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中华文化此消彼长之叹
—— 以两岸对圆明园兽首态度为例

2022-12-08台湾刘奕伶

统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兽首复制品台湾当局

□ 台湾 刘奕伶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圆”是所有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故而每当提起“圆明园”,映入中国人脑海里的,无不是皇家园林被毁坏后的残垣断壁,以及过去曾经被列强侵占的惨痛历史。由于这样深刻的历史记忆,因此每当传来圆明园兽首在国外拍卖的消息时,总是激起全世界中国人的爱国情绪,强烈希望兽首能完璧归赵。然而,综观过去十几年海峡两岸对于“圆明园兽首”相关议题处理态度的差异,从一个侧面显示的对中华文化的重视程度,非常耐人寻味。

一、引起争议的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鼠兔兽首

2009年2月,当佳士得公司拍卖皮埃尔·贝尔洁持有的圆明园鼠兔兽首铜像时,引起海内外中国人一片哗然。中国大陆甚至派出两位律师到巴黎企图阻止两件国宝被拍卖。然而,法国法院驳回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提出的“禁止令”诉讼请求,佳士得公司于2月25日开始拍卖两件兽首,两个兽首也以3149万欧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由中国收藏家蔡铭超得标。戏剧性地是,中国大陆民众普遍不赞成以“购买”的方式迎回被掠夺的文物。最终两兽首在中法两国交涉下,贝尔洁家族于2013年在北京表示将无偿捐赠给中国。现在鼠、兔两兽首均存放在国家博物馆。

二、世人瞩目的首个兽首回归圆明园

2020年年底,引起全中国人民欢腾的回归圆明圆的马首见证了十二生肖兽首从乏人问津到万众瞩目的历史。根据记载,马兽首被英法联军遗失后,1985年首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处豪宅。由于十二生肖兽首是较大型铜制品,且当时被认为较缺乏传统中国文物传统特色,因此百余年来在西方文物界并不受到重视,直至1985年由一名古董商以每个1500美元购入牛、虎、马三个兽首后,才重回世人眼前。2007年,“澳门赌王”何鸿燊于苏富比拍卖会上以6910万港元拍下马首,并表示将让马首回归中国大陆。最终在2020年12月,圆明园迎回了流失在外160年的首个兽首马首。为了庆祝马首回归,圆明园举办了高规格回归仪式,以及盛大的文物特展。除此之外,中国大陆各电视台也无不积极制作各种中华回归文物专题报道,让本来就风行的传统文化潮流在民间更为炙热。

三、对兽首议题始终保持沉默的台湾当局

相对于祖国大陆对于圆明园兽首议题的重视,台湾对于兽首议题始终反应冷淡。不论是2009年的国民党还是2020年的民进党,面对圆明园兽首议题,台湾当局都是一片静默。回顾2009年2月鼠兔两兽首遭拍卖时,当时台湾是由向来主张崇尚中华文化的国民党马英九执政。但2008年5月重新夺回岛内执政权的国民党,不知是否是因为还忙着处理回暖的两岸关系和整顿台湾内部一直不见起色的经济问题,始终未明确向世界传达圆明园兽首应该回归祖国的诉求。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庆华2009年10月在质询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法国收藏家有意将鼠首和兔首捐给台北故宫博物院,但为何台湾不愿意接受?故宫在怕什么?”周功鑫回复:“这(鼠首和兔首)是被掠夺的,没有什么胆小的问题,是专业伦理的问题。”事实上,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再到马英九,台湾当局那些年对待被盗文物态度一直暧昧不明。而这样模糊的态度,到了2016年民进党主政后出现调整,定调为“不处理”。更直白地说,对于民进党人而言,中国历史上所遗失的文物乃是“外国”文物,与台湾无关,故而根本不需要表态,更遑论争取流失文物“回家”。

四、赠台北故宫博物院十二生肖兽首复制品争议

提到台湾当局对待圆明园兽首的态度,就不得不谈及成龙于2015年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套十二生肖兽首复制品。成龙身为华人知名影星,近年来对于将中华文化经由好莱坞带至全世界一直着力颇深。2012年,成龙自导自演好莱坞电影《十二生肖》。为了还原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他聘请专家协助打造兽首1∶1复制品。根据他本人的说法,由于认为兽首具有艺术与文化价值,故而请来40多位美术、雕工复刻,但因制作困难,历时3年才做成两套,后来聘请台湾的美术老师协助制作,最终才完成了12套十二生肖兽首。这些精美兽首复制品被全球各大博物馆争相邀请展出。

2015年,马英九执政时期,虽然如前所言,国民党阵营对于前朝流入国外文物的态度始终保守,但是国民党人向来尊崇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国民党十分欢迎由成龙夫人林凤娇出面捐赠的十二生肖兽首复制品。为何由林凤娇出面而非成龙呢?成龙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担心台湾当局会因为其身份不愿接受,所以才转由昔日曾为台湾知名影星的夫人林凤娇署名捐赠。至于存放十二生肖兽首的地点,成龙夫妇原本希冀能放在世界闻名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但因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无空间摆放,最后放置于新设置的故宫南院中庭。在2015年12月28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开幕当天,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暨行政部门负责人毛治国莅临,并且在成龙陪同下参观了十二生肖兽首,足以显示马英九等人对圆明园兽首的正面态度。然而,这套精美的兽首复制品却在台湾岛内引发轩然大波。主要争议是,民进党认为成龙居心叵测,以此实施统战,因此强烈不满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兽首,甚至亲绿学者谢志伟穿凿附会地指出,当局收受十二兽首复制品,“就是要台湾人向中国‘授首’”。最后,这套兽首于2015年年底遭到泼漆破坏,最终于2016年11月14日由刚取得台湾执政权的民进党当局下令拆除。

五、一样文物两样情

回顾百余年前的中国,由于各种内忧外患国家陷入动荡,大量珍贵传统文物毁坏或是被掠夺至海外。其中,素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损,更是过去惨痛历史的鲜明象征。面对遗失的历史文物,各国无不用尽手段积极寻回被其他国家掠夺的文物。例如,与中国同样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希腊,就从1830年后制订许多相关法规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并且开始四处追回文物。其他如埃及、伊拉克、日本、法国、秘鲁等国家,同样在遗失文物的追索上费尽心思。再看看两岸中国人对于让圆明园兽首“回家”的深切期盼,两岸岂不该携手努力让遗失海外的中华文物回归故乡?然而,事实却是中国大陆单方面努力,不断在国际上出钱出力,努力迎回传统文物。相较于中国大陆的积极,台湾蓝绿两党长期对追回文物保持噤声。不仅如此,民进党的“去中国化”政策更将中华文物视为外国文物。以马兽首回归圆明园为例,民进党当局不但以“外国事务”看待此事,更偏颇地表示大陆想以此对国际社会展示实力与威望,并与“中国威胁论”进行连结,而非客观地从中华历史文化角度,理解同胞希冀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回归故土。昔日“两蒋”时代的台湾当局,曾经积极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曾几何时,台湾的中华文化政策受政治意识形态绑架,导致数典忘祖。看看今日祖国大陆对复兴中华文化的用心,对照台湾当局“昨是今非”的文化政策,不禁感叹两岸中华文化此消彼长!

猜你喜欢

兽首复制品台湾当局
兽首
失踪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上)
兽首
复制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新中国初期的联合国外交斗争策略及适时调整
艺术复制品何以存在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海外保钓运动的“疏导”效果评析
关于文物复制、仿制行业的法律思考
经销高仿复制品 本小利大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