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22-12-16

新课程 2022年37期
关键词:交流课堂教学教师

秦 华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学区,甘肃 定西)

当前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中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而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性,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体验成功、感受探究的乐趣。毋庸置疑,如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各大课堂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也不例外,通过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敢于表达个性,积极交流探讨,提高学习效率。

一、科学搭建小组,组内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临时搭建的小组,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通常由四至六人组成,而且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个人爱好等差异的不同,应最大限度实现互帮互助,互补互进。尤其在小学生时期,不建议学生自愿进行合作小组的组合,只能将这一意愿作为参考。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下,合作学习小组主要是为了协作共事,集思广益,凝聚团队智慧解决难题,并不是交友小组或者娱乐小组。当前异质分组法是普遍采用的方法,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兴趣、个人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合理进行搭配,做到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在这一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职责。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组成员并不是固定地负责某一项任务,可以定期进行角色交换,重新分工。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通常也是为了让学生凝聚智慧、合作解决一些比较重要但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实现以优带劣,互促互帮。当然,这种交叉合作并非任何时候都适用。如果一味使用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有时候还会制约优生的发展,而有的学困生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还可以让同等水平的学生合作组成小组学习,分别对不同小组提出较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获得跨越式发展,互促共进。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下,优等生能得到跨越式发展,中等生也能在适宜的学习任务下不断进步,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打好学习基础。各小组通过灵活分工,凝聚力量,争取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进步,而且还要保证小组之间学生的竞争活力。

语文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科学搭建小组很重要。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后,合理组建小组,实现优劣搭配,均衡发展,经过优化组合,使各小组的综合水平一致,实现各小组公平公正地竞争。而各小组经过组建后,组内根据组员的特长分配具体的任务,合理分工。生生之间互促互补,同时也能共享共进。各小组资源均衡,不断发挥学习优秀学生的作用,使其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从而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步。

二、进行任务分配,不断丰富合作形式

(一)尊重差异,精选合作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文本与教学环节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如果缺乏合作价值,容易导致合作学习低效或无效,甚至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合作学习既不能走形式、走过场,也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是否喜欢这一合作形式。而且,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要切切实实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这一合作内容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点,展开生生之间的讨论,而且要学会倾听。各小组在进行一番合作学习之后,派出代表讲述自己本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要围绕文本,让学生明白这一文本中的要点,以及有哪些关键词、句、段,如何抓住要点。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思考、交流探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实验、画图等深入理解文本,抓住要点,确保合作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差异,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不同,使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更为明显。这一特殊性也决定了在教学中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讨论、多交流,从而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具体设置合作学习内容时,采取阶梯式学习法,通过合理分组,基于各小组成员能力差异开展层次性教学,如在布置作业时,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负责基础知识题,理解能力强以及思维灵敏的学生增加拓展训练。并且在解题过程中,生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既能实现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也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

(二)确定任务,体现多元化

语文教学中,充分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性,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深挖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生生之间互助共进,共同进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充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不断碰撞思维,撞击出智慧的火花以及创新的火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关键的就是任务分配,教师提前为各小组设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或者是内容,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任务目标需要经过组内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达成,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再交流、再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的想法。在分配任务时,教师要求各小组对组员的逐条任务进行讲解与展示,从而明确指向,并且充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时间。组内学生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做到分工明确,有张有弛,有条不紊地合作学习,最后聚力完成学习任务。如在《负荆请罪》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对小组活动提出了要求。各小组成员自觉默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以及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并且理解重点词句,思考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并在有深刻感受的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组内进行交流,完成相应的表格填写。教师分配任务时,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具有明确的指向,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确定任务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制订合理且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学习目标,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思考价值以及开放性、实践性的探究任务,从而体现学习内容的多元性。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是生生之间最基本的学习形式,还可以采取相互辩论、小组间竞赛、表演、展示等多种方法,渗透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

(三)汇报成果,提升合作能力

呈现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说、读、图、演等,也可以由小组推荐的代表展示,还可以多人参与,同时渗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在这一互动格局的构建中不断深化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汇报交流。各小组通过汇报交流,使学生学会对合作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炼,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在呈现合作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交流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既能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完善知识,同时也要及时对该代表在回答中的一些遗漏加以补充与纠正。通过汇报交流,将知识层面逐步引向深入,使每一组学生都能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各个知识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小组通过表演或者分角色朗读来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画思维导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巩固,又或者是加强文本的片段训练。比如,在《将相和》这一课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负荆请罪”这一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场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回答:廉颇背荆条、穿街巷,当众跪于蔺相如门前,二人会展开怎样的对话呢?让各小组的学生发挥想象力,练习写出廉颇与蔺相如的对话片段。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再进行汇报。汇报时,有的小组成员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朗读,有的还加上自创动作,从而生动地展现了廉颇知错能改,蔺相如宽容大度的鲜明人物形象。这样的展示形式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四)合理指导,评价恰当有效

教育的本质在于不仅要传授本领,更需要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尤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是调动以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开创思维,探索创新,体验成功,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搭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也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抑或由教师提问,学生找准重点进行思考与讨论。教师也积极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中,共同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与评价。教师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对其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态度等进行评价,通过新旧问题的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进行概括与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着力点要放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及时而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评价取得实效。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及时转变、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交流课堂教学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教师如何说课
有效引导学生发问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