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非遗展览的社会功能与传承传播研究

2022-12-06刘虎飞

文化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载体文化遗产物质

刘虎飞

一、引言

“非遗”一词开始出现被引进中文语境的时间较晚,关于定义概念存在不同理解。20世纪80年代“非物质遗产”概念才开始出现,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01年我国参与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项目[1]。“文化遗产”概念出现于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的提出也是遗产保护工程启动的标志性事件,《世界遗产公约》中提出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概念和鉴别标准,此后文化遗产出现和使用频率骤增,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基础。1989年、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出台相关建议文件,并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作出了界定。

非遗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外力的冲击影响下,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逐渐提高,保护工作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非遗的传承保护上还有欠缺,非遗传承必须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传承,一旦停止传承就意味着非遗的消亡。带徒传艺是沿袭千百年的民间传承机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下,才使这些民族的精湛技艺、技能流传至今。

本文重点关注博物馆非遗展览的社会文化功能、保护传承特点及趋势,正视非遗保护的对象是人,是拥有民族宝贵知识财富和技艺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发展时代应重视与时俱进,开展非遗的数字化保护,运用新媒体技术保护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态势。在保留传统文化的本真性的同时适当进行文化调适,使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感、更具有生命力。

二、非遗展览的社会文化功能

作为沟通地方文化与地方群众之间重要的桥梁纽带,博物馆是凝聚地方文化认同和文化再生产的重要场所。博物馆非遗展览不仅有其物质文化成品的保存、展示保护的意义,也承载着传承文化内涵的社会功能。非遗展现形式丰富,但其原有的文化意义并未发生变化,亟待挖掘和保护传承。作为地方性文化的非遗,在地方社会的传承变迁过程中,是为地方社会的人们共同传承并享用的[2]。

(一)地方文化记忆认同

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明宣传窗口,是宣传本土传统文化、地方知识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地区独特地方文化象征符号,利于维系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地方文化记忆认同。

非遗文化承载着每一代人对过去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这些记忆都与现实中的个人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的关系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要性。时代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历史记忆的逐渐失忆,让这些没有“共同记忆”的人群必须在以后的生活生产中创造和寻找共同的新的记忆,然而这些记忆的创造根植于传统的文化习俗、民间信仰等文化符号。非遗文化沉积着每个时代不同的文化记忆,文化重构展示唤起人们对地方文化记忆。随着社会的快速化进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城市中,走进现代化的浪潮中,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也与日俱增,但这并不代表着就会忘记过去,忘记历史,而是将这些历史记忆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中的某个小角落,待到日后某一天,不经意间的某件事情或某一行为再次唤起深藏内心的历史记忆,并将其赋予新的文化诠释[3]。

(二)保存记录收集原始资料

收集资料、保存资料是博物馆、档案馆的馆藏功能,对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博物馆运用自身馆藏功能全面收集本土非遗文化,根据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利用文字性记录和厘清非遗文化发展的脉络,对其进行长期保管。社会发展带来文化变迁,非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附加文化内涵,通过分时分段的保管保存记录非遗文化变迁过程中流失和增加的文化意义。非遗强调“实践、表演、技能”和“口头传说和表述”的文化样态,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通过数据库对各种类型的非遗进行影像记录,记录制作工艺过程、演出录像、民俗活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等活态文化性质,以便保存形成非遗档案。

博物馆非遗档案馆藏资料对于研究地方文化,繁荣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通过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的变迁史看社会发展史,真正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研究非物质文化本身,结合馆藏文化档案进行对策性研究,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承担社会服务教育,促进文化交流

博物馆是收藏和保存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由于人类社会实践产生的物质的场所,这些物质是社会发展的见证,通过研究人类留下的物品,揭示古人的文化思想意识,并以展览的方式,通过有价值的藏品为载体,将文化内涵传播给大众,承担社会服务教育功能。博物馆使文化知识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变化,由最初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接受,自主参与学习接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博物馆社会文化教育功能由传统实地接受转变为虚拟网络,线上参与,形式更加灵活便捷。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博物馆平台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是对其自身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在拓宽传统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增强博物馆文化多样性,拓宽和丰富陈展内容。

博物馆通过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博物馆藏品保管、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等基本功能。新媒体为观众与博物馆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新的文化体验,使文化遗产不断融入社会[4]。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服务于百姓生活,更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通过馆与馆之间的非遗成果文化交流,档案资料相互共享,巡展有助于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汲取其他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进而丰富和促进本土非遗文化的发展。

三、保护传承传播的特点

非遗的根本属性是活态性,非遗表现需要物质载体,但核心内涵是文化呈现在物质载体过程中的技艺。与物质文化不同,非遗是“无形”的,而不是如同文物静态展示保存。博物馆非遗展览在陈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非遗本身制作的产品做展示,同时要注重保护非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功能。

