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关沱茶往事

2022-12-17何松

大理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永昌临沧大理

●何松

下关沱茶曾经在20世纪上半叶的长江上游一带书写过一段辉煌的沱茶往事,今天川渝一带的老茶馆里还有着它的传说。下关沱茶生产在下关,但它的原料却生长在临沧,它是白族先民的智慧和临沧茶的完美结合,最终“天、地、人”一起,向世界奉献出了一杯绝世的好茶。

2011年,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同一年,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下关沱茶已成为中华传统制茶技艺中紧压茶的杰出代表,毫无疑问,下关沱茶也应该属于大理白族贡献给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

沱茶的传奇

20世纪40年代初,老舍先生来到喜洲时感到惊奇,滇西居然有如此之美的小镇。老舍先生写道:“喜洲镇是个奇迹……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喜洲的这些建筑群无疑是和它巨大的财富联系在一起的,像中国徽商之于徽州民居,晋商之于平遥民居,而喜洲商帮在明清以来就与腾越、鹤庆一起,号称为富甲迤西的三大商帮。有一本写沱茶的书里这样写道:喜洲至少有一百间左右的民居建筑和严家有关,而严家最初即是靠“下关沱茶”这个品牌起家的。

民国年间,下关沱茶便与云南白药、云烟一起被誉为“滇中三宝”。

沱茶产于被誉为“站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古都”的大理下关,自南向北的“茶马古道”与自东向西的“蜀身毒道”交汇于此,大理不仅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原文化与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的交融之地,更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四季吹拂的灵风,洁净的雪山泉水为下关沱茶的生产加工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沱茶产于大理,这和大理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有着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唐代樊绰所著《蛮书》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说明早在南诏时期,饮茶之风已盛行于云南大理,而“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饮茶习俗和今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又何其相似。书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所提到的“银生”即今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为唐朝时期大理南诏政权所辖。“银生城界诸山”包括了当时南诏政权所属的广大区域。宋代李石《续博物志》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唐代大理南诏政权、宋代大理国民族政权时期的主要产茶区即在今景东、镇沅、凤庆、云县一带,这个几个县离唐朝时期大理南诏政权、宋代大理国民族政权都城都较近,当时和西藩所做茶叶贸易的茶即来自这一区域,可以见证的是今天这些县海拔1600米以上的村寨,都能看到很多树龄800年以上的大茶树,说明唐代大理南诏政权、宋代大理国民族政权时期这一地区的乌蛮家家户户都在种茶。

大理植茶、制茶历史悠久,所产的感通茶在明代就已成名,并和普洱茶、太华茶并称为当时云南的三大名茶。《徐霞客游记》中即有在大理喝茶的记载。崇祯十一年(163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徐霞客抵达宾川鸡足山,受到高僧宏辩的热情款待:“宏辩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楼下青松毛铺籍为茵,去桌趺坐,前各设盆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这该是白族的“三道茶”最早的雏形和记载。2014年,白族三道茶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理人植茶、爱茶,因而沱茶产于大理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沱茶最早的型制即是团茶。云南产团茶的历史久远,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的《滇略》一书就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四百多年前云南就已有团茶的生产了。明代大儒杨慎寓居云南盛产茶叶的永昌府多年,因而他也喜欢上了茶,他的一阕写普洱茶的词《好事近·煮茶和蔡松年》中有:“彩线利如刀,解破团圆明月。兰薪桂火筠炉,听松风翻雪……”从词中的“彩线利如刀,解破团圆明月”一句,可以看出,云南当时所产的茶应为紧压圆茶,就和我们今天所见的普洱团茶或饼茶一样。事实上,宋以前,中原所生产的贡茶也都是团茶,而到明代,朱元璋看到百姓制作进贡的龙凤团茶十分辛苦,动了恻隐之心,便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这便是茶史上影响深远的“瀹饮法”(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估计当时是山高皇帝远,皇帝下诏百年后,云南还在继续生产团茶,难怪现在有人认为,普洱茶其实是延续了宋代的制茶方法。日本茶人青木正儿就说:“普洱茶与宋朝茶道有一脉相承之感。”

沱茶最早的雏形应追溯到“女儿茶”。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圃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西新语》中记:“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女儿茶”曾在《红楼梦》中出现。从清代的史料中可以看到“女儿茶”的几个特征:鲜叶采摘时间为雨前,制作时的用料为芽茶,形状为紧压团茶,重为四两(125克),由此可见,清代的“女儿茶”和后来生产的下关沱茶已非常接近。

现在提到沱茶,一般人都只知道“下关沱茶”,而最早生产沱茶的是景谷人李文相,他的茶坊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制作了一款“月饼形”团茶,这款茶因产于景谷又称“谷茶”。景谷人将其运往下关销售,并开始在下关生产制作,因而取了个景谷与下关混搭的名字——“景关茶”。

