账款管理失当。个别村子往来账款挂账较多,且有的往来账款账龄已经超过三年,形成了坏账,而有的往来账款是由于未进行账务调整、长期不对账形成的。同时,很多租赁费及承包费等往来账款都不在“村财乡管”的账内核算,村组自设辅助账进行核算,这极易成为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此外,个别往来账款账龄已有十余年,有的经手人已经不在人世,无法追溯相关人员责任。新当选的村级领导经常不理旧账,导致以前的往来一直挂账。三是长期投资缺乏监管。个别村子长期投资无合同约束,无人监管,长期投资如有投资收益,很有可能进入私设小金库;如无收益,长期投资有的已经形成投资损失,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进而会导致账外开支情况的发生。四是部分开支费用不合理。目前,村级的招待费基本不在账内反映,但在实际工作中,招待费的支出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存在用资源换取报销费用的隐形问题。比如,某村干部在村级地界范围内企业进行招待,以避免村级账务招待费用在账上列支,而后村干部通过其他方式将利益输送给招待企业。此外,“村财乡管”后,封建迷信活动开支有所好转,但是有些村子还有封建迷信支出,个别村子还比较严重。附近的庙宇“领牲”及过庙会等活动会请村干部到场祝贺,村上提供礼金通常用白条的形式在村级账务上列支。五是忽视固定资产管理。乡财工作人员对于货币资金核算比较重视,对于固定资产核算业务相对轻视。比如,有的资产可以确认固定资产但一次性计入费用,导致村级财务基本上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有些村的活动室、水利设施、民生工程等长期不办理固定资产决算。六是村级银行账户核算管理困难。因为银行规定行政村才有村级代码证,进而开设银行一般账户,所以村级银行开户只能开设到行政村。而实际工作中,所有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属存款小组,这样一个行政村的各银行存款小组存款金额有多有少,存款利率有高有低,小组银行利息差问题给对账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村级干部工作移交及档案管理不规范

村级干部工作移交及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十分严重。小组的会计已经更换了几任,但账务相关资料还是由以前的财务人员保管,导致一些财务问题无法追溯。同时,小组长及村级干部换届也不进行相关事项的移交。有时一个问题要涉及多人,能够追溯到以前好几任干部,只好不了了之。村级账务缺乏明晰的档案管理,长此以往,存档在每个人手里的账务资料极易流失或损坏。在农村,“本本账”“片片账”存在于个人手中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四)工程承包验收流于形式,套取财政资金

村级的工程承包没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工程承包流于形式,经常性的工程承包仅局限于固定人员,甚至是村干部。从开始研究工程承包,到确认一系列的合同、会议记录均流于形式。有的工程甚至没有验收,有的工程验收人员不具备资格,由此引发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矛盾。而工程承包人往往是村级干部利益相关人员或者是血亲、亲戚等。个别村子甚至存在通过虚假合同从乡财套取财政“一事一议”资金情况,出现备案的项目和实施项目不一致的情况,小金库项目占用村民其他用途资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极易导致村民和村干部产生矛盾。

(五)村级合作社组织监管缺位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力度的加大及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村村级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发展起来,资金也从多个渠道进入村级合作社。但目前,很多资金流向不具有基本的合理性。例如,给没有任何合同关系的户名打进相应的专项资金,有的合作社花了几百万元却没有进行账务核算,相关固定资产也没有办理决算手续。再如,某村合作社,由于是某市主要领导分管的扶贫点,通过账务核算当年没有产生利润,上级有关部门为了体现政绩还是要求合作社给村民分红,这样的行为只能给合作社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完善“村财乡管”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制定相应的村级干部待遇标准

首先,提高基层村级报账员、小组报账员、乡财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经常性地组织培训并将日常学习作为财务人员考核的一项指标,激发村级财务人员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担任村级报账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把具有一定的账务处理能力、作风正派的同志选拔上来,村级记账会计要具备初级以上职称才有资格从事工作。最后,根据经济体量的大小统一村级干部待遇标准。

(二)与时俱进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建议乡财设立应收票据科目核算承兑汇票。将承兑汇票统一监管起来,设立应收票据明细账组织核算,同时将复印件交于村组报账员,以便于到期办理入账核算。建立承兑台账登记簿,将到期日、承兑详细信息逐一登记。二是针对以往的村级财务核算未将长期投资包括在内的问题,应制定更为详尽的财务核算制度,将不是经常发生的长期投资业务囊括在内,防止投资收益流入小金库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大力度清理村内坏账。经过催促及法律诉讼等程序落实坏账的催收工作,确实需要挂账的应该制作移交清册,交于乡财记账核算;需要核销的要召开村民代表会研究,报经乡政府批准后处理。对可以追溯应收账款的相关责任人员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四是根据村级组织的实际情况和经济业务体量的大小,制定相关制度,授予不同的招待费权限,避免隐形利用资源换取报销招待费的问题。坚决杜绝封建迷信活动的开支,任何与其相关的支出费用应该归属当事人个人开支。五是强化固定资产的决算及明细核算的管理工作。对于农村资产清查盘盈的固定资产,应该一次性调整账务处理。每年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及账实核对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村级干部的一项内容。对于往来账款、长期投资的核算、应收票据的核算、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决算等事项及年末的对账盘点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六是关于小组银行账户核算,可以和银行部门联系,对已开设一般存款账户或者在会计账户设置明细科目核算,简化小组对账问题。如遇权限问题,应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争取相应授权。

(三)规范村级干部换届的工作移交问题

村级干部换届的工作移交问题,应该引起乡镇党委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同级纪委应该对于移交进行督查。移交应制作统一格式的移交文件,派遣监交人参与移交,在村级及乡级留存备案材料,逐步建立村级档案室,将个人手里保存的账务资料交由村级统一保管。

(四)切实加强监委班子建设

实际工作中,个别监委班子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监督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要切实强化监委班子的监督作用,真正履行监督职责。特别是在工程的发包、出租、套取财政资金过程中,易于发生腐败的问题,监委班子更应该公平、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五)配备日常的监管人员,定期开展第三方审计

乡财应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对账务处理进行合法合规性监督检查。结合定期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要将检查结果向同级乡党委及政府、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汇报,便于及时纠正所发现的问题。

(六)农村合作社从制度上堵塞监管盲区

实践工作中,农村合作社监管存在盲区,需从政策制定上完善监管。要理清农业部门及财政部门对合作社的权责边界及监督责任,避免监管盲区的出现。坚决按照合作社章程及管理办法,进行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及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要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齐抓共管才能更好地改善村级财务,包括抓紧完善或更新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配套监管政策、加强班子建设等在内的各项工作,开创“村财乡管”财务管理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行政村账务账款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职会计专业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研究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财政部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运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解决账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