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探究

2022-12-17刘国华

广东蚕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景观设计景观

刘国华

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探究

刘国华

(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文章以喀什地区为例,对乡村居住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喀什地区总体情况,在把握各项设计原则基础上,提出了适宜喀什地区乡村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策略及建议,期望能够为喀什地区乃至其他地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喀什地区;乡村振兴;乡村景观设计;美丽乡村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紧跟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规划期为2018—2022年,远景谋划到2050年。2022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是该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景观改造设计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1 喀什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现状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总面积16.2万km2,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相连,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全长896 km。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南疆支点城市和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城市。喀什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等13个主要民族。喀什地区常住人口449.64万人。喀什地区下辖1市11县、183个乡镇(街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是喀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6个农牧团场。喀什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民族特色浓郁,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在新疆最具代表性,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喀什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85 mm。喀什地区是新疆农业主产区,种植条件优势明显,特色农产品粮油、瓜菜、林果品种丰富,素有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详细阐述如下。

1.1 乡村景观设计方案细化程度较低

针对喀什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可继续深化,在深化健全、规范、发展道路上提高约束与保护,现阶段喀什地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可继续细化。目前总的指导方案主要起到引领作用,并非能完全适应喀什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1.2 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乡村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不太重视乡村传统建筑、古迹、景观的保护,对乡村农业景观种植技术了解较少,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

1.3 土地沙化盐碱严重

受乡村水质碱化、地形地貌、气温变化等因素影响,喀什地区存在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现象,土壤有机物沉淀过程极其缓慢,导致绿植景观设计及养护难度增加[1]。

1.4 景观设计形式单一

目前部分乡村建设把重点着眼于乡村道路硬化,房屋建筑表面翻新,缺乏全局规划,未采取系统性的建设方案,导致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缓慢。

1.5 缺乏本土设计人才

喀什地区乡村景观设计方面,缺乏本土设计人才,因而在景观设计规划方面,难以做到充分融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建设美丽乡村,多以“仿照、临摹”外界乡村景观环境为主[2]。

2 喀什美丽乡村景观设计原则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景观的建设不仅仅受地域限制,也受到了居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喀什现有的乡村景观,不同于城市景观,多以原生态自然景观分布为主。为了更好地开展喀什美丽乡村景观设计工作,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3]。

2.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喀什地区现有乡村景观,自然淳朴,在地域环境、教育程度、经济发展、社会影响等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各自有着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要避免“千村一貌”的现象[4]。这就要求设计者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遵循当地地理环境和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积极落实综合评价,为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提供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利用乡村特色,打造优秀景观群,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3 坚持地域特色化原则

喀什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从古到今形成了多元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景观的设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丽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对此,设计者坚持地域特色化原则,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将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5]。

2.4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开展喀什地区乡村景观相关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道路景观设计等工作时,应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 设计策略及建议

多年来,喀什地区对于乡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大,成效显著,但因复杂的各类环境因素,大部分资金投入主干道规划,部分人居环境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居民对于生态宜居环境的急切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喀什地区乡村景观相关设计工作,本文提出如下设计策略和合理建议。

研究显示,侵犯行为与员工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负性情绪会导致侵犯行为,这些负性情绪包括:愤怒、苦恼、悲伤、紧张等。Hepworth[11]等(2004)研究显示,在员工的愤怒情绪状态和工作场所侵犯行为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愤怒情绪状态是员工的侵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为什么愤怒情绪会导致员工的侵犯行为,研究者认为原因在于个体情绪对其理智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量,研究也显示愤怒情绪会使员工处于失控状态,变得缺乏自知力,也丧失自控力,因而在实施侵犯行为时变得无所顾忌。[12]

3.1 设计策略

3.1.1 注重就地取材

材料以本土乡村石材、木材、混凝土为主原料,以周边地区材料作为辅材,适时适地应用新技术与新材料。雇佣本土工匠,利用传统精湛技艺,打造当地特色景观。

3.1.2 注重本土化乡村设计

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以本地的风土人情作为参考依据,把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喀什地区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要依据当地特色,寻求合适的设计语言,形成特色景观。利用合理可行的景观规划设计,使乡村居民既有回忆,又为乡村带来现代文明气息[6]。此外,应当时刻坚持以“保留原有乡村风貌及绿水青山、回归乡土味道、记住乡愁”等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打造充满田园风光,且极具本土魅力的美丽新乡村环境,让喀什地区乡村总体面貌得到改善。