1902年,“永昌祥”对原有团茶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我们终于见到了定型为现在的下关沱茶。经典的下关沱茶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圆润,它既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小碗臼形的设计最大的特点是能使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表面体积,既保证了紧压团茶良好的透气性,防霉变,又增大了团茶的凹凸面,更好地能与空气接触,促进其自然发酵的过程,便于长期贮藏。这一经典的创新设计既秉承了传统,更对后来云南沱茶的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关沱茶由“永昌祥”商号创制。《喜洲镇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成立。”又记:“严镇圭(1871—1941年),号子珍,晚号苍逸老人,喜洲富村里人,与江西彭永昌开办‘永昌祥’,创制沱茶,采办川货,行销国内外。”

下关沱茶是喜洲商帮严子珍家“永昌祥”商号的手笔,这似乎也是历史的选择。喜洲人有从商的传统,这个传统,在唐代大理南诏政权时期即已形成。《大理喜洲文化史考》里有:唐代大理南诏政权、宋代大理国民族政权时期,主管工商业的行政机构“禾爽”就设在喜洲,喜洲即已成为唐代大理南诏政权、宋代大理国民族政权以及后来滇西商业的中心,有这个中心的存在,喜洲也涌现出了“善殖产以至丰美”的庶族大家。据民国年间的《大理县志稿》写:“清、雍、乾、嘉、道间,人口繁重,生计日艰……于是穷则思变,合群结队旅行四方……无不各挟一技一能,暨些许资金,以工商事业随地经营焉,迨及岁暮,联翩归来,春酒羹,宴乐亲归。正月既交,联翩复出,若是者岁以为常……至于商务思想,惟喜洲一地人物为最优胜之格。”喜洲在民国年间鼎盛时期即有以“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为代表的300余户的大小“商业集团”,他们在上海、香港、东南亚各大城市均设有商号。

严子珍父亲是武秀才出身,但他没有走上祖上入仕的道路,而是经营着一个叫“永兴祥”的商号。严子珍上过私塾,12岁进入“永兴祥”当学徒。几年后,他向家人借了十两银子,离开“永兴祥”开始了自己的行商生涯。最初,他用毛驴在下关、喜洲等地倒点土布特产,有一定积累,再加上继承了“永兴祥”的产业,他将毛驴换成了马和骡子,有了自己的马帮后,他开始运茶叶到四川的会理、建昌,再将四川的黄丝运回下关、大理。1902年,严子珍出资股本市银3325两,江西商人彭永昌出资白银4315两,喜洲白族商人杨鸿春出资3205两,还有5位喜洲白族商人,共计11166资银,在下关成立“永昌祥”商号(几年后彭杨等撤股,商号为严家所独有)。“永昌祥”设分号于大理、昆明、丽江、维西、会泽、叙府(今四川宜宾),经营生丝、茶叶、布匹、洋货、药材等生意。据说他的生意唯米面和当铺不做,他认为那是在赚穷苦人的不义之财。因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商号效益显著,成为白族地区成立于清光绪年间的股份制企业,对大理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永昌祥”商号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下关创立第一家茶厂,开创了白族地区办厂的先河,后又在四川、缅甸等地建厂10余个。1912年起,先后在缅甸瓦城、中国香港地区、上海设分号,经营范围遍及长江以南诸省及东南亚、印度各大商埠。鼎盛时在海内外70处设立分号,员工3000余人。

严子珍家族在经商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据资料记载,从1917年起至抗战间的20年中,严家的资产相当于现在的20—30亿美元。当年大理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严家的钱堆成山,严家的钱锈成坨。”严家不仅富而且还贵。严子珍在清朝官至“同知”衔,系当时五品官衔。我们今天还能从严家大院里悬挂的“大夫第”“国恩家庆”“司马第”等匾额想见,严家在当时所享有的地位。严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占地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为“一进四重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的典型白族民居建筑。它的大门、照壁、外墙、格子门、门窗、梁柱、梁头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它是集石雕、砖雕、木刻、石刻、绘画、书法、诗词、大理石工艺为一体的艺术建筑,这种房子是需要手工的精雕细刻和认真打磨的。这座严家大院为严家二儿子严宝成筹建,因此也称“宝成府”。在喜洲,一幢幢巨大的白族民居不仅是用来安身,更是用来安心的,一幢精美的建筑就是一个家族立于大地之上的纪念碑。严家大院,如今已成喜洲的标志,一座白族民居建筑的博物馆。支撑起它的就是一坨坨白花花的银子。

“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便在滇、川、藏等地打开销路,其他商家见沱茶利厚可图,便都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沱茶生产的重镇。1938年,几家生产沱茶的厂家在下关成立了“下关茶业同业公会”,公会负责协调各茶厂之间的矛盾和合作,订立春茶开盘价格和各商号头拨春茶收购数量定额。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下关已有18家茶厂在生产沱茶,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等商号开办的规模较大。“永昌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它所生产的沱茶不仅品质优异,且在管理、促销、防伪等方面都有创新。“永昌祥”商号有六条号规,规定:“本号人员必须维护信用,礼貌待客,不许以假货充真或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行为。”严家堪称当时的商界楷模。他在促销上也有创新,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顾客每攒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

