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转型
——保罗·道顿《生态城市》的启示

2022-12-1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徐漫辰王久钰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城市多维度城市规划

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 徐漫辰 王久钰

1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实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生态城市理念的引入,我国逐渐开展一系列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城市建设理念不成熟、体制不完善、操作不高效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宏观顶层设计层面缺乏生态文化引导、中观框架构建层面缺乏技术理论的多维度整合、微观操作层面缺乏对公众参与的重视。

2 保罗·道顿《生态城市》的启示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学家保罗·道顿在《生态城市》中提出生态文化带来认知变革、多维度的知识整合形成系统的行动框架及社区驱动促进城市整体发展等观点,可为我国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带来相应启示。首先辨析生态城市的概念(见表1),比较传统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概念,分析得出生态城市的独特内涵:能提供健康和生态稳定性的环境,需要人类有意识地介入并积极地参与和管理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故生态城市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自然和人的平衡状态。

表1 传统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概念辨析

2.1 宏观顶层设计层面:生态文化带来认知变革

只有塑造具有广泛认知的生态文化才能促成真正的生态城市认知变革。保罗认为全球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类文明的危机,生态城市建设实质上是文化的建构过程。他断言:生态城市建设需要长期有效的环境责任感,只有通过缔造生态文化才能得以保证。

生态城市需要其自身文化,人类生态文明的创造需要自觉、系统的文化变革。城市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依赖的属性决定人们需要基于互帮互助的沟通和决策结构,以及能缩短沟通渠道、提高信息流动和密切联系决策与场地实施的直接民主。塑造生态城市必须依赖文化变革,作者在书中对世界各地的案例研究证实了此观点。

2.2 中观框架构建层面:多维度知识整合形成系统的行动框架

整合多维度知识形成系统的行动框架并指引生态城市建设。保罗认为创造同生物圈相和谐的城市系统所需的概念、原理和技术已存在,但所有的知识必须被串联和整合,并嵌入文化框架(包括艺术、科学、人文、地方和大众文化等)。此文化框架可集成并促进上述知识应用于城市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中。在2个维度上对不同领域的思想和实践进行整合,纵向的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的思想和活动与横向的具体设计与建造相互穿插,前者被赋予了形态和模式。其中,纵向包括环境保护论和生命科学、社会公正和社区政治、自由主义和去偶像主义;横向包括绿色都市主义、绿色建筑、绿色设计。为描述整合生态城市理论,引入“可持续的人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组织工具,提出生态城市发展原则。

2.3 微观操作层面:社区驱动促进城市整体发展

遵循“小项目促成大变革”理念,即通过社区力量形成驱动力量,促成整体的生态城市发展。

“城市分形”是指能触发文化变革的生态城市示范项目。1个“城市分形”即1个网络,包含更大城市网络的必要特征。具有触媒性质的“城市分形”能激发高层次的社区参与,通过调整城市局部的发展方向影响城市整体发展方向,进而影响文化演进过程。此种思路下催生了“社区驱动”生态开发模式:股权和参与权面向广大的公众与组织,居民、签约的投资者或支持者(人或组织)可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建设,职业建造师和“赤脚建筑师——居民”共同努力,以克服缺少资金和政府支持等困难。此外,此种策略模型既能克服小尺度、快节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又能适应大尺度、长周期项目的实际需求。

3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探索

3.1 宏观顶层设计层面:明确本土生态文化内涵并实现各方认知的统一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立足于国情,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讲求敬天、顺天、法天、同天的意识,农耕文明安土重迁、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造就各民族天人同物、天人相付、天人一体、天人同性的原始生态文明实践。现代生态文化应立足于传统文化,通过与时俱进地吸纳艺术、科学、人文、地方和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中的生态相关元素,形成多元,极富包容性及广泛认知性的文化,促成利益各方对生态城市建设形成统一认知。

3.2 中观框架构建层面:整合多维度技术理论形成系统的行动框架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根据当前技术理论的发展情况,对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技术及理论方法进行创新及整合,形成系统的行动框架,作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手段和有力保障。

一方面,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在上述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手段需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及投资制度完善,将依靠科技进步、组建科研队伍、完善资金保障体系作为我国生态发展和建设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需凝聚各领域专业人士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进一步整合相关领域现有技术及理论,将多维度的知识进行链接,形成能有效指导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系统的行动指南。

3.3 微观操作层面:激活社区力量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关注社区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激活社区力量带动城市整体发展。除政府决策者,应更注重公众参与,有效的公众参与不仅需要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广泛参与,而且需要更广大的社区力量介入其中。可采取社区组织介入并主导生态城市发展的模式,居民可通过自主集资、自主规划、自主实施等方式参与社区的生态建设,有效克服缺少资金和政府支持的困难,以碎片化的模式逐步完善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生态城市多维度城市规划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多维度市南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