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2022-12-15冉川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2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配电基础设施

冉川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1 引言

电力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配电线路本身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外界客观因素,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任何一项因素都极有可能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其发生问题或故障。因此,对电力配电线路自身的规划设计、基础建设以及日常维护等应全面加强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确保配电线路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外界客观因素的防范与管控,降低此类因素对配电线路的不良影响。

2 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处理的重要性

配电线路是保证电力能源安全且稳定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故障会导致一些突发情况的发生,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既要保证电力供应能够满足实际用电需求,又要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这就需要电力行业和相关人员对各种风险隐患、故障问题等做到全面且系统的防范管控,以此提升电力能源供应的保障能力。

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在逐渐扩大的同时,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处理的难度也在增加,产生的故障类型、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不同故障的相应措施等,都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方法予以科学处理,并且保证故障处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避免同一故障多次产生,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电力人员在分析处理配电线路故障时,应对配电线路整体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的数据信息做到全面且详细的掌握,针对不同故障做好研究分析,以此降低处理故障时对电力能源供应的影响,从而保障电力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3 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原因

3.1 内在原因

3.1.1 配电线路设计不科学

电力配电线路规划设计得是否科学,对其运行状态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配电线路规划设计不科学,会导致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阶段出现负荷过大、整体性能降低以及运行风险隐患等情况,不利于电力配电线路实现安全且稳定的运行状态。例如,某段配电线路长期处在负荷过大的情况,该处线路容易因电流值过大而产生故障[2]。又比如,在配电线路规划设计阶段未合理选择保险瓷瓶,瓷瓶与线路不适配,会导致配电线路整体绝缘性能降低,进而埋下配电线路的运行隐患。

3.1.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是保证电力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支撑电力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较多,若某些基础设施在施工建设阶段未能进行相应建设,将会影响配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效果,同时也会给配电线路埋下一些风险隐患,极有可能导致配电线路运行阶段故障频发[3]。另外,配电线路架设阶段由于线路的长度较长,线路的分支数量也较多,在实际架设过程中,会影响线路的连接质量,较有可能在日后运行中出现线路短路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加强配电线路的配套设施建设,也要加强其自身的设施建设,以此促使电力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可能性逐步降低。

3.2 外在原因

3.2.1 自然因素

电力配电线路架设在自然环境中,从客观角度来看,自然因素极易导致配电线路产生故障。作为外界的不可抗力因素,自然因素对电力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此类因素的影响范围较大、情况也较为严重,是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夏季降雨雷电天气较多时期,若雷电击中配电线路或树木,导致树木弯折倾轧在线路上,会对配电线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坏,进而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暴风暴雪、长期高温等特殊天气条件都会对电力配电线路产生不利影响。

3.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电力人员在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日常维护等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质量和执行效果,以及电力人员在配电线路故障分析处理时的应对情况等。换言之,电力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会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直接影响[4]。另一方面,配电线路部分构件的经济价值较高,一些不法分子会对这部分构件进行破坏,以获取相应的非法财产,这也是导致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为因素在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原因方面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应加强对人为因素的合理管控,以此降低人为因素对配电线路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3.2.3 其他因素

导致电力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原因还有自然界中的动物、无意识的人类活动等。人类难以对自然界中的鸟类活动进行有效控制,鸟类会在配电线路上停留或筑巢,鸟类啄食线路会使线路表面出现磨损甚是断裂的情况,若鸟类巢穴的体积过大,将对配电线路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因此,鸟类活动会对线路良性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此外,在交通建设和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因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导致埋在地下的配电线路出现断裂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此类无意识的人类活动也是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措施

4.1 优化配电线路设计

对现有电力配电线路进行改造优化,一方面能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不会因长时间或大范围停电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另一方面能降低配电线路建设的成本支出,进一步提升配电线路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另外,多数建设工程需要相应的电力保障,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应对用电需求和配电线路进行明确,以确保配电线路规划设计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实际的电力需求。

与一般电力配电线路相比,电力工程配电线路在需求和用途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需满足建设期间的全部用电需求,包括机械设备用电需求、施工人员工作生活用电需求等。另外,为保证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输送电力,需要对配电线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配电线路损坏,造成电力供应问题或触电事故。例如,某建设工程在配电线路设计阶段加入工艺配管相关流程,利用钢管保护配电线路,并在管口、管道连接处等进行密封处理,同时对配电线路敷设进行预留设计(见表1),以此确保配电线路施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避免在工程建设阶段出现用电需求难以保障的情况。

表1 工程电力配电线路敷设预留长度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力配电线路能够实现稳定且安全的运行状态,以此提升电力供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例如,某电力配电线路工程对接地保护相关设施予以相应的建设质量控制要求,以此保障接地设备在建设及后期使用阶段能够充分发挥保护作用,接地设备建设要求见表2。建设高质量接地设备,可防止通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或个别金属构件触碰到配电线路,导致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因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而发生触电事故,并造成相关设备损坏。

表2 接地设备建设要求

电力配电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点工作内容,电力人员在进行配电线路相关工作时,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改造优化、日常维护等,都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各类基础设施能够为电力配电线路运行提供支持与保障,以此提升配电线路的维护管理水平和实效。

4.3 强化线路日常维护

强化电力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及时发现线路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处理,针对不同类型风险隐患或问题故障,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措施办法,尽可能采取不停止供电的方法来处理相关故障,全面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在日常维护中电力人员应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第一时间上报线路情况,为处理线路故障争取更多的时间。电力人员自身应加强对整体线路的了解和掌握,正确判断线路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异常数据具备较强的敏感性,以此强化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同时提升电力配电线路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进一步降低线路产生故障的概率。

4.4 加强外在因素防范

加强外在因素的防范管控,进一步降低电力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概率,以此促进线路实现稳定且安全的运行状态。对自然因素影响应在线路规划设计阶段将架设区域的自然情况纳入综合考虑范围,设计时可针对架设区域选用具备抗寒、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的设备,以此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效果;对人为因素影响,首先应加强电力人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的有效提升,为各项工作切实有效的落实与执行奠定基础[6]。其次对违法人员加大惩处力度,对蓄意恶意破坏电力配电线路的人员联合相关部门进行针对打击,以此预防线路产生故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配电线路故障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是线路本身因素,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可通过提升线路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健全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线路产生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客观因素,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可采取对应措施加以防范管控,尽可能降低客观因素对线路运行的影响。针对不同故障应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处理措施,从而促进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配电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