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江苏医派的特点剖析

2022-12-11吴承艳吴承玉任威铭范崇峰林怡冰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孟河医派温病

吴承艳 张 蕾 吴承玉 任威铭 范崇峰 林怡冰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江苏自古为科技文化昌盛地区,三千年来诞生了诸多科技文化名人,而医学名家更是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自秦汉至民国二千多年中,仅载于史料的江苏所著医学专著达3700 多部,医家有4150 多位。明清时期,医家有2868 位,医著有2500 多部[1]。这一时期的江苏医学,以医派林立为主要发展特点,成为中医史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如“甲天下”的吴中医派,“冠吴中”的孟河医派,“温病创始”的山阳医派及“善使运气”的龙砂医派等。这些医派的产生与形成对我国中医药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健康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为更好地挖掘、传承与推广医派的学术思想及经验,兹就明清时期江苏主要医派的特点作一探讨。

1 吴门医派之特点

吴门医派发源于苏州,吴为苏州的古称,自清代名医唐大烈将苏州地区三十一位医家的医论医著编著成《吴医汇讲》[2]之后,便以“吴医”之名流传于世。吴地名医辈出,自古便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说,据《江苏历代医人志》不完全统计,先秦至民国地方志中记载的吴地医家有1400 余人(包括苏州、无锡等地),吴医著作600 多部,医派虽起源于周,但明清时期最为繁荣鼎盛,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是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地方性医学流派。

1.1 温病学说的创立

吴门医派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特色,尤以温病学说为其核心与代表。温病学说发端于元末吴地医家王履“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思想[3]。明末清初吴县(今苏州市)医家吴有性著《温疫论》,他在书中提出“戾气”这种全新的病原学说,阐述了瘟疫有“九传”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归纳了瘟疫产生的诱因、传染途径、发病与正气的关系等规律,奠定温病学说建立的基础。清中期名医叶桂先后求学于父叶朝采,父亲门人朱氏和王子接,教授出弟子顾景文、毛丕烈、华岫云等人,叶桂的弟子经叶氏口述著温病学著作《温热论》,首次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思想,为温病学说的创始人[4]。同期医者薛雪著《湿热条辨》,他在叶氏基础上补充了湿热病的辨证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了吴门医派的一大特色与创新。

1.2 多世医家族

吴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造就了众多的医学世家,他们世代相传,名闻江南,以至于全国。该地自宋代起至明清到现代,先后出现了郑氏、葛氏、韩氏、裴氏、闵氏、金氏等世医家族。昆山郑氏女科自薛将仕起至今传29 代,历经800 余年,著有《郑氏女科真传》《薛医产》等女科相关著作30 余部,郑氏医家用药轻灵,同时注重固护肝脾,对后世吴门医家倡导攻补兼施、以后天养先天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元代苏州的葛氏家族为南宋宣义郎葛思恭之后,族中多儒生且精医,较为出名的有葛应雷、葛应泽兄弟,葛应雷曾任江浙医官提举,胞弟葛应泽亦为官医。葛应雷子葛乾孙继承家学,著有肺痨学专著《十药神书》,葛应泽子葛正蒙也为当时有名的医家。元代吴县名医韩凝有“吴中卢扁”之称,韩凝传子韩奕、韩夷等,共传四代十余人[3]。吴门世医家族的出现,在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吴门医派中医学地位与影响中起着重大作用。

