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榆林山地红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12-14巩玉峰张芙蓉薛舒尹刘妍萍黑登照李增伟贺峰马婧冯蕾蕾

中国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榆林市榆林山地

巩玉峰 张芙蓉 薛舒尹 刘妍萍 黑登照 李增伟 贺峰 马婧 冯蕾蕾

(1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植保植检站,陕西榆林 719000;2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榆林 719000;3 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陕西榆林 719000;4 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5 榆林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陕西榆林 719000;6 西安友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榆林特色作物山地红葱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同时也存在种植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科技支撑不足,市场供应不平稳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扶持;业务部门精心组织谋化,强化技术支撑;生产主体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发展格局。

山地红葱是陕西榆林市域内广泛栽植的一种小、特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几乎户户栽葱、天天食用,群众基础非常深厚。随着榆林羊肉的外销,山地红葱作为羊肉不可或缺的搭配佐料,也逐渐走出榆林,销往外地。由于市场需求扩大,山地红葱也逐渐由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种植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基于目前山地红葱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对榆林山地红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助推产业发展。

1 榆林山地红葱产业现状

1.1 生产现状

据榆林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原榆林市园艺技术推广站)统计,2019 年榆林市山地红葱种植面积为2 801.92 hm2(4.20 万亩),总产量逾7 万t(表1),平均每667 m2产量1 666 kg。以平均每667 m2产值2 800 元计算,总产值为1.18 亿元,每667 m2纯收入约2 300 元。

表1 2019 年榆林市山地红葱种植面积和产量

1.2 栽培品种

榆林山地红葱种植历史悠久,主要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不断生产,因此大都延用传统农家品种。一般用分株或气生鳞茎(“葱娃”)以2 的倍数进行分蘖繁殖。山旱地栽培,从“葱娃”播种到长成半成株(俗称二葱),二葱再栽植长成成株(俗称老葱),同时选留品种纯正、长势整齐一致的老葱作为种株,翌年再生产“葱娃”,完成1 个生活史需要3 年。

1.3 栽培技术

榆林主要在丘陵沟壑区的坡地上种植山地红葱,多采用传统栽培技术,有的甚至开沟斜栽、手工培土,基本不防治病虫害。只有极个别平坦地块采用机械栽植和培土。

1.4 种植模式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市场的扩大,榆林山地红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些专业村、种植大户。如2011 年米脂县高渠乡20 个行政村中有14 个村种植山地红葱,总面积达到1 000 hm2(1.5 万亩),年产值在3 900 万元以上,平均每667 m2产值2 600 元,占到该乡农业总产值的70%;高渠乡刘渠村种植山地红葱50 hm2(750 亩),占该村农田面积的60.8%,总产量在1 150 t,总产值160 万元,平均每667 m2产值2 130 元、纯收入1 930 元,人均收入4 315 元,占农户人均纯收入的50.8%。子洲县双湖峪镇大窑墕村山地红葱种植面积近年来稳定保持在26.67 hm2(400 亩),平均每667 m2产量1 500 kg、产值3 000 元以上;该村村民张胜利,2015 年种植山地红葱1.87 hm2(28 亩),平均每667 m2产值5 300 元。米脂县杜家石沟镇黑山则村2019 年种植山地红葱8.67 hm2(130 亩),每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批发价格2.2~2.4 元·kg-1,每667 m2产值4 400~6 000 元;该村村民张陆军2020 年种植山地红葱1.27 hm2(19 亩),平均每667 m2产量1 500 kg,批发价格3.1~8.8 元·kg-1,总产值可达12 万元以上。

1.5 销售情况

山地红葱以榆林本地销售为主,外销市场主要包括宁夏、内蒙古、陕西延安等地,外销主要通过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批发,市场供不应求。

2 存在问题

山地红葱作为榆林当地的特色作物,其发展正处于传统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过渡阶段,比较效益可观,发展势头良好,具备打造成为区域亮点和特色产业的有利条件,但其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种植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

目前榆林市山地红葱种植面积仅为2 800 hm2(4.2 万亩),而且零星分散,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很少。靖边、定边、米脂、子洲等县地势较为平坦的村组有部分规模种植。米脂县2012 年以前山地红葱种植面积超过1 333.3 hm2(2 万亩),近年来逐年下降,2019 年仅种植154.7 hm2(2 320 亩)。主要原因是缺乏发展规划、市场开拓不力、病虫害严重、产业化格局没有形成。

