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德苗寨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研究

2022-12-07齐琳渤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刺绣苗族纹样

文/图:齐琳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引言

郎德苗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这一地区的苗家妇女们所穿戴的盛装服饰类型属于西江型,是苗族艳丽的典型盛装,以刺绣为主要装饰手段。盛装主要由上装的“乌贝”和下装的“百褶裙”构成。[1]上衣为交领右衽对襟,衣领向后翘,湖蓝色绸缎面料,衣袖、衣边及背上均绣上图案。其中衣袖、衣襟、衣领为主要装饰部分,特别是衣袖,由两大块袖片包住衣袖主体,图案为龙纹、石榴、蝴蝶、花草等,色彩鲜艳。下着长“百褶裙”,用家织黑色棉布做成,长至脚踝,不着下围腰,裙外有一围直条绣片组成的“飘带裙”,布壳做底,丝绸做面,飘带分三节,每节绣有动植物图案,配有船型绣花鞋或圆口型布鞋。

苗族刺绣所表现的内容题材非常宽泛,其中大部分都是苗族人在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中的发现、总结和归纳,内容和形式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走进苗寨,可以看到低头刺绣的妇女和老人,她们既有母女代代相传,又有姐妹相互学习,潜移默化地掌握绘画构图和色彩搭配等审美知识。苗绣艺术中蕴含了明确的装饰理念、丰富的精神内涵、独特的形式美感及鲜活的生命情怀,是最能够体现苗族传统文化的有原始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研究、吸收和借鉴苗族刺绣的艺术元素,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多方面的创作灵感,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也将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一、苗族刺绣的结构特征

苗族刺绣多用于苗女盛装、便装、小孩背扇、帽子等装饰。刺绣图案品种众多,结构既严谨细密,又大胆自由。纹样繁复稠密,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有平绣、锁绣、绉绣、辫绣、盘绣、绒绣、缠绣、错绣、劈丝秀、点绣、马尾绣、打籽绣、绞钉绣、挑绣、粘花、贴花等。[2]苗族刺绣作品不管是制作绣片还是制作成衣,往往都是多种绣法并用,使得绣面效果十分丰富,充满着形式的美感和装饰的美感。

苗族刺绣纹样精美,图形灵活多变,花样繁复而有序,形成了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的审美规范,[3]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其中,对称图形在苗族刺绣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呈典型的样式化、规范化特征,但这种对称图形并不显得死板和概念化,反倒透出一股鲜活的生命情怀,给人产生了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非对称图案在苗族刺绣中也得到很好的运用,画面动静结合,不同的纹样交织在一起,呈现均衡状态,灵活多变又沉稳大方。

苗族刺绣还具有装饰画的“满、全、稳”的特点,其纹样通过选取动物植物或生活形象素材,再以夸张、概括、归纳和想象等艺术手法,灵活地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形成饱满丰富、结构严谨的纹饰结构形态,形与形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串接,整个绣品几乎不留空白,花纹繁而不乱,纹样变化无穷,图案层次清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和传承这一文化的苗族妇女奇妙的审美意识和娴熟的表现技巧。

当然,在一幅苗族刺绣图案中,会有多种纹样构成方式,包括单独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和综合纹样。单独纹样没有外形限制,多为对称图形。适合纹样有外形限制,在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轮廓中用适合纹样在图案中进行填充。连续构成包括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综合纹样即是多种构成纹样相结合。苗族女盛装服饰上的绣片,图案完整、层次丰富。这种绣片主要装饰于衣袖部位,绣片分为头片和正片,头片多用两条几何纹样花边组合,多为二方连续纹样,这些图式有规律的排列,不但具有节奏感,还具有变化无穷之感。图案采用绞钉绣,把缠绕完成的线用有色线钉在绣片上,纹样中的寿字纹和福字纹借鉴了汉文化,象征着健康长寿,丰富了作品的寓意,增添了画面的形式美。头片下方的正片才是纹饰主要部位,龙纹图案象征吉祥、光明、神圣,绣片构图饱满,结构严谨,图形基本对称,配上金线和金色亮片,形、光、色相得益彰,加强了服饰的美感。

