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曲湖湘儿女工匠精神的赞歌

2022-12-07李缅艳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1期
关键词:重工

◆文/李缅艳

王成刚

编剧,湖南经视副总监、主任、记者,现任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编剧作品包括《弹孔》《战旗》《怒火英雄》《奔腾年代》《重中之重》等。

本书主要讲述了工程机械行业在智造转型的大潮下,国有上市公司麓山重工直面困境、坚守主业,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勇于与世界行业巨头“争峰”,最终实现创新智造、脱胎换骨的故事,是反映新时代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历程,展示当代中国工人崭新面貌的力作。

《重中之重》王成刚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9/79.80元

王成刚的新作《重中之重》聚焦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改革与创新之路,展现了科研人员与产业工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风貌,其题材之独特、立意之深远、剧情之生动、群像之丰富,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佳作。而随着该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麓山之歌》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的热播,杨烁、侯勇、焦俊艳、颖儿、夏德俊等老戏骨搭配青年演员的阵容让电视剧的人气居高不下,收视率稳步走高的同时,关于演员、台词、剧情等的讨论源源不断。受电视剧热播的影响,原著小说的销量也逐日攀升,不少读者都表示他们是先追的剧后买的书,因为“光追剧不过瘾,文字更能给人带来力量和慰藉”。不得不说,《重中之重》这样一部将冰冷工业写得热血浪漫的小说能受到市场的肯定和读者的追捧,在当下由言情、都市、玄幻等题材主导的小说市场可谓一股清流。

而《重中之重》书名中的两个“重”字,第一个“重”指的是“重工业”,强调了本书的创作背景;第二个“重”则是指这个行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人。要把这两个“重”字所代表的宏大命题融入创作,考验的是作者对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在行业叙事与情感叙事的交融中完成艺术转化的功力。

读过全书之后,不难发现这样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重中之重》中的大量情节来源于传统工业转型发展中的真实历史故事,如企业改制,重工换金融,产业空心化,“卡脖子”与“饿肚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都需要作者对相关历史和行业知识有丰富的积累和深入的了解。王成刚曾在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实验车间工作过,熟悉实验车间的工人操作、工序流程等,对工业、工厂和工人有很深的感情,后来进入电视传媒界,在其12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了大量重工企业。在接到创作任务后,他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研究,了解装备制造业,感悟何为重中之重,并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多家湖南重工企业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采风调研,收集整理了近百万字的素材,力求从调研中汲取创作灵感,筛选创作素材,以清晰扎实的事理逻辑还原产业历史,再现转型时期行业、工厂和人的改变,书写传统重工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之路。因此,《重中之重》既注重真实还原,又能够通过情节取胜,书中的“麓山重工”正是当下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缩影。

第二,节奏爽畅,庄谐并重。《重中之重》虽然是一部命题作文性质的主旋律文学作品,但在内容创作上并没有部分同类作品强塞说教和“鸡汤”的短板,也没有令人诟病的拖沓、失真和悬浮。叙事节奏从不拖泥带水,从第一章起就把主要矛盾冲突亮给读者:麓山重工扭亏无望,面临退市风险,为自救该何去何从?随着故事的层层深入,摆在面前的是三个方向:董事长方锐舟为盘活企业,主张壮士断腕,叫停“麓山一号”项目研发,用重工换金融;总经理明德江主张保守保壳,将发展目光对准环卫机械板块;工程师卫丞则主张持续投入,完成“麓山一号”自主研发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升级。这样就明确了作品的叙事主线,从而形成了非常有效的人物行为动机和叙事推动力,充分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同时,本书还把目光聚焦到了较少被人们关注的制造业工人群体。男主角卫丞是一个有反差萌的博士工程师,女主角金燕子则是一心搞事业的精英焊工,他们是戏剧中经典的“欢喜冤家”,通过二人关系的推进勾连起世间众生相,不仅情节安排张弛有度,人物对话也生动有趣,将现实主义的写实和理想主义的浪漫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王成刚用庄谐并重的方式将主旋律作品写出了满满的趣味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卫丞和金燕子的第一次“过招”是在“星光杯”技工大赛现场,作为麓山重工选派的参赛焊工,金燕子本可以通过扎实过硬的焊接技术夺得第一名,却被担任评委的卫丞两度“搅局”,最后遗憾拿到第二名,与一等奖的2万元奖金失之交臂。书中这样写道:

比赛结束,金燕子最终获得第二名,她气呼呼地追上卫丞,一把将他拉开的车门又给重重地关上。金燕子把第二名的证书举在他眼前,他下意识地往后撤了半步:“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一米二。”

金燕子看了看两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生气:“拜你所赐,第一名的两万块奖金没有了,你不该赔吗?”