“永昌祥”商号最初专生产、经营沱茶,其产品分“本牌沱茶”“副牌沱茶”和“正记牌沱茶”三个品牌。商号在叙府(今四川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开设分号,并通过缅甸、印度入藏倾销。沱茶有两类,用晒青绿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沱茶,用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称普洱沱茶,主要有两种形状,销往四川叙府(今四川宜宾)沱江流域的为“碗臼形茶”,销往康藏的为“带柄心形茶”,前者称为“叙府庄茶”,后者称“紧茶”。“下关沱茶”牌子之硬,据说在民国年间长江上游的一些区域,是可当硬通货来流通的。“永昌祥”在经营中十分注重诚信,特别是与藏胞交易中,相互承诺,一年半载中不立字据却从不失信,因而深受藏胞的信任和喜爱。

在川、滇方言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坨”,制成坨的茶本应为坨茶,但“下关沱茶”主要销往四川的沱江流域,且经沱江水冲泡后,色、香、味更佳,当地人为了表达对它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了混搭,雅称为——“沱茶”。“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成为当时茶界流行的谚语。

下关沱茶的款式,外径为8厘米,高4.5厘米,外观显毫、外形紧结、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有独特的陈香,它的特点是“浓郁”,色香味俱佳。在四川的茶馆里,只有沱茶是“五开”以上还有味道(开水冲泡五次),而一般的茶,泡过“二开”就淡了,下关沱茶具有着超乎寻常的耐泡、耐煮的品性,因而在四川的茶馆里深受茶客的喜爱。

“下关沱茶”曾风行长江上游的川渝、康藏等地。重庆人甚至说,吃重庆火锅之后不喝一杯沱茶就不算真正地吃了一回重庆火锅,重庆人的习惯是边吃火锅,边大口大口地喝着很酽的沱茶。下关沱茶曾给民国通俗小说第一人张恨水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战期间,张恨水先生流亡到了重庆,日子过得凄惶,这位曾自称饮食、衣着都可将就,唯独茶不可以将就的人,已买不起龙井、碧螺春和他喜爱的六安瓜片了,于是只好每天都喝着最酽、最苦的沱茶写着他的小说。张恨水每日必去报馆附近的小茶馆“大呼沱茶来”。张恨水先生说:“沱茶较真正龙井有味多也。”

民国年间,重庆人喝的都是下关沱茶。1951年,重庆开始派人到下关茶厂学习沱茶制作技术,1953年,重庆茶厂生产出了重庆人自己的沱茶,虽然他们的制茶工艺是从下关学去的,但,一喝,没有了下关沱茶的味道,下关沱茶比重庆沱茶更耐泡,味更香、更酽,用重庆话来讲,就是“更霸道”。

在四川的茶馆,以“永昌祥”的沱茶品质最佳、价格最高,各茶馆都以经营“永昌祥”沱茶做幌子。据曾任昆明市商会会长、成昌茶号合伙人的下关人李琢庵之子李范高回忆,当年他在四川读同济大学,他经常去位于叙府(今四川宜宾)的“永昌祥”分号去玩,尽管当时李范高的父亲也做茶,但他对“永昌祥”的沱茶的品质还是赞不绝口。李范高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永昌祥”分号有一个铜制的大长嘴壶,有客人来时,就从铜壶里倒茶。至今,李范高还常常忆起当时的滋味。

民国笔记史料大家陈邦贤《自勉斋随笔》中记:“在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最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时至今日,四川还一直是下关沱茶的主要销售区,当地老茶客对下关沱茶情有独钟,仍忘不了那味。在“永昌祥”的带动下,沱茶的经营者们都集中到了下关。

沱茶的密码

严家的沱茶生产也有几个发展时期。最初他们只到临近的蒙化(今巍山)收购用来制作沱茶的原料,到有一定实力后,他们才派人到更远的勐库、景谷、普洱等地采购原料。从商号1923年“永昌祥”注册的商标上我们可以看到:“本记向在云南迤西下关,不惜工本由普洱各茶山自行提办春尖普茶,发各埠销售。贵商光顾,请认招牌为记。”可见,直到1923年,即便他们生产的沱茶中已大量使用凤庆茶和勐库茶,但他们都还没有打出凤庆和勐库牌子,而只是说自己卖的是“上品普茶”。

“永昌祥”在尝试各种生产原料,并经多方比较后,最终选择了凤庆茶和勐库茶,以凤庆茶条索漂亮、白毫凸显,用作撒面,以勐库茶滋味厚重作为主要的基茶,定型为“永昌祥”沱茶的标准。

