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企业沟通与企业文化建设

2022-12-17薄乃星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港口建设文化

薄乃星 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沟通管理与文化建设情况代表着港口企业的软实力,影响着港口企业凝聚力,在国际化发展形势下,港口企业应认识到沟通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内外部沟通策略及文化建设方案,同时与时俱进,注意更新沟通与文化理念,以此确保企业文化能够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

一、港口企业内外部沟通策略

港口企业沟通管理可分为外部沟通与内部沟通,其中外部沟通与港口企业文化形象存在关联,内部沟通与企业员工满意度及文化氛围关联紧密,为健全港口企业文化体系,应做好内外部沟通管理工作。

(一)外部沟通

1.公共宣传引导。公共宣传是港口企业外部沟通的重要部分,同样可代表企业文化理念,港口企业在公共宣传引导工作中,应以实事求是、双向沟通为原则,采用座谈会、官网宣传的角度,将社会公众所想要了解的事情原委展示出来,简明扼要地撰写公文,以此营造良好的港口企业形象[1]。在新时代背景下,港口企业的外部沟通可借助新媒体手段实现,如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将港口企业文化理念及业务专业性呈现给社会公众,通过外部沟通完善港口企业文化体系。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公开主题演讲等活动对社会公众进行沟通,要求港口企业公关人员凭借自身即兴演讲能力传递思想信号,使社会公众能够真切感受到港口企业的文化思想。

2.塑造正面形象。港口企业形象是与外部公众沟通的方式之一,其由发展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文化理念、发展理念、员工行为准则以及企业视觉标识系统等因素构成。对于港口企业而言,港口业务服务质量与企业形象最为紧密,在新时代背景下,港口企业更加注重经略海洋,为实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目标,需遵循企业文化精神塑造与维护外部形象,通过公益活动、金融活动、广告营销等活动中传递精神理念,同时借助企业名称、商标、标准色、图案、服装等基本标识营造港口企业视觉形象[2]。企业形象代表着自身特征,不仅指社会公众眼中的企业,其还是港口企业文化理念的外部展现,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港口企业文化精神理念及价值观等文化内容,因此,为完善文化体系,增强港口企业文化软实力,应做好外部沟通工作,在社会公众面前塑造正面形象。在塑造企业形象过程中,港口企业应深入分析自身经营现状,明确企业文化价值取向,并融入新时代先进理念,从中提取凝练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形象表现。在自主分析总结基础上,需通过一系列调查分析,与员工、客户进行沟通,广泛采集不同主体的想法,以此决定以何种形象面对社会公众。

(二)内部沟通

1.做好倾听与对话。港口企业内部沟通是指企业与员工的交流,内部沟通效果可直接影响港口企业在内部员工中的形象,并关乎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情况。员工进入港口企业后自然期望深入企业内部,尤其是专业拔尖、知识深厚的人才,其渴望港口企业倾听其内心想法,并以港口企业为平台展示自身才华。良好的内部沟通要求企业倾听员工需求及想法,并通过双向有效沟通进行交流,使港口企业逐渐取得员工的信任。港口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倾听与对话:第一,认识到一线员工在港口企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广泛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通过感知并分析一线员工的想法弥补企业缺陷。第二,搭建多渠道内部沟通方式,除传统化电话、邮件方式外,还可借助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丰富内部沟通方式,使员工可根据自身习惯选择内部沟通渠道,以此促进员工与企业的交流。内部沟通应以“双向性”为原则,港口企业应确保沟通渠道通畅,并及时反馈,此外,还可定期举办座谈会,由一线员工与港口企业管理人员参与,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帮助港口企业获得最真实的员工反馈。

2.克服沟通障碍。受到个人因素、人际关系、岗位地位等因素影响,港口企业与员工之间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双方互相猜疑,使内部沟通缺乏实效,出现信息失真现象。为提高港口企业沟通有效性,应于内部沟通管理期间克服沟通障碍。第一,港口企业应明确内部沟通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平等角度看待内部沟通,并学会倾听。第二,在港口企业内营造公正信任的文化环境,使员工可在适宜和谐的环境中表达自身见解。第三,引进新媒体内部沟通渠道,尽可能缩短内部沟通信息链条,同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确保员工反馈可顺利传递。第四,在现有企业组织架构基础上成立特别小组,用于进行港口企业的上下级沟通,以此消除因岗位地位带来的内部沟通障碍。第五,引进非正式内部沟通方式,减少员工在表达自身意见时的压力,同时促进横向沟通,在港口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3.完善员工激励。港口企业的发展经营离不开“人”,需各岗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来维持港口企业的稳定发展,而人的行为由某种动机引发,为更好地开展内部沟通,引导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港口企业建设中,应完善员工激励机制,从不同角度对员工产生驱动效果,并对员工需求进行回应,以此增强企业凝聚力。港口企业应混合使用物质激励手段与精神激励方法,从不同层面满足员工的差异化需求,以激励为驱动,在港口企业内营造良性循环,使员工可与港口企业共同成长。

