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江东巴文化数字化村落博物馆概念设计
——以丽江大东乡为例

2022-12-07杨雯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巴文化东乡博物馆

文/图:杨雯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讲师

丽江大东乡位于丽江东北部,该地区不仅拥有优质的温泉旅游、农业资源,也有传承千年的原始歌舞——国家级“非遗”文化“热美蹉”。在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面前,大东乡始终坚持打造全国优秀文旅致富村的理念,充分发挥温泉与农业资源;其次在丰富且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旅游资源面前,以科学发展观思想宣传和开发,不仅可以带动村落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较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

热美蹉片段

大东乡道路建设已初步完成,但村落开发还处于原始的状态,地方优质的农副产品主要有核桃、葡萄、火龙果、苹果、雪桃、土鸡、蜂蜜、红皮大蒜等,但是由于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因素,农产品虽然产量好,仍存在销售困难的问题,这成为村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想要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就需要新技术、新媒体的融入和设计,地方数字化博物馆不仅可以推广地方文化,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规模的文化传播。现有的开发仅限于地方娱乐性的温泉开发,对于文化和农业销售的开发依然处于较为空白的状态,数字化的融合和介入更是几乎为零,所以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村落文化发展和振兴,结合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开展构建数字化博物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向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建设参考,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纳西族“热美蹉”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东乡作为“热美蹉”的主要传承区域,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 名,省级2 名,市级5 名,区级24 名,全乡设有非遗保护传承点11 个,独具特色的“热美蹉”让大东乡连续3 届被国家文旅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丽江市文广局也将其定为“热美蹉”传承点,并拨款保护、传承文化,因此,在这样优质的条件下,探究东巴文化传承形式,借以数字化传承为基础发展创新“非遗”文化成为较为有力的传播和保护手段,所以应深入研究新媒体技术对大东乡东巴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实际作用,并结合大东乡自身设计特点,把多媒体交互设计应用到展示介绍东巴文化的相关内容上,将教学和新媒体结合,打造线上线下统一创新发展的模式,构建数字化传承东巴文化的新篇章,也是在前者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发展。

一、东巴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现如今,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以后,各行业各领域都想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广产品和宣传文化,介入娱乐的项目发展经济等等。

作为“非遗”文化项目较多的东巴文化来说,数字化传承的研究比比皆是,但是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结合数字化的技术传播东巴文化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跟随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设计东巴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对东巴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是一个高质量、多内容、全方位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多个角度演绎文化,也可以增加文化的趣味性、创新性,更重要的是保证文化的永恒的记录和传播。

热美蹉历史图片 大东乡热美蹉研究博物馆 供图

大东乡纳西民居建筑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东巴文化的传播形式也在随着媒体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传统媒体阶段,地方宣传会选择书籍、视频、广播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播,其中视频会通过电视和网络进行传播。以丽江电视台为例,在宣传东巴文化的方面也制作了一系列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大香格里拉》到21世纪的《纳西纳西》,都是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记录和传播的。

丽江融媒体中心建立以后,各种媒介结合创新发展,东巴文化在传播和记录上也有了创新和改变,如在自媒体、聊天软件编创出东巴文字的表情包和图片。

在VR 等新媒体技术方面,相关旅游机构和部门制作了以旅游项目为主的全景观影作品,演绎东巴经动画,以东巴古籍故事为脚本,演绎了一幕幕全景的东巴故事。

以上充分说明了东巴文化在不同媒体阶段都在传承与传播,继此,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也可以大规模、全方位地展示东巴文化。

二、数字化博物馆交互演绎大东乡东巴文化

从文化组成部分的内容来看,东巴文化数字博物馆由其存在的内容组成,包括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文、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服饰、建筑、艺术品等。[2]本次设计以丽江大东乡为例,围绕大东乡“非遗”东巴文化“热美蹉”及其地方的建筑、风景、人文、村落等文化为主,建设大东乡地方数字化博物馆。

大东乡纳西民居庭院

大东乡纳西民居庭院内景

在展示手段上,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AR 动画、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数字手段展示相关内容,打破实体博物馆的局限,延展博物馆的空间范围。对比传统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化和博物馆的各项功能,让观众增加互动和乐趣、提升体验,吸引更多人了解、关注和创新东巴文化。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实现内容数字化的保护传承,也非常有利于开展社会各界的交互性互动。在技术手段上,数字博物馆可以利用VR+AR+AI+3D 等数字媒体技术,打造博物馆的数字全景平台,突破传统博物馆展示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参观者随时随地轻松参观、了解博物馆,让参观体验升级。[3]

