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以微博为主的网络媒体中的贯彻

2022-12-08张明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党报舆情舆论

张明珠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宁波 315175)

近年来, 网络媒体中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微博评论、热评,也成为公众发表观点、表达意见的重要载体,动辄形成喧嚣的舆论场[1]。微博作为网络舆论的主阵地之一,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方针来开展网络宣传,这是中国新闻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指导思想对新闻媒体、 网络自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发展在舆论引导、新闻真实性原则、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统一性等方面,无不发挥着重要的科学理论引导作用。

1 微博舆论引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在2017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中,微博已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的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2]。作为现在不可或缺的网络传播手段之一,微博在传播速度和发布信息自由度上优势显著,对传统媒体舆论影响力的挑战不断增强。微博将网络舆情赋予一个特定的平台,公众对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在微博平台发表主观性意见和观点,并互相讨论形成传播力场[3]。因此,在新媒体传播方面,正确引导和有效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并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引下探索微博等新媒体的特点、规律和策略有现实价值。

就微博参与的话题来看,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情况、各国总统大选、孟晚舟回国、饭圈文化事件等关系国家大事、 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微博民众进行舆论讨论和深度参与。这表明了微博有着不可忽视的舆论能量,倘若这种舆论能量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对我国的社会秩序与平衡会造成诸多影响。回顾鹰眼舆情观察室在“江某遇害案再起波澜”事件中的舆情分析报告来看,传播量排行前三的平台依次是微博、新闻、论坛。微博作为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信息传播平台,一直以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 信息交互快等特点成为舆论话题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场所。通过对全网有关“江某遇害案再起波澜”事件的言论进行情绪分析发现,针对刘某一家的负面情绪充斥各种舆论观点,关于“刘某自私险恶”“认为刘某应该受到惩罚”“刘某家人行为没有道德底线”等话题的负面言论占68.90%。江某遇害案在审判之前,江某母亲和志愿者发起请求判决陈某死刑的签名活动,在普通网民和网络大V 的推动下愈演愈烈,大有引发道德审判之趋势。再回顾,2017年11月22日,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被爆虐童事件,随即引发网络热议,据乐思软件舆情监测大数据报告,在“红黄蓝幼儿园被指虐童事件”舆情媒体构成类型中,排在第一的是微博这一社交平台,数据217 条,占比32.05%,其次是新闻和微信,微博成为此事件的主要传播和构成媒体。艾媒大数据舆情管控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24日13时,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相关舆情信息急速上升,且负面情绪在持续发酵、扩大。该事件负面舆情信息占比49.82%,中立占43.12%,正面则占7.06%。由此可见,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在面对社会事件的舆论引导力方面,一直位居前列,且对群众的情绪引导起着最重要推引作用。再如微博热搜这一直接对网民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其舆论引导力凸显。一直以来,娱乐明星和八卦新闻的话题热度和话题占比远远超过国内国际要闻和社会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广大群众倾向于关注茶余饭后的软新闻和泛娱乐大众领域事件,而中青年群体占微博用户的多数,这不利于国家社会对中青年的培养和教育。于是,微博在2018年年初,对微博热搜和热门话题的内容采取了整改,加强了微博在平台内容上的监管。整改的结果是,微博相应地控制了榜单上明星娱乐内容的比例,同时,在榜单上展现更多社会正能量的信息。比如,开设了“新时代”频道,主要为媒体及政府用户发布的正能量内容提供更好渠道,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2021年针对饭圈文化乱象,微博热搜也在实时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整改,同时,微博热搜也进行了分众划分,不仅开设“热搜榜”,也相应增设了“文娱榜”“要闻榜”和“同城榜”,这一举动,令社交平台上活跃的群体可以去自己感兴趣的榜单下寻找各自关注的话题。

从微博诞生以来到现在,用户激增,其产生的舆论引导力越来越强大,对其进行整改和加大监管力度是必然趋势,而整改和监管的方向必然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必须以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作为统领和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根本观念,理应用来指导以微博为主的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应该着眼长远性和前瞻性,正确分析和判断舆论动向,进而正确地把握和引领大众舆论的走势,促使新媒体的传播朝着有效、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进。

