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2-12-06蒋飞飞洪大情杜亚琴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罗沙铁剂性贫血

蒋飞飞,洪大情,杜亚琴,甘 措,陈 琴,关 欣,邓 菲*

0 引言

近年来,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步提高,其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1]。目前,我国CKD患者多达1.32亿,其中约40万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2],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3]。

CKD并发症中,肾性贫血最为常见[4]。其原因主要为慢性肾脏病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生成受阻,同时,铁、叶酸等造血原料缺乏,胃肠道铁吸收受限,炎症状态,失血,透析器及管路血液残留等多因素也会加重贫血[5-6],使得肾性贫血在透析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98.2%[7],且较低的知晓率、治疗率与达标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缩短患者预寿命[8]。

针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临床上常用外源性EPO联合铁剂以通过促进红细胞增殖分化来治疗肾性贫血[9-10]。然而,由于使用静脉铁剂会促进患者炎症状态,使用外源性EPO对血压可能产生影响,因此,上述2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11-12]。近年来,随着肾性贫血治疗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新型药物罗沙司他在中国率先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其作为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proline hydroxylase inhibitors,HIF-PHI),主要通过上调EPO水平的同时,降低铁调素,改善铁利用,从而达到治疗肾性贫血的目的[13]。本研究探讨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并通过观察其毒副作用以评估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半年内的肾性贫血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审核(伦理号:KY202018)。

1.1.1 纳入标准 符合CKD肾性贫血诊断标准[14];既往未使用EPO或已停用3个月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完整疗效评价资料。

1.1.2 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80岁;急慢性活动性出血;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合并症、并发症;精神异常或不配合研究;对相关药物严重过敏。

1.2 治疗方法 均采取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其中,A组采用小剂量(每周剂量小于10 000 U)EPO皮下注射,B组患者采用大剂量(每周剂量10 000~20 000 U)EPO皮下注射,C组患者采用罗沙司他胶囊口服(体重40~60 kg,每次口服100 mg;体重>60 kg者,每次口服120 mg;所有患者每周均口服3次)。所有患者均口服多糖铁复合物0.15 g qd,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3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的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铁蛋白(Ferritin,FER)以及血压(BP)变化。并且密切观察所有患者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动态监测指标及疗效评估

2.2.1 HCT、HB变化情况 治疗前,三组患者HB及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B组和C组HB、HCT均高于治疗前,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治疗12周,三组HB、HCT均高于治疗前,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A组(P<0.05)。见表2~表4。

2.2.2 FER变化情况 治疗前以及治疗4、12周,三组F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12周FER较治疗前降低(P<0.05)。见表5。

2.2.3 BP变化情况 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三组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A组、C组BP均低于B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表7。

2.3 不良反应 A组恶心2例次,腹泻2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20.0%(4/20);B组恶心2例次,腹泻2例次,头痛1例次,心力衰竭1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30.0%(6/20);C组恶心1例次,腹泻1例次,头痛1例次,皮肤瘙痒1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20.0%(4/20)。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诊疗均保持连续性,无治疗延迟及治疗引起相关死亡,经积极治疗能有效缓解。

表2 三组患者HB、HCT比较

表3 三组治疗有效患者治疗4、12周HB SNK检验结果

表4 三组治疗有效患者治疗4、12周HCT SNK检验结果

表5 三组患者FER比较(μg/L)

3 讨论

肾性贫血常与铁缺乏、骨髓造血系统微环境改变、肾间质分泌促红素不足等密切相关,贫血可引起患者氧利用率降低、心室缺氧肥厚,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等严重不良后果[15],因此,肾性贫血的诊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肾性贫血治疗方案主要采用EPO及铁剂[16],通过促进造血母细胞分化,改善肾脏贫血。但由于存在EPO抵抗及铁剂的感染风险,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模拟机体缺氧状态,使HIF得以稳定,从而调控下游靶基因编码,诱导内源性EPO合成。罗沙司他为纠正肾性贫血的新型口服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况[17-18]。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早期即治疗4周,小剂量EPO组贫血无明显改善,而罗沙司他与大剂量EPO均有效纠正贫血,且在治疗早期罗沙司他纠正贫血疗效优于大剂量EPO;治疗后期即治疗12周,罗沙司他、大剂量EPO及小剂量EPO均可以有效纠正贫血,且罗沙司他及大剂量EPO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EPO,而治疗12周罗沙司他与大剂量EPO纠正贫血疗效相当,提示纠正肾性贫血罗沙司他较大剂量EPO起效更快。

表6 三组患者BP比较

表7 三组治疗12周血压有差异患者收缩压、舒张压SNK检验结果

本研究中,治疗12周后,大剂量EPO组、小剂量EPO组铁蛋白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罗沙司他治疗12周铁蛋白较治疗前降低,但并不影响纠正贫血疗效,提示罗沙司他纠正贫血对铁的依赖不高,主要由于罗沙司他通过激活机体对血液中氧含量降低的自然反应,此反应涉及多个相互协同过程的调节,从而可以在减少铁剂使用的情况下管理贫血。而许多肾性贫血患者对EPO疗效差或治疗无反应,是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身缺铁,EPO无法直接促进红细胞合成,需要补充使用铁剂。因此,在用EPO治疗时,首先保证体内充足铁储备。

应用EPO会出现高血压,本研究中,治疗4周后,大剂量EPO、小剂量EPO及罗沙司他组均未出现血压升高;而治疗12周后,大剂量EPO组出现血压升高,提示大剂量EPO后期会引起血压升高,对于血压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EPO容易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如果血压无法控制,需立即停止使用EPO,而使用罗沙司他组并未出现血压升高现象。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治疗延迟及治疗引起相关死亡,不良反应轻微且经积极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说明罗沙司他、小剂量EPO和大剂量EPO均较安全。有研究表明,与罗沙司他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5%,且多数为1~2级[19]。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局限性,是否能够准确反映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考证;且本研究收集病例的观察期较短,无法得到长期随访数据,下一步应继续进行随访,探讨罗沙司他疗效及不良反应;罗沙司他对铁依赖不高,下一步研究将探讨罗沙司他有效纠正贫血所需铁的靶点。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罗沙司他能有效纠正肾性贫血,且起效较快,对铁剂的依赖性不高,且较安全。

猜你喜欢

罗沙铁剂性贫血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性的研究进展Δ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萌宠小熊猫做体检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铁剂
——忌食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芭芭拉和她的魔法游乐园
加味归芍六君子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