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几点认识

2022-12-07韩宏志

中文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厂务集体合同代表大会

韩宏志

(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阿尔山森林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22)

引言

工会认真履行维护职能,是工会服从大局,紧贴中心,服务职工,强化自身的有效手段和最佳结合点。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不断探索,正确认识和把握履行维护职能的内在规律和辩证关系,进一步建立完善维护工作机制,形成大维护格局,使工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源头参与,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基本前提

参与明确了工会在企业改革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落实民主管理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关键环节是把好源头参与关。如果在制订改革方案、政策、制度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参与不进去,实施起来就要困难得多。因此,源头参与就显得极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源头参与是最有效的维护。在实际操作中,一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一方面,基层工会主席必须首先做到源头参与,参与一切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企业制度、规章的制定,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主张,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依据;另一方面,面对新形势下维权工作的需要,工会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宏观思考和源头参与的能力,增强工会干部自觉维护、主动维护、敢于维护的责任意识,名副其实地当好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二是建立健全参政议政制度。如工会参与政策制定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出席有关会议制度、行政向工会通报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途径,提建议、提议案、直接参与集体合同、资金分配、职工福利基金使用和各项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决策,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认真承担起工会的责任。只有参得进,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工会的建议和主张,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做好民主直选工会主席工作。工会主席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谁当主席,职工最有发言权。要把那些替职工说话办事、作风正派、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威信高、职工依赖、热心工运事业的人选到工会岗位上来。这样既能体现广大职工的意志,又有利于工会履行维护职能[1]。

二、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主体形式和工作重点

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机构,这个性质决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代表大会这种民主管理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由社会主义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所决定的。职工代表大会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工作程序。职工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全体职工。由全体职工选出的代表组成职工代表大会。他们代表全体职工行使权利,表达全体职工的意志,体现大多数职工的利益。为此,要督促企业开好职工代表大会。首先,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推选出素质较高,能替职工群众说话的代表;广泛收集议题,全方位反映职工意愿和要求;充分发扬民主,超前审议和大会审议相结合;加强对职代会代表议案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其次,落实好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一方面,坚持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将集体合同草案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批准,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企业干部廉洁自律情况,集体合同的履行。另一方面,企业的一切重大经营决策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决定;职工代表民主评议意见反映主要干部的,组织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不断丰富职工代表大会的内容,提高职工代表大会的质量。只有把职代会这个体现职工群众意志的机构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体形式和工作重点,其效果也是最有效的[2]。

三、建立完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机制,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基本途径

实践表明,制度不仅以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为着重点,而且以切实维护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归宿。因此,基层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履行职责,就要抓住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这个“牛鼻子”,并在其中把握三个原则:平等合作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权利对等的原则。不平等的合同就是不合理的合同,就无法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这样的合同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工会是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要慎重,要广泛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既要考虑企业的发展,也要维护职工的利益。不能形式主义,走过场。同时,要以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质量,逐步形成真正由双方平等协商决定工资分配机制,为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注入实质内容。合同签订后,最主要的是落实兑现,应建立相应的机构监督保证合同执行,促使企业和职工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使集体合同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3]。

四、实行厂务公开,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职工的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工作重点、结合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继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发展中完善,在巩固中深化,在实践中创新。

首先,从厂务公开不断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健全制度,对厂务公开的机制、职责、内容、程序、公开方式、公开时间等做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使厂务公开工作有序可循、有制可依,保证效果。有的单位还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充实和丰富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使厂务公开融合在各项工作中。其次,加强基础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做到了“三个四”。在要求上做到“四规范”,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监督方式。工作中做到“四及时”,及时掌握单位的重要信息和动态、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及时向职工公开、及时对职工群众意见进行处理反馈。公开形式健全了“四个一”,有一个公开载体——职代会、有一个公开阵地——公开栏、有一个接受职工群众意见的硬件——民主管理箱、有一套反映工作情况的记录——基础材料。使厂务公开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这些年来,由于企业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些企业经营者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利益受损的问题发生。通过厂务公开,把职工工资收入、资金分配、下岗分流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向职工公开,能够有效地防止有些企业经营者“暗箱操作”之类不民主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把厂务公开深入持久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努力做到:其一,工会要在履行好职代会日常工作机构的职能,承担起推行厂务公开的日常工作职责,使厂务公开在机制上与职代会相衔接,内容与职代会职权相一致,具体操作与职代会工作程序相统一,以职代会为主渠道的公开形式与其他公开形式相辅相成。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专题巡视检查,不定期组织职工群众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对厂务公开情况作出评价,反馈给领导小组,以监督改进。其二,完善并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组织实施,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监督检查,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这一领导体制,建立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将厂务公开的情况纳入企业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并作为对各级领导班子考核的主要内容和奖惩的主要依据。其三,制定规范的厂务公开实施办法,在制定办法时,要求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实质,明确职责,规范操作。规范公开方案;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监督;等等,并通过企业内部“小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四,加强对厂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建立并完善厂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制度,这是推行厂务公开的有力措施,也是保证厂务公开得到落实的重要环节[4]。