2 微博传播信息的真实性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奠基

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的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理论支撑。真实性始终是新闻报道和传播的首要和最重要的原则。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在发现、发布、传播、反馈新闻信息时,给人们带来了及时、全面、多角度、多媒体的新闻体验,为用户提供了宽广的互动空间。微博发布信息之便利,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下载客户端,联网编辑,按下发布键,一条原创或转发微博便会被关注自己的粉丝或者搜索相关话题的用户看到,传播极其迅速。微博不仅具有发现和发布新闻的功能,因为其广泛的社交性,还具有反馈信息的优势。虽然现在主流媒体在微博发布新闻信息也日益成为主要趋势,但是由于其内容创作和信息发布的门槛较低,传播速度快,还是使一些新闻信息未能完全核实真伪便大肆传播,越来越多的新闻反转再反转,这种不经过验证和考据的信息源极大地危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021年5月22日上午,微博所有网友瞬间被一条带有CGTN 截图的消息惊呆,该截图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经官媒多个渠道证实,网上传播的“逝世”是假消息,但各大媒体早已竞相转载,在社交媒体刷屏。5月22日11点57 分,CGTN 官方微博就此前未经核实的报道致歉,该事件暴露出微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而在2017年7月4日,微博用户@白衣天使茉莉花多次发博,指认西华县某校校领导性侵小学五年级女生多达十七八次,受害人是其侄女何佳佳(化名)。10日,@人民日报微博报道:“‘遭老师强奸案’ 女童改口承认骗人,哭着向老师道歉。”很多明星和公知甚至一些媒体都更趋向于利用微博来发布最新信息,在微博上,线人无处不在,爆料随时随地,成为传统媒体日趋重要的信息来源,也加大了媒体验证信源真实性的难度。尽管媒体“后真相时代”受众话语权增强,新闻信息来源广泛,但是越来越多的假新闻和未经核实从而引发反转的新闻给新闻信息的发布者敲响了警钟,告诫其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毕竟,离开了真实,就谈不上新闻,只追求速度和热度的新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宗旨。

好在微博之类的新媒体,在造成不利影响之时,能及时弥补错误,加强自身监管。利用微博及时辟谣成为各大政务部门的首要选择,通过# 微博辟谣#话题平台、 不实信息举报平台等专门的微博新闻信息辟谣平台整理发布的 《微博辟谣月度工作报告》中,仅2021年8月,发布微博辟谣信息有209 条,包括网传视频称“高中生在体育馆打疫苗,120 赶来的时候说人已经不行了” 不实,@江阴发布已辟谣:当事人因紧张而引起晕针反应,目前身体已无异常。网传图片称“年收入超12 万被称为高收入群体……从高收入阶层渐进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不实,@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于2016年就已对此辟谣:12 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不存在以年收入12 万元为分界加税的情况……由此,微博为主的网络媒体在发布新闻信息之时,不断在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和社会公信力,向新闻真实性原则靠拢,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靠拢。

3 微博在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

微博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策略应包括: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夯实群众基础[4]。在信息化时代,微博为主的网络新媒体传播新闻被广泛应用,网民的发声能力大大增强,这种民意表达背后的民心争夺越来越激烈,因此,强调人民性、强调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和统一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对于我们争夺话语主导权起着重要作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更加突出人民性,就更加有利于我们在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争取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有利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有利于坚定地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心声。

广大网民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国家大事的讨论和互动当中,通过直接的、感官的切实体验,加深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的认知层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应对舆论互动多方观点交锋的能力。新闻舆论工作都要把党的意志、 党的主张作为自己的意志和主张,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好党的意志,反映好党的主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5]。长期以来,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其内容过多倾向于要闻和领导活动,关注人民群众的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相对较少,与人民群众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微博不断朝着全民性的社交媒体平台迈进,其能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引导受众舆论导向,促使党报媒体在以微博为主的网络新媒体中改变已有的高高在上之感觉,越来越关注民生,凸显人文关怀。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该账号每日发布的微博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新闻信息类、评论观点类、实用知识类、历史纪念类、心灵鸡汤类等,其中在新闻信息类微博中以社会民生新闻为多,及时报道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发布走失拐卖妇女儿童等一些民生实事,让广大网民感受到党报对普通群众的关怀和亲近,而在国家会议期间和重大事件发生期间,又把时政信息作为重要内容,在社会民生和国家重大事件中来回切换关注重点,既做到了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又不失党报风范。由此足见,人民日报在以微博为主的新媒体新闻传播方面,更加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人民性和党性的统一。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为普通群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互动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党报的一项基本原则,党报应该真诚倾听群众意见,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党报在传统媒体的传播上,由于时效和版面的限制,与受众的互动较少,导致公众对党报关注度并不高。微博作为方便上传下达的有效阵地,为群众发声,反映公众思想与意见,为党报与受众的互动提供了渠道。党报官方微博要多与群众互动,才能缩短党报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地听取民声、反映民意,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展示自己的亲民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大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微博评论舆论监督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舆情研判, 提供科学的舆论引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6]。以微博为主的网络媒体应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科学且正确的指导作用,在发布新闻方面应该毫不犹豫地坚持新闻真实性,在内容传播方面发挥主流媒体的特性,尤其发挥党报媒体在微博为主的新媒体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定地走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道路。从把握正确意识形态入手,在新时代背景的强有力支持下,努力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博生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促进微博健康有效传播。

猜你喜欢

党报舆情舆论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