3.1.3 注重景观生态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景观生态共同体,要采用“规划引领、景观导向、专业协同”的方法,来建立设计实践框架体系。首先,通过顶层规划的引领,研究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来确定项目的定位,实现“一张蓝图”统领纲目。其次,以景观为导向,用系统性的景观思维来认识、研究生境共同体,找出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逻辑与联系,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最后,做好产业协同,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形成拉动效应,推动景观生态共同体建设[7]。

3.1.4 注重庭院改造

3.1.5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利于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能够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美化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破坏,提升村容村貌整洁度,都将成为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关键[8]。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自然风光、原始村落、古迹保护、生态开发等较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依存。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突出地域特征,做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3.2 设计建议

3.2.1 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及发扬

喀什地区乡村景观应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及发扬,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景观的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群。为了避免出现景观单一的情形,可结合旅游兴村、农业景观兴村、特色企业文化兴村等模式,构建乡村景观新业态,以环境促发展,这不仅能为乡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为喀什地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9]。

3.2.2 积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在开展喀什地区乡村景观相关设计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乡村传统产业集约化程度。以原料生产为主转向以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主的产业链模式,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民增收另辟蹊径[10]。

喀什地区的乡村应做强本土产业,以产业助景,景观反哺产业。要培养乡村特色景观主体,加大乡村发展项目融资担保力度,制定乡村兴办企业制度,使居民参与度高,获利广,创造乡村集约化经营的方式,完善土地保障制度和制定相关人才保障机制[11]。

3.2.3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建设喀什美丽乡村的关键[12]。一方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一线工作者中发掘有学识、有思想、有干劲的人员进行培养,通过培训,使人才深入农村,帮助乡村居民提高文化素质,加强相关专业技术普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助力喀什地区美丽乡村建设。

3.2.4 注重乡村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喀什地区相关部门或单位,若想更好地开展乡村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及其建设工作,就务必要高度重视乡村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可以说,只有创造无污染的环境,才能够达到建设美丽新乡村,赋予乡村景观活力的目的[13]。对此,喀什地区有关部门及单位,能够出台乡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面的政策,积极落实村庄周边排污基础设施建设,对周边企业及村民的行为加以约束,进而营造喀什地区良好的乡村环境,有效改善村容村貌。此外,通过集中清理垃圾及杂物、残墙断壁等,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4 结语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到美丽乡村建设。近些年来喀什地区对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居民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重大部署,成效显著。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作为重要环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改善乡村环境,营造良好的居住空间,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带动企业及旅游业的发展都起到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14]。

乡村景观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西部人才缺乏,本地设计人才流失,间接影响到了喀什地区乡村景观设计的时效性,出现雷同化现象较为严重,无法做到一村一品的景观设计,受经济文化影响,部分居民对地域优秀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本土化景观设计单一。在后续设计研究中,应深入乡村调研,喀什地区具体情况,全面把握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因地制宜、地域特色化、以人为本及持续发展等美丽乡村的景观设计各项基本原则,注重就地取材、本土化乡村设计,确保景观共同体意识能够逐步得到增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强化。同时,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予以深入挖掘及发扬,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注重“能上能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乡村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等各项举措有效实施,确保立足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使喀什地区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合力,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营造良好的乡村环境氛围,增强文化润疆认同感,努力创造喀什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天地。

[1]王丽洁,聂蕊,王舒扬.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10):65-67.

[2]王伟,杨豪中,陈媛,等.乡村生态景观的构建与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3):448-452.

[3]姚亦锋.以生态景观构建乡村审美空间[J].生态学报,2014,34(23):7127-7136.

[4]季翔.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布局模式:以金井镇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5]常江,林祖锐.Rumbach:森林社区,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J].中外建筑,2013(8):33-36.

[6]常程.浅谈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景观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22(5):16-18.

[7]吕海波,单梦婷,孙晓舒.景观生境共同体的构建[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246-249.

[8]疏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疏附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50-200.

[9]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20-150.

[10]朱亚斓.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景观可持续建构[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518-1523,1533.

[11]魏来,安运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22,45(7):157,160.

[12]李学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园林设计研究[J].中国农村科技,2022(6):72-73.

[13]谢智锦,黄文华.GIS在乡村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2,45(15):95-97.

[14]姚菲雪.基于产业特色整合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以新疆昌吉乡村风貌提升设计为例[J].工程与建设,2017,31(6):745-749.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0.45

TU982.29

A

2095-1205(2022)10-150-03

喀什大学人文社科一般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喀什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2020)1686]

刘国华(1990- ),男,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室外)。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景观设计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