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孩子,别再“雾里看花”
——论学习内驱力培养的七大误区

2022-12-17李兆良吉林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教育家 2022年45期
关键词:内驱力归因动机

李兆良 | 吉林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人类学习的本质是借助语言和思维的参与,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是个体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并不断形成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过程。教育者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了解并满足他们的身心成长需要,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成功经验,从而自觉自愿、主动自发地学习。

一直以来,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始终是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学习内驱力也称学习内部动机,指因孩子的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产生的动机。对于具有学习内驱力的孩子而言,学习活动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满足和价值感,其学习行为是自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获得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外部奖赏。

当前,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学习内驱力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认知和行为层面的若干误区,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些误区,引导教育者更好地开展实践。

家长和教师在认知层面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忽视对孩子身心需要的积极满足

心理学的驱力理论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有了某种需要后,会产生满足需要的动机,驱动自身投入行动,以促成需要的满足。心理学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本性中存在着自我发展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

自主需要指的是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由此产生自主感或自我决定的需要;胜任需要指的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拥有胜任感;关系需要指的是隶属于某一群体,能感知到来自群体的关爱、支持,拥有归属感。如果社会环境支持并促使这三种需要的满足,那么个体的内部动机就会得到积极的发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在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个体很难出现成长性需要。例如,一个肚子饿得咕咕叫,缺失家长和教师接纳、关爱和尊重的孩子,很难做到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无法使求知需求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内驱力。因为在具有强大力量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孩子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在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应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与孩子建立起安全信任的积极关系,关爱、尊重、理解、接纳和支持他们,让他们具有心理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这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误区二:忽视孩子在学习中的积极感受和体验

孩子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在动机。大量事实表明,孩子学习时的消极情绪感受和失败体验直接影响其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和学习投入,进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后,感受到的更多是家长和教师的批评、指责、贬低、羞辱、打骂,体验到的更多是伤心、难过、痛苦、自卑、羞愧和失败,会使其负责思考、想象、记忆等学习任务的大脑前额叶处于抑制状态,同时这些负性情绪和失败体验还会激活负责攻击、恐惧和防御的有关脑区。久而久之,孩子会把消极情绪感受和失败体验与学习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每当开始学习或想到学习时,就会表现出恐惧、焦虑、逆反、回避、厌学等状态。

相反,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和积极的情绪,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就感和价值感,就有助于激活他们大脑神经元的联结,使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处于活跃状态,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力。

误区三:忽视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正确表扬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努力过程缺乏积极回应,采用错误的方式表扬孩子,不利于孩子内驱力的形成。比如表扬聪明通常是针对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而言,表达的是对取得好结果的宣扬。生活中,不少家长和教师常会说出类似的话:“你看,你成绩考得这么好,真聪明!”其实,过多地表扬孩子的天赋,容易使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觉得自己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另外,采用比较笼统、空洞的语言表扬孩子,会令他们难以找到努力的方向,不仅很难起到激发内驱力的作用,而且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愿付出、输不起的消极心态。

强化理论指出,当某种行为发生后及时予以强化,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家长和教师学会采用正确的表扬方式肯定孩子在学习中的努力、认真和用心,认同孩子努力学习的行为、态度和过程,就能经由强化增强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家长和教师在行为层面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对孩子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布置过难的学习任务,而孩子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要求、完成任务时,就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心理,不利于他们学习内驱力的形成。

习得性无助感由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提出。他对一条关在笼子里的狗进行电击实验,结果表明在有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逃避”的痛苦体验后,即便这条狗后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回避电击,也不会再进行任何反抗。这种用来描述失败后就认命、不再努力尝试的消极心理状态,被称作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人类同样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若孩子无论怎么努力,学习结果都是不好的、失败的,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我不可能学好”“即使我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结果”,于是选择“躺平”“摆烂”,并沉沦于这种无助中,导致本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也变得无能为力。

习得性无助感会使孩子的学习内驱力降低,变得消极被动,对学习不感兴趣,妨碍新的学习投入;会使孩子的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式,在学习时感觉困难,导致本可以相对轻易习得的知识也难以学会;会使孩子更易情绪失调,出现烦躁、悲观、焦虑等心理,甚至陷入抑郁状态。