在平台设计和建设方面,数字博物馆由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组成,可以先线上线下同时推广,让线上虚拟展示成为线下博物馆最有效的补充和延续,将场景融入用户体验,以全新的视角和体验感受去打造数字化博物馆。线上线下组合发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更多用户展示博物馆成列的项目,此外,线上博物馆将能够通过互联网大规模宣传东巴文化,具体的设计元素可以依靠地方建筑和文化特色来打造。

1.多种媒体技术结合,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特殊景观可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还原,使文物和景物360°旋转,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大东乡非常丰富的田园景观和梯田景观以及人文建筑景观,初到大东乡的游客和未到那里的体验者都很少了解和认识,所以可以打造一个全景的360°的体验系统,让观众了解大东乡优美的乡村景观和人文建筑,还原田园风格和传统纳西民居建筑风格,让观众感受大自然与丽江人文的气息。

除此之外,对于热美蹉舞蹈也可以以3D+VR+AR+AI 方式打造游览模式,供不同平台的体验者欣赏和学习,通过该地区的真人演绎,以真实的场景还原舞蹈的各个环节,让体验者能切身地感受舞蹈的氛围和细节,在馆内或家里就能在热闹的氛围和音乐的带动下,跟着虚拟人物跳舞,以360°全新视角和感受去享受人机交互的乐趣。

大东乡苹果种植

2.馆内陈列形式丰富多彩

博物馆内不仅可以陈列大东乡自身的各项文化内容,而且可以展示文化相关饰品、项目,同时,还可以展示大东乡建设发展的历史变迁及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这里非常丰富的温泉资源可以通过互动的形式和全新的体验视角显示出来,展示温泉度假村的运营模型、温泉产生过程的互动演示,或者展示科学利用温泉资源的一些案例,让游客在体验到温泉的温度和风貌的同时也能学习相关的地理科学知识。

3.建立数字化栏目区和讨论区

数字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体博物馆的开放性,数字化手段既是文物的保存方法,又可以实现展示和传播的需要。[4]

随着大众对高品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观展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追求故事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简单的网页浏览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观展需求,特别是后疫情时代,随着数字技术日益成熟,各种形式的数字创意在博物馆领域崭露头角,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栏目区和讨论区可以大大加强用户体验者的互动感受,让更多用户和体验者、游客可以第一时间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同时也可以较快了解用户体验,创新设计思路,改善建设内容。

热美蹉教学

4.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

要想把数字化建设得更好,不仅要建设线上博物馆,还需要把实体博物馆设计规划好,实体博物馆同时也是提高旅游资源质量的一大项目,所以在建设线上博物馆的同时也要把线下的模型和概念设计出来,为相关部分的建设提供切实有力的设计理论依据。

线下互动是数字化博物馆最具色彩和创意的一部分,在建设现当代博物馆的规划中要线上线下同时提供创意模型,做到线上依附线下、线下参考线上的模式,开展合理有效的传播。

三、大东乡数字化村落博物馆的发展规划

1.建立大东乡线上博物馆

想要把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好,就应该有相关的门户网站或APP 平台的建设,大东乡数字化平台、网页的建设可以从大东乡文化介绍、展览内容、乡镇活动、教育互动、创意交互、探索发现等模块的内容去打造。

大东乡以热美蹉非遗文化而闻名,所以在各模块里都可以分布相关的系列内容,如在文化介绍里可以通过介绍相关历史来源和发展变化的视频、文字、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运用起来,通过大量的视频和音频展示不同节日跳的内容和舞曲;在展览模块里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及互动方式;在乡镇活动里可以公布不同活动日期和相关准备事项,让大家参与到地方的各项活动中;在教育互动里对相关内容进行数字化教学;在创意交互模块里可以大量引入交互技术,让学到的知识在创意模块里面体现出来;探索发现模块可以去做一些延伸的文化产品,供大家自由创作发挥特长,也可以为平台建设提供优质的资源。可以在相关网页和APP 上设计前文所讲的讨论区,方便大家为大东乡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

大东乡基础建设

乡镇府交通站

数字化建设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优质的地方农副产品,推出云种植的小程序,让互动者在观赏的同时也能参与到地方建设上来。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农场,并让种植的农场和实际农场相关联,最后的丰收也可以与现场丰收相呼应,以此推出云种植和云售卖,可以在虚拟农场里买卖到真实的产品,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也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最后,网页/APP 建设也可以推出相关的特产推荐或直播,这个模块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2.线上线下交互全景云游

