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研究

2022-12-16陈瑞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意识生命素养

陈瑞芳

(厦门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010)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顾明远教授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唤醒生命意识,珍惜生命、优化生命结构、提高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1]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如何让生命教育渗透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紧迫课题。教师的生命素养是教师生命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包含在生命的各个方面,是教师的生命认知、生命意识、生命行动和生命价值的综合。[2]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生命质量及生命发展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中小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生命与生存、安全、健康、环境、励志、生涯等深层的问题值得初中化学教师进行深入地探索。

一、初中化学教师必备的生命教育素养

初中化学教师通过提高个人的生命教育素养,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并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培养和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应从初中化学学科视角渗透和落实生命教育,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设计渗透生命教育内容的课内和课外主题活动,指引学生认识生命和热爱生命。

1.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意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版)》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赞赏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3]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有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意识,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生命意识和健康生活的理念,提高应对意外伤害事故的意识,形成节能环保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化学家们科学探究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初中化学教师面对的是初三学生,学生们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他们更加需要教师去关心爱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生命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初中化学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把学生视为鲜活独特的生命主体,让学生把握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在课堂上应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将学生视为活生生的独立个体,帮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独立思考。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活动元等教学策略,培养他们能够自己求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是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生命意识,将来能够独立面对陌生的世界。

2.具备生命教育的知识和能力

在生命教育视野下,要求初中化学教师熟练掌握学科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时具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能力。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跨学科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并能将各学科的知识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逐步具备一定的生命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初三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内容,积极研讨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课程,在平常的化学课堂中开展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表1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三化学教科书为例,列举出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

表1 人教版初三化学单元教学可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第一到第三单元为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蕴含生命教育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科学的价值。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选择实验探究或项目式等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形成个性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此外,还要注意对生命教育的整体把握,如,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可以贯穿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的始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史料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3.具有生命教育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不同,接受的形式也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初三化学教师们要具备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采用分层交流、小组合作、个别沟通等方法和手段,定期举行与“生命教育”主题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直面生命的困惑,鼓励其迎难而上,充分利用各种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师生间的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微信、邮件、微博等平台以文本或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学校及教研组应对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整合,激发各备课组教师投入生命教育的热情和潜力,各备课组应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心态,与其他备课组和其他学科教师互相交流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手段等,加强跨学科实践之间的合作,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教育教学能力。

二、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现状及原因

2022 年1 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及实施研究”课题组设计了《初中化学教师生命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抽取了所在地市的268 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生命教育素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生命教育意识淡薄

有关生命教育教学设计的调查如图1 所示,大部分老师会适时地把生命教育纳入教学中,但是,只有13.56%的老师在日常课堂中经常渗透生命教育理念,77.97%的老师只是有时会设计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8.47%的老师认为自己几乎没有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可见初中化学老师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生命教育意识淡薄,对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实践。在教师生命教育意识的调查问卷中,问及“是否有必要每节课都设计安排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的问题时,选择“有必要,要经常思考”的教师占30.51%,选择“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注意设计”的教师占67.80%,选择“完全没有必要”的教师占1.69%。

图1 生命教育教学设计的频率调查

图2 教师生命教育的意识调查

当前,在升学压力下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将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提高学生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和中考的升学率,从而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课堂教学以中考内容为主,忽略了在初中化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另外,部分教师出现学科利己主义,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在课余和初中化学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感觉现有的教育教学工作繁多,学业考试评价的压力大,没有多余精力顾及生命教育内容的渗透,很难有激情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缺乏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生命教育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发展质量。部分学校的生命教育都是以专题教育为抓手,这些专题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流于说教或走过场,甚至有的学校基本上由家长代劳,并未上升到对生命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构架。

2.资源整合缺乏,内容呈现形式简单

有关生命教育的资源调查显示如图3,74.58%的初中化学老师认为初中化学教材有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不够多,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10.17%的老师认为教材没有相关的信息,无法设计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1.69%的老师甚至不知道教材有这方面的内容。在生命教育素材的来源上,如图4 所示,只有55.93%的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可以从教材中获取生命教育素材,88.14%的初中化学教师是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素材,72.88%的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可以从课外书上获取相关的素材,50.85%的初中化学教师认为是在与同行交流中获取相关的素材,只有38.98%的初中化学教师认为是在集体备课中获取相关的素材。初中化学教师们使用的生命教育素材的呈现形式大部分以视频、讲授、故事为主。可见初中化学老师们对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不够重视,内容呈现形式简单。

图3 教材的生命教育内容应用调查

图4 生命教育素材来源调查

3.忽视个体关注,师生沟通方法单一

在问及“生命教育的途径”时,如图5 所示,45.86%教师采取“集体讲授”的方法,21.97%教师采取“小组交流”的方法,19.79%教师选择“与个别学生沟通”的方法,12.38%的教师选择“没有沟通”。从学生的角度调查,如图6 所示,在问及“教师是否渗透生命教育”时,有76.76%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没有渗透生命教育的有5.51%,没有感觉留意有渗透生命教育的有17.73%。

图5 教师生命教育的途径调查

图6 师生沟通方法调查(学生)

通过数据分析,初中化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育教学以讲授学科知识为主,大部分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注不够。教师的教学理念固化在化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意识的培养,部分化学教师很少走进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耐心去聆听他们生命中的烦恼以及和他们讨论生活中的困惑和生命存在的意义。沟通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大班化的说教为主,把责任推卸给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

三、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途径

初中化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生命教育素养,所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使其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1.基于教师的生命教育认知,设计生命教育理念和意识的教师培训

在生命教育的视野下,初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初中学生的健康生长。初中化学教师首先应当自己能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具备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意识。所以,要多维度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理念和意识的培训,让初中化学教师自己成为生命发展的主体,并能承担生命教育的职责。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生命教育素养。教师继续教育院校或培训机构应当重视初中化学教师生命教育内容的培训,应重视基于教师的生命发展,设计生命教育专题培训,唤醒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激发教师的生命情怀,使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细致耐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爱每一个生命。

2.重视教师的生命教育发展,培养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技能

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的生命素养发展,关心和爱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化成长。此外,教育管理者要及时关注初中化学教师的切身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环境,减轻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创造条件帮助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得以高质量发展,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基于生命教育的教学能力竞赛,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例如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优质课比赛等,提升初中化学教师的生命教育能力。

3.以跨学科实践活动为载体,训练初中化学教师的沟通协作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版)》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勇于批评、质疑,自觉反思”。[3]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提出问题、评估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以跨学科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不同学校、不同备课组之间的联合教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与其他教师合作,互相切磋交流,训练初中化学教师的沟通协作能力。倡导初中化学教师开展基于生命教育的化学学科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生命教育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进一步为化学课程中开展人文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多彩的化学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究欲;同时,化学课程中深刻的学科思想、学科价值、学科责任,让每一个化学学习者感受到化学学习是生命成长的需要。

猜你喜欢

意识生命素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