“永昌祥”所产“松鹤牌”沱茶在长江上游及藏域地区历经多年而不衰,是因为牌子硬,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秘方”。《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永昌祥”简史》中记录了下关沱茶的配方:“每圆重九两二钱,勐库茶六成,凤山茶四成。”它的特点在于勐库品种用得多,且全用头批明前春茶,茶分捡得仔细,尖用细茶二两放在沱子顶面,二盖较粗放在中间,底茶最粗放在沱底。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云南沱茶首次定型加工为现在的碗形沱茶,这是经历了多年的储、运、销售工作实践,几经演变而形成的造型,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碗形窝部有通风透气,防止霉变的作用,成为畅销国内外品种之一。当时下关‘永昌祥’沱茶负有盛名,因其配料有特点,取勐库茶香味浓厚,凤山茶兼具外形美观之优点,故产品盛销多年不衰,为其他牌号沱茶所不及。”其中勐库茶香味浓厚最为重要,而凤山茶则还兼备好看。这便是“永昌祥”沱茶的密码。真是“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下关沱茶由“勐库茶六成,凤山茶四成”拼配而成——勐库茶产自今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个县有着全国最长的县名和生长着茶界鼎鼎大名的勐库大叶种茶。凤山茶产自临沧市凤庆县,这个县也因茶叶而誉满天下,它被誉为世界的“滇红之乡”。下关沱茶的拼配原料正是来自临沧市的这两个县,因而下关沱茶和临沧有着极深的渊源。而事实上,无论唐、宋还是民国年间,临沧和大理在地缘上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952年缅宁专区(临沧专区、临沧市前身)成立,从大理专区划出缅宁县(今临翔区)。1956年又将大理专区所属的凤庆县、云县划归临沧专区,因而,当时下关到这两个县收茶也就是同一区域内的事。

为下关沱茶提供原料的临沧市位于世界茶树的起源的最核心地带。临沧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而澜沧江正是世界茶树的母亲河。茶树是从较原始的山茶属植物中演化而来,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木兰属植物化石唯一分布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和保护了丰富的古茶树资源,临沧的勐库大叶茶和凤庆大叶茶即属茶树中较为原始的种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沧市各县(区),都不断地发现有生长的野生大茶树,据统计,目前临沧全市拥有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40万亩,仅临沧市双江县勐库大雪山中,就发现了面积达12700多亩,距今生长2700多年,约8万株的原生古茶树,其中,最大一棵株高25米,胸围3.86米。经专家多次考察证实,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为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临沧是世界上野生古茶树群落和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和数量最多的地方。

今天沿澜沧江一线的凤庆香竹箐、云县白莺山、临翔邦东大雪山、双江勐库大雪山等地都发现了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古茶林,这些古茶树、古茶林中,既有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又有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混杂生存。临沧是世界上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带,由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这一区域的高度集中,表明了这一地区正是山茶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当属茶的起源之地,证明了达尔文所说的“每一个物种都有一个起源中心”的科学论断。临沧市现发现的沧源芒回的宽叶木兰化石、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和现存于地球上最粗、最大,树龄达3200年以上的凤庆小湾香竹箐人工栽培型古茶树,都充分证明临沧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临沧的土地孕育出了世界最早的茶树,而临沧古老的世居民族更是将茶视为一种通灵之物。

临沧森林覆盖面积65%,整个区域内分布着40万亩的野生型古茶树群落,这些古茶树至今依然葱茏苍翠,生机勃勃地生长在临沧大地之上,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科学考察证明,茶树最宜生长的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0°~30°的南亚热带,临沧正处于这一区域的中心,且具备茶树生长最优越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被著名气候学家吕炯称誉为“生物优生地带”,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曾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大茶园。今天,临沧市高优生态茶园面积已达120万亩,其中百年以上古茶园达40多万亩,这些都为下关沱茶的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临沧茶在20世纪上半叶即通过下关大量销往川渝及康藏地区。1940年,民国著名学者郑鹤春对当时云南茶叶生产现状作了考察,撰写了《云南之茶叶》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双江县以产茶最著,即所谓勐库茶也……全县年产的一万余担,其中是十之八九运云县、下关,销四川及本省。凡顺宁(今凤庆县)、云县、缅宁(今临翔区)、双江等县所产,大部由产地驮运至下关、昆明(下关至昆明之间以车运)两地。除销本省之散茶外,多数制成紧茶,名曰沱茶,运至四川之叙府(即宜宾)分销重庆、成都各地,或由中甸、维西经沙墩子以入康藏。”郑鹤春先生之文,对勐库茶和凤庆茶制作为沱茶,销往四川的历史作了见证。

下关沱茶的配比中有六成来自双江勐库茶,这是由众多茶客的口碑所决定的市场的选择。云南多地都有大叶种茶,其中,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于198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种在茶界具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云南大叶种茶,树型为乔木,外表高大俊美,叶面肥大,又因云南各地海拔、气候、土壤等不尽相同,因而又出现各种叶面形状不同、理化成分不同、口味不同的大叶茶,为便于分辨,人们又以它的产地冠名,如: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邦东大叶茶、易武大叶茶、勐海大叶茶、景谷大叶茶、昌宁大叶茶、南糯大叶茶等,在众多大叶茶中,究竟哪种品质最好,最有代表性?经中国茶科所育种专家虞富莲教授30多年的考察、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云南各大叶种茶中,勐库大叶种茶最具代表性,应为云南大叶种茶的正宗。虞富莲教授认为,勐库大叶种茶树势道劲、芽叶壮,从茶叶理化成分来分析、勐库大叶种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较高,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和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制成的红茶,橙芽满披、香高味浓;制成的红碎茶,颗粒匀润、金芽尖细、汤色红艳、味浓爽口,可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媲美。制成的普洱茶则乌润多毫、滋味醇厚。1984年,全国茶树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向全国推广的52个“全国地方茶树良种”品种中,勐库大叶种名列第一,评审委员会的评语是:“云南大叶种的代表性品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双江、凤庆、昌宁、云县、保山等县(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等省区先后引种和推广……产量一般比当地品种增长30%至50%。

