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媒体”技术“全媒体”服务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思考

2022-12-08李燕锋

文化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馆资源

李燕锋

一、引言

当今处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拥有超10亿的网民规模,很多人手机不离手,每天主动或者是被动接收各种信息,阅读方式数字化、多元化、碎片化成为新趋势。公共图书馆在完成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等传统职能之余,更要承担起阅读推广的重要责任,更要主动适应新需求,探索“新媒体”技术和“全媒体”服务,以更好促进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从“新媒体”到“全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当下我们所指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卫星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具有传播内容容量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获取方式便捷等特征,真正实现空间与时间上的跨越,成为全球化的媒体。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农业、工商业、城市管理、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都在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而实现新突破。

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程中,传媒与出版界的一个新的衍生概念——“全媒体”被提出与应用。2010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所谓‘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传播内容。……通过媒体流程再造,实现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和媒体发布通道的多样性,在全媒体的环境下,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视觉满足的信息阅读体验[1]。”

可以看出,“全媒体”所涵盖的范畴比“新媒体”更广,简而言之,“全媒体”就是在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传播内容、传播途径、接收终端三大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传播服务链条。

公共图书馆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一方面,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强化服务硬实力;另一方面,还要从“全媒体”服务链中得到启示,为阅读推广工作寻求创新。

三、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现存问题及成因

(一)服务范围有限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是在省、市、县、乡等地域划分的基础上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具有公益性、普惠性的特点,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共文化场所的限流,图书馆线下阅读推广活动的规模、参与人数和次数都不同程度受限,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硬件设施不足成为一大重要原因。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文化资源缺乏,阅读推广专项经费不能和需求匹配。在基础设施、人才引进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的现状下,应考虑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通过多种渠道发挥不同形态文化资源的作用,但效果仍不理想。

根源在公共图书馆对新媒体的利用未能深入本质。首先,公共图书馆将数字服务过分简单化,对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未能结合地区实际,停留在不同平台的收集、堆砌之上,这就造成了资源虽然丰富,却不能够形成从需求出发的馆藏结构。其次,宣传推广不足,许多市民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仍停留在“借还书”之上,未能充分了解其公益性、开放性,公共图书馆对自身的品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宣传效果欠佳。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虽通过网页、微信、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介质,但宣传内容并没有有效革新,宣传思路与宣传文案仍然官方化、扁平化、形式化,显示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浮于表面。

(二)服务内容创新性不足

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品牌化的进程中,出现服务内容重复、套用、照搬等现象,缺乏对新形势、新现象的理解,无法融合地区特色进行创新,由此,造成服务群体单一、宣传工作进展缓慢等后果。

首先,许多阅读推广活动缺乏读者偏好分析,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未能从读者需求出发,本质上服务意识仍比较淡泊,对个性化需求未能够有效满足。

其次,馆藏资源结构未得到合理优化。馆藏资源既包括文献资源,也包括人才资源,而后者往往是合理运用文献的主要驱动力。结构的优化既体现在资源的整合上,也体现在对资源的利用上。如何顺应数字阅读的趋势,由馆内服务向馆际联合拓展,需要馆员对馆藏资源结构继续进行分析,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前景有一定的预判与应对策略。

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发展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信息的传播发生巨大的变化,报纸、杂志、影视和广播等渠道呈现逐步的融合。而“全媒体”服务链则提示,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时,不能仅仅套用框架、浮于表面,而应当从服务内容、服务途径、读者终端三大方面进行实质变革,笔者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

图书馆作为一个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具有海量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文献资源库庞大,资源类型多,让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更好地为读者使用,首先,拓宽馆藏资源思路。《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增长率达21.8%;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94亿,增长率达5.56%,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与此同时,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同比去年减少2.6本[2]。阅读不仅停留在传统的文字上,还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进行,故馆藏文献要在传统纸质文献中辨清阅读的新趋势,才能真正意义上充实馆藏。其次,要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管理,促使图书馆中的资源整合,最终能够达到相互补充的效果,将各种图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之后,能够将阅读推广体系建立得更为完善,能够在多方的资源优势下促使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并且不会仅仅限制在一种传播途径进行阅读推广。

这样的改变是悄无声息地发生的,资源的融合和优化配置不仅能够将阅读推广的方式增加,并且能够大大地提升推广的能力。目前,全国不少图书馆都有利用本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以及其他新媒体技术整合馆藏资源的实例。例如贵港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云阅读小程序,就能够将整个图书馆的资源在电子平台中进行分类,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平台筛选阅读材料,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电子阅读,或者以听书、听讲座、看视频等方式阅读,非常方便。

