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核心理念

2022-12-16荣维东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统整课程内容核心

文|荣维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与以前的课标相比,有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上的变化。这些内容变化是受课程理念制约的,我们的此次改革可以说是“理念驱动的改革”。其中有如下几个核心理念需要厘清。

一、核心素养教育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延续

2014 年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我们要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等问题。由此,开启了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

2016 年9 月,国家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这个报告是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一个总的纲领,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具体的体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实施指南。

核心素养教育并不只是我们国家在搞,全球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国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997 年经合组织做了一项研究,提出了未来社会人才的一些关键的能力和素养,主要有三点: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语言、数学这都是工具;能在异质社会中互动,就是交往合作能力;能自主地行动实践。美国提出的21 世纪的关键能力指标T skills,其实也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指标的体系。还有日本、新加坡等很多国家都有其相应的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

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就是延续了国家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精神,同时也吸纳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一些研究成果,是一个集大成的产物,也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基于中国教育实际做出的必然选择。

我们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现代精神的公民,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劳动者。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上实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由过去的那种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本位的教育转向一种以能力和素养为本的教育。这是此次教育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2.旧学习理念的更新

此次改革背后面临着学习理念的一个改变。一位德国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池塘边,住着一只青蛙,池塘里有一群鱼。有一天,池塘边来了一头牛。因为鱼没有见过牛,青蛙就向鱼介绍道:“我今天看到一个庞然大物,这个动物,头上长了两只角。”鱼的脑子里就想到了两只角。然后说它还吃草,鱼就想到嘴里含着一把草。它有四个蹄子,身上有花纹……当青蛙把所有的知识点非常准确地表达出来,告知鱼的时候,我们发现在鱼的脑子里形成的这个“鱼牛图”,其实是个非牛非鱼、似鱼似牛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告知的,教师靠讲述的方式是没有办法教会学生知识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普遍认为,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因为鱼所看到的世界就是鱼的世界,所以才有这么一种鱼的知识的建构。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中都像一个盲人,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都是片面的,所以在盲人这里,有的说大象像扇子,因为他摸到大象的耳朵;有的说像箭、树枝,因为他摸到了象牙;有的说像一堵墙,因为他摸到了象的身子。这就像我们课堂的学习,每个学生阅读课文或者学一个知识的时候,他都有他的体会,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片面的、零碎的,让他们学习了以后说出来交流一下,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完善的知识,这是一个整合的更趋近于真实的知识。所以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为什么要合作学习呢?为什么要讨论呢?就是基于我们对于当下学习的这个原理,比以前有了更加科学的一些认识。

3.教育哲学的转向

目前,教育哲学面临四种转向:第一是由“学科中心”,就是一门功课,向“学生本位”转变,即由过去关注学的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本身,当然就是要“目中有人”;第二是由知识技能为本,向能力素养为本转变;第三是超越学科知识结构,向课程内容的统整转变;第四是由过去的那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条块分割的学科教学,向全时空的育人来转变。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关于素养,很多教育专家都有非常精彩的解释。比如我读博时的老师崔允漷教授,他说素养就像开车,我们考驾照所背的交通规则是知识,而素养就是在路上你怎么去灵活机动地调整你的方向盘驾驶汽车,同时不闯红灯。

关于核心素养,我们公开的表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集中体现。关于这个定义,有以下三个关键点:

1.价值观

价值观其实是看待是非好坏的标准,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他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这是决定一个人行为更上位的一个指标。

2.必备品格

包括人格品味、行为习惯、底线自律、认真负责等等一些作为优秀人才的最重要的一些品质。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我觉得这四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做事非常地坚毅,坚持不懈,这一点对一个人成功很重要,这是一个人将来持续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点。像我们的孩子,可能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3.关键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素养就是当你把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那个东西。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知识和技能,像听说读写,那是具体的技能;能力是比技能还更要综合一点、更灵活迁移的东西。

比如我们去商店里买东西,知识就是商品货架上的那些东西。如果你所买的东西足够多,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袋子。素养就是把知识拢在一块儿的那个袋子。或者如果把知识当作珍珠,那么能力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串成一串,形成一个项链。然后这个项链、你要把它赋予意义,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送给合适的人,这个才是素质。

二、加强内容整合

整合是由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的完整性所决定的。虽然我们学的知识是分门别类的,但是在真实的生活应用中是完整的。我们要做一件事,不能说这件事只能用数学知识,那件事只能用物理知识,那个只能用语文知识。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要形成这样的一个素养,我们就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将知识还原到生活的真实的场景中,与生活发生关联。