1.3 多御医官医

吴地多名医,因而也多御医、官医。初步统计《江苏历代医人志》中的相关记载,苏州(包括吴县、吴江、昆山、太仓、常熟五地)明清两代御医有五十多位,官医二十余位。如盛寅弟子刘毓、明代昆山医家卢志、长洲刘观、清末名医曹沧洲、邓星伯等均曾在京任职。吴江名医徐大椿晚年曾多次被征诏入京,最后以年迈辞归。而名医聚集,一门多御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薛铠、薛己父子均被征诏进入太医院,且都官至太医院院史。明代吴县世医钱宗道官至晋府良医正,其子钱瑛入太医院任职,钱瑛子钱恒精医而授太医院院判一职[6]。吴中亦有部分医家是来自弃儒习医、仕医、医途登仕和弃仕归隐行医的群体,他们多因理想抱负、仕途不顺或机缘巧合而多了医者这种身份。如明代苏州医家王治考中进士不仕而归隐行医。明吴县医家王鏊为内阁一品宰相,同时精医,著有《本草单方》一书[3]。这些御医、官医也为吴门医派在中医界的影响更增添了一道光环。

1.4 多中医论著

吴中名医辈出,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尤其明清期间,大量的医学著作问世,其中温病类有明代吴有性的《瘟疫论》、清代周扬俊的《温热暑疫全书》、萧霆的《痧疹一得》、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论》、陈耕道的《疫痧草》等多部。医经和伤寒、金匮类有明代赵良仁的《金匮方论衍义》,戈维城的《伤寒补天石》,清代陶华撰写、叶桂评注的《叶评伤寒全生集》,陆久芝的《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等。本草类有明代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清代朱钥的《本草诗笺》等。临证类有明代沈野的《暴证治要》、沈与龄编辑的《医便初集》等。大量医案类著作,如清代徐召南所著的《蓬莱轩医案》、沈焘的《沈平舟先生方案》、清末王霖编著的《吴医汇案》、徐大椿所著的《徐洄溪先生医案》等。这些著作全方位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既包涵了医家们精深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也记载了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药,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理论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可谓是吴门医派的一大宝贵财富。

2 孟河医派之特点

孟河医派发源于明末清初,是以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四大家为代表的四家名医,为江苏常州地区的一大医学流派,在当时的医坛占据了重要地位,并自费氏家族起绵延三百余年。

2.1 重经典广临床

孟河医派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费伯雄在著作中多次提及研读医学经典的重要性,“仲景,立方之祖,医中之圣。所著伤寒、金匮诸医书,开启屯蒙,学者当奉为金科玉律”[6],“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7]。费氏为孟河医派的代表,其治学思想影响了整个医派,为医家们积攒深厚的中医功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孟河医家们还以提高临床疗效为要务,全面掌握临床技能,从他们的论著及医案医话,充分显示他们不仅精通临床各科,还对中医内服、外治、针灸等多种疗法均有擅长。如费伯雄擅治内科,虽以治虚劳名震江南,但其对外、妇、皮肤、喉、眼等科也均有精研。马培之以家传外科为主,治疗疡科等疾病时讲究内外并用,内服与针刀兼顾,也以治疗内科、妇科医术精熟而闻名,从其著作《务存精要》记载的马氏治疗25 则湿温病医案的辨治心得可见一斑。马氏家族马良伯在《医悟》言“是编参酌古今务以中病为是,又皆历验有效并非据纸空谈,得是意而引伸之,或不至于迷误无当”[8-9],强调所撰内容以临床疗效为要务。孟河医派扎实的理论功底、广泛的临床技能促进了孟河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2.2 遣药和缓轻灵

孟河乃齐梁故里,是“吴文化”的突出代表。齐梁之后,在皇族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圆融道、佛二教于一体的多种文化,对孟河医派的发展与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河医家以佛家之“大乘”思想善施穷人,挽救患者,以儒家之“仁”行医、建医馆、办义学,吸收道家“至柔”“无为”思想,顺应自然[10]。三教思想还深深影响着孟河医学遣方用药,医家们大多以“和缓醇正,用药轻灵”为宗旨。如费氏《医醇剩义·自序》曰:“天下去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6]丁甘仁云:“闻古之善医者,曰和曰缓,和则无猛峻之剂,缓则无急切之功。”[11]综观孟河四家在《孟河四家医集》中记载的两千多则医案,无论是危重疑难病症,还是常见病、慢性病,其用药大多以和缓平淡来取效。喉痧为急性传染病之一,传变快、流行性广、传染性强,但对丁甘仁专著《喉痧症治概要》所载16 首处方剖析,其中自创方解肌透痧汤、加减升麻葛根汤等8 首处方共使用药物42 味,每首处方不足6 味,常用的药物有生甘草、薄荷叶、鲜竹叶、京赤芍、净蝉衣、京玄参、金银花、鲜生地、鲜石斛等[12],这些药物看似平淡力轻,但在丁氏的配伍下,发挥了独特的祛邪外出之功,即所谓“不以炫奇猛峻求功,于平淡中显神奇”[13],救治者无数。

