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初步探索

2022-12-07

中文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绿水青山黄河

李 鹏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物产丰富还孕育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黄河流域逐渐出现了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现象严重威胁着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当前黄河流域的发展与保护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相对应的关于黄河流域保护与治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的挑战。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保障黄河流域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复兴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河湖治理,不断加强对于流域的保护力度,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在这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

从古到今河流始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人类文明大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在中国长江与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先天独有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了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的流域覆盖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它的长度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每年都会产生数亿吨的泥沙,其中一部分流入了海洋,另一部分在下游形成了冲积平原,为黄河流经沿岸城市和乡村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基础。黄河塑造了素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中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黄河流域内的水能资源也是极为非常的,为黄河中、上游流经区域的工业与农业的崛起提供了丰沛的水能资源。然而黄河水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这些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气候,导致降水量大大减少,然而黄河流经恰好给予了该区域丰富的灌溉水源,因此途经干旱少雨的区域里土地便出现勃勃生机。黄河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灾害,在黄河下游容易决口改道。由于黄河下游地势平坦,所以流经该地区水流变得缓慢,导致河水中大量泥沙而逐渐沉积在该地区,由此河床不断被抬高,形成为“地上河”,雨季来临,当两岸河堤遭暴雨的冲刷时,洪水随时都有决堤和改道的危险,因此给黄河的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1]。

黄河流域面积甚广,辐射面积更是辽阔,其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挑战和问题,中国人对黄河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也是由来已久。黄河中上游地区分布着大片的沙漠又加上与黄土高原交界,一年四季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多大风天气。因为该地区的全年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和人们生产活动用水困难的制约,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下。当前阶段,黄河下游地区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如长年沉积的大量泥沙使河道淤积问题日渐突出,给每年雨季防洪任务造成很大挑战,洪涝多发的同时对航运不利于航运的发展,以及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一直存在。再加上黄河流经地区,人们无节制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共同形成了影响黄河流域发展的主要困境,解决当前问题还需黄河沿岸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发挥作用。

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存在于某一段,而是贯穿于黄河的上、中、下游各个流经区域。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颇为棘手,地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中东部、宁夏全部、内蒙古中西部以及陕晋相关地区,既是一些少数民融汇地区和革命老区,又是六盘山特困区的分布,同样也是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资源开发潜力。该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造就了承东启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施行,相当部分重要项目在此落地,目前已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上下游二、三产业相配套的发展格局,具备了扎实的工业基础,现代经济产业体系逐渐兴起。新欧亚大陆桥的建成,是我国通向亚洲的主阵地,其地缘优势毋庸置疑。自丝绸之路兴起,“大河套地区”即黄河中上游地区都是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迅速的崛起,将肩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极为重要的支撑,在未来必将成为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和最为活跃的区域[2]。

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分布着我国四大沙漠,年降水量稀少、蒸发迅猛、多风多沙。该地区是蒙古高压控制的寒冷气流南下的地方,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但是,由于受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和用水困难的制约,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下,经济社会长期不够发达,造成了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富集中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展,这里应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黄河上游随着较单一的水电开发模式,宁蒙河段来水来沙条件恶化,造成主河道泥沙严重淤积,主河道逐步被泥沙堵塞,加快洪涝灾害的频次,严重威胁了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明显要比黄河上游形势严峻,由于上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流落差大和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疏松、水土流失等问题极其严重,每年的雨季雨水冲刷黄土高原,大量泥沙顺着河流一泄而下,尤其在下游河道被泥沙严重淤塞,不仅造成洪涝多发,而且对航运和灌溉都造成巨大影响,因而导致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更为恶劣。在千余年历史进程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受过历代战争、人类活动、政治中心迁移等的破坏,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长年累月上游原本清澈的河水在流经黄土高原后泥沙含量日渐增多,由于泥沙长年累月在河道淤积,使下游河床逐渐向上抬升,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下游滩面一般高出地面3到5米,最大达10米之高独特构造,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给下游的河道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下游人们的生产发展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黄河水少沙多的特征,必定要在汛期维持相当规模的输沙水量。随着流域内外河道的用水不断增加以及气候变化导致降水的减少,导致头道拐和利津汛期来水量远低于需定量输沙用水量,存在较大输沙水流量缺口;而且随着上游不断建成的水库,黄河河道径流产生明显下降趋势,汛期流量减少较多,导致河道淤积愈发严重。21世纪初,小浪底水库的落成使用后发挥了巨大的调水调沙作用,下游地区沙量减幅明显。但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整个流域有较大面积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治理,其主要分布在上游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3]。