2.2 研究不够深入,科技支撑不力

检索“中国知网”中文文献库,国内最早发表的红葱栽培技术文献是在1985 年,截至目前,与红葱相关的各类技术文献仅有160 余篇(其中包括西南地区所谓“红葱”的分葱)。陕北地区最早公开发表的山地红葱栽培技术文献为2008 年,以陕北地区山地红葱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仅有4 篇,且全部为栽培技术总结类;而就其品种演化、引进、选育、复壮,栽培管理模式,有害生物防控以及品质特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资料几乎没有。在实际生产中,榆林山地红葱面临的技术问题较多,如软腐病、紫斑病、种蝇、蓟马等病虫害一直是制约山地红葱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缺乏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的经费支持,技术引进推广和人员培训不能及时到位,一些成熟的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导致多数农户仍施用未彻底腐熟的有机肥,多数地区还采用倾斜式栽培,严重影响了葱白产量和商品性。

2.3 市场波动大,供应不够平稳

山地红葱主要在山旱地栽培,受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周期长、劳动力成本高、年际间产量变幅很大,特别是干旱年份,商品性很差、产量很低。山地红葱的消费市场主要在西北地区,主要用作调味品和佐料,加工产品很少,市场弹性和韧性不足。受自然条件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种植户收益的年际间波动也很大。如2012 年产品过剩,价格下跌至1.0 元·kg-1,而2020年产品紧缺,价格上扬至15~18元·kg-1。价格波动较大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者资金投入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3 建议

榆林山地红葱目前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完成从传统经营到规模化、产业化的过渡是一个十分关键且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业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统一认识、直面困难和问题、共同发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扶持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扩大种植面积。政府部门要将山地红葱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短线产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纳入“4+X”(即以苹果、设施农业、养殖业、旱作农业为主,红薯、中药材、红枣等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主导特色产业布局体系中,组织有关力量制定《红葱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扩大规模、创新技术、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以南部丘陵沟壑区和西部旱滩地、旱涧地为主要种植区,划定优势发展区域;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种植规模发展到1.33万hm2(20 万亩)左右,总产值达到10 亿~15 亿元,建成西北地区最大、全国知名的山地红葱产业基地。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效应。建议各级部门通过网络、电视、农高会、菜博会等平台大力宣传榆林山地红葱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特别是经济效益。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榆林山地红葱”品牌。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市、县两级财政要安排或整合资金,用于支持山地红葱产业发展。建议对平整地块集中连片种植1.33 hm2(20 亩)以上的,给予3 000 元补助,用于购置小型山地红葱培土机;集中连片种植0.67 hm2(10 亩)以上的,每667 m2补贴种苗费300 元,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种植规模。建议每年安排科研开发经费30 万~50 万元,提高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安排一定量的经费用于经营主体培育、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品牌创建等工作,推动产业化发展,如扶持企业建设红葱脱水加工厂。

3.2 精心组织谋化,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依托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榆林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技术力量,对山地红葱品种引选、品种复壮、有害生物防控、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贮存与加工等进行系统研究,重点围绕新品种选育和老品种提纯复壮进行试验示范,集中力量攻克二葱开沟直栽技术和种蝇生物防治技术难题,研究总结“山地红葱生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山地红葱栽培、贮存、加工利用技术水平。

二是扩大技术应用范围。集成山地红葱优质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采取建立示范基地、成立专家咨询服务团队、开通网络咨询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咨询、培训和服务工作,力争重点村组、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基本掌握山地红葱优质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

三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发挥榆林山旱地环境洁净无污染的自然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推进山地红葱标准化生产进程,研究总结山地红葱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打造一批良好农业示范基地和绿色、有机产品基地。

3.3 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发展格局

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生产主体要跳出自给自足的传统理念,充分认识榆林山地红葱的独特风味和优异品质,学习借鉴“榆林芝麻香瓜”的发展经验,将山地红葱作为“产品”来生产、作为“商品”来经营,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同时开拓外地市场。要不断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应用、贮存能力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以适度的投入保障良好的效益。

二是要把好“3 个关口”。首先要把好“质量关”,始终把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不乱用投入品,不以次充好;其次要把好“技术措施关”,在品种上要求新求优,在栽培技术上要推行标准化,在产品供应上要延长供应期、缩短淡季;再次要把好“品牌意识关”,树立并共同保护“榆林山地红葱”品牌,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拓展市场、扩大消费。

三是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吸纳“能人”,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建议重点村组组建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榆林市榆林山地
榆林感怀
山地草甸
走榆林
叶锐仙作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榆林抿尖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