卫丞不想搭理金燕子,用力拉车门却依旧拉不开,恼怒变成了刻薄:“你刚才烫的是眼睛?烫成了见钱眼开的马王爷?”

“马王爷不缺钱,我缺。公司效益不好,最近连着三个月没发奖金了,今天工资又要停发了,你说我怎么活?光合作用啊。”

听到卫丞提及麓山一号的研发经费从没停过,金燕子气道:“原来我们工人停发的工资奖金都给你这种瞧不起工人、只会吹泡泡的‘砖家’啦!马王爷这脑门上长的是鸡眼吗?”

“低维度的人往往嘲讽别人,快乐自己。麓山一号还有一千小时就要成功了,你们公司的命运也许会因为这项技术而改变,包括你。”卫丞话音未落,电话响了。“什么?!麓山重工的科研经费暂停支付了?!”他顾不上金燕子,立马开车走了。

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你来我往的对话,不但将人物各自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还四两拨千斤地将剧情推动到新的情节中去。

众所周知,工业类题材的文学作品由于涉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对普通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如何在不影响读者阅读体验的前提下,输出与剧情相关的知识点,使得相关专业知识不那么生硬乏味,对此作者也做过巧妙的设计。比如卫丞和金燕子的又一次“过招”:

卫丞慌张地从楼里跑出来,一看是金燕子坐在小电驴上踢他的车,便走过去看自己的车漆,金燕子晃晃脚示意自己穿的是球鞋:“软的,踢不坏。”

“你鞋底上石英砂的硬度是6—6.5,普通的铁硬度是5.5,车漆的硬度一般也就是1,最高不过3。况且我这空气套件是碳纤维的。”碳纤维比铁硬吗?金燕子不懂。

卫丞眼皮一翻,不屑搭理她,转身就走。金燕子追上去拦住他说:“正事还没说呢。你妈,我们主任,劝你暂停那个研究是有苦衷的。”

“我怎么不知道。”

“你知道什么?你要是真把公司告了,你妈这个全国劳模就会因为今天动手收拾胡登科背上处分,你这个当儿子的应该知道怎么做。”金燕子说完就骑着小电驴要走,卫丞伸手按住了车把。

“我要是继续做研究呢?”

“我要是你妈,今天就把你撞成……碳纤维零件!”说完她掉转车头,加速冲走了。

卫丞是麓山重工科研团队攻关的高碳材料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在他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研制出臂展111米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臂架泵车,成为迄今为止世界第一高度的泵车。而在书的终章,麓山重工派出臂架泵车到发生地震和核泄露的某邻国,对受损的屿鹤岛核电站成功实施了喷水降温。可见在作品中,“碳纤维”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向读者“科普”清楚的,像这样“不着痕迹”地向读者输出知识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处。王成刚坦言《重中之重》“主题很严肃,但不能一直绷着”,故事需要以男女主角之间关系的变化起到调整戏剧节奏的作用,同时力求实现“硬”的题材“软”着写,这就意味着作品在专业性和通俗性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对此,他表示:“这种平衡我们也是在尝试,不见得做得很好,我看出了一些毛病和硬伤,但这一步尝试我觉得是积极的。”

第三,以人为本,以工为核。《重中之重》中刻画了众多企业家、科研工作者和一线工人的角色群像,每个人物都做到了有血有肉、特点鲜明。比如以方锐舟为代表的企业家面对经营难题时主动求变,无论是前期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推进“重工换金融”,还是后来企业转型方案被叫停,放低姿态请回车间技术主任,最后全力支持卫丞打造智能车间、机器换人,都说明他们始终心系企业、敢于担当,是企业强有力的掌舵人。而以卫丞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面对科研项目资金被断流的现状,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挽救,为了保住麓山重工两代人的研制心血,拒绝海彼欧公司的专利收购,将核心技术留在国内,正是这种较真和执着攻克了国家制造业“卡脖子”的难题,帮助企业扭亏为盈,成功摆脱了“饿肚子”的困境。以金燕子为代表的一线工人则心怀理想、技术过硬,为了协助科研工作者主动前往环境恶劣的高原完成科研测试,金燕子性格爽直乐观,像春笋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始终不忘对制造业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制造业历经深度转型终于迈上了智能化的台阶,《重中之重》正是要告诉读者,发展重工业最重要的是人,个人、时代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共。面对智造转型大潮的冲击,从业者们必须顺应潮流求新求变,才能站在时代的风口,促进工业发展。作为描绘新时代中国重工行业从业者自强不息的画卷,《重中之重》是对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践成果的文学呈现,既塑造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重工人形象,也唱响了一曲湖湘儿女工匠精神的赞歌。

猜你喜欢

重工
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
鞍山嘉阳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重工:引领中国船业远航世界
中南重工斥资亿元跨界文化传媒产业
瑰丽白渡桥江南重工摄影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