双江是茶种质资源的基因宝库,明朝中后期,勐库茶就以条索肥硕、芽片披毫、滋味浓爽回甘而盛名天下。1982年第一期、1985年第二期的《中国茶叶》,就分别以《勐库大叶品种英豪》《勐库大叶茶是云南大叶茶品种的正宗》加以赞誉。

勐库茶品质优异,且产量大,早在民国年间,就已成为双江的支柱产业。20世纪20年代,勐勐管带彭锟的二儿子——曾留学日本的同盟会会员彭肇纪就曾在昆明开过“中和茶庄”,专销售勐库茶。民国年间缅宁(今临翔)著名诗人彭桂萼所著《双江一瞥》一书中记载:“民国初期,双江境内有近万亩茶园,年产晒青茶万担以上,90%以上的茶叶销往外地……双江茶味美色鲜,维系着双江数万人的生活,也支持着云南省政府数万元的税收。”双江历史上形成了勐勐(今双江县城)、勐库、沙河营盘,大坟山(今大文乡)四个集贸市场——当地人叫“街子”,每五天赶一街,街子就成为商品交易的集散地,绝大部分茶叶、商品都拿到这四个市场交易。据当地老人回忆讲述,每年从春茶上市到秋茶扫尾近半年时间内,各地客商赶着马帮纷至沓来,有的在市场上坐等收购,有的直接到茶叶主产区村寨收购。有用银元购买的,也有用盐巴、布匹、毡子、医药等日用百货等价兑换的。外商购茶一次少则八担十担,多则一百多担,都用马帮运输。“茶马古道”上天天都能遇到赶马人,处处都能听到铓锣和赶马人的吆喝声。

或许是受下关人生产沱茶的影响,本地人也开始生产紧压茶。双江老一代人今天还在传说着勐库公弄丁老爷家的故事。丁老爷——丁济光家的“老号家”茶号,当年就生产一种“又像棕子又像菌子样”的紧压茶卖给大理商人,时间是20世纪的20年代。

下关沱茶的配比中有四成来自凤庆茶,这也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凤庆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居住凤庆的古代先民濮人已开始利用和植种茶叶,现存世界上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古茶树——凤庆香竹箐古茶树就生长在凤庆小湾镇。明代董难《百濮考》记:“濮人即今顺宁蛮。”茶出云南,最早的文字记述为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这是茶史上著名的“濮人献茶于武王”的出处,这段话的意思是:商末,周武王联合西南八个小国讨伐商纣王。胜利后八个小国拥戴周武王,其贡品中有铁、丹、漆、茶、蜜等,献茶于武王的濮人就是今天生活在澜沧江中下游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祖先,他们为世界最早种茶的部族,濮人的后裔布朗族正是世界最早的茶农(方国瑜语)。凤庆历史上名茶倍出。明代黄正一《事物绀珠》记:“云南名茶有感通茶、太平茶、阳宗茶、金齿茶和湾甸茶等,其中太平茶、感通茶和普洱茶并称为当时云南的三大名茶,太平茶即出自凤庆。”1639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风庆时即有喝凤庆太华茶的记载。清王昶《滇行日录》记:“顺宁茶……甘香溢齿,云南茶以此为最。”清末年间,凤庆已是家家种茶。《顺宁府(县)志五部》中记:“清末,满洲人琦璘,知府事……倡种茶,户户种,遂成山山茶,劂后愈推愈广,几成全县之山皆茶……”凤庆还是著名的“滇红之乡”,其创史人冯绍裘先生在《“滇红”史略》中写到:“(1938年)到达顺宁这是秋冬时节了,但看到凤山茶树成林,一片黄绿,逗人喜爱。茶树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芽叶生长期长,顶芽长达寸许,成熟叶片大似杷叶,产量既高品质又好,这些云南大叶种茶的特点,非常合乎我的理想。”“滇红”以“色艳、味美、香高”闻名于世。滇红的创制,被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称赞为:“使国茶无形地提前了二十年。”凤庆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云南第一产茶大县”。这都为下关沱茶的生产创制提供了物质的保证。

四川老茶客的口感是不会骗人的,勐库大叶种茶和凤庆大叶茶能成为“国家级良种”,自有其独到之处。勐库大叶茶条索肥厚、芽锋显毫、蜜香显著、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它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国内外其他茶区的小叶种,水浸出物含量堪称世界第一,今天普洱茶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冰岛茶即是勐库大叶种的杰出代表。凤庆大叶种则茶气刚烈,内含物质丰富、粘稠度好、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各种内含物质间比例协调,香高持久,凤庆大叶种所制的“滇红”早已享誉国际红茶市场。大理白族先民将这两款茶拼配而生产的沱茶更是珠联璧合,下关沱茶一经诞生,便成就了一段百年沱茶的辉煌历史。