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增强厂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厂务公开的民主管理。继续做好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重大问题、职工切身利益问题、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密切相关问题、热点问题的决策工作,切实公开职工群众关心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不断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把深化创新和厂务民主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会应主动承担工厂的日常管理工作。企业要认真落实厂务公开的各项规定,切实负起厂务公开的主体责任,落实厂务公开。最后,切实加强企业厂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践和探索,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企业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厂务公开的主要渠道,坚持企业重大事项提请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接受职工代表的监督。完善党政工会制度和职工代表检查制度,切实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载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加强厂务宣传。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充分利用厂务宣传专栏、厂报、墙报、板报、意见箱、职工座谈会等形式,使员工第一时间了解公司和现场的动态和相关情况。

厂务公开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把厂务公开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工作目标,统一到行政工作,党建工作、廉政建设和工会工作中。坚持厂务公开同政绩、评先评优、奖金兑现挂钩,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用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拓展和充实厂务公开的内容,使厂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保障职工各项民主权利的落实[5]。

五、对职工群众特别是特困职工提供帮扶,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直接具体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困难职工群体遇到的实际问题,除职工下岗分流失去劳动岗位而一时又找不到工作或家庭人口多,收入少造成贫困以外,还有其他多种原因,而且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老贫困户可能脱贫,新贫困户可能产生。有的具有劳动能力可以生产自救,有的贫病交加,根本没有“造血”功能。因此,这些困难职工群众最需要关心和帮助,需要工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工会要努力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采取因人而异的必要举措。一是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于突发性的灾难、大病医疗、子女入学等事情造成困难的职工要给予相应的救助,以解决职工生活困难。二是要坚持行之有效的各种扶贫形式。如领导与困难职工结成“一帮一”扶贫对子、落实帮扶责任制,由工会牵头组织实施。还要相应建立困难职工生活状况定期报告制度,以规范帮扶解困工作的正常运行。三是建立和完善困难户档案,管理到位,并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户立卡建档,定期填写,实行动态管理,跟踪问效。四是建立政策帮扶制度。在制定政策时应向困难职工有所倾斜,对有脱贫能力的职工从物资上、资金上、场地上和技术上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家无劳力,又身患疾病的特困职工协助政府给予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费,企业也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济补助。五是建立扶贫救助基金,这是抓好职工扶贫主要的保证条件。在以资金扶贫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扶贫措施,将扶贫措施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人头、确立脱贫时间,建立奖罚机制,促进扶贫工作。只要基层工会关注职工群体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对身处困境的职工千方百计地帮助和救助,把这些工作做细、做实,才能有效的维护好困难职工群体的切身利益[6]。

结语

总之,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基层工会要做的工作很多,为了从根本上维护企业职工的权益,工会还要抓好维护机制的建设。已建立起来的机制要巩固,并在巩固中加以完善。同时,为适应维权内容扩展的现实要求,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针对薄弱环节和空白地带,参与和促使建立内容具体、原则性和操作性都强的新机制,从而将维权的机制覆盖到广大职工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民主权益的方方面面,为职工说话,为职工维权,把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好,发展好,真正把工会办成职工的温暖之家。

猜你喜欢

厂务集体合同代表大会
怀柔区工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
我校社科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举行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对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中不同劳动报酬标准的疑问
献给中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外一首)
服务业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油田厂务公开的几点思考
集体合同二三事
项目管理中厂务公开的重点与难点
云天化国际获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