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思维和生活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2022-12-07李茂叶诗雨李玥蓉赵嘉诚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娱乐内容大学生

◆李茂 叶诗雨 李玥蓉 赵嘉诚

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思维和生活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李茂 叶诗雨 李玥蓉 赵嘉诚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382)

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对新事物产生捕捉且适应迅速的特性,使得大学生成为现今信息碎片化的主要受众。如今社会结构的各色发展趋势使“碎片化”取代了原有的“社会整体化”。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各方面处于塑造成型阶段,大学生浏览碎片化信息时,在满足其获取信息需要的同时,其生活和思维也易在此过程中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信息碎片化的现状和对当今大学生群体生活和思维的积极消极影响以及相关问题挑战的产生原因,找寻能正确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的对策。

信息碎片化;大学生思维、生活;影响;对策

信息内容碎片化是信息碎片化最直观的表现。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进入知识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完整的信息被“粉碎”成各式各样的信息片段。信息传播内容的海量、零散、多元和片段化是其主要体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传统的信息媒介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信息碎片化成为现今信息获取的主流。从中涌现出的如抖音,快手式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将原有集中完善的信息拆解致使信息“零碎化”,其显示的“时间短,内容少”的特点在广大信息传播方式中脱颖而出。

1 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思维和生活的影响

信息碎片化传播对满足大学生需求存在着积极影响。例如,新媒体时代下的通讯设备、互联网等使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获得极大的便利,革新了信息获取方式,降低了信息接收门槛;生活方面,依靠自媒体,大学生不再只是信息中的接收方,摇身一变成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方,固有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被自媒体的赋权功能所颠覆,使得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话语权及社会参与度显著提高。然而理论与实证都告诉应辩证看待事物,信息碎片化在传播平台上呈现“多样化”,在传播内容上呈现“泛娱乐化”和“个性化推送”的特点以及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使其在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同时,对思维和生活的消极影响亦突出显著。

(1)信息聚敛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使得注意力匮乏

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即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1]。人的大脑在太过追求获取信息的速度时不能很好地处理信息,从而影响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平台如抖音、微博等其信息简短、更新迅速的特点,使得受众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各种信息,过于追求阅读信息的速度。长此以往,人们愈难以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比如认真读完一本书,看完一部纪录片......习惯于碎片化的信息,希望能尽快地获取信息,而不考虑信息是否需要和完整,反而影响自己的注意力。

(2)降低认知成本,却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每天通过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微博等多种途径大量地接收和传播碎片化的信息。信息的碎片化使得大脑不需要过多理解,耗费过多认知资源,降低了认知成本,让人们误以为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人们在获取碎片化的信息时只关注着事实和结果,而信息对读者来说成了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如同流星在读者脑海里划过,只留下了零星光迹,并没有使读者学习到真正的知识体系。

(3)传播内容泛娱乐化使得"奶头乐"效应愈发明显

信息碎片化的传播依托着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其对主流价值观导向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传播内容大多泛娱乐化,让大学生们在接受着娱乐信息,满足所需快感的同时,也沉迷于此,甚至把娱乐当“止痛药”,"奶头乐"效应愈发明显。为娱乐疯狂的人们,也被碎片化的娱乐奴役。长期沉溺于泛娱乐化的内容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面临危机,“娱乐至死”的观念盛行。他们热衷地追寻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迷恋着五花八门的综艺八卦,享受着娱乐带来的快感,却最终沦为娱乐的附庸。

(4)信息快速交替限制深度思考能力

互联网时代,每天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你拼命追赶,生怕错过一条就好像要被时代所抛弃一样,而殊不知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正在一步步毁掉你深度思考的能力[2]。美国学者莫提默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到:“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对理解力的一种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碎片化阅读以非线性和内容快速转换为特点,使得信息快速交替,思维的不断跳跃和注意力的分散致使人们难以专心于某一个信息,限制和影响深度思考能力。

(5)陷入“个人喜好”的“信息茧房”之中

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一方面受限于高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也更愿意接受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当下各类 APP 以大数据算法为卖点,为每位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信息推送,导致算法以外的内容难以进入受众视野,渐渐包裹于个人喜好的“信息茧房”,获取的知识单一化、片面化。《信息乌托邦》中写到:公众会按照个人偏好有选择性地接触媒介信息,并最终呈现出个人日报的形式。用户的每一次浏览都会被记录,我们看似获得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但实际上,我们早已陷入了“个人喜好”的“信息茧房”之中[3]。

2 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思维和生活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多元化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具有对新鲜事物敏感和追求新奇的特征,使其成为信息碎片化受众的主要群体。信息碎片化以媒体作为传播的载体,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加工、处理信息的数量与速度。然而,当代大学生本身所带特点的独特的个性化也使得大学生信息加工处理深度、质量、理性感悟的不断缩减[4]。互联网的虚拟世界,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缓解现实中的压力,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对互联网产生严重依赖。

第二,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足。元认知能力的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5]。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传播技术广泛地作用于生活当中,但随着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上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各类APP,使得元认知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消极影响。比如,有了搜题软件,使得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不再独立思考而直接用软件搜索答案,产生思维惰性;有了短视频软件,各种各样的搞笑视频、娱乐花絮使得学生难以长时间专注的学习和思考,沉迷于泛娱乐化的信息中。

