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阅读策略单元,构建真学语文课堂

2022-12-16

今天 2022年20期
关键词:预测文本教材

陈 卫

(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0)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据,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上,编撰者有意识地安排阅读策略单元,能够引导学生把握必要阅读技巧,使学生成长为具备基本阅读素养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阅读策略单元存在的价值,致使学生只读懂了文章,却无法从阅读学习中总结经验,真正地掌握阅读学习的策略。所以,为了真正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有必要关注阅读策略单元,巧妙地释放阅读策略单元的价值,促使学生在解构阅读策略中,把握阅读的技巧,使学习自然发生。

1.突出单元目标,明确教育方向

教学目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占据着引导性的位置,许多教师会依据教学目标上的要求,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精准安排,从而在有序展开活动中,获得内心期待的教育效果。而在阅读策略单元开展教育活动时,许多教师将“阅读策略”进行了虚化设计,只关注阅读文本本身的内容,致使教学目标中没有明确的表述,教师也就无法基于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针对性指导[1]。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策略单元前,教师也要基于阅读策略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凸显出对阅读策略的要求。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五年级上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阅读策略单元前,教师便可以透过单元目标的优化设计,明确本单元的教学方向。首先,教师先了解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本单元的阅读策略。随后,围绕教学要求,教师设定如下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提升阅读速度”的意义;使学生透过感性学习的过程,逐步形成理性的认识;2.带领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3.透过有效地锻炼,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之后,教师基于此进行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在依序实施活动中,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再对阅读策略进行虚化设计,而是有意识地凸显阅读策略的内容,能够拥有更加明确的教育方向,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

2.巧用教材文本,学习阅读策略

在阅读策略单元安排的文本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课后的任务也能够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对阅读策略进行全面理解。所以,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发挥教材的作用,主动地利用教材上的文本,为学生渗透阅读的策略,并带领学生对阅读策略进行应用,以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稳步提升。但是,在渗透阅读策略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特点,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流程。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聚焦“预测”的阅读策略单元中,教师便可以借助《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课,不断渗透“预测”的阅读策略。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利用课件为学生展示课本中的部分内容,再为学生提出“猜一猜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吧!”的请求,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预测。紧接着,教师再为学生呈现本篇文章的题目,并引导学生预测“通过题目,你想问什么呢?你有什么猜测呢?”,再次引发学生的想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并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预测。当学生预测后,教师也要追问学生预测的原因,避免学生随意预测。当学生完成了预测后,教师再让学生回顾整节课,引导学生总结预测的过程和预测的依据等,使学生真正地掌握预测的阅读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等,利用教材上的文本为学生渗透阅读策略,能够让学生逐步对阅读策略进行感知,使学生在完成文本的解读之余,有效掌握阅读的方法。

3.注重自主实践,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策略”是一种技能型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策略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利用阅读策略,更好地进行文本的阅读,不断提升阅读的质量。所以,在带领学生学习了阅读策略后,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文本,指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阅读的方法[2]。但是,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仍旧处于发展的阶段,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分享,也可以介入学生的自主阅读之中,帮助学生加快阅读的效率。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中聚焦的阅读策略是“有目的地阅读”,期望学生依据特定的目的,寻找相关要素,从而快速完成阅读任务。在指导学生学习《竹节人》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目的地阅读活动。首先,教师先以以往的教学经验为依据,为学生合理地安排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促使各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呈现明显的差异。之后,教师为学生设定“自选角度,展开文本的细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选定本组的阅读目的,并基于阅读目的,对文本进行略读、跳读等。

教师先为学生搭建小组,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有目的地阅读活动,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应用阅读策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熟悉阅读策略,从而提升阅读的水平。

4.引导学生总结,积累阅读方法

当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策略单元进行学习后,学生只对整个阅读策略有一个朦胧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阅读体系。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阅读的策略,以便学生有效积累阅读的方法。在学生自主总结了阅读策略后,教师也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总结的策略,并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自由的讨论,以便学生在倾听同伴的想法和教师的建议中,有效完善总结的阅读策略[3]。

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中聚焦的阅读策略是“提问”,而在本单元中安排的学习任务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够让学生先尝试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解决,再对问题进行分类等。对此,在带领学生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等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后,教师为学生设计“总结提问策略”的任务,让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对“提问”的阅读策略进行总结,如有的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尝试提问,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提问;第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决等。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平台,让每个学生都阐述自己总结的阅读策略,以便学生在碰撞他人的思维中,不断完善“提问”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的策略进行总结,能够有效彰显阅读策略单元的存在价值,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之后展开阅读活动时,能够有序、科学地对文本进行阅读。

5.发挥教材优势,实现循序渐进

学生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学生需要先了解知识,再运用知识,以便在循序渐进中逐步完成对知识的内化。这一点在阅读策略单元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在阅读策略单元,前面的文章是“范例”,后面的文章则是“练习”,学生可以先在教师的带领下品析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逐步掌握阅读的策略,之后,学生再对这些策略进行灵活地运用,从而逐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透过这一过程,学生便可以形成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自主应用这些策略奠定良好根基。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预测”的阅读策略单元中,教师便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借助教材上的排篇布局,引导学生掌握“预测”的学习策略。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基于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猜测,为学生渗透预测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预测的技巧。在后续讲解《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等文章时,教师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的活动。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学生以往的表现,为学生搭建互动小组,请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加快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的题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学生自主提出“为什么胡萝卜先生会长胡子呢?”“胡萝卜先生是怎么长胡子的呢?”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教师再指导学生走入文本,在不断解读文本、探讨文本中发现问题的答案。

教师充分绽放教材的价值,利用教材上靠前的文章作为案例,为学生示范预测的方法,再将后面的文章作为“练习”,指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掌握“预测”的阅读技巧,从而在后续的阅读中,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应用,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6.借助批注手段,增强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自主阅读行为的实施,是提升语文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而自主阅读活动的有效落实,离不开科学方法的学习。在指导学生对阅读策略单元进行学习时,如果教师不对学生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也难以建立对阅读策略的深刻理解,真正地对阅读策略进行建构和应用。所以,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妨为学生渗透“批注”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更快地达到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有目的地阅读”,即让学生懂得筛选文章中的冗余信息,迅速地把握关键信息。对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如《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批注”的方式,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标记。具体以《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在提出了“作者围绕中心句阐述了什么?”“文本中的结论是什么?”“文章中是从哪里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的呢?”等问题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以批注的方式,迅速地筛选文章中的信息,以便在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中,提高阅读效率。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渗透批注式阅读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基于批注的过程,深刻理解“有目的地阅读”的内涵,也能让学生学会锁定关键信息的技巧,从而真正地掌握阅读策略。

总而言之,聚焦阅读策略单元,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提取阅读的方法,摸索阅读的技巧,以便学生在之后的阅读活动中,能够做真正地基于自身的能力,优质地完成文本的阅读活动,不断强化阅读的能力,促进真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预测文本教材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