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2022-12-07徐祥伍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山岩画宇宙

文/图:徐祥伍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讲师

黄晓瑜 教授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2021年12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区域内优秀文化和旅游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和传承,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发展线上演播、云展览、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旅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1]新时代,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下,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系统化推进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聚焦花山岩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元宇宙是整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打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沉浸化体验”“全息远程呈现”“信息即时交互”等全新概念与技术得到普及应用,使得文旅交融视域下文化遗产也呈现出空前未有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因此对整合元宇宙相关技术探讨面向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尤为必要。

一、花山岩画文化资源

1.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资源

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是国内单体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岩画遗址,以其空间叙事规模宏大、文化符号内涵丰富和岩画内容保存完善而著称,传闻为古代骆越人所绘,其内容呈现了壮族先民历史社会面貌及宗族信仰与民俗习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资源涵盖了岩画技法、图形符号、内容叙事、地形景观等,深刻呈现了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叙事语言和历史演变。

2.花山岩画文物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

通过对左江流域岩画遗址现场调研与考察,并对博物馆展陈的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蚌器等文物资源进行细致分析,其整体文物资源反映了壮族先民生产方式、经济水平和社会变迁等内容,对传承壮族民族文化记忆、振兴壮族人文精神起到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自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以来,政府各界对花山岩画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如以壮族“三月三”为载体的骆越王节,通过始祖祭祀大典节庆活动展示骆越民俗风情,并结合民族风情晚会、山歌表演、瑶族文化展示复原花山骆越地区传统文化。[2]但对于花山民间文学、传统体育舞蹈、民间庆典等非遗项目,挖掘能力与提炼水平略显不足。总而言之,对于花山非物质文化资源应着重挖掘具有潜力且经济成果转化价值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培养;提高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应用,提升文化遗产的原创效应。

花山岩画祭祀场景局部

从花山岩画整体文化资源来看,它所表现的花山精神中勤劳勇敢、团结合作、崇尚生命、永不放弃的历史精神,是花山岩画文化资源挖掘时所需体现的时代意义。因此,要充分“活化”花山岩画文化资源,提升其文化原创性,提高其知名度,将花山岩画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成为独特的旅游文化遗产IP,以文化资源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元宇宙概念、内涵与元宇宙技术典型特征

1.元宇宙概念与内涵

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在2021年元宇宙发展报告中提及,元宇宙是集新型技术于一体而产生的虚实结合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利用XR(扩展现实)技术提供用户沉浸式体验,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形成世界镜像显示,基于区块链技术架构经济体系,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上、社交上和身份上结合更为紧密,并支持个体用户进行虚拟内容生产和进行世界编辑。[3]

2.元宇宙技术典型特征

沉浸体验。元宇宙沉浸体验的本质为感知即真实。在扩展现实、人工智能、镜像世界和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上,元宇宙用户能即时获得与现实世界同样的体验与反馈,以数字孪生、物联网、边缘计算和脑机接口等技术为基础创建的平行且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平行空间,用户在元宇宙技术应用下获得沉浸式社交体验、环境感知以及虚拟空间形态下的切身感受。

具身社交。元宇宙具身社交涵盖了感知社交、情感体验及共在效应等。元宇宙通过场景化的感知社交体验,搭建虚实仿真场景实现共在的社交效应,积极为用户提供具身社交情感体验。元宇宙空间中用户基于自己IP 进行全方面社交,如工作、生活和娱乐多场景等。虚拟空间社交也为用户提供了超现实的社交情感体验,使得单独个体能够实现在不同场域中以不同角色获得丰富的虚拟社交体验。

群体创造。元宇宙以其共创、共治和共享的数字化创造内容体系给予了群体充足的自由创造空间,为元宇宙空间的发展以及更新提供了根本动力。个体创造是元宇宙内容创造的基础,且元宇宙为个体创造提供了个性化内容获取方式、创作工具以及虚拟人对话等功能。元宇宙技术极大促进了用户虚拟场景参与感、实时交互感以及激励用户实现兴趣挖掘、激发创造灵感和创造分享。群体创造是依托于个体创造实现的,元宇宙技术在实现群体协同管理、分布式个体成果创新共享以及数字化成果保护等方面给予了用户充分的支持。

