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课程中思政融合建设思考
——以特种设备安全课程为例

2022-12-17于雁武许开立徐晓虎

高教学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工匠思政

郑 欣,于雁武,许开立,徐晓虎

(1.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2.中北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太原 030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重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中,并渗透到各学科之内,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道德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3]。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职责,育人工作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门课程中都要融入思政元素,加强对课堂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4]。安全工程专业是以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工业事故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工程和行业领域非常广泛的一个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服务于国家的安全工程领域,为国家的生产和公共安全保驾护航,是个容易获得职业价值感的专业,思政元素可以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就特种设备安全课程而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并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一、本课程思政建设要点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建设要点

本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方向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并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与丰富课程思政实现形式两个方向上做好特种设备安全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主客体契合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认知体系中吸纳大国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等意识,并将这些内容转化成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支配、影响和指导自己思想言行。本课程建设要点如下。

(1)深度挖掘特种设备安全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和科学精神。

(2)提升特种设备安全课程授课团队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

(3)拓宽教育载体。将教学方法与目前大众广泛使用的微博、微信、“互联网+”等媒介有机融合,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新技术去传授知识,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课堂学习外延到课堂外学习,拓宽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平台。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相关知识。课程结合工匠精神、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等方面,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等特种设备作全面而系统的介绍。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框图如图1 所示。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为如下几点。

图1 实施路径

(1)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我国新时代的职业健康与公共安全理念,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特种设备安全课程教育还要强化大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推荐学生阅读《左传》和《周易》等与事故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策略等相关的优秀的中华传统典籍,了解古代士人阶层的危机思维,进而理解安全工程一直强调的事前预防和本质安全的重要性。

(2)介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案例,推动和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自觉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重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古代士人阶层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

(3)融入特种设备法治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4)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如:压力容器-蛟龙号、奋斗者号、神舟十三号飞船等)。集思想性、道德性、文化性、实践性等多重价值的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5]。

融合思政元素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熟知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电梯等特种设备的主要零部件和基本构造,掌握特种设备应配备的安全设施和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特种设备事故致因的因素及预防、控制特种设备事故的理论和技术等。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特种设备危险识别、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价控制,提出事故预防措施,解决复杂的特种设备安全工程问题,并培养学生充分考虑特种设备安全工程对于社会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特种设备管理、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胜任在企业中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家国情怀等。

二、课程思政元素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单是文字次序的调换,更是内在意义的质变[6-7]。各类专业课程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属性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不可能是统一的固化模式,应该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性[8]。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特种设备安全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和元素,本课程可包含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示例如下。

(1)工程师之戒是一枚仅仅授予北美顶尖几所大学工程系毕业生的戒指,用以警示及提醒他们,谨记工程师对于公众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工程必然涉及风险,工程师必须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并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加强安全意识,认识到工程安全的重要性,时时刻刻以“安全第一”为行动准则,具有职业道德和责任,提高道德敏感和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坚守“工程造福人类”的最高价值。

(2)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通过立法来规范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使用安全管理。如今,压力容器的事故率已经大幅度降低,万台设备年事故率从40 年前的4.0 降到现在的0.09,死亡率也降到0.09。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一代的接续奋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更要勇挑重担,积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明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本领,积极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业当中,贡献青春力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各行各业的平稳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3)讲述《【最美“工业老国宝”】边基建、边安装、边试生产,国产首台电站锅炉诞生记》。一个行业、一个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热爱这个行业和领域的人的不懈奋斗和努力追赶。放映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视频,视频里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有工匠精神,应延续和传承。同时,告诫学生一定要养成认真研读技术标准的习惯,遵守各级技术标准是重要的职业操守,在专业技术领域按照技术标准做事毋庸置疑。增强学生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其工程素养,从建立标准化意识这个角度,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蛟龙号(外压容器)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 000 m 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我的载人深潜之路”,东北大学校友赵兵结合自身的历程,勉励东大青年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用信念和行动践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东大精神,提升学生的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1951 年,党中央提出要在天安门安装一台由我国自行制造的电梯,天津从庆生电机厂荣接此任,四个月后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介绍黄大年的事迹,“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誓言。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6)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西安、洛阳、平顶山、信阳、合肥、南京、常州、上海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 个省区,全长4 200 km。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要性,作为未来新时代中国的工程建设者,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创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特种设备事故案例讲解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和认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安全专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让学生建立专业认同,产生专业自豪感,并明确社会和职业责任。

三、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以思政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课程思政元素构建特种设备安全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见表1。

表1 特种设备安全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四、思政教学与考核方式

授课教师还需要注意拓宽教育载体,将教学方法与目前大众广泛使用的微博、微信、“互联网+”等媒介有机融合,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新技术去传授知识,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课堂学习外延到课堂外学习,拓宽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平台。本课程采用主观描述性反馈评价+问卷调查(开放性提问,先问事实,再问态度)、研讨辩论记录等方式进行思政教学考核。形成边教学—边评价—边反思—边改进的全过程动态评价+长期跟踪评价的考核机制。

五、结束语

“大思政”格局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与目标,高校思政教师应该紧跟时代要求,研究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认知体系中吸纳大国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并将这些内容转化成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支配、影响和指导自己思想言行,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宗旨。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工匠思政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90后大工匠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更正启事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