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沂水县桃炭疽病的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2022-12-08解孝水

果农之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沂水县炭疽病分生孢子

解孝水

(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沂水 276400)

山东省沂水县水果产业经过近些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竞争优势强、综合效益好的高效特色产业。先后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果品百强县”和“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称号。全县果园面积3.33万公顷,其中桃1.86 万公顷,年鲜桃总产量为6.5 万吨左右。为促进山东省沂水县桃业发展,临沂市政府根据区域优势规划了以沂水为主的泰沂山区桃优势产业带,并获得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桃示范县。但是,近几年桃炭疽病在山东省沂水县桃园发生普遍,成为桃树生产的重要病害,给桃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县植保站工作人员调查,全县发病的桃园近0.58 万公顷,占种植面积的31.1%,桃园病叶率为5.5%~35.9%,平均20.6%;病果率为3.1%~12.5%,平均6.8%;病情指数为1.7~5.8,平均3.76。在沂水西部山区,目前桃炭疽病在油桃上发生重,晚熟黄桃上也有发生。桃果成熟期大量烂果,采后继续烂果。

1 危害症状

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新梢和果实,有时也侵染叶片。新梢染病后,出现暗褐色略凹陷长椭圆形的病斑。气候潮湿时,病斑表面也可长出橘红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病梢多向一侧弯曲,叶片萎蔫垂纵卷成筒状。严重的病枝常枯死(图1)。

图1 桃炭疽病危害新梢状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叶柄和叶脉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的病斑,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长条状或不规则形。最后病组织干枯、脱落,造成叶片穿孔。叶缘两侧向正面纵卷,嫩叶可卷成圆筒形(图2)。

图2 桃炭疽病危害叶片状

果实染病多发生在6 月,也可延续到采收期。在幼果指头大时就会发病,果实表面初为淡褐色的水渍斑状,后病斑呈现褐色,萎缩硬化,多形成僵果挂在树上,停止生长,然后形成早期落果。在果实膨大期时,侵染病斑呈现淡褐色,水渍状,并随果实增大而扩大,后期病斑为深褐色,呈现明显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被侵染果实除少数干缩残留在树梢外,绝大多数脱落(图3)。

图3 桃炭疽病危害果实状

2 病原与侵染循环

病原为盘长孢状刺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上集生分生孢子梗,线状、单核、无色、直径17~26 微米,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核、无色,内含2 个油球,周围有胶状物质。病原在病梢组织或僵果、叶痕及冬芽中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害幼果及新梢,引起桃树感染发病(图4)。

图4 桃炭疽病病菌孢子

3 发病因素

3.1 菌源

冬季桃园内膛枯死枝条未剪除的树,越冬病菌数量大,越冬后飞散出大量的分生孢子,是引起该病害广泛传播与侵染的先决条件。

3.2 品种

桃树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所差异,油桃品种中黄桃金童7 号、瑞光18 号、黄桃920 感病严重;金秋红蜜、映霜红、秋彤感病较轻。

3.3 气候

沂水县炭疽病发病高峰期在6—7 月,此时期气温高、雨水多,果园发病严重。幼果期至果实套袋前降雨多的年份病害重。

3.4 肥料

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提倡果园生草,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肥并及时修剪的果园,发病较轻;耕作粗放、有机肥不足、偏施氮肥、修剪不力的果园,则发病较重。

3.5 地势

在日照少、通风透光不好、湿度大的果园,发病重;在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桃园,则发病较轻。

3.6 密度

种植密度大的桃园,发病重;种植密度小的桃园,发病轻。

3.7 树龄

经观察,幼龄树树势健壮,发病较轻;老龄树树势衰弱,发病严重。

3.8 海拔

海拔高,雾多雾重,发病重,但是发病较迟;低海拔地区发病较早,发病相对较轻。

4 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该病的发生特点和药效防治试验,结合本地区的防治经验,在防治上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体抵抗力、适期喷药保护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4.1 冬季清园修剪

冬季休眠期开展清园和修剪作业,清除果园内和四周的杂草,剪除树上的病虫枝、悬吊的果蒂、枯枝、交叉枝、重叠枝。修剪后的病枯枝,要进行焚烧。修剪后,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 波尔多液,消灭越冬病虫源。

4.2 科学建园

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地段建园,尤其是江河湖海附近及南方多雨阴湿地区。应选择向阳通风地段、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深层有石砾的壤土地块栽培桃树。

4.3 栽培管理

4.3.1 合理修剪桃树应根据“留强去弱、留疏去密、合理搭配”的原则进行修剪,使留下的新枝位置适当,生长健壮,不交叉,不重叠,形成紧凑、开张形树冠,促进通风透光,枝芽充实健壮,减轻病害发生。

4.3.2 雨季及时开沟排水桃树的根系属好气性,春季、夏初要建设好开沟排水工程,易积水的桃园,要挖30~50 厘米的深沟,这不仅有利于桃树的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而且可降低果园的湿度,破坏病原菌生长的条件,直接抑制病菌的生长,达到防病的目的。

4.3.3 肥水管理一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有机肥,适当控制无机肥用量,为桃树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培育健康的桃树;二是科学管水,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抑制或减少病害的发生。

4.3.4 果实套袋为减轻炭疽病发生危害,可结合果实套袋技术进行防治,同时避免蛀果害虫造成果实上的伤口,预防炭疽病侵染。2020 年在沂水县诸葛镇店子村桃园试验表明,采用套袋技术的防治效果较好,优于常规化学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的防治效果。

4.4 药剂防治

4.4.1 用药技术第一,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第二,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可将农药利用率提高60%~80%;第三,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严格按使用浓度施药,施药力求均匀周到;第四,通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可有效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和防治效果。

4.4.2 防治药剂及方法根据2020 年在泉庄镇佃坪村桃园的药效试验,末次药后7 天调查,24%腈苯唑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分别为74.6%、70.3%,对桃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采用45%咪鲜胺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分别为76.4%、72.8%,对桃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药剂在试验期间未对桃树产生药害,对产量也未产生直观影响。

4.4.3 防治适期芽萌动期、开花前后和果实发病前为防治关键时期。在桃芽萌动前可喷施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保护剂,落花后从小桃脱萼开始,每隔10 天左右换用药1 次,连续喷防3~5 次。

猜你喜欢

沂水县炭疽病分生孢子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鸡 妈 妈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