虚实融生。元宇宙包含了虚实共生、虚实莫辨、真元宇宙时代三个发展阶段。虚实共生是以结合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为典型特征,虚实莫辨以大量子元宇宙诞生为基础,真元宇宙时代则是依托于脑机接口和AI 技术与系统结合为主要特征。基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脑机接口以及扩展现实等技术的支撑下,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实现了虚实融生。用户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中的行为与属性能实时映射,依托于技术手段实现人脑意识获取、情感表达从而在元宇宙中执行操控。元宇宙虚拟人物IP 是现实世界人物角色的镜像呈现,其人物动态、行为和认知上皆与现实人物相似,且具备腾空、形态变化以及记忆存储等功能。[4]

花山岩画及铜鼓图案

三、元宇宙技术介入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元宇宙技术介入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区域内文化和旅游资源交融的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培育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文化遗产IP,推动区域内经济增长。传统数字化保护多以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展示和数字传播为基础进行复原、共享和利用。而元宇宙技术介入花山岩画数字化传承更多是基于其文化遗产的时空拓展性、参与者的人机融生性和文化遗产的经济增值性,以生存空间拓展、视角维度拓展、感官体验拓展和思想实践拓展四个方向为延展,结合具身体验提高感知升维、三身合一拓展虚拟能力与虚拟沉浸和现实探索达到用户需求满足,基于虚拟原生与虚实共生两条文化遗产增值的两条主线,实现数字附加价值创造与现实产业融合,从而达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发展。[5]元宇宙技术集群整合了网络和算力技术、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显示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从数字化传承视角看:花山岩画数字化传承,需要更多年轻群体、二次元世代的关注,而元宇宙技术的介入从实践上为花山岩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手段和推广途径以及多元化的传播载体,为花山岩画文化遗产融入时代媒体语境提供了可行性方法,如岩画产业旅游视频推广及具有国潮岩画IP 动漫游戏制作等。虚拟形象的诞生可以使花山岩画通过算力技术与显示技术等技术带来真实立体的沉浸式体验感,并且花山岩画的传承亟待基于元宇宙技术进行供给侧扩容、迭代、提升数字化水平。最后,花山岩画世界遗产作为静止的、活态化的历史印记,与其山体、河流、台地融为一体,构成了壮阔的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且基于后疫情时代岩画的传承亟待元宇宙技术为其提供数字化载体与安全抉择;元宇宙技术为景区、地区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虚拟现实交互形态的可研性和可行性,具有前瞻性与示范性。

2.元宇宙技术介入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文旅交融国家战略为花山岩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互联网+、人工智能、扩展现实(XR)、大数据、5G、全息与传感等元宇宙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以XR 技术为例,三维跟踪通过对自然山水、岩壁石画、三维立体、真实场景与位置的跟踪仿真,使XR 技术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景观、数字博物馆、文创产品等载体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有一定的可能性。[6]从早期的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屏显示与立体投影显示到近眼显示、云虚拟技术、沉浸化体验及注视点云渲染技术灵活便捷的实现花山岩画数字化欣赏、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体验、数字化传播成为了可能。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为数字化产品保护提供丰富的内容素材。通过MR 技术、全息与传感技术、数字虚拟仿真等元宇宙技术的应用,挖掘花山岩画故事内容 、民间传说等文学类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保护并传承广西区域传统文化,虚拟交融实现沉浸式体验的数字文创产品,集花山岩画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且较好地传达了花山岩画艺术文化特色、人文历史、表现技法、精神内涵等,丰富了数字文创意产品文化底蕴。为基于元宇宙技术的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产品转化研究奠基,有利于推动花山岩画遗产数字化的实践应用;并促进广西区域特色文化遗产向区域文化资本的转化,助力地区经济增长。其次,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并肩发力”,使得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以新的数字化文创产品媒介进行展示、体验与传播,也为元宇宙视域下数字媒介的传播与应用提供丰富的数字内容。传统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相融合、共发展的转型研究,加快并促进了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传统产业的升级迭代。

