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研究
——以太原市开化寺为例

2022-12-08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5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1期
关键词:砖块木质古建筑

郝 彪(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5)

古建筑文物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生物侵蚀,其屋面上的瓦件、外墙、砖块等难免会出现松动、破损、开裂、变形、粉化等问题,古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木结构受到霉菌分解作用的影响,容易产生糟朽的现象。这些问题极大地危害了古建筑的稳定性和耐受力,现代文物保护和修缮重在研究以上问题的工程治理方案,对提高古建筑文物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文物简介及保护等级

太原市开化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于金皇统年间(1141—1149年)移建到太原市阳曲县高村乡辛庄,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研究价值。经勘察,开化寺南北长度为130.65 m,东西宽度为31.60 m,占地面积达到了4128.54 m2,图1为开化寺内部分古建筑的照片。从2000—2013年,开化寺先后升级为市重点、省重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史料记载,开化寺在明代、清代经过多次修缮。新中国成立之后,分别修缮过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2005年时新建了千佛殿。总体而言,由于开化寺建造年代久远,长期受风雨侵蚀,屋顶、门窗、塑像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需借助专业力量进行修缮和保护。

图1 太原开化寺古建筑

二、残损现状及原因

(一)残损现状

1.屋面漏雨及瓦件残损

古代建筑物主要利用瓦件铺设屋面结构,瓦件以黏土等材料烧制而成。开化寺的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以及地藏殿都存在瓦件残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布瓦和筒瓦的背面出现大量蜂窝状结构,有些瓦件甚至完全破碎。除了天王殿,其他几个大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雨现象。漏雨对古建筑的危害非常大,因为雨水大量渗透进古建筑的地基,有可能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加剧古建筑墙体、地面等结构的开裂、下陷和变形[1]。图2为开化寺天王殿瓦件蜂窝状破损情况。

图2 天王殿屋面除琉璃瓦外灰瓦全部呈蜂窝状

2.木质结构糟损及变形

木质材料在古代建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原因在于木质材料造型丰富且强度较高,既能满足古代建筑的承重需求,又能实现精美的装饰效果。在开化寺中,椽、望板、飞、连檐、门窗等构件多为木质材料建造而成。开化寺大殿上的木质材料普遍存在基层糟朽的问题,尤其是木椽。大量木构件(如飞椽、木望板)存在残破受损的现象,罗汉枋出现折断和变形。

3.砖墙残破开裂

墙体是古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其施工材料为古代的砖块,并且砖块也被大量使用铺设地面,墙体变形开裂、砖块酥碱粉化、墙体下沉等都是古建筑常见的安全隐患。大雄宝殿的西山墙变形非常严重,表现为上部外闪、下部鼓突、通体开裂等,其下部的砖块已经出现了粉末化的现象。

4.修缮时改变文物原貌及风格

古建筑及古代文物在修缮和保护过程中应维持原貌,即使采用了现代化的施工材料和工艺,也要维持其原本的形制,改变文物原貌的修缮活动实际上属于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一种破坏[2]。开化寺在修缮和保护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改变文物原貌的情况。例如,大雄宝殿佛台、地藏殿地面和台明、观音殿前檐、台明等均使用水泥抹面,与文物的原貌严重不符。

(二)文物残损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

(1)屋面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为各种瓦件,由于受到长期的雨水侵蚀、低温冻胀以及风力侵蚀作用,瓦件容易出现老化、风化,这是大量瓦件开裂、破碎的主要原因[3]。另外,古代的瓦件可使用黏土、石灰浆等进行铺设粘接,这些粘接材料受到环境侵蚀,逐渐流失,因此,古建筑上的瓦件常出现松动的现象,这一点在开化寺中同样存在。(2)木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糟腐,这一问题是生物作业的结果,木材表面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常见的如毛霉、木霉、青霉等,如果环境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这些孢子就会大批量繁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分解木材,逐渐导致糟朽。古代建筑物使用的木质材料通常都会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但随着年代的推移,防腐措施终究会失效,霉菌作用逐渐加强。(3)关于古建筑墙体开裂、变形的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其一是建造墙体的砖块在长时间的环境侵蚀下逐渐粉化,承载力也严重下降,由此就导致墙体逐渐变形,通常靠近地面的砖块更容易出现粉末化。其二是地基下沉变形。地基是墙体的基础结构,古建筑的地基有可能受到地下水、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由此也会导致墙体变形和开裂。

2.人为因素

(1)排水不畅对古建筑物而言是危害非常大的一类因素,因为排水不畅会影响地基。开化寺在修缮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排水设计,导致部分建筑周围并未制作散水,降雨之后水分下渗到地基,持力层含水量、基土压缩模量等均受到影响和破坏。(2)古建筑修缮措施要科学严谨,否则修缮之后会造成二次破坏。开化寺在修缮过程中出现了改变建筑原貌的现象,如使用水泥等建材,门窗采用现代仿古图案等。