传承方式的无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非遗传承的核心内容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遗产是具体的存在,可触摸的,以实体物质形态的呈现,物质文化遗产的“物”是其存在和呈现文化的载体也是保护的对象实体,因此,其传承保护是有形的、具体可见的。非遗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活态性,即要通过“人”为载体才能够实现呈现和传承,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精神思想的交流,主要方式:口耳相传、观念灌输、身体与心理的感悟,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无形性。

传承方法的多样性。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是静态的、物质性的传统遗留物,是人类在历史上的固定时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创造的承载当时文化记忆的文化载体,传承和保护这一类传统文化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保护文化载体不被破坏和消失,采用传统的“博物馆式”定期进行“维修”保存。非物质文化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传承下来的结果,但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是,非遗在传承过程中总是能够不断叠加新的符合当下时代的文化烙印,是一个不断被充实的文化创造过程,具有一定的文化柔韧性,因此,传承内容上要体现新旧文化记忆,更多的呈现其多元化。

传承结果的变异性。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主要是对文化历史记忆、观念、传统技能知识等的继承,传播要依附各种物质载体,但其核心文化精神不因物质载体变化而变化。非遗传承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传承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传承过程中会有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以及继承发展观念的更新,传承结果取决于文化接收者的理解能力等,同时新的传承人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还会融入属于时代的文化历史记忆符号,导致传承结果的变异性。

作为活态性质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以人为载体传承和展示表现,活态文化的活态传承是对非遗传承保护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人”是技艺传承的核心要素,离开了“人”这一载体,“无形”的传统文化将无法延续生命的命脉,保护传承人培育继承人就尤为重要。

四、博物馆非遗展示的局限性

(一)文化阐释的局限性

博物馆非遗的展示大多体现在“数字博物馆”建设方面,数字化在各大博物馆中表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非遗展示设计的数字化呈现成为博物馆非遗展示中的主流趋势,以非遗展览或非遗体验为由设计的展览,展示效果往往只停留在技术的使用方面,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掩盖了非遗文化内涵,科技带来的互动也存在于表面,非遗文化精神的传达并不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信息在输出后不能准确反馈给观众,受众群体陷入“科技体验互动”误区。非遗的活态性特性,决定着非遗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博物馆非遗展览存在实物集成化展示,由于空间限制难以展演,非遗展览应注重展览方式,利用恰当的方式或体验活动结合馆藏文物,做好文化阐释传播非遗背后的文化意义。

单纯的技术嫁接和生搬硬套方式缺乏文化阐释和内涵构建,非遗文化展览也失去文化原有的情感和内容,在传播文化方面浮于表面,缺乏非遗文化内在精神以及衍生文化价值方面的意义挖掘,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本质与传统非遗的人文关怀背道而驰[5]。

(二)非遗原生性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个族群文化的影射,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社会思想、情感、宇宙观的认知以及历史发展的进程。非遗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定历史阶段性的产物,与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传统民间信仰、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因素密不可分。一旦这些文化背景因素发生变化,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随之改变失去原生性,非遗传承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脱离原生环境造成失去文化的生存空间,传统文化逐渐失去生存土壤从而发生质变。

非遗展览往往受博物馆空间影响,不能准确生动地叙述一项非遗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而是只展览非遗实物,脱离文化生产的原生性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非遗文化意义信息传播的中断性,造成参观者不能理解文化背后的内涵。静态性的展演无法准确传达文化创造者、生产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无法从内心深处激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三)非遗活态展示的局限性

非遗主要特性是非物质性的,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物的物质性,非遗是活态性的,在进行非遗展示中,更多的展示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重视其技术因素、人文精神体现等,更应关注“人”在参与创造过程中所赋予非遗文化本身的文化思想、产生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也是数字化博物馆保护传承的重要原则之一。非遗活态性展示延展到博物馆中,就是互动性的体现,博物馆非遗展览不应仅是对非遗产品本身的陈展,而是利用博物馆的数字化技术,对非遗创作的技术、技艺的流变过程的记录呈现,以及对非遗所承载的抽象文化内涵的形象化表现,丰富展览的文化功能,增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文化共鸣,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延续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

五、思考和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通过深刻的反思和专家学者的总结发展形成的一个时代概念。非遗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浓缩,是对传统优秀古老历史文化的继承发扬;传承方式的活态性使其充满活力,全面把握传承性特点有助于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世代相传。

完善博物馆非遗保护制度。博物馆在保护非遗方面,应将非遗传承人保护作为重点工作,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体验活动、口述史的影像录制等形式记录和保存,形成数字化档案,为科研创新以及传承传播提供资料。

传播传承的创新性。在数字化时代,必须要抓住机遇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下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活力。传播是发展和保护非遗的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渠道,新媒体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化的传播渠道,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采用“3D”效果、互动体验等形式丰富了非遗的传播发展的形式,传承传播多元化。

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觉。博物馆作为宣教窗口要做到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强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认同,增强内心凝聚力;与地方高校相关研究机构或民间组织团体合作共同完成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任务。

猜你喜欢

载体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Tough Nut to Crack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以葵园为载体构建英语开放的现代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