2.3 对医道传授的多样化

孟河医派流传三百多年,不仅医术精湛,更是医道传授有方,闻名医界。

2.3.1 不拘门户之见,交融学习 费、马、巢、丁四家不仅于本族授业传道,又通过联姻、合作和师承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学习。丁甘仁最为代表,丁氏学医早年师从丁松溪(费伯雄之门人)、马培之、马仲清及巢崇山,后又拜于新安医派名医汪莲石。在苏州及上海行医时又与余听鸿、恽铁樵、唐宗海、张幸青等众多名医交游甚密,时常互相切磋,学说上摒弃当时各派别互不相容的不良风气,将各家之说融会贯通,因而得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精通外科、喉科,又旁及内、妇、儿各科,终成一代大家。孟河医家不仅择徒不限家族内部,广收门徒,在学术上更是不分伤寒、温病之别和时方、经方之用,只要对症有效,均被学习与釆纳,使整个医派门徒众多,兴兴向荣。

2.3.2 著书立说,传授后人 孟河医家尽管临证繁重,但在临诊之余将他们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思想感悟著书立说,记录在他们的医籍之中。综观医家们留下的医籍博采众方,有对方药兼收并蓄的用方专著,如巢崇山的《千金珍秘方选》、费伯雄的《怪疾奇方》,又有对临证进行总结的医案《费伯雄医案》《费绳甫医话医案》《马培之医案》《丁甘仁医案》等;有广征博引以阐述先贤精义的马培之的《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费伯雄的《医方考》;还有阐述临床专病治验的专著,如马培之的《外科集腋》、丁甘仁的《喉痧症治概要》,马培之诊治湿温病的《务存精要》。这些成果充分含载了医家们的临证实录及学术精华,是名医们的生命力所在,更是孟河医学得以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孟河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2.3.3 不拘门户之见,重视教育改革 孟河医派早期的医道传授主要是通过家传、师徒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提高,学员需求之扩大,孟河医家走出孟河,来到上海等地,有创办学校的,也有创立医院、杂志社的。如丁甘仁联合夏应堂等同道,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沪南、北广益中医院,丁甘仁的弟子与秦伯未、章次公等筹建上海国医学院、上海中医书局,同时创立《中医杂志》《健康周报》《中医世界》等杂志期刊[14]。医家们打破了古代中医界保守自封、秘而不传的弊端,将中医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成为近代中医教育之先河。不但强化中医经典,还引入了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既做到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又达到了对学生个体化的传授与培养。

3 山阳医派的特点

“山阳”即指今江苏省淮安市(原名山阳县)。明清时期,山阳县包括现在江苏的淮安、淮阴、盱眙、宿迁、盐城、连云港及扬州、徐州的部分地区,故山阳医派又称淮安学派、苏北医学流派、淮医学派、淮扬医派、淮海医派等,是江苏中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极具特色的一支地域流派。山阳医派的形成距今二百余年,从清代中叶以来,在江苏范围内谈到中医即有“南推孟河,北数山阳”之说。该派继宗师吴鞠通之后名医辈出。

