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诗教课程构建与实施的个案研究
——基于新教育实验的视角

2022-12-07

文教资料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诗教诗词游戏

苏 静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传统诗教关乎中国文化本源与轴心,哺育了中国式的集体人格。诗教所涵盖的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其中的崇高价值观有利于儿童的精神状态的发展。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为文化的部分与载体,诗教也迎来了再度发展机遇。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是一个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以此作为方法论帮助建构现代诗教意义以及诗教课程开发模式,新教育实验下的诗教呈现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创新性。因而本文选取新教育名师孙惠芳的儿童诗教课程为个案进行阐析,并对孙惠芳老师诗教课程的内在逻辑与深层特质进行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立足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的孙惠芳老师及其儿童诗教课程。孙惠芳老师是新教育实验最早的成员之一,几年来一直学习新教育理念,始终践行新教育的使命与理想。其教育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新教育实验特色,且保留并发扬了传统诗教的育人思想。该诗教课程结构完整,贯穿整个年级与学生生活,联通家长、学校、社会三元力量,具有全面性。课程依托于班本课程,聚焦于创作,广泛运用自然、人文、社会等资源,超越课本知识,具有首创性。

经过一年半的课程,孙惠芳所教班级学生创作诗词千余首,其作品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与人文精神。此外,学生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曾被《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正是因为孙惠芳老师的课程理念先进、独具一格、成果斐然,故本文对其机制建构与成功要素进行研究探索。

二、儿童诗教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案例阐析

诗教本质关乎精神性,其内在是美与哲思的遥相呼应[1],指向人的“灵性”成长,对话自然与宇宙,追问人生与天地的哲理,因而诗教是对理想彼岸的不断趋近,是对“人文”的高度与精细体察。而新教育实验是对理想教育的不断追索,并对整个教育生活进行重构,其创造之源本身就关联着“儒”“道”思想,是再现文化生命力的文化创生,这一教育理论植根于本土,观照“天人合一”的灵性,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2],以及“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崇高精神对话”的五大基本观点[3],旨在“推动人类不断走向崇高”。因而诗教与新教育在本质上是共生的,在育人旨归上是耦合的。因而本文以新教育实验为理论背景,探讨诗教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自然诗词体系的儿童诗词创作

孙惠芳老师的课程旨在语文素养的提升、文化特质的熏陶与诗人气质的养成。[4]进行的是“自然诗词体系下”的儿童小诗词创作,即以花草树木、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为创作题材,以五绝、七绝、小令、中长调,五律、七律的创作为中心,形成的吟诵—鉴赏—创作“三位一体”的诗教课程体系。

(二)课程组织形式:虚拟与实体的诗词游戏

诗教自古以来不甚注重理论体系的形成,因而时至今日对于课程构建可供借鉴的教学理论相对匮乏,需要教师自主探索小学阶段可行的诗教样式。复杂的平仄规律与枯燥的技法训练成为课程开发的首要困境,需考量如何使学生在诗词创作学习中达到生命在场,如何能在现有的生命状态与知识水平下达到理解与欣赏。孙惠芳老师经过多年思考与探索,遵从儿童发展天性,选取游戏作为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并积极开发线上游戏。初期对对子游戏帮助学生建立关于词性、平仄的思维模式,其后通过各具侧重点的游戏进行炼字、炼句、炼意的练习,促进学生诗词结构严密度与完整度的提升。例如,学生初学诗的拼诗游戏:准备不同的二字词与三字词,随机组成格律正确的五绝,这一游戏促进学生对格律知识的主动思考与积极行动。再如“抢Q花”游戏,教师随机出格律知识选择题,学生抢答,答对者获得一支“Q花”,这一游戏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抢购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全身心投入并潜移默化地获得成长。