我们过去教给学生的知识,类似于给学生砖头、瓦块,没有给未来要建造的房子一个设计图、一个愿景,没有将知识技能进行必要的联系、结构化,所以他们就学得苦,学得无意义。我们加强整合就是基于这么一种考虑,这么一种原理。

《课程统整》指出课程统整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我们要进行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学生的经验之间的统整。这种统整,是用一些活动的主题,以及一些真实的任务来进行。所以在这一次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之中,国家就规定必须有10%的内容是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这就是它的一个考量所在。

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认为,要把“学科内容观”扩展为“课程内容观”。由学科学什么、教什么为主,变成了怎么教、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的一个整合,就是学生的学习更接近于真实的学习场景和学习的经验。

他还提到,要用学生发展的逻辑来统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物理性的。我们要用人的逻辑,就是教学中要“目中有人”,是什么学段的学生,是具备什么样的兴趣、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学生,他们来学什么样的知识。这需要由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所以在进行课程内容组织的时候,不再是过去的分析主义的表述方法,而是趋向整合。

关于课程内容的统整和结构化,在目前学术界提得比较多的是“大概念”,也叫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情景,就是说我们要用这种东西来重新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

这一次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其实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提炼各个学科里的大概念、大观念。我对写作教学非常感兴趣,比如写作教学里有没有大概念?我们说是有的。当然这个大概念有的是跨学科的,也有的是学科内的。学科内的概念,有大概念,也有小概念,它们构成一个概念系统。

作曲家们沿着秧歌剧的“脚步”,同时借鉴中外多种文化,创作出了属于中国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它的出现对我国各种民族歌剧的创作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歌剧也是在我国民族歌剧的历史上留下灿烂的光芒。而那些作曲家和剧作家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写作教育界就曾经发布过一个《写作教学的十个信条》,或者是写作教学的十个专业知识,其实就是写作教学的大概念。比如,写作有着多种不同的目的;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是思维的工具;读和写之间、说和写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联;等等。这个就是大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就是进行课程内容统整的一个方式,是我们语文独有的一种方式。基于这种任务群的教学,就是任务群教学。

我们教学文言文,过去基本是一篇一篇进行的,比如《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在学习的时候就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了解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等。这是一种繁琐的机械的学习。北京的王岱老师基于任务群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一个任务:比较四位公子,你若是当时的一个名士,你愿意到谁的门下生活?申明理由。学生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把这些相关的文本读懂、读透,梳理、了解每位公子的人格,了解每位公子的抱负,了解他们的团队;然后明确自己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有什么样的优势。有点儿像我们的生涯选择。所以说学生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和过去那种简单的机械的文言字词句翻译完全不一样。

三、突出学科实践

实践,在教育界、教育史上有大量的人都有论述。比如杜威提出要“做中学”,即光学了知识还不够,关键是要运用知识。我们中国一直讲“知行合一”。像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先去做实践,然后得到知识,但是目的是为了创造。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教学合一。其实都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这个道理。

许多教师到了期末讲评卷子,看到学生错得一塌糊涂,往往非常生气:这道题我说了多少遍,你为什么还做错?其实我们要意识到说只是传授,你说的时候他听了没有,如果他没注意,你说是白说了。你说了他听了,听懂了没,这就涉及到了理解。他在理解,他理解对了没有?理解对了,然后再去做,做有一个初步的做,可能不熟练,然后到熟练的过程。所以由告知知识,到会灵活地应用知识之间,是有一系列的非常复杂的步骤。教师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就不应该轻易地去批评学生做错了什么题、理解什么错了。我们要了解学生为什么错,有什么错误的概念,或者他的知识有哪些短缺、有哪些误区,我们该如何一步步地教会他,然后熟练,然后迁移运用。

其实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由过去的课程就是知识,到后来像杜威他们重视课程应该是学生的直接的经验,更重视直接经验,到今天我们非常注重的是知识从活动中来,通过活动形成经验,通过提炼经验,才建构出属于他的这个知识。这个知识也不再是普泛的、公共的知识,而是具有个体性的、地域性的、情境性的知识。