沱茶之路

1920年,“永昌祥”商号为了获得制造沱茶的充足原料勐库茶和凤山茶,便直接到缅宁(今临翔)的泰恒镇(今博尚镇)和顺宁(今凤庆)县城设立了收购点,建立了沱茶原料的初制所,然后,再用马帮走“茶马古道”上的“通省大道”或“顺下线”,驮运到下关加工制作。

勐库茶的收购点设在泰恒。彭桂萼在《云南双江之茶业概况》一书中记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双江茶产量约有一万二三千担,公弄、邦骂一带,茶农请工数百人采制茶叶,春茶期间,外地商人云集勐库、泰恒等地采购茶叶。”

昔日从勐库到泰恒的古道有多段与今天双江到临翔的214国道重叠,这条古道从勐库出发,经东弄进入那赛,再往上,经小村、正气塘、天生桥,然后到达泰恒,这一路的村寨都出好茶,在今天的普洱茶江湖上都立万扬名。这条古道的一些路段,附近的村民们今天都还在走,而一些则已长满苔痕、青草,湮灭于时光之中,真是缘起缘灭,皆因了一片茶叶。

泰恒古镇为“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道,明清以来即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1895年,法国人亨利·奥尔良由越南经蒙自、思茅(今普洱市)到大理,就曾途经泰恒。亨利·奥尔良在其所著《从东京湾到印度》一书的《云南游记》中写到:“一八九五年五月二日,上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走完一段路,来到一个汉族大村寨,博尚村,地势开阔,简直就像平原一般。”奥尔良所写之地,就是博尚新街,现已被水库淹掉的那一片。民国九年(1920年),大理喜洲严子珍家为生产下关沱茶就在这设了个收购点,专收勐库大叶茶。现今普洱茶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勐库茶就是从这运到下关的。

当年,马帮通常在春茶上市后到达泰恒收购茶叶,来去的路有两条:一条由下关、祥云、弥渡、蒙化(今巍山)出发,经顺宁或云州到缅宁县城,再到泰恒镇。另一条是滇中昆明的茶商,经易门、峨山、景谷到达缅宁县的平村,再从那招渡过澜沧江到泰恒镇。这两条道,大致的方向就是今天的214国道和“墨临高速”。这些马帮驮来布匹、奶制品和日常小百货等,交易后,运走的是大宗的茶叶。茶农卖茶得利,马店租房赚钱,镇公所收税,一般百姓做小买卖受益,因而,历史上的缅宁县把泰恒镇当作了“聚宝盆”。

当年的泰恒古镇,街道用石块、石条铺就,两侧有排水沟,街边有马店,店铺后有空地,供茶商放马鞍和用竹篮包装茶叶。泰恒古镇兴旺时期,除了来收购茶叶的内地汉人,还有来做生意的藏人、纳西人、阿佤人、外国人等。当地民谣云:“泰恒镇,了不起,卖了茶叶买白米。千万马帮常年过,天天赶街做生意。”泰恒古镇至今还保留有过街楼、观音殿等古迹,支撑起古镇当年繁华的就是茶。每年春茶开秤,即有双江勐库、邦东、马台茶农和附近永泉、文华等地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卖茶,这种交易一直要到谷花茶退市。据民国年间《缅宁县志》记载:“境内输出,仅茶叶为大宗,年约二三千担。市场以县城、泰恒为最大。外地商人驮银元、国币、百货、枪支(出售)来缅,购茶叶归去。茶叶行经云县,蒙化至下关、西藏。”

生产下关沱茶的原料都是通过“茶马古道”送到下关的。一代代赶马人唱着《赶马调》:“大路上下茶树林,欢乐不过赶马人。山涧头骡铜铃响,马帮驮子茶叶香。上走大理鹤与剑,下走孟定滚弄江;西走腾越龙象地,东走盐井马台江;本地茶叶驮出去,驮回金山和银山。”把茶叶毛料送到了下关这个生产沱茶的重镇。

临沧境内到下关的“茶马古道”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通省大道”,一条“顺下线”。“通省大道”由泰恒镇(今博尚镇)出发,经蚂蚁堆、头道水、到云州(今云县),再由云州城出发,经勐兰(今茂兰)、哨街,至神舟渡,过澜沧江,到达公郎,经鸡笼、罗丘、蒙化(今巍山),北上,经大仓到达下关,如往西,经弥渡、云南驿、普淜、沙桥,吕合、楚雄、广通、合资、禄丰、安宁则可到达昆明,旧称“通省大道”,此道为临沧境内南茶马古道的主线,其中,云州到蒙化一段又称“云蒙古道”。

