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祥符镇老鹰水库集雨区种植业污染防治浅析

2022-12-07付方军李洪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2期
关键词:种植业化肥有机肥

付方军 李洪

1.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中心小学,四川资阳2.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资阳

1 祥符镇老鹰水库集雨区种植业污染现状

老鹰水库始建于1959 年,于1964 年完工投入使用。水库前期主要功能是农田灌溉,1993 年开始作为资阳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

祥符镇老鹰水库集雨区(以下简称集雨区) 的总面积约10.21 km2,岸线长9.53 km。集雨区耕地面积4 674.93 hm2,二级保护区耕地面积158.53 hm2,一级保护区已全部休耕恢复生态。集雨区是四川种植业发达区,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800 人,种植经济作物是集雨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旱地种植模式主要是油菜-玉米(西瓜)-菜,水田种植模式主要是油菜-水稻-菜等,复种指数高达300%。多年来,为促增产、保供给,集雨区农业资源超强利用、化肥农药投入过量,造成种植业面源污染,而年平均近1 000 mm 降雨量,会将种植业面源污染带入水库。减少种植业污染,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贡献力量,履行农业部门环境保护职责,成为祥符镇农业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2 种植业污染治理的困难

根据种植污染情况,治理中存在以下困难。

1)水污染物构成难以量化。目前,通行的水质监测指标,明确了水中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但污染物来自何处、何行业,以及各地、各行业在水污染中的占比,难以逆源量化。

2)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无治理手段。目前,农村劳动力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因有机肥施用需大量劳动力,施肥方式以撒施化肥为主,不施有机肥,化肥农药利用低、流失严重。农业部门是指导农业规范生产的部门,但是发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行为时,农业部门无处罚依据,面临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困难。

3)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差。受传统观念影响,农业生产者片面追求产量,存在上网购买、滥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对农村环境污染熟视无睹。

4)种植业污染治理机制不健全。未系统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包装、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机制,回收与处置结合不紧,导致投入品包装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难。

5)种植业结构调整困难。因集雨区是典型的农业区,种植经济作物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高收入的经济物种植调整为退耕还林,农民不易接受。

6)秸杆还田率低。祥符镇秸秆禁烧工作扎实,但综合利用率低,农作物秸秆大部分丢弃在田边地角,任其自然腐烂。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3 集雨区种植业污染治理的建议

1)开展绿色种植技术推广。集雨区要率先规划为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推广标准化种植业技术。一是实施化肥减量行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推广新型肥料、增施有机肥等,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10%。二是改变施肥方式是。积极宣传引导农户利用施肥器进行深施,逐渐纠正撒施的不良习惯。三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2)大积大造有机肥。目前,农村生活垃圾、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田间杂草等有机肥源很多,要形成大积大造有机肥的氛围。修建有机肥堆沤池,集中杀菌、灭虫,既清洁了村庄,减少有机物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又能将有机肥还田。既改变了土壤团粒结构、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又提高了农产品的抗性和品质。

3)恢复挑沙培土。土壤中的肥料是以分子状与土壤结合在一起的,水土流失将肥料带入水体,加重水源氨氮、总磷超标问题。在集雨区引导农户每年冬季挑沙培土,在土块下边,离土埂1.2 m左右开1条宽60.0~80.0 m,沟深1.5 m 左右的沟,向土块上部回填20~30 cm 厚的泥土,这样汛期冲刷的泥沙沉于沟中,在保持水土的同时也减少了对饮用水源污染。

4)推广农作物秸秆就地覆盖腐熟还田。秸秆“五化”利用中,就地覆盖腐熟还田,是川中丘陵区最具操作性的利用方式。通过多年秸秆就地腐熟还田试验表明,玉米收后及时将秸秆顺行依次摆放于地表,两侧种植下季作物,相当于膜侧栽培,油菜蔬菜等秸秆在地中堆码成垛(无论水田旱地均可,1 hm2秸秆堆60 垛,用绳稍加固定),到秋末就基本腐熟,结合旋耕整地还田,秸秆可变废为宝。长常坚持使用该技术,能提高土壤腐植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达到免耕效果,减少肥料流失。

5)土地流转、退耕还林。在离库岸线100 m内的耕地和坡度25°以内的耕实行土地流转,种植常绿、不落叶、耐湿的生态林,如种植台湾桤木,8年可间伐,平均每年产值可超过种植玉米的产值,由农种植业向林业转变。

6)消落区种植水生蔬菜。水源集中流入水库的消落区内可种植水生蔬菜,吸收氮磷钾,减少有害农药、肥料流入库,但需做好挡墙,防止水生蔬菜在水库中漫延。

7)调整作物布局。总体思路是既要使农户增收,又要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不污染水源。一是推广油菜-蔬菜-玉米-南瓜种植模式。油菜用药用肥都少;蔬菜主要为90 d 左右的沙锅底、杂菜、儿菜,这些蔬菜种植几乎不用药,只施一次提苗肥;玉米主要是防治螟虫、纹枯病及蚜虫;南瓜主要是防治白粉病。二是推广水稻-鱼-菌(羊肚菌)种养模式。羊肚菌菌种选择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种子,羊肚菌采摘一般在2 月20 日~3 月20 日,单产一般在3 000~3 750 kg/hm2(鲜菌)不仅增加了产值,还减少了化肥用量。三是推广玉米-黄精粮药种植模式,黄精不施肥、不用药。

8)推广果园生草技术。在果树园中种植苜蓿、三叶草,可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土壤肥力、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治理水土、减少污染。

9)建立防治种植业污染的长效机制。一是量化集雨区污染物来源及其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占比,明确治理方向,精准施治。二是颁布农业投入品使用地方性法规,制定刚性约束农业生产者行为的条款,方便执法。三是制定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的引导政策,对施用有机肥达到一定数量的农户给予补助,引导施肥方式转变。

猜你喜欢

种植业化肥有机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农业农村部公布100个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蔬菜施用有机肥不当的原因及科学防控措施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4种农家有机肥对当归增产效果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