(三)课程实施:多类型多层次活动展开

孙惠芳老师的课程主要有游戏活动、主题作诗与日常作诗三种类型。其一,游戏活动。初期游戏聚焦于学生格律诗概念的形成,因而采用对对子、拼诗游戏、联诗游戏等线上下游戏帮助学生获得押韵、平仄、对仗的直接经验,同时对诗作的艺术性与真实性提出较低要求。中期学生逐步形成关于诗词创作的知识结构与方法论,这一阶段学生通过词牌游戏、诗墙晒诗、爬楼梯等游戏广泛地进行不同词调的创写,以不同的动词、形容词深度解析事物的多样形态,借炼字以炼意。后期通过“谁离诗圣最近”“拈韵作诗”等游戏对学生作诗质量与速度提出要求。其二,主题作诗。主题作诗是诗性体验与培养诗性思维的关键,基于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与花草树木的主题,以游赏活动与静心作诗、打造仪式感等显隐性交互的方式帮助学生探寻并抓住朦胧诗意,形成诗性认知,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诗性思维。其三,日常作诗。这一活动贯穿于诗教课程的始终,以学生自发活动为主,通过发放“诗星”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基于学生获得更高级与广泛知识的需要诱发学生自主阅读与鉴赏经典诗词的内驱力,从而形成班级诗性文化。

(四)课程评价: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新教育实验认为学生有形的进步叫“成就”,无形的进步叫“成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可视化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无形的收获。因此孙惠芳老师的诗教课程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同时激励学生的日常作诗。量化评价采取“诗星”发放机制,“诗星”贯穿在课程的始终,是连接各类型活动的缰绳。在日常作诗中,学生每作一首诗,孙惠芳老师会在学生的《琢玉集》上打星,声律或内容基本过关,奖励一至两颗诗星。为防止学生重数量轻质量,学生的格律必须正确且兼具艺术性,才可获得“诗星”,否则要修改到师生满意。在诗词游戏与主题作诗中,也会发放“诗星”激发学生的动力。“诗星”一月一结,由此评选“×月小诗星”,并合影留念。这一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寻求认同与获得地位的心理。质性评价则采用日记描述法,以研究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努力起因及程度、取得的成就、性格品质的描述,并基于此冠以学生“诗佛”“诗痴”等称号。

(五)课程安排:固定的生活方式与弹性课时

固定的生活方式主要指新教育实验的儿童生活方式,即晨诵、午读、暮写,以养成学诗习惯。师生每天清晨进行《声律启蒙》的诵读,同时配合手的拍打,培养语感,或是诵读鉴赏经典名篇,开阔审美境界。弹性课时在于顺应学科教学需要与自然四时变化,由于学科教学与课程的时间冲突,学生的创作时间不定,包括部分语文课或部分课外活动,或是在语文课中拿出十分钟的时间进行静心创作。师生也借助周末晚间进行线上的游戏活动与诗作交流活动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同时,学生会安排闲暇时间,自主进行诗词创作的练习。因而孙惠芳老师的课时多是将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辅以课时活动、语文课的部分时间,基于儿童生活方式培养儿童习惯,形成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三、儿童诗教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经验启示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的意义是“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孙惠芳老师与其学生的成就例证了这一诗教课程模式的可行性与卓越性,因而对其成功关键要素与内在特质的分析极为关键。而诗教最初功能言说为“兴观群怨”,孙惠芳老师正是将“兴观群怨”的古典诗教方法适切地融入了现代教学,并以此建构“诗”“教”互动和谐的发展机制,才呈现出当下儿童诗教课程的独特美质。

(一) “兴观群怨”诗教法的适切运用

“兴观群怨”之“兴”内涵丰富,正如道生万物这一理论逻辑一般,“兴”可以由客观事物生发多种象征意义,由“兴”唤醒个体与世界的联结,即是指个体的动态变化的思维认知与自然景物内在生机产生关联,它使人们能关注到事物的深层意义,并与自身情感遥相呼应。以创作寒露主题诗为例,孙惠芳老师在创作前为学生提供了40首寒露主题诗句,并讲解相关传统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框架,学生再通过联想思考描写寒露多样化形态与不同情境下的动词,促进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多元理解与主观兴发,学生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会被景中的某种质素所感染,进而在情感心理上生发更多的感悟。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观察,“兴观群怨”之“观”作为诗教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其关注于事物的抽象意义,更具情感色彩,乃至于上升到哲思的层面。学生在对花草树木观察、欣赏、理解的过程中,其形态、色彩、结构就开始与学生思维产生互动,诱发学生开始向深、远、微处观察,赋予更多感情。孙惠芳老师重视学生对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认识,因而经常带领学生于各处游赏,从露水霜花到河流树木,学生在丰富的实践经历中观自然、观世事,以建立对世界的认知结构。此处的“观”并非“走马观花”,学生是带着自身的审美倾向性,以懵懂的姿态面对新奇的世界,以求知的视角发掘事物的各种特性,然后化用于诗中。比如在写“梧桐”的主题诗时,孙惠芳老师基于梧桐意象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考虑,让学生观察梧桐的生命周期,等到梧桐黄叶飘零,在晨诵课上辅以梧桐的诗词,感受古时文人墨客撰写梧桐诗词的悲凉心境,然后,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作诗。“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诗中的一个“老”字,使得诗句活了,说不尽的愁意与哀情。于是,孩子们的诗句中也纷纷出现了这个字眼:泪思何亦老,秋雨密飘伤;别人辞去早,梧树老枝疲……就观的方式而言,孙惠芳老师主要通过“动观”与“静观”两种方式:需要学生户外感知的、以实践为主的就让学生放肆游玩,比如白露节气;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沉淀思考、细细观察的,就在教室里焚香或播放音乐,安静作诗,比如梧桐等景物。