四、元宇宙技术给花山岩画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带来的机遇分析

1.构建全新数字化虚拟仿真展示

在生产力较低水平年代在崖壁上进行绘画是极其困难的,相传骆越先民是依靠类似于剪影平涂的形式以搭架、攀爬等形式在崖壁上绘制实现的,以原始抽象的图像符号记录当时生产生活。元宇宙技术应用以其对花山岩画高度虚拟仿真化的数字化搭建,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仿真花山岩画场景。虚拟仿真时空结合了现有花山岩画还原与想象,兼具真实与虚拟二重属性,是现实花山岩画的数字仿真与二次绘制。元宇宙技术构建的虚拟仿真将借助全息投影与传感、MR 混合、实时渲染等技术三维立体还原与再造虚拟仿真的世界。在元宇宙中,用户可借助近眼显示、感知交互、实时渲染和追踪技术全方位地对花山岩画整体内容进行观看与沉浸式体验。通过虚拟空间的“游戏形象”实现虚拟的场地空间叙事,体验花山岩画故事的情节,让用户领悟花山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基于物理世界与虚拟现实之间给予了创作者空间叙事充分的可能性,元宇宙中用户的想象空间将被无限放大,在沉浸式岩画体验中感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熏陶。

2.开启沉浸式交互叙事新语境

Roblox 实现数字化剧情开发1

元宇宙技术将开启花山岩画全新的数字交互叙事语境,实现当前用户行为与虚拟场景中的物品相互影响,以虚实相映的叙事形式衍生新的艺术形式。元宇宙架构三维立体的虚拟数字场景中,花山岩画与体验者的连接形式将直接关联,体验者可以参与岩画中的内容活动,也可基于自身行为模式影响虚拟世界,通过行为内容交互破坏或设计新的叙事内容。元宇宙视域下未来文化遗产产业应更偏重于剧情游戏化上与场景实时交互上,在虚实融生中体验文化叙事的巧妙,元宇宙下花山岩画创作是集岩画内容、游戏角色、体验者三者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数字动态化的过程。实时动态交互的叙事打破了原有文本的局限性,使得文本形式以超链接的形式容纳多序列阅读与超媒介的关联,且元宇宙依托于海量内容平台、5G 算法及实时渲染能力,将创造出丰富的场景剧情与多元化互动花山岩画叙事场景。当数字化传承由单向输入转向实时参与,传统岩画文化叙事被元宇宙沉浸式互动模式所逐步替代,如何为用户提供花山文化内容交互的可能性,使用户沉浸式体验参与到花山岩画的乐趣至关重要。

五、元宇宙技术给花山岩画受众角色的改变

1.从观看者到参与者:全息化的沉浸

在传统的花山岩画参观中往往存在“一堵墙”将人与景相隔,象征着参观者与岩画文化之间的界限。元宇宙技术将打破观看者在“墙外”观看的限制,使其从观看者到参与者转变,以游戏第一人称视角在花山岩画中沉浸式体验各类主题场景内容。在元宇宙时代所带来的多连接、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等技术支持下,三维立体场景建模、实时渲染、感知交互以及近眼显示技术将在元宇宙花山岩画叙事语境中广泛应用。参与者将声音、移动、触觉和表情等行为,以传感器形式输送给云端服务器,通过感知交互、实时渲染、高网络传输等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处理,实时虚拟交互为参观者架构全息化、沉浸式的花山岩画的文化体验。[7]元宇宙技术对用户沉浸是由场景沉浸、时间沉浸和情感沉浸构成的。场景作为形成用户沉浸的物质基础,时间沉浸用以提高参与者自主获得体验的现实渠道,情感沉浸则将参与者的沉浸感上升至文化认同的高度。首先,元宇宙花山岩画沉浸感体验在于感知交互系统带来的场景沉浸;参与者数字角色的数据化使得感知交互系统与参与者身体进行实时数字化渲染并复刻,这意味着参与者能近眼显示并参与到花山岩画的内容形式中,元宇宙将打破传统岩画观赏叙事方式,参与者高度自由地选择内容形式,将其解构并重组,且体验时间灵活自由,自主探索将会提高岩画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再者,当用户带上“主角光环”将会显著提高情感沉浸,与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产生极强的情感共鸣。

