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助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07李树梅

中文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泰州市泰州惠民

李树梅

(泰州市图书馆,江苏 泰州 225300)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体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泰州市持续推动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为目标,积极打造数字化场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内容方式,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专业化水平,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如何更好地做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呢?笔者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快数字化建设,实施文化创新工程

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统筹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覆盖、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促进公共文化有效供给手段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服务内容由基本文化服务向延伸服务转变,服务形式由“单向输送”向“双向互动、供需对接”转变,服务方式实现了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实体服务与虚拟服务相结合、定时服务与全天候服务相结合、近程服务与远程服务相结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益。如泰州市图书馆将近几年举办的每场讲座通过高清拍摄、字幕加配等制作加工,以精美的画面还原讲座现场。2021年,将讲座的后期视频在泰州政府APP“我的泰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网络平台点击量数万人次,活动品牌得到提升。泰州市图书馆举办的少儿数字资源推广活动也同样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内容涉及绘本故事、趣味连环画等,同时根据需求,新增设裸眼4D体验、举办“探索恐龙”裸眼4D互动、“蝴蝶谷探秘”等4D互动活动,增强小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培养他们数字阅读的使用习惯。

1.购置多种数字资源,通过网站平台提供数字阅读

购买了超星—读秀知识库、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汇雅电子图书、龙源电子期刊库、中国强制性标准数据等电子数据资源,读者通过互联网利用电脑、手机、平板可以在馆内馆外实现图书、期刊、论文等各类知识的数字阅读。2015年设立4处手机用户电子书借阅平台,2016年泰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除提供续借、查询、公告等服务外,增设了微信阅读功能。与此同时,泰州市各县(区)公共图书馆也纷纷通过购买数据库的方式,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展数字资源服务,满足各市(区)基本的数字阅读需求。

2016年,泰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均参与了江苏省少儿数字资源共建联采活动,各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使用南京图书馆购买的“中国连环画阅读馆”“乐于学”“宝宝智库”等13种数字资源。通过各种线上访问、线下的体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少儿读者了解和使用该资源,让少儿数字资源逐步成为泰州市青少年阅读、学习的重要途径[1]。

2.加快自建资源建设,建成数字化古籍服务平台

2016年起泰州市图书馆试点进行古籍数字化建设,现已建成古籍数字平台框架,并逐步进行古籍的数字化加工,力争2017年完成自建古籍数字平台建设并将加工完成的部分古籍数字资源上线对读者开放。2018年起,将继续指导各县(区)图书馆进行各馆馆藏古籍进行数字化平台建设。2020年,完成泰州市古籍数字化建设,并向泰州市广大读者开放。平台建成后将对馆藏古籍的保护和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加快自建资源建设,建成数字化古籍服务平台。平台建成后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馆内的古籍数字资源,这样读者不但可以通过终端查阅馆内古籍的数字原貌,也可以避免手工查阅对古籍带来的损伤。泰州市图书馆将10部馆藏历史地方文献《岳墩小志》《松林庵小志》《吴陵牧影》《吴陵艺苑》《痛史一斑》《梓里抽奇录》《斗室诗抄》《族谱学概要》《论语政要》《新生活解证》逐页扫描,内容涉及地方志书、文史以及哲学等。后期对图片进行格式处理,加以索引制作,上传至“泰州市图书馆历史文献特色库”,便于线下读者的远程访问,有助于消弭信息鸿沟,方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地方古籍文献。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无须工作人员值守,通过自动化设备及监控设备实现读者进出控制、借还图书操作以及安全管理,可全天候为读者提供服务,方便满足读者在图书馆闭馆期间的读书、借阅需求。

3.丰富移动阅读功能,满足手机用户的阅读需求

移动用户的迅猛发展让读者对手机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泰州市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加强移动阅读功能的建设。泰州图书馆引进“云借阅”手机电子书刊借阅系统,该借阅系统包涵500种电子期刊和两万种电子图书,读者可以在市图书馆、机关分馆、市民服务中心、稻河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借阅电子书刊;2016年,随着微信用户的日渐增长,泰州图书馆对微信服务进行了二次开发,泰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不仅提供续借、查询、公告等服务,增设了微信阅读功能。“微阅读”集成200种知名刊物、2万多册精品电子书和660多集视频供读者免费阅读、学习。

4.24小时自助阅读空间和城市书房建设

建成设施先进、环境温馨、资源丰富的阅读新空间,打造百姓身边的公共阅读场所。全市先后共建12家“城市书房”及自助图书馆,“泰州掌上图书馆”手机移动阅读APP投入使用。靖江市积极探索“城市阅读社会化”工作,打造“牧城书驿”城市阅读联盟品牌,通过公共资源与商业服务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织密了服务网点,扩大了覆盖人群,缩小了服务半径,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2]。

二、实现江苏“公共文化云”资源的联动共享建设

2018年1月泰州市文化馆与江苏省公共文化云平台进行对接,并在试点运行中保持全省领先。全市各级文化馆普遍利用“互联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号、网站、微视频等平台构成全市文化馆系统数字化服务的立体网络,极大地提升了文化惠民、免费开放的社会影响力,为打造“无所不在的文化馆”奠定了有力基础。

2021年泰州市文化馆依托江苏省公共文化云、泰州公共文化云、泰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泰州市文化馆门户网、泰州市文化惠民服务平台实现全年信息发布。通过开展网络直播、知识问答、人气投票、视频点播、全景资源、醉美非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网络直播活动将线下活动和线上展示相结合,有力推进泰州市数字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受众范围,让更多的群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参与文化,享受文化。

1.新增“数字文化馆融合子站”