《国宝大熊猫》是统编教材教学生利用资料进行习作的一个训练。有位教师设计的是读一读、找一找、连一连、写一写、说一说。这从传统的教学设计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这种做法仍然是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情境中的对于材料的一种处理。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上仅仅是那么拘束地操纵文字还是挺乏味的。我们基于2022 年版课标理念,指导教师开展基于“活动游戏式”的教学设计。我们说,这个资料有二十几个句子,这二十几个句子类似二十多位同学,每人一个句子读完,就是一个统整的了解。了解了以后呢,这些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如果说这个句子与另一个句子联系,你就跟那个同学到一块儿去。教师会发现,这些句子有的是关于大熊猫的名字,有的是关于它的出生地、它的习性、它的年龄、它的功能用途价值等等,这样就会聚合成五个小组。小组里又有一个中心句,可以把他作为组长。我们就用一种游戏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改造了一位教师的教学,获得了重庆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其实我们遵循的就是用活动、用做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理念。

从课程的发展上来看,由过去传授知识、分科教学,按照学科逻辑、学科中心;到了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注重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所以教材编排就按学生的心理;再到重建主义,就是以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教材的课程内容的一个编排,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当然它的发展不应该是彼此对立的,应该说是在过去范式上的一个整合。在学习的过程中,今天的教学比较重视亲历性,实做,但也不能完全忽视知识。应该根据知识的类型,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方法。

四、情境任务驱动

我们过去的教学是停留在教各种各样的知识,或者练各种各样的技能、方法、策略上。知识是去情境的,就是它是满足于知识本身的学习,那么知识它是什么领域的,我干什么事、我什么时候用它,这个是没有关联的。而我们今天关于知识的理解,任何知识都是和一定的情境、一定的任务、一定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今天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就非常强调要设计真实的、拟真的学习任务或者学习的场景,而在一定的场景中运用操纵这些知识进而形成素养。

有一位教师教学生写说明书。因为当时的新闻联播上报道了一个女大学生非常孝顺,教她妈妈怎么使用微信,密密麻麻画了六七十页图文并茂的小册子。这位教师想借鉴一下,让学生来教爷爷奶奶使用QQ、微信、滴滴约车、美团等。于是,播放视频以后,就让学生模仿着去做。我们认为这个做,仅仅是一种模仿,没有分析这个应用的场景。要制作这个说明书,你的爷爷识不识字,如果不识字的话,你写了没用;他的眼睛花没花,写什么样的字,多大的字体方便看?所以我们就让学生在看了视频以后,先七嘴八舌地讲制作这样的说明书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一些什么——这就是一种任务型知识。学生说要制作这样的说明书,需要条款说明、图文并茂、温馨的提示等等。关于说明书的知识,教材里是有的,那个知识和学生归纳出来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学生提炼出来的三点——条款说明、图文并茂、温馨提示,就是这个说明书的情境任务下的知识。我们说的知识,最终就应该变成这类形态的一种知识。而这样形成的知识、能力,就是真实情境下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核心素养。

近些年的高考题,越来越注重情境任务的驱动和创设。比如以中国青年代表的名义,进行一次主题演讲。这里面,场合身份、角色主题、文体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的专著《交际语境写作》就是强调,写作应该是具有特定的情境,或特定语境的语篇建构和交流。我们的写是针对具体的对象、具体的话题、特定的目的进行的一种书面交流,而不仅仅是无目的的表达。据说这本书前两年已经卖脱销,卖到两百元一本,我觉得可能是书商的炒作,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是说,我十年前读博士的时候选择的学术方向还是对的,那时候我记得读到王文静博士关于“情境认知学习”的文章和书籍,大受启发。

那么情境任务和过去的知识技能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基于这样一种机制,或者这么一种理解:就是要在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凝练关键的知识和能力,就是情境中的知识能力,然后要教给学生完成这个任务的特定的方法和策略,同时需要运用相关的资源和帮助,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的方式作用下,学生才能够形成真实的素养。

任务和过去的做题不同之处,就在于做题练成的是假的技能,任务练成的是真的能力;做题是去情境的,任务是有情境的;做题是纸上谈兵,任务是真的做事。就像前面说的暖心的说明书,学生做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就是依照我们真实的做事的方式。我们认为和过去的我们模仿、仿写那种能力训练是有着质的不同的。

以上,我谈的是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四个核心理念,它们涵盖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依据——核心素养教育、学习理论依据——情境认知心理学、课程论依据——统整性课程观、教学论依据——注重学科实践。这四点,就将“为什么(目标)—学什么(内容)—怎么教和学(方法、途径)”都说清楚了。我们理解了这些课程与教学原理之后,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就很容易理解了。

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在给《课程·教材·教法》杂志的一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论文中用一个图表述如下:

这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而核心素养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情境认知学习又是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统整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强化学科实践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由路径。

猜你喜欢

统整课程内容核心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