Roblox 实现数字化剧情开发2

2.从观看者到玩家:游戏化的实时交互

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基于其纯艺术性的本体特征,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使其与数字艺术形式开放性融合成为了可能。游戏是图像画面所构成的碎片化蒙太奇,而花山岩画是由绘制或雕刻岩石所构成的蒙太奇,二者异质同构。其构成的相似性表明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数字化保护实现与游戏的交互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可行性,画游场景融合将成为元宇宙文旅产业的重要方向。在元宇宙技术支持下,文旅与游戏界限将被打破,人们以游戏的形式消费花山岩画文化,在岩画内容中体验游戏交互,用户既是参与者,又是玩家。例如大型游戏Roblox 提供游戏开发工具和方法,让用户参与游戏开发与测试,高度自由与交互让玩家体验创建剧情与玩法的趣味。在元宇宙所构建花山岩画的数字场景空间里,玩家通过自身游戏角色进入岩画故事情节中经历各类场景,可以实时交互体验游戏场景的乐趣,使得观看者从置身事外完成到身临其境的改变。[8]

3.从受众转为开发者:自由化的开放主体

元宇宙技术的开源化与开放化可以使文化受众从现实世界走向数字化世界,在花山岩画叙事场景中开发剧情线索,体验各类场景空间。元宇宙视域下让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发,游客将以自由的开放主体参与花山岩画内容创作,在传统的花山岩画文化叙事中,导游或以预设讲解花山岩画内容形式与文化内涵,受众在一定范围也能基于画面情节领悟场景中蕴含的文化寓意,但这是局限且片面的。在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数字化开发与传承上,受众可依靠自身形象及创建新的场景内容推动岩画内容多元化发展,进而推动花山岩画的数字化保护。并且元宇宙下花山岩画文化叙事空间给予了开发者多元化的数字化文化遗产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开发者可基于设定好的底层架构中,自由地解构与重组虚拟叙事场景的搭建,挖掘支线剧情与趣味活动,自由地探索场景内文化元素的输入以及如何融入于花山岩画底层故事的设计上。[9]在开发与交互场景创作中,开发者情感、意愿和心情可即时在场景内容叙事中体现,元宇宙视域下花山岩画数字作品也将依托于开发者文化素养、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导向所影响,开发者与花山岩画文化元素两者持续的互动与反馈,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推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宁明花山实景剧演出1

六、元宇宙技术对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启示与策略

1.打造沉浸化视觉语言,实现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

元宇宙视域下,加快数字文化遗产的研发是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沉浸化视觉语言基于实时建模技术、感知交互、近眼显示、视觉追踪等综合技术支撑搭建集视、听、嗅、触、味觉五位一体的沉浸化虚拟场景,实现沉浸式观看岩画动态体验。在内容形式上提炼极具代表性的岩画文化元素和极富视觉观感的艺术形式以三维立体影像形式让受众进行沉浸化体验,结合当下文化消费群体文化遗产观赏的精神诉求,为花山岩画文化遗产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在实现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时,应结合区域类文旅产业及其媒体产业,通过花山岩画文化遗产文化精神与相关产业的有效结合,基于民俗学、设计学、影视学和社会学视角制作短视频及舞台剧、动画IP、纪录片等形式在抖音、B 站等热门媒介上进行宣传,展示花山岩画的价值内涵与民族精神。通过充分挖掘花山岩画典型动作与经典场景、巧妙利用文化叙事结构、特有图像元素的视觉化体现调动观者的沉浸化体验,实现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转化。