基于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落地泰州专属域名的数字文化馆子站,融合提供省级平台共享功能模块,在实现相关模块的服务、数据、管理全省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为新增或完善功能模块提供独立前端(PC端、微信端)模板支撑,不影响全省一体化平台的其他站点。

2.新增“数字非遗”模块

在融合的数字文化馆后台提供数字非遗内容发布功能,适配前台展示内容栏目需求,能够发布泰州非遗内容、地域特点、保护传承、互动交流等非遗元素信息,支持以图文、音视频并茂的方式展示泰州地方非遗资源。

3.新增“惠民服务”模块

数字文化馆融合平台上实现惠民服务管理功能,实现全市惠民演出团队、点单员及惠民演出成果的管理,包括角色权限、业务流程、业务监管数字化功能模块的定制开发。

4.完善“知识问答”模块

配合“知识问答”小程序,实现红包管理、积分管理、题库管理等知识问答流程管理。

5.完善“其他功能”模块

活动预约(日期筛选功能)、群众留言、网络投票、服务点单、公益培训、泰州名片(文化地图)等功能。

6.完善“前端模板”界面

根据融合提供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定制开发新版PC端、微信端数字文化馆门户系统界面。

三、融合公共文化云平台资源打造“掌上文化馆”建设

泰州数字文化馆云平台,是依托“泰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对泰州市文化馆官网、泰州市文化惠民服务平台及泰州公共文化云平台三大平台进行融合,包含“文化资讯”“数字非遗”“互动服务”“泰州名片”“学术交流”“地方动态”“文艺培训”“资源鉴赏”“志愿服务”“文化惠民”等版块。市民只需关注“泰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云上看展、观演、阅读、听学,及时了解文化活动的各项动态。数字文化馆云平台的互动、网络直播功能,全市各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文化演出、培训、讲座、沙龙等,都可以通过平台线上预约,线下参与,群众也可在家中观看直播或事后回放,既快捷又节省路途时间。

四、新媒体运用,取得新突破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内容日益成为用户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内容制作者的数量与产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用户的审美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博历史类内容越发受到网络用户的青睐。

1.网上虚拟博物馆

对泰州博物馆展厅进行数字化采集,使用软件进行图片拼合,把二维的平面图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呈现给观赏者。并给观赏者提供各种操纵图像的功能,可以放大缩小,各个方向移动观看场景,以达到模拟和再现场景的真实环境的效果。通过加入重点文物展示、音频解说、视频展示等功能,将虚拟场馆和虚拟物品与多媒体进行集成,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到相关多媒体资料,嵌入虚拟场馆中,为用户提供更加生动、逼真的虚拟游览体验。可结合移动终端进入地图和信息浏览,使访客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就可以虚拟进行场景游览。

2.二维码辅助导览系统

为了满足观众全方位、多角度、更清晰地观赏珍贵文物。在游客浏览博物馆过程中,到达不同的观测点,可通过扫描展厅、展柜上的二维码,体验珍贵文物逼真、完美的3D视觉效果。同时,观众根据感兴趣的文物类别选择文物,将其任意旋转、放大缩小。满足参观者不仅随时随地看,还能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参观人群通过与文物零距离的接触和互动,获取到有趣、易懂、多形式、多元化的文物知识信息和文物故事,最终把博物馆搬进手机。本项目拟选取15件,在展厅中陈列的、进行过三维建模的15件文物进行定制的3D展示开发,实现珍贵文物三维模型、语音等多种媒体资源浏览播放功能。

3.转变网络传播方式,多角度宣传美术馆

为让更多市民观众了解和走进美术馆,美术馆从传统的微信公众号和电梯广告分享展讯逐步转变为“常更新云展览、联合新闻媒体、直播抖音分享”的新方式,及时分享馆内各类展览讯息,以更高效的智慧化、数字化的方式努力达到“书画普及和广大市民多角度宣传美术馆”的良好成效,积极提升高质量考核指标人群。如云展厅举办:泰州美术馆馆藏本土名家作品欣赏展、“文苑藏珍”——三馆馆藏书画精品展、“悲鸿精神”——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与中国网、中国商报、人民日报社、央广网、新泰州、紫牛新闻APP联合宣传展览;与泰州本土点击量较大的微泰州、平安泰州公众号,阅读量较大的泰州晚报合作宣传美术馆各类信息;利用抖音平台发布馆内外观展环境,美术馆领导亲自上阵介绍展览情况。

全方位的网络服务宣传泰州美术馆,使得观展人数呈现阶梯式的上升,为馆内观展人数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宣传保障。

五、运用“互联网+”理念建设,着力打造“泰州文化惠民服务平台”

运用“互联网+”理念,着力打造“泰州文化惠民服务平台”,开设了首页、惠民公告、演出预报、惠民成果、惠民团队等栏目,服务平台实行24小时开放服务,采用线上线下全程互动的动态管理模式。文化惠民券演出采用线上点单的服务方式,泰州数字文化馆云平台对全市主要的文艺演出团队进行视频和图文展示,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社区或镇街为单位,进行线上点单邀约演出,还可以在演出结束后,在线为该团队打分。确保了群众对文化服务的知情权、选择权,也可以让群众根据自己意愿对文化活动进行便捷、快速、自主的“点单”。进一步推动泰州市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丰富城乡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文化服务民生新路径,创新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文化惠民券”,实现公共文化精准惠民。

与时俱进,持续做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以推动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为目标,紧紧围绕公共文化云建设、群众文化数字化建设、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数字文化服务推广等,不断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完善“菜单式”服务机制,加快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开展“互联网+”云直播、云展览等线上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对已建成数字文化资源成果推广、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建设成果运用的深度与广度,更好促进泰州市公共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泰州市泰州惠民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泰州古韵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