3.1 精研温病,完善温病学说

淮安地处南北气候,是环境与交通的交汇中心,因邻近江海,又多发水患、疫病,也因此出现该地医家大都精通温病的现象。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 年),温疫大流行,死者不可胜数,受害十分惨重。吴鞠通针对时医习用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温疫,而致救治无效,深为痛心。并指出:“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15]于是深入疫区了解病情,以治疗温病的方法治疗疫病,治愈者无数。并潜心多年在继承仲景六经辨证、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及吴有性的温疫学说等理论的基础上又有发挥,历时15 年编撰完成了《温病条辨》,创建了完整的治疗温病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温病学说。自此以后,山阳医家奉为圭臬,以吴鞠通为宗师,治温病为特色而名扬医界的名医辈出,如清末刘金方名噪淮扬,被列为“淮扬九仙”之一;高映青治温病及伤寒杂症,被慈禧称为“医术不在御医之下”;张治平擅治温病,时称苏北“三大名医”之一[16]。

3.2 医家著作在民间流传广泛

山阳医家的著作大多以抄本形式在门人弟子或民间医家之间进行流传,在淮安及周边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如吴鞠通的《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还如刘金方与弟子将个人经验及家传验方、医案共同整理成的《临症经应录》,在当时几乎被所有山阳医家传抄诵读。李厚坤精于温病,在《温热条辨》的基础上编写了《温病方歌》与《温病赋》,以供门徒后人之学习诵读。韩达哉拜师李厚坤,曾考取太医院院士,撰有《医学摘瑜》一书,在当时流传甚广且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医家们学验俱丰,习以将他们的经典之作相互传授,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山阳医派名家。

4 龙砂医派的特点

龙砂医派发源于江苏省江阴龙山、砂山地区,由元代著名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经明、清两代医家的积累,不断向周边地区发展而形成的在苏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17]。该流派历经数百年,名医辈出。

4.1 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龙砂医派最鲜明的特点在于重视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不仅有丰富的相关著作,如明代吕夔的《运气发挥》、清代薛福辰的《素问运气图说》、高思敬的《运气指掌》等。还重视将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于临床,如龙砂医家运用运气学说的周期节律、开阖枢理论等分析病机,预测疾病转归预后,以治未病。根据值年运气特点调整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18]。该医派杰出代表承淡安将五运六气理论应用于针灸治疗撰写了《子午流注针法》,现代龙砂医家的代表夏桂成国医大师擅长五运六气理论在妇科临床的运用,治愈无数不孕、闭经等病患,龙砂医家柳宝诒四传弟子现代龙砂医学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对运气学说的研究在现代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4.2 重视《伤寒论》六经及经方

龙砂医派医家对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理论及经方亦十分重视,如龙砂医家章巨膺、柳宝诒等强调用伤寒六经理论辨治各种外感病,据《黄帝内经》释《伤寒论》,用《伤寒论》六经看温病,与叶天士、吴鞠通等形成与创立的以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要特色的温病学说有着不同的特色与方法。王旭高提倡经方类方研究,程门雪所著《伤寒论歌诀》一书多处引用王氏观点[19]。现代传承人黄煌教授秉承龙砂前辈使用经方的经验,以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善于辨体与辨证结合,提出了“方证相应”等学说,并在经方的教学普及及国际传播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传承人顾植山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及“六经欲解时”理论指导六经辨证和经方运用[18],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对临床具有实际指导。

5 结语

明清时期的江苏医学,医派林立。作为以地域性为代表的吴中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龙砂医派分别以温病学说的创立、多世医家族、多御医官医、多医学论著,或以重经典广临床、遣药和缓轻灵、对医道传授的多样化,或以精研温病而进一步完善温病学说、医家著作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或又更以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及重视《伤寒论》六经及经方而闻名于医界。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深入剖析这些医派的特点,对传承医家经验和对流派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孟河医派温病
从学术传承角度探讨孟河费氏流派对湿证的认识和发展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金陵医派——金陵名家周华龙平衡“五点法”为主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证选粹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孟河医派三大家及传人档案追踪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