2.依托现有场地搭台展演,提高元宇宙技术介入花山岩画内容的视觉观感

结合宁明县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保护区场地资源,在元宇宙技术的支撑下,花山岩画舞台展演作为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其恢弘艺术表演形式使得舞台效果极具冲击力和震撼感,作为提升民族文化遗产最有力的展演方式,通过挖掘花山非物质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用户需求进行结合,精心选取神女姆洛甲抵抗水怪故事等经典内容,采用壮语配音强化舞台展演的沉浸感,并结合裸眼3D 技术、全息与传感技术、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高科技,构建多感官与虚拟仿真实时交互的沉浸式舞台,提高花山岩画视觉观感。内容制作上需以选题贴合、制作精良为基础,充分提炼花山故事人文内涵与时代精神,结合数字技术提升场景视觉特效与实时互动环节的策划,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价值。[10]

3.建立虚拟数字展馆,拓展花山岩画数字宣传渠道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成熟与商用,虚拟数字展馆开始逐步推广下来。其优点为通过VR 成像等技术手段将实体形象转换成虚拟形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界限近距离地使观众直观地感受数字展品。虚拟数字展馆在整合现有相关文献、馆藏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梳理花山文化,通过图文并茂、视频解说、场景漫游、沉浸交互等形式,采取近眼显示、全息投影、增强现实、实时渲染和感知交互等元宇宙技术,打造花山岩画虚拟数字展馆,丰富花山岩画的内容。[11]并通过拓展花山岩画数字宣传渠道进行推广,如抖音、B 站和微信公众号等APP。考虑花山岩画图像人物形态单一且雷同,观者不易理解其文化内涵,需结合展演深入浅出地阐述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和时代寓意,并可结合虚拟数字展馆与花山岩画AI 场景进行游戏化保护,强化玩家对壮族花山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进一步凸显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价值,为其旅游产业和知名度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4.科技+花山岩画产品业态,活化花山岩画文化遗产IP 形象

科技+文创产业结合提升了花山岩画文化遗产IP 形象的附加值与融合性。通过对花山岩画文化内涵的挖掘,将文化创意与价值符号融合到各类产品之中,从而实现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活化。首先,通过对花山岩画文化+视频形式,借助短视频、B 站知识内容、民族剧场等媒介形式保护具有花山特色的视频语言,通过各类平台以视频形式进入用户视野,有效地拓宽花山岩画文化遗产IP 知名度;其次,借助花山岩画文化+动漫游戏形式,花山岩画多以人物形象IP 为主,其人物结构比例灵活自如,加上近年国漫主题崛起,可结合动漫及游戏等形式进行创作,打造具有民族性、独特性的花山动漫及游戏,间接提高花山岩画文化遗产影响力;最后,结合花山岩画文化+文创产品形式,通过制作旅游周边如服饰、摆件、首饰、纪念品等产品用以实现游客对花山文化的认同,从而推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升。[12]

七、结语

花山岩画作为记载壮族先民生活习俗的重要文化遗产,展示着骆越人原始的生活面貌及特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具有强大的民族遗产价值。文章通过对元宇宙技术介入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着手,从花山岩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受众、新媒体平台及产业化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以实现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为主要目标,采用元宇宙技术结合形成线上、线下形式进行有效推送与传播花山岩画文化产品,促进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花山岩画文化资源为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了一定意义的示范作用,也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注释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03):5-18.

[2]李晓秋.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李默.元宇宙视域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与技术框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1-7.

[4]李海峰,王炜.元宇宙+教育: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01):47-56

[5]黄飞.花山岩画品牌提升的产业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00-105.

[6]赵嘉.后申遗时代花山岩画艺术遗产的设计学转化及其策略研究[J].艺术百家,2019(03):191-195,210.

[7]向安玲,高爽,彭影彤,等.知识重组与场景再构:面向数字资源管理的元宇宙[J].图书情报知识,2022(01):30-38.

[8]华子荀,黄慕雄.教育元宇宙的教学场域架构、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06):23-31.

[9]荆琰清.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

[10]常雷.“沉浸式体验”在视觉领域中的媒介传播及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8(01):93-96.

[11]侯守明,景静.数字展馆中三维模型的快速建模及优化技术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01):50-52.

[12]董金义.基于虚拟现实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2):147-149.

猜你喜欢

花山岩画宇宙
宇宙第一群
花山请你来
花山,我美丽的家
我在花山等你来
这宇宙
花山恋
孜孜荣岩画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