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云南人民

2022-12-10黄燕玲孙笠雯

云南档案 2022年5期
关键词:志愿军爱国云南省

■ 黄燕玲 孙笠雯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大理县各族各界人民超额完成“苍山号”高射炮捐献收据(1952-03-08)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等15 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武装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我国境内,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面对严峻的形势,10 月8 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 月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一起共同抵御入侵之敌。1950 年10 月25 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作战第一仗。次日,中共中央向中央局、各分局、各军区、各省市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彭真、陈叔通为副主席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在国内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云南人民从1950 年11 月正式发动,到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积极投入到抗美援朝运动的各项活动中。

1951 年4 月1 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了《关于执行〈中央关于普及深入抗美援朝运动指示〉的指示》,号召全党认真执行,“务必做到每一处、每一个人都受到这个教育,参加这个爱国行动,全党务必认真推行”。4 月5 日,抗美援朝云南分会向全省人民发出通告,向全省各人民团体及全省人民提出8 项建议,号召于4 月上旬普及抗美援朝运动。4 月18 日,云南省抗美援朝代表大会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召开,全省各族各界473名代表参加大会。大会发出了《致世界和平理事会电》《向中国人民援朝志愿军致敬电》等,晋宁县与昆明电工厂结合中心工作交流了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典型经验。会后各地纷纷成立抗美援朝分会,统一领导抗美援朝运动。

通过召开传达动员会、控诉会、演讲会及志愿军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全省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为增产节约、订立爱国公约、捐献武器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1 年6 月22 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关于执行〈中央、西南局开展捐献武器运动指示〉的指示》,提出坚持自觉自愿和增加生产的基本捐献原则。全省各专区、县以各级抗美援朝分会为主,协同各级人民协商委员会和人民团体,组织成立了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委员会,统一领导这项工作。随之,全省各族各界人民踊跃投入这一运动中,各界捐献委员会纷纷成立。1951 年8月,云南各界妇女捐献委员会成立,动员组织全省各界妇女通过各种方式捐献。昆明的彭大娘说:“前方打仗都是为我们,俗话说,人巧不如家私妙,没有飞机大炮咋个打法”。她组织广大妇女为前线志愿军做军鞋,甚至夜晚在街头电灯杆下做鞋底;许多家庭妇女捐出了自己的私房钱,一个家庭妇女在会议的小组讨论中说:“我有一双金手镯,是留着给儿子娶媳妇的,现在我要捐一只买飞机,留着一只娶媳妇”。到了会议结束时,她却把金手镯都捐了,并说:“我儿子有毛主席照顾他,我现在捐献出来打老美”。8 月份,云南各界妇女完成了4 亿元捐款,10 月底又完成了3 亿多元,至12 月完成了“妇女号”飞机的捐献。

1951 年12 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抗美援朝云南分会在全省各族各界代表会上,作出了“关于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加强抗美援朝力量”的决定。1951 年12 月25 日,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协商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成立了云南省爱国増产节约委员会,全省范围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迅即展开。

工厂中开展了爱国生产竞赛,多出产品支援前线。全省工人在抗美援朝爱国主义的鼓舞下,在生产战线上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提出了“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武器”的号召。昆明电工厂工人董福生在爱国热情支持下,曾多次热补1 千多度高温的反射灯,延长了反射灯的使用期限,保证了提前完成生产任务,使生产量提高了26.3%,创造了该厂生产的新记录。该厂工人为了完成爱国增产任务,提出了49 项合理化建议,其中90%采用,为国家节约了资源,在一年内为国家增加了1亿元财富。云南电力制钢厂随着工人群众爱国主义思想觉悟的提高,炼钢效率提高了20%。

农村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粮食生产,捐献粮食支援前线。文山县仅1951 年挖渠281 条,打坝65个,植树317013 棵,超过任务数的14 倍,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晋宁县团山村过去5 天才能挖完的柴河,1 天就完成任务。挖渠开荒以后,全乡年增产谷子1700 余万斤,以314 万斤作为武器捐献。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无论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很艰苦,特别是处于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更是一穷二白。但云南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倾其所有,保家卫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951 年11 月,志愿军战士李保寿在给云南农民的感谢信中写到“你们……为了把不干(甘)心的美帝国主义消灭干静(净),早起睡晚劳动,有很多好的东西你们都不吃,送给我们吃,真是使我们钦佩。”,从这些质朴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大爱与情怀。至1951 年底捐款活动结束时,全省捐款入库数已达489 亿元(旧币),超额完成认捐飞机20 架(实际捐献22 架),大炮2 门,高射炮1 门的捐献任务。云南和全国各地蓬蓬勃勃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很好地解决了志愿军购买战斗机、大炮、坦克等武器经费短缺的问题,为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志愿军爱国云南省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