(2)信息传播平台方面

第一,平台“个性化”推荐限制空间。在个人层面,个性化推荐使人容易沉浸在自我偏好构成的“过滤气泡”中,造成信息过载[6]。软件后台数据库中对所收集的用户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呈现出的信息总是“投其所好”,使得用户处于被个人偏好包围的信息环境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用户无法感知兴趣之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空间,不利于广泛地接收信息,使人们陷入同类信息过多的限制圈。因此,个性化推荐既迎合了人们的兴趣,又限制了人们的兴趣,用户可能最终在信息世界中自我设限,思想裹足不前。

第二,传播内容大多泛娱乐化。为追求市场经济效益,大量博人眼球的恶搞和低俗内容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数不胜数。互联网飞速发展,一方面,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普通人成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与媒体的官方性不同,这些个体凭借兴趣点制作和传播的信息,大多以娱乐化的内容形式呈现,信息的内容也不在“之乎者也”,而是更加通俗直接。另一方面,娱乐潜力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得当下各平台传播内容均更愿意以泛娱乐为主,而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化内容却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缩减生存空间。

3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解决相关消极影响的对策

(1)合理的自我控制

频繁地使用电子产品刷短文字、短视频,并不是一种适当的休闲娱乐方式。相反,长期沉迷于此,不仅会使我们精神涣散,而且限制大脑的深度思考能力。《唯有自律,方得自由》曾阐述过,人对自己欲望的控制,是你成熟的表现。控制自己沉迷在碎片化信息的时间,给自己设立一个适合的期限,否则就丧失了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意义,自己反而变成了手机的奴隶。短视频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我们不需要一味地抵制,但是一定要学会合理的自我控制。

(2)科学地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信息时代,用户注意力背后就是利益,信息生产者都纷纷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专注越来越难[7]。美国格洛里亚教授发现为了获取碎片化信息而保持的“随时在线”“随时被打断”的状态很容易让大脑陷入注意力过度活跃障碍,并且还会降低思考速度和工作效率。欧洲工特奥•康普诺利教授认为,间歇性的压力才是健康的压力,才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完成任务。大脑同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科学地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才能在学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3)保持适当输出,用输出引导输入

大脑会欺骗自己,让你忽略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并且让你在生活里不断寻找安慰剂。长此以往,大脑让你对自己的现状麻木。更可怕的是,一个人的无知是通过没有自省的机制放大的。写是最好的自省。当你未能很顺畅地写下来一样知识的时候,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对此的掌握程度。持续的输出可以让自己慢慢积累知识架构的素材,并且这种付出努力的记录会让你记得更加牢固。真正地了解自己哪些知道,哪些不知道,而不是那种下一步“跳一跳摸得着”的知识。只有清楚自己不知道的内容时,使用看碎片信息的时候才能够非常专注在特定的领域,同时也减少了焦虑。

(4)筛选信息渠道,让大脑掌握主动

网络信息时代,对信息的甄别、质疑、批判能力,决定了“信息食谱”的质量[8]。在海量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出对自己有价值的讯息,将之加工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保持大脑的清醒认知,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未来简史》的结尾中写到:“过去想阻挡思想言论,做法是阻挡信息流通。但到了21世纪想阻挡思想言论,反而靠的是用不相关的信息把人淹没。”因此,在浏览信息之前,先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是什么,然后设定一个关键词,有目的的去看,而不是盲目地、被动地浏览接收APP推送的信息。这样你的大脑始终在寻找自己所关注、需要的信息,更利于自己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丰富,不容易疲惫和注意力分散。

(5)政府强化新媒体的监管

顾海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书中指出:“环境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中国娱乐产业经历了十几年的野蛮生长,是我国数字经济重要支柱,其背后汇聚了大量的资本。而当下,娱乐产业飞速发展加之政府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稍显不足,使得很多短视频平台上的很多内容呈现出泛娱乐化、缺少主流价值导向的特点,以娱乐、低俗博人眼球的不计其数,使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便陷入“奶头乐”的陷阱中,成为“娱乐至死”的受害者。因此,政府应强化新媒体的监管,推动和引导网络媒体传播内容坚持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4 研究结论

传播的形式会影响甚至决定传播的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要,传统媒介信息的获取和研究的方式正逐步改变,信息碎片化成为现今信息获取的主流。从中涌现出的如抖音,快手式的自媒体传播平台的诞生将原有集中完善的信息拆解,导致知识碎片、思维缺失、有量无质。如果没有全新的传媒和传播方式,这个趋势几乎是必然的。

虽然网络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齐,但也不能说我们没有办法应对。所以,我们提出以上几点建议。网络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因而学会筛选信息来源、合理控制自己、关注自己需要的点并适当输出就是我们在碎片化信息中不迷失,形成系统性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

[1]赵丽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学理论,2019(08):147-148.

[2]姜正君.“短视频”文化盛宴的文化哲学审思——基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20(02):97 -107+148.

[3]唐天健,张晓.算法媒体消费者行为与信息茧房的被动性恶化[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11):13-21.

[4]叶辛.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研究——以绍兴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J].绍兴.传媒论坛,2019,2(12):167+169.

[5]胡姣,张文兰,陈思睿.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2):36-43.

[6]巫彬,杜礼雪.侵蚀与消解:个性化推荐算法场域下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危局[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04):1-7.

[7]赵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媒介素养的研究[J].北京.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1):189-191.

[8]刘雯.信息连接过载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表征和提升研究[J].传媒,2020(21):82-84.

天津理工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思维和生活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编号:202110060071)

猜你喜欢

娱乐内容大学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主要内容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