误区二:对学习行为采用外部奖励

一些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喜欢以金钱或物质的方式“激励”他们,比如成绩考得好或者作业完成质量高时会给他们提供某种外部奖励。起初,这种方式可能会有效,但一段时间后家长往往会发现“不管用了”。

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激励孩子继续行动,反而容易使他们将读书、写作业当成一项任务。他们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因而很难体会学习本身的乐趣。同时,孩子们可能会因此产生一定的得失心、功利心,容易在之后的学习中与家长“讨价还价”。显然,外部激励驱动的学习行为中,孩子学习行为的自主性和内在自我决定成分很少。

家长和教师经常使用外部激励的方式,甚至会破坏孩子原本的内部动机。对此,笔者通过一则真实的故事加以说明——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戏打闹、喧哗不止,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因为上了年纪,加上身体状况欠佳,老人难以忍受过大的吵闹声,想把这群小孩赶走,但又担心直接命令会适得其反。于是,老人想了一个方法,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玩闹给我带来了快乐,为了表示感谢,我会给你们一些奖励。你们继续来里这玩耍吧,我每天给你们一些零花钱。”孩子们喜出望外,很是高兴。第二天又来了,嬉闹如常。老人如约给出了一定数额的零花钱。随后的几天里,老人逐渐减少了零花钱的数额。孩子们有些不悦道:“给得太少了,知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又过了几天,老人不再给他们一分钱,孩子们心里很不平。他们向老人发誓:“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到这里来了。”就这样,老人的门前归于宁静。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们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某种动机。原本,喜爱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嬉戏打闹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乐趣、令他们感到满足,这类行为产生于他们的内部动机。而老人用给零花钱的方式,使孩子们在门口玩耍的动机发生了改变,他们的嬉戏打闹由金钱这一外部奖励驱使。当老人取消了外部激励时,孩子们的嬉戏打闹也就随之停止。这种外部激励压制了内部激励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过度合理化效应”。

过度合理化让孩子们的行为由内部驱动转化为外部驱动。一旦外部驱动力消失,那些曾得到奖励的孩子就会随之停止自己的某些行为。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时常使用金钱等物质奖励的方式督促孩子学习,就要警惕:一旦孩子得不到这些外部奖励,很可能不再主动学习。

误区三:对学习结果的消极归因

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包括外在环境归因和个人因素归因两类,前者是指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任务难易等,个人对其行为结果不负责任;个人归因是指将行为的原因归为自我的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的影响,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在对待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时,一些家长和教师习惯于采用消极的归因模式:把孩子取得学业成绩的原因归为运气好、奖励的结果等,导致他们很难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内驱力;把孩子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为缺乏能力、性格问题等,导致他们产生羞愧、沮丧和无能感,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下去的自信心和恒心。这些归因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误区四: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指通过引发内疚感、焦虑感、否定感受或爱的撤回等,对孩子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需求加以控制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控制欲强的家长和教师多习惯于对孩子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过度限制孩子的自主选择和决定,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比如:有些父母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再……,我就不爱你了”,或者有意无意地忽视孩子表达出来的内心感受、心理体验和真实想法。

家长和教师若经常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对待孩子,对他们的需求表现出低回应,限制他们情绪、感受和观点的表达,会导致其缺乏信心、贬低自我存在的价值,磨灭他们自发探索、主动表达的激情,使其变得消极被动。不利于他们自主性发展的同时,也难以培养学习内驱力。受到过多心理控制的孩子,或许也会呈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但这只是他们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满足别人的需要(如不让家长和教师失望、伤心,不辜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等)作出的行动。

综上,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家长和教师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采取行动,重视对孩子身心需求的满足,关注孩子在学习中的积极感受和体验,运用具体而正向的表扬方式肯定孩子在学习中的付出;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不以外部奖励阻碍孩子内驱力的发展,避免对孩子的学习结果进行消极归因,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空间。拨开内驱力培养中的层层迷雾,提灯引路的教育者将带领孩子们欣赏到学习旅程中的一路芬芳。

猜你喜欢

内驱力归因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为何越来越爱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