在顺宁(今凤庆)收购的凤山茶则是通过“顺下线”(凤庆县至下关)送往下关的,临沧通往下关最近的就是“顺下线”,过去马帮得走八个马栈(每个马栈之间一般是30千米)。如果从凤庆县城出发,第一天宿新村,第二天,过澜沧江上的青龙桥,攀骡马萎坡,夜宿金马。这骡马萎坡就在澜沧江边,高两千多米,从江边绕无数个“之”字,在几乎就是在70度的坡上攀爬上升,想想吧,骡马都萎了。新村至金马有数公里是沿着江边走,江边有口哑泉,立有“此水哑毒”之碑,传闻是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所立。金马过去的一站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鲁史,然后经犀牛、渡黑潓江,过青华、蒙化(今巍山)、大仓,第八天到达下关。

临沧茶产量大,外运历史悠久。《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双江、缅宁所产茶叶,除本地每年销售一二千担外,其余十之八九销往下关、丽江乃至四川。”《续云南通志》载:“滇茶除消本省外,以销四川、康、藏为大宗,间销安南暹罗、缅甸、南洋及我国沿海沿江各省,什九赖于骡马,得资水道、火车者不多。凡顺宁(今凤庆)、镇康(今永德)、云县、缅宁(今临翔)、双江等县所产,大部由产地驮运下关、昆明两地。除销本省散茶外,多数制成紧茶,运至四川之叙府(今四川宜宾),分销重庆、成都各地,或由中甸、维西、阿墩子以入康藏……”

事实上,从20世纪初开始,勐库茶就一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下关,这个以生产紧压茶而出名的滇西重镇。不只“永昌祥”商号这样的民间资本到泰恒、双江收购勐库茶,1938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在下关所建的康藏茶厂也到泰恒、双江大量收购勐库茶,用来生产专销藏区的“宝焰牌”心形紧压茶。1941年,云南省成立下关茶厂。1941年春,云南中国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员会合资兴办“云南中国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厂”。这些茶厂都到临沧收购原料。1949年以后,下关对勐库茶的需求量更大。据下关茶厂厂志记载:“1952年初,云南省公司决定由下关茶厂派人直接在缅宁设立博尚(原泰恒镇)收购站。1954年改为‘西南区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缅宁办事处’,下关茶厂有13人调到省公司缅宁办事处,大量收购双江、勐库一带的原料”。

1955年以后,茶叶实行统一收购,其中缅宁博尚收购站常年可购进8000多市担,博尚周围都是茶叶产区,也是茶叶重要集散地,茶叶交易数量大。原下关茶厂厂长冯炎培就曾说:“临沧茶,不错的,各县都有好茶,凤庆种、勐库种特别好。与其他地州相比,相对来说茶气重一些。原来我们下关茶厂从全省各地调原料,临沧茶比例很大。压制级别好一些的沱茶,必须要用临沧茶,临沧茶很好呢。”

临沧勐库茶和凤山茶所拼配的下关沱茶一直成为民国年间下关的重要产业。下关沱茶的传统生产工艺为:原料配制、筛分、拣剔、称茶、蒸茶、揉捻、压制、定型、脱袋、干燥、包装等十余道工艺。其中筛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毛茶通过筛分后,分为头盖、二盖、底茶等,沱茶的盖茶必须挑选白毫显露,条索肥硕油润的茶,提取盖茶后,其余按照底茶品质要求,全部拼入沱茶底部。“永昌祥”商号在沱茶加工中,坚持“细茶精制,粗茶细制,精提净取”的原则,因而,制造沱茶所需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耗费在茶叶的筛分、拣剔分级上,工人凭眼力和手指进行捡选,将茶叶的每一片都按它的大小和色泽分拣成级,顺带拣出茶叶中的杂质,每天仅得数斤。20世纪30年代,在“永昌祥”鼎盛之时,茶厂的制茶技工有300人左右,选茶筛茶工人则有2000人之多,当时下关人口约三万左右,“永昌祥”差不多养活了小镇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口,其他商家见沱茶销量可观,纷起效仿,及至后来,康藏茶厂、下关茶厂也都参与进来,使下关成了中国著名的沱茶生产基地。

20世纪中叶以后,原先生产下关沱茶的“永昌祥”商号式微,业务萎缩,茶厂并入了下关茶厂,进出口贸易并到公私合营昆明进出口公司,丝厂收归宜宾商业局,其他投资也随社会主义改造而结束,严家后人大多去了海外。生产沱茶的严家只剩下喜洲严家大院这座曾经见证过家族辉煌的老宅子。曾经鼎鼎大名的永昌祥“松鹤牌”商标闲置多年,直到1991年,才被下关茶厂重新启用,完成了它命运中的又一次轮回。

沱茶自20世纪初便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江上游的川渝和广大的藏域地区。生产沱茶的下关正是云南“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因为下关以南的产茶区:临沧、普洱、版纳所产之茶都可以在此汇集,然后或北上丽江,由中甸、维西、阿墩子以入藏,或可东去昆明,因而下关以北可以算作茶马古道的北线,而往南,通往几个产茶区的路线,则是茶马古道的南线。