背扇、帽子

苗族刺绣的图形纹样十分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结构形态的整体感要求,每幅绣图中有主、副图案,并且搭配得当,例如纹饰中主体动物周围适形搭配一些花草图案,与主体动物形成呼应,整体图案更加饱满丰富。除了动物,也有以植物为主要纹饰的。刺绣的各种图案浓缩了苗族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以及图腾崇拜等内容,这些来自苗族先民的人文观、自然观、历史观、生命观的代代相传,体现了独特而深刻的审美理念,也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安居乐业生活的企盼与向往。

二、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

郎德寨苗族女盛装

苗族刺绣受到祖先崇拜、民族性格、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艳丽而沉稳的色彩特征。苗族聚居地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红花,大自然是苗绣的创作源泉,苗族刺绣从植物中提取颜色,与自然融为一体,将自身融化于自然生态之美的真情流露。苗族刺绣的色彩也包含着人们强烈的祈福心愿,苗族人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传递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浪漫主义情怀,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色规范。

苗族人喜爱红、绿、蓝、粉红、紫等颜色,擅长用对比手法进行刺绣纹样的色彩搭配,一幅绣品所用配色一般为五到七种,多种色系混搭,色彩丰富却繁而不乱,视觉上奢华艳丽又饱满丰富,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苗族刺绣的配色是创作者对自然色彩审美经验的主观化意象表现,是将自然界中的客观色彩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并赋予新的象征意义。红色在苗族刺绣中普遍被使用,暗示着奔放与热情,并富有生命活力,也是太阳的象征;蓝色含蓄内敛,沉静温柔,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粉色暗示温柔与爱;紫色象征神秘与勇敢。多种色彩浑然一体,生动活泼。

苗族刺绣纹饰在色彩搭配上十分讲究,用色大胆而又谨慎,亮艳而不媚俗,既强调色相的对比,又使多种颜色相互映衬,和谐统一。其中对比色作为主调,通过调和色的辅助,使纹样色彩鲜亮夺目,质感饱满厚实,视觉感受强烈而丰富。如果底布的色彩鲜艳,图案纹样的用色则多与底布色彩成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苗族刺绣一般选取纯色底布,多用红与绿、红与黑等对比关系强烈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果底布色彩明度较低,如黑色、青色,互补色在深色底布上显得格外清晰明亮。浓重的底布色可以将五彩缤纷的纹样色彩点块统一在一个整体感受中,这种既艳丽丰富又统一和谐的色彩搭配形式是苗绣色彩运用的一大特点。苗族人民十分擅长用极度鲜明的色彩对比手法表现各种纹饰图形,通过明暗对比、冷暖对比、浓淡对比,形成了质朴强烈的审美特征。苗族刺绣中的这种色彩搭配和组合规律也蕴含着原始朴素的审美情趣和鲜明民族性格。所绣的绣片常用在节日的盛装上,银饰素白闪亮,刺绣鲜亮艳丽,刺绣与银饰互相映衬,达到独特的平衡与完美。

龙纹绣片,边缘明确,质感厚重,红色为底布,绿色、紫色为主调,一幅图案中包含多种绿色,如深绿、草绿、浅绿等相近色,色彩变化巧妙、对比强烈的同时,相近色带来协调感和层次感,整体效果统一而不单调。盘绣的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增加了立体美感。花鸟绣片以红色绸缎为面料,四周以绿色绸缎围绕,一幅图案中包含桃红、果绿、橘黄等多种颜色,刺绣一色一面,给人一种五光十色、闪烁不定的感觉,将之缝在黑色的底布上,显得艳丽而不花哨。图案为打籽绣,用一根白色梗线勾出刺绣的轮廓图案,用丝线绕针打出芝麻般的小点布满图案内部,呈现出浮雕状,有质感强烈的肌理效果。

三、苗族刺绣的造型特征

苗族主要居住生活在大山深处,环境优美,草木繁华,禽鸟动物品类多样。苗族人对自然之美有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生活体验,他们十分珍爱山间的一花一木,这为创作绘制苗绣纹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们或是提取大自然中生机盎然的植物花草,或是选用当地的某种动物,或是描绘人们非常熟悉的神话传说,总之苗绣的件件纹饰都寄托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无限热爱,体现了苗族人民淳朴善良的民族性格,也彰显出苗族妇女追求自由明快、繁华靓丽的审美情趣。