在孙惠芳老师的诗教课程中,诗词游戏是其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就会产生师生、生生甚至与家长的群体交往,学生在诗词的炼字、炼句中交流沟通,在评改诗句中增进友谊、增强能力。通过“诗星”评选,形成良性竞争。学生在共同学习、交流与沟通中相互切磋,修改诗句,达到“和而不同”。同时,在群体的交往与群体切磋中生成同一语境,学生间形成诗词相关的话题,可以掌握互相的话语节奏,在诗词活动中跟上集体的思维流动。

“兴观群怨”之“怨”是让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话崇高精神,以辩证、中庸之道表达自我。首先,促进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使学生有能力思考趋向完善的诗词结构,敢于说出建设性评改建议。其次,以有效温和的方式输出观点,从而在各抒己见中和谐相处,在“温柔敦厚”的气氛中舒展个性。最后,“怨”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多元理解,以他人之思达到自身的精神淬砺,而后合理表达,整体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

(二) 建构“诗”“教”互动和谐的发展机制

当代社会氛围推崇实用理性,而致使诗性的失落。[5]投射到教育的生存样态上,学生也会缺失对于崇高精神的追求。孔汝煌先生指出当今诗教观,应秉承中国核心理念之“和”,促进“诗”与“教”的和谐相帮。[6]涵盖与延展四层意义:一是注重审美性,以诗词进行德育。孙惠芳老师基于新教育实验“身心灵”统一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灵性成长,基于诗词中的韵律、意境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具体通过关于艺术、哲学的作品如《声律启蒙》与经典名作的熟读精思,实际接触自然,将诗词创作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发展诗性思维来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志、耐挫力以及亲社会行为。二是注重创造性,以诗词进行智育。新教育实验主张课程建立应从“浪漫”走向“综合”[7],即唤起儿童的思维活跃,并对学科知识进行精确训练。孙惠芳老师十分注重格律知识的精确把握,否认简单形式化的诗词创作,通过大量丰富游戏与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与精细修改,同时,促进学生打开广角思维,自由自主进行诗词的创造活动。三是兼顾诗教的人文性与教育性。新教育实验基于两个关键词:生活与生命。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知识等,学生可通过自发查阅相关资料或老师讲解获取相关知识,比如冬至节气,孙惠芳老师讲解了冬至这一节气的内涵、起源、不同时期冬至的风俗,师生所处地域的冬至习俗以及冬至与我国文化理论的渊源等,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理解这一节气的文化内涵,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知识基础。四是诗教需要关注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在日常作诗训练中,孙惠芳老师也会对学生作诗意境提出要求,比如意境要切合生活,切勿为写诗而造“意境”。学生在诗性与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均衡处理情感表达的合理性与规范写作的“灵性”,以此双向互动形成理性与感性之和谐,促进学生内在成长。

四、结语

诗教中有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蕴含着哲理与浪漫。以创新性、灵活性突出的儿童课程作为诗教实践的课程形式,通过新教育实验的相关理论来辅助实践,有利于将诗教真正简化并落实于小学教育中。同时,诗词因其抽象元素的主观思考、变化无定的风格,势必影响并驱动着诗教课程走向更多元丰富的开发模式,亟待研究者与教师的探索。融合时代特征,蓬勃创新儿童诗教课程,是新教育倡导的“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诗教诗词游戏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爆笑游戏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