在线上线下同时建好的基础上,通过线上依附线下、线下服务线上的方式,提供线下博物馆的全景云游模式,让体验者能够积极地从全新视角感受与互动。

通过3D 数字技术建立一个虚拟场景模型,完成在线游全景导览方式。它的显示内容不仅包含文字、图片、音频等二维元素和视频,还包含3D 数字模型,创建一个虚拟数字世界的在线3D 游览体验,同时还要有效地增强传统页面浏览的乐趣和美感,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充分发挥线上内容延伸推广,结合线下经验丰富、互动性强的优势。

温泉源头

3.线下延伸产品创意制作

在博物馆内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年龄层次制作的创意产品互动项目,例如,针对中老年人可以制作相关的健身器材,这里的健身器材可以结合热美蹉的一些器具而延伸,如敲击的鼓和相关的服饰,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器械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创作过程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手工制作等相关工艺。针对青少年,可以制作多角度和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创意,类似于工艺品制作,自画像创意结合传统文化,VR 绘图、交互游戏等等在结合大东文化的同时延伸出一些新媒体数字游戏项目。这样,沉浸式的游览和互动不仅能增加体验感受,还可以为二次创意制作提供素材和内容。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非常有趣,让游客可以从游览者转变为设计者,深度体验非遗文化的艺术之美。以VR/AR 交互体验为核心,推出线上线下科普教育产品,可以丰富文创衍生品。

4.建立大东乡数字化博物馆

建立村落博物馆,不仅需要设计者做出精良的设计,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线下博物馆的建设基础上,政府部门在乡村振兴的环节设计上可以把数字博物馆纳入建设规划,用沉浸式互动体验博物馆可以体现出文化遗产与数字创意的结合,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走向世界,有效地促进地方旅游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大东乡博物馆的建立,可以根据前文提及的交互展示和发展规划去设计开展,这样建设的优势首先是可以较好地发挥文化与数字化的结合,让数字创意、数字制作技术全面地展示博物馆内容;其次,通过数字创意可以大幅度地吸引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丰富的互动环节增强公众体验形式;最后,以文化内容故事化呈现为切入点进行数字化编排和创新,更容易让观众理解,线上线下的交互设计和融合发展,可以更有效地增加宣传力度,丰富内容建设,扩大受众范围。

因此,建立大东乡数字博物馆应线上线下建设同时进行,发挥各自优势,屏蔽自身的不足,多元化、全方面地去介绍和演绎大东乡东巴文化及村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文化的演绎,同时也需要满足大家对博物馆各项功能的需求,例如收藏、组织、储存、研究、展览、教育和娱乐等。需要提到的是,数字博物馆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传统博物馆宣传范围小、收藏储存难度大、形式单一、游览娱乐性低的缺点和不足,由于数字化博物馆可以改善这些不足,所以数字化博物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与持续发展。

在建设的技术问题上,相对于发达地区,丽江村落数字化建设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这就使建设村落数字博物馆在经验和技术上面临巨大挑战。但是,我们可以参考数字化发展较好的城市或地区的博物馆建设,引进、学习他们的经验,再结合地方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改善数字信息技术的问题,开展数字创新设计和综合展示设计,这也是我们在现当代文明和发展中必须面对和提升的地方。不发展就会一直落后,不学习就会一直发展不起来,对于乡村振兴建设来说,技术的更新和提升是挑战,更是机遇。

四、总结

本文以丽江大东乡的村落文化及其东巴文化为例,从展示内容设计到开展实施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对建设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概念设计,结合现当代设计思维和技术表现手段,对新型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提出了创新型建议,不仅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也可以融合地方文化及制作数字博物馆的相关内容,全面发挥博物馆的创新功能,将新型媒体与全新视角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中,从而改善文化传播的方式。综上所述,以数字博物馆建设作为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基础,为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提供实用性的意见和策略。

注释

[1]晏雄.自觉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云南丽江为例[J].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9):21-27.

[2]吴祺,鲁东明,袁庆曙.数字技术辅助博物馆展陈的若干思考[J].东南文化,2009(03):99-103.

[3]王楠.浅析智慧博物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6-117.

[4]涂雯倩.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及思路[J].设计,2019(05):90-91.

猜你喜欢

东巴文化东乡博物馆
东乡记忆
一个我从未抵达过的地方——东乡
快乐东乡娃
博物馆
玉水寨
践行“真教育”“大教育”的八年蜕变
——东乡三中发展掠记
丽江东巴文化的发展变迁刍议
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
东巴文化保护的数字化策略研究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