龙纹绣片

苗族刺绣图案纹样主要分为三类:动物图案、植物花卉图案、抽象几何图案。其中,动物纹样是最常使用的图形。苗族纹饰中的动物纹十分丰富,造型也十分奇特,多以图腾形象为主,主要包括龙、鸟、蝴蝶等,也有一些牛、羊、鸡、鸟、鱼等,象征吉祥美好,体现了苗族妇女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物象的夸张、概括能力。

苗族刺绣纹饰中的动物形象不求形似,而注重动物的神态特征,一般凭借刺绣者的丰富经验将物体的常态形象按照自己的审美有意识地进行夸张与变形,并与抽象几何纹样相结合,把所绘制的形象,通过纹样组合、色彩搭配、线条排列与刺绣材质特点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梦幻般的审美感受,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这和苗族的传统民族结构、追求思想自由的观念及坚定的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苗族刺绣在工艺方面非常讲究,一般采用传统的线描或近乎线描的针刺手法,以单线绣出纹样的轮廓,绣出的线条如行云流水,十分精美细腻。繁复艳丽的刺绣图案充满了浓郁的装饰情调,纹样古朴,造型稚拙,分布紧密,经久耐用。图案纹样中的形象多以程式化形态为主,有时也结合纹饰本身的特点适形改变。有时一个纹样形象会出现多种维度的视角特征,形态结构相当自由灵活,看似不合理的自然形象在苗族刺绣上就变得十分自然得体,生动而有趣。

龙和鸟的纹样在苗族刺绣中出现最多。苗族文化中龙的形象和汉文化中龙的造型有很大不同,汉文化中的龙形象威猛无比,常常是腾云驾雾,神秘莫测,以象征皇权意志。而历史上绝大部分苗族人居住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产力也相当落后,交通十分不便,帝王权势鞭长莫及,因此,苗族人的等级观念相对淡薄,服饰和纹样也不分高低贵贱。苗族概念中的龙是属于平民大众的龙,率真、稚拙、古朴、形态多样,没有特定的形状和模式,造型差别很大,他们以自己的生活理想为基础,认为任何东西都可以化成龙,在自由的想象中对龙进行改动、嫁接,将龙与其他动物的突出特征相结合,例如蛇龙、蜈蚣龙、蚕龙、虾龙、鱼龙、飞龙、水龙、蚕龙等[4]多种形态。龙纹绣片中龙的形象如蛇如蚕,张嘴的龙头,龙舌依稀可见,头和身体为侧面,两只眼睛却以正面形式出现,率真古朴,拙雅可爱,有一种原始的生命感,十分有趣。同时,苗族先民信奉鸟图腾崇拜,因此鸟纹使用范围广泛,造型丰富多姿,有的相当写实,有的则变形夸张幅度较大。变形较大的鸟的形体一般都比较小,并与花卉果实组合成装饰图案。花鸟绣片由几组形态各异的花鸟组成。中心图案的鸟展开双翅,双翅的位置根据画面需要灵活处理,鸟的双翅和尾巴与花枝花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两侧的鸟形象较小,合拢翅膀,相对站立,羽毛成几何状,形象憨态可掬。花象征着美好,花与鸟层层递进,互相呼应,在秀丽的基础上,增添了轻松欢快、热情洒脱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幅和谐相处的美丽图景,表现出了很强的人文情怀。苗族刺绣纹样中也有许多来自汉族民间的素材,例如双龙抢宝、龙凤呈祥等刺绣,丰富了苗族刺绣纹样的内容。

四、结语

苗族刺绣艺术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内容美与装饰美的高度统一,其形式取自自然,但又不照搬自然,是苗族人民用灵巧的双手与聪慧的头脑,创造并赋予这一形式以真挚的情感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美好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郎德寨苗族刺绣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对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有一定的认知,苗族刺绣构图明朗而饱满,造型大胆而自由,做工繁复精致却朴实厚重,色彩艳丽却美而不妖,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视觉美感,为当今艺术的探索和创新提供了十分丰富而具体的借鉴和启发。

盛装衣袖局部

花鸟绣片

注释

[1]贵州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经典服饰[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5.

[2]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42-46.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 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283.

[4]文鹏飞.雷山苗族服饰[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26.

猜你喜欢

刺绣苗族纹样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清新唯美的刺绣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苗族民歌
袁飞纹样设计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