(二)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创新

图书馆服务有效性就是人们消费图书馆的服务或者产品之后对图书馆产生的信任,人们愿意在阅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只有让读者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才能够促使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的提升[3]。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应用。首先,可以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既可实现资源即时共享,打破信息传递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可实现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即时互动、读者与读者间的实时互动。在好书推荐、活动的策划、公益培训班的内容与形式、展览、讲座的模式、图书馆服务等等方面即时进行交流与互动,产生思想和观念的碰撞,解决在阅读中、在图书馆服务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其次,可以为读者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都被迫临时闭馆,取消所有线下活动。此时,图书馆并没有停歇,而是适时推出了系列线上活动及线上资源,实现闭馆不打烊。以贵港市图书馆为例,疫情期间推出了“荷你悦读”线上阅读推广活动,该活动凝聚了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岗位的朗读爱好者和志愿者,通过录制朗诵音频、视频等,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以朗读之美展现书香之韵,传播阅读的力量。目前该活动已吸引了500多名朗诵志愿者积极参与,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重拾书本,多读书,读好书。此外,还有不少图书馆线上推出故事妈妈、故事姐姐等等,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实现读者与图书馆、读者与读者、图书馆与图书馆等多个主体的互联互动,不仅读者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读者的体验感、参与感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新媒体技术的融入,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新媒体技术传播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口碑传开了,自然而然“引凤来栖”,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实现合作共赢。

第四,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促使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创新。如在公共图书馆行业高端学术研讨会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将视频、VR或者3D动画融入进去,并且在研讨会结束之后能够让其中的专家学者研讨心得或者研讨会的实际内容以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的方式在图书馆的公众号上进行展示,向没有实地参加研讨会的学者进行传递,或者向读者进行展示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又或者在研讨会开始之前采用VR技术和全息摄影技术等对研讨会的讨论内容、会议进程或者是历届研讨会成果等进行展现,从而能够帮助关心研讨会的读者了解相关信息。通过采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增强对研讨会的关注度,同时能够增强会议的趣味性、新颖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专家读者参与,还能够帮助与会者和其他读者了解会议的内容,增长有关知识,这样能够促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提升。

(三)阅读推广活动传播优化

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多维度立体化传播。云直播技术、有声读书墙、手机朗读、抖音短视频、头条等都在公共图书馆讲座、展览、读书分享会、公益培训班、知识竞赛等阅读推广活动中广泛应用。例如广西图书馆举办的“八桂讲坛‘党史百年 广西故事’”系列讲座在线下进行的同时,线上同步直播,社会反响热烈。贵港市图书馆举办的“荷城诗会”诗词竞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积极参与,特别是决赛阶段的线上同步直播,2020年观看直播人次1.7万,到2021年观看直播的人次跃升到9.7万,影响力不断扩大。贵港市图书馆承办的“贵港市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感党恩 跟党走’朗诵大赛”,决赛阶段线下参与人数300多人,但线上观看现场直播人数超过10万人次。视频直播既可以实现随时回看,也可以在其他平台进行推送,是一个不错的阅读推广方式。图书馆传统的好书推荐常常只是在馆内利用海报或者直接在书架上推介,融入新媒体技术后,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作者等的融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广西图书馆的“走读广西 遇见好书”活动,不仅能让畅销书目广而告之,也能够让优秀的小众书籍脱颖而出。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助推纸质文献数字化,例如很多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因各种原因以前很少对外开放,实现数字化,变成电子资源后,逐步实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承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读者的阅读方式从纸质向着电子的方式进行转变,从书本阅读向着触摸手机转变,不少读者仅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行走中的阅读。为了顺应读者阅读行为、阅读习惯的变化,充分满足读者对阅读的多元化需求,不少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资源采购的时候,数字资源的占比每年都在增加。

(四)读者服务优化与个性化反馈

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其中,能够促使图书馆完善服务框架,如服务功能、方式整合、资源配置等。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按照阅读满意度和关注程度对阅读推广内容进行升级和改造,一旦阅读内容与客户要求不相符,读者可以第一时间反馈阅读意见,而后图书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协同、共享和共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完善。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框架会变得更为科学,并且推广服务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和效果不断的发展。

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图书馆需要引进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地促进服务框架的完善,对阅读推广服务进行更为全面的设计,如增设服务职能部门、重视服务团队的搭建,对服务数据增加支持和对服务流程进行重组等等,这样能够促使服务框架内容发展,促进服务水平提高。目前不少图书馆都会设置单独的网络推广服务部门,采用新媒体技术,并且向社会中招收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促使阅读推广的范围增加,将更为优秀的资源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这样促使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的转变。而公共图书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够浮于表面,通过“全媒体”服务链条的启示,从馆藏资源、传播渠道、读者反馈等方面进行改善,最终落脚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上。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要和时代需求相符,能够满足各种类型读者对阅读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猜你喜欢

新媒体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