三、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备受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这样能更好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拒绝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与环境和平共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做环境的友好使者[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其实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解决途径,在不影响经济建设会发展的同时,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以区域经济布局为突破口,通过优势互补、协调创新、稳步融合、结构更新的落实方式,摸索出以黄河流域作为先行区域的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对黄河流域而言,这是充满挑战的机遇,更是肩负使命的历史担当。黄河下游地区防洪任务艰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经济发展缓慢、可供工农业生产使用的水资源有限、黄河自身的调节能力不高、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一直存在,从而引发的生态问题逐年突出,下游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引黄灌溉带来的土壤盐碱化、耕作层薄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些年又见抬头趋势。这些问题也是影响黄河流域发展的主要阻力,而黄河本身只是显性问题的表面现象,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它的流域内[5]。

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发挥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依据不同区域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要素条件,统筹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国家土地利用和城镇化具体布局,弄清楚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和未来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开发方案,规范开发执行,逐步形成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循环区域经济布局。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区域为主体的禁止开发区应当以生态环境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在该区域内,除必要的设施维护和科学实验活动外,应禁止其他一切可能危害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保证生态产品的供应和文化遗产价值。同时,要进一步合理规划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公共区域的规划开发和后期管理,避免因旅游业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6]。

与长江经济带相比较,黄河流域与其有很多相通之处,它不单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发展纽带,而且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问题综合体,我们可从长江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首先,发挥河长制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河长制为长江流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重要的举措,河长制在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具体工作中河长制不仅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要与公众参与相融合,明确河长制工作考核和问责制度的建立,建立统一的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等。因此,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让河长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其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的流域面积之广,问题之多,长江流域在治理与保护中跨域治理的手段是立法,因为流域治理的面积之大问题非常的复杂,如果没有法律制度作为后盾那么在具体实施中会很艰难,所以在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时,必须要加快推进相关的立法工作[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握住黄河流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若干关系。黄河流域的绿水青山包含金山银山。从物质层面看,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我们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大自然界。绿水和青山中不仅包含着物质财富,也包含了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是绿水青山的特殊表现形式。黄河两岸的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物质不停地在运动,事物也在发展,广大劳动人民要通过自身的劳作从绿水青山中汲取自身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黄河流域的绿水青山保障着金山银山。人类在对大自然的利用和开发要追求循环可持续,绝对不能超过自然界自身的承载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反之就会反噬自身,生态环境为保障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绿水青山的价值超越金山银山。实现在生态保护和以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增长面前,我们曾经做过追求短暂利益的决定,但在新时期新阶段,生态保护已经成了与经济增长并驾齐驱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牢记经验教训坚决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发展而忽视了自然本身的规律,竭泽而渔的做法在大自然面前是行不通的。只要做到适度开发利用并加以保护的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发展拥有不竭的动力源泉[8]。

结语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学习国内外跨域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同时与黄河流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开拓出一条具有黄河流域自身特色的跨流域河流管理发展的新道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阶段性的计划,走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道路。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落实流域治理相关问题的立法工作,让实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工作进程不断完善调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政策、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文明执法并完善监督机制,逐步实现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管理,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献计献策,才能有力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福利最大化。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绿水青山黄河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