澜沧江中下游古茶园的广泛种植,最初应该是和藏域地区对茶的大量需求有关。藏人喜欢喝茶,但藏域并不产茶,他们喝的茶都是通过“茶马古道”送过去的。现在一般认为藏族喝茶是7世纪中叶,也就是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以后的事。松赞干布一生娶了两个深刻影响了西藏历史和文化的女人,一个是尼泊尔的公主,一个是大唐的文成公主,前者给藏人带去了佛教,而后者给藏人带去了茶。传闻文成公主初到西藏,喝不惯腥膻味极浓的酥油,便把带去的茶块放入酥油中调制,这便做成了香喷喷、油滋滋,一喝便是千年的酥油茶。

西藏为“世界屋脊”,藏人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由于茶叶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因而他们将茶当成了“一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藏人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在藏族人眼中,茶叶是第一等重要的物资。藏族古谚语里就说:“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意思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茶在藏域不仅作为饮料存在,它还被当作圣物,与经书、珠宝一道,被装进每一尊新塑成的佛像里,然后经活佛主持开光,这尊佛像才被认为“有灵气”。

唐代,吐蕃就开始了用良马和大唐换茶的“茶马互市”。宋代李石《续博物志》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唐朝专门成立了“茶马司”,负责掌管与吐蕃之间的茶马贸易。宋朝时,开辟了多条通往藏区的“边茶古道”。元、明、清三朝政府都先后在拉萨、萨迦、日喀则、江孜等地设立过“茶马司”,管理茶马互市贸易。民国年间,通过川藏、滇藏贸易,运输到西藏的茶叶量更大,据1941年统计,每年从康定运输到拉萨一带的茶叶就达20多万包,从云南输到西藏的茶叶约为2.6万多包,并有不少茶商将私茶贩运到西藏,因茶叶的大量运输,便走出了一条蜿蜒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腹地和喜马拉雅崇山峻岭中的茶马古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构成的一个地跨川、滇、青、藏四区,外延达南亚、东南亚、中亚各国的庞大的交通网络。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为藏人喝茶提供了保障,从而也促进了藏地茶文化的发展。藏族饮茶主要有酥油茶、奶茶、盐茶、清茶几种方式,其中最有名的喝法是酥油茶,做法,以四川的边茶或云南的普洱茶、沱茶为原料,先把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再配与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酥油茶桶,加入酥油,然后,用一根打酥油茶的棍子,在茶桶里上下来回地搅动,待水乳交融便可食用。饮酥油茶早已成为藏人每日的必需。酥油茶和糌粑是藏族人民每天不可缺少的食品,《中甸县志稿》中记载:“藏胞一见酥油茶,其胸中已有悦乐,若一入口,则其辛苦忧郁恐怖疑惑完全冰解,如饮我佛甘露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茶方式,酥油茶便是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制作方式,成为了藏民族特有的饮茶文化。藏人每天平均要喝20碗左右酥油茶,人年均茶的消费量是15公斤,早为全国之冠。当年销往藏区的茶中最便宜的是“四川边茶”,最贵的就是沱茶。

也就从唐代起,马帮就驮着一驮驮的茶叶从澜沧江中下游的版纳、普洱、临沧、下关,一路北上,直达藏域,马蹄声声踏出了条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在漫长的马帮年代,真是“一叶一芽,恒知物力之维艰”。

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下关开启了通往西藏的新的沱茶之路,这条路车运从下关出发,沿滇缅公路到达缅甸密支那、八莫和曼德勒,在曼得勒装火车运往仰光港口,从仰光装轮船海运至印度加尔各答港口,再装火车运往西里古里,之后北运葛伦堡,然后,藏族的马帮将沱茶驮回西藏。

下关沱茶无疑给生产它的主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背后书写它传奇的正是白族先民的智慧和产于临沧市双江的勐库茶和凤庆的凤山茶。

下关沱茶,除畅销于云南、西藏和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外,现已走向世界,广泛销售于东南亚、欧洲诸国,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国际声誉的代表性产品,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

沱茶自20世纪初开始行销于长江上游的川渝和广大的藏域地区,被视为茶中珍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我想起于坚先生的一段话:“故乡是一种辽阔的东西,故乡是世界的精华,某个民族创造了某种生活方式,精华总是流传到其他民族中,创造者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局外人却意识到它的价值,为我所用。世界是一个文明的故乡,文明总是将故乡的精华保存下来,在一些人的故乡被抛弃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故乡却敝帚自珍。”下关沱茶无疑正是大理贡献给世界的精华。

编辑手记:

早在明代史籍中就有云南团状茶叶的记载,1902年,现代形状的沱茶——下关沱茶由大理商人创制,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中华民族钟爱茶叶,早在唐朝时期便有了世界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茶叶也是各民族间交往的重要货物,以茶叶为主要内容的茶马古道,沟通起云南、四川、西藏、贵州的经贸往来,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马帮构筑起川滇藏地区人们拼搏开拓的历史文化记忆。就大理而言,沱茶见证了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从因此发家的“四大商帮”,到现代绿色产业发展体系下享誉海内外的民族品牌。

猜你喜欢

永昌临沧大理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书画作品鉴赏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临沧市:建设红茶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