二、港口企业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一)重视文化建设工作

2019年底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港口企业强化舆论宣传,完善文化建设,打造港口文化展示区,讲好港口故事[3]。由此可见,在一流港口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理念,在优化港口企业内外部沟通基础上,做好文化建设工作。例如:山东港口坚持党的领导,放眼于百年变局提炼企业文化精神,凝练了“同心同德、忠诚奉献、创新开拓、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充满激情、不负韶华的拼搏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思想解放、敢试敢闯的创新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钉子精神,从不满足、勇争一流的卓越精神。山东港口在此文化指导下勇于拼搏,创新前进,融合发展,国内外客户对山东港口文化精神予以广泛赞誉,且在正能量港口企业文化的影响下,港口工人们发现设备损坏后自主维修等一系列主人翁式工作思维和自觉行为,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4]。山东港口为实现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目标,塑造了家和业兴文化,构建了“干支结合”的精神体系,并根据港口发展建设情况提炼了“可学可做”的典型案例,推出了“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等先进典型,致力于打造一支“接地入心”的团队,在企业内部形成正能量文化氛围,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式地熏陶。人才是港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优良的文化建设可引导员工对港口企业形成认同感,增强企业凝聚,以人才为支撑提高港口企业行业竞争力。

(二)动态更新文化内容

港口企业文化应迎合时代发展需求,适应港口行业当前的竞争发展形势,立足于实际动态化更新企业文化内容,以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增加新的文化内涵,以此确保港口企业可跟随时代潮流稳步发展,继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客户与员工。

1.强化文化协同。做好港口跨地域合作工作,对港口区域进行整合,以此为切入点实现文化融合,借助港口企业核心价值观促进业务融合。按照《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搭建港口企业文化平台,用于宣传港口历史及员工风貌,同时还可展示港口业务合作关系及行业发展总形势,以此促进港口企业文化协同发展,使企业员工可真切感受到港口特色文化。合作与共赢为港口企业未来发展主流形势,应借助文化协同发展使港口企业员工认识到合作共赢这一大趋势,以此扩展港口企业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2.促进港产城融合。将港产城融合纳入港口城市文化内容中,港口城市因港而兴,港口与产业及城市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互为支撑,相融共通,港口城市为实现可持续发挥发展,需根据城市与产业发展情况,动态化调整港口企业文化内容,通过港产城融合增强港口企业竞争力。以山东港口文化精神为例,其强调文化辐射力与凝聚力,倡导不同港口、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此推动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增加港口吞吐量。港口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搜集港产城融合典型案例,将港产城融合作为企业文化重要内容进行展示,使港口企业未来发展形势更为清晰,同时增强员工对于港口的认识。

3.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为港口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期间,可将“一带一路”内容融入企业文化中,以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探讨“一带一路”对港口建设发展的作用,提升港口文化效应。以山东港口为例,其使命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服务客户和员工”,通过山东港口的文化使命不难看出国家战略布局在港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山东港口的文化建设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匹配。

(三)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港口企业文化应立足实际,不可流于形式而仅重视标语口号,应将文化内容全面渗透到各项港口业务中。港口企业发展不仅需刚性制度进行约束,还需重视文化对于港口企业业务的引领作用,将文化作为支撑增强港口企业信念。

1.融合港口业务与文化建设。注重港口业务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建设,凭借适宜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留住人才。从制度文化角度来看,需搭建问责机制及激励机制,对港口企业员工形成正面引导效果,促进员工创新,并使员工感受到来自港口企业的重视,继而促进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愿景的融合,转变员工被动工作态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港口企业建设工作中。除此之外,需以港口企业现有组织架构为依据构建通畅的职业晋升渠道,尊重员工特点,从操作、技术、管理等多个角度选拔人才,尽可能为不同类型的员工创建成长平台,正如山东港口使命中提到的“服务员工”一样,关怀员工,提高员工对于港口企业的归属感,为港口企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2.弘扬“工匠”精神。港口企业文化可从精神思想角度对员工产生引领作用,按照文化理念推出“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等先进典型,使港口企业员工在优秀文化及先进典型带动下形成行动自觉,以此促进“接地入心”团队的建设。近年来,山东港口迎合新时代港口产业发展局势而大胆探索,从不同层次角度上树立典型模范,如扎根一线的大港工匠,其为港口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等[5]。在“工匠”精神引导下,山东港口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体系,通过文化彰显山东港口价值取向,在先进模范带动下促进员工成长,以此发挥出港口企业的引领作用。

(四)丰富文化活动载体

港口企业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内容,可依托于有形物品或实践活动展现出来,港口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丰富文化活动载体,通过活动将港口企业文化内容传递给员工。第一,开展书香系列活动,将其打造为港口企业文化品牌,吸引企业一线员工参与其中。组织有奖荐书活动,引导员工推荐好书,经港口企业采纳作为文化宣传内容后,职工可获赠书籍奖品。还可定期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同时可与党建活动联动,开展“学党史、读党史”活动,由于一线员工存在三班倒的情况,允许一线职工通过报送视频进行参赛。第二,组织知识科普竞赛,港口企业可印发自身文化手册,将其分发给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以此促进港口企业文化的传递,同时借助竞赛模式提高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的积极性。第三,组织港口故事征集活动,鼓励各岗位员工共同书写港口故事,整理港口暖心事件,将优秀故事刊登至内部刊物、微信公众号、企业网站中,以此增强企业凝聚力。第四,与党支部共同开展文化活动,借助党建活动强化员工文化信念,促进港口文化理念的推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沟通与文化建设是港口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好公共宣传引导,塑造正面的港口企业形象,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对话,克服两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完善员工激励,以此强化港口企业内部沟通,在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期间,必须给予文化建设工作足够重视,并与时俱进,动态化更新企业文化内容,创造良好条件,丰富文化活动载体,营造舒适和谐的港口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在港口企业中充分发挥出其引领作用,为港口企业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港口建设文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港口上的笑脸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