三、修缮与保护方法

(一)屋面修缮

1.质量要求

屋面修缮的重点是瓦件的更换,在开化寺瓦件更换中要保持古建筑风貌,因而需对瓦件的规格、品种、材质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各个大殿屋面上的瓦件都要先做检查,将瓦件彻底举起,观察其上下表面,并且从内向外看,如果出现透光的情况,说明瓦件漏水,必须予以更换。凡是不透光的瓦件,应继续保留使用,但需涂刷白灰浆作黏接之用。

2.屋面苫背

屋面苫背分上、中、下三层,其总厚度控制在100~150 mm,按种类分分别为护板灰、灰泥背以及青灰背。其中护板灰厚度控制在2 cm左右,铺设完望板之后即可施工护板灰,一边抹一边压。护板灰凝固之后开始制作灰泥背,按照白灰和黄土1∶4的比例制作材料,压抹时要达到密实无气泡的程度。待灰泥背风干到80%~90%的水平,观察其表面,如果因干缩产生细纹,此时施工青灰背。其材料为白灰、松烟、麻刀,比例为100∶8∶3。

3.瓦瓦、调脊

瓦瓦的操作方法如下:在瓦底之下铺垫灰泥,涂抹均匀后再铺设一层白灰浆液,作黏接之用,上瓦时自上而下,整体上要做到坡势柔和。调脊需在瓦完成之后进行,按照插桩、安装兽、砌筑屋脊的顺序进行施工,最后检查屋脊的平顺性、角度、高低等。

(二)木基层修复

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开化寺的原貌,修缮木质结构时秉承的基本原则是多加固、少更换,至于是更换还是修复,取决于木质构件的腐朽程度。如果沤朽长度在20 mm以上,或者木质结构严重劈裂,此时应直接更换。对于沤朽长度在20 mm以下的圆椽,要先将沤朽的部分刮除或者锯断,然后对刮面或者锯切面进行防腐处理,再通过粘补的方式延长损失的部分。望板、瓦口、连檐等结构出现严重沤朽时,要按照其原本的形制重新制作,所有新制作的木质结构要使用桐油进行防腐处理。在选择木材时需考虑其自身的防腐性能以及抗虫害性能,并且木材的含水率要控制在15%以下[4]。

(三)墙体修复

1.墙体修缮

开化寺墙体修复工作主要围绕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四面墙体、观音殿和地藏殿的前檐槛墙进行。施工中使用的砖块全部为统一的规格,长、宽、高分别为32 cm、16 cm以及6 cm,修复工作中墙体砌筑的工艺方法被称为细淌白。作业时先将破败的墙体拆除,主要针对开裂、变形严重的墙体作拆除重建。

2.围墙修复

当前开化寺中的围墙均为红砖建造,与古建筑原本的风格特点差异明显,这些围墙结构既没有墙柱,又未设置槛墙,对开化寺的整体建筑风貌造成了破坏。鉴于此,围墙修复的方案是拆除现有的红砖围墙,新建墙体的施工方案是乱石垒砌、素土夯实地基,乱石之间采用混合砂浆填隙粘接。

(四)木构件维修

中国古代建筑物的木质结构形制多样、造型丰富,除了运用雕刻技艺之外,还广泛使用彩绘。开化寺木质结构修缮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将缺失、沤朽、严重开裂变形的木构件更换成新的构件,其二是修复木构件表面的彩绘。檩板、梁、枋、柱子等均属于木构件的范畴。如果木构件表面存在裂缝,则采用嵌补的方式修缮。当木构件出现糟朽的质量缺陷时,根据其面积大小决定处理方法,小面积糟朽通常位于表层,剔除后补充新料。大面积糟朽挖除腐朽的部分,切割成规整的形状,然后实施木板包镶。木构件彩绘修缮的基本流程是除尘、清理、局部加固、整体封护加固、包装保护等。

(五)地面修缮

1.细墁地面

开化寺的殿内地面、前檐台明、佛台等部位采用细墁地面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为方砖,所有砖采用统一规格,为300 mm×300 mm×60 mm,地面施工的要点为抄平、基层夯实、铺砖、缝隙控制等。砖块需固定牢靠,以掺灰泥粘接,砖缝需保持均匀,缝内灰浆饱满。

2.散水制作

散水的作用是提高开化寺古建筑周围的排水抗渗能力,作业前先夯实建筑物周边的素土,确定开挖深度、散水宽度以及排水坡度等参数。散水地基夯实采用3∶7的灰土,其夯实厚度为150 mm,这一层的上部设计为结合层,施工材料为掺灰泥,最上层用手工青砖铺满。

四、结语

太原开化寺古建筑文化存在的主要残损问题是屋面瓦件残损导致漏雨、墙体变形开裂、砖块酥碱粉化、木结构糟朽、修缮措施破坏古建筑风貌等,这些问题的成因涵盖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影响最大。针对开化寺古建筑文物存在的残损情况,制定了专门的保护修缮工程措施,秉持“多加固、少更换”的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砖块木质古建筑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熟香新酿
砖块迷宫
古城楼下的自行车 木质画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木质风景画
英国退欧或将长期影响欧盟木质家具市场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只有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