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赓续文化血脉夯实文化自信路径探索
——基层党校干部培训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2022-12-06林少丽

文化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校党员干部基层

林少丽

回顾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可以发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融合是致胜的关键。这里所指出的融合,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发展建设的融合,也包括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融合。基层党校所培养的干部既是党的未来人才,也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夯实文化自信,在培训工作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1]。由于客观国情使然,我国地域间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基层党校的工作建设等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党校在开展对干部的培训工作时,依然疏于对传统文化应用或者在方法上有所欠缺。在此背景下,正面梳理问题、找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思路,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基层党校干部培训中传统文化应用的缺位现象

(一)课程设置较少,教学内容单一

长期以来,基层党校的课程设置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多,主要以党史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为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得到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民族文化活起来。在基层工作中,传统文化开展走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党校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部分党校仍然存在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在课程设置频次上平均一周一节,课程形式主要以选修为主,课程内容主要以一般性质的科普为主,这就导致培训教育成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整体工作仍有进步空间。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较弱

在基层干部教育系统中,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相关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也相对较弱。一些基层党校虽然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是却没有配备专业的教师,有的由校内其他教师兼职授课,有的聘请临时教师授课,这就导致整体教学水平难以保障。传统文化设计的内容十分繁杂,教师既需要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授课技巧,这样才能让青年干部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进党校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有专业教师体系进行支撑授课,但是基层党校基本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师体系,对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工作也存在滞后现象。

(三)存在思想误区,学员兴趣不足

目前而言,基层党校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并没有对学员提出硬性要求,导致学员们出现思想误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仅有少数学员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主要学习渠道是自主了解研究,并非通过党课学习。在固有观念的束缚下,青年干部一直将思政素养的学习当作重心,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上课时也容易产生态度不端正、行动不积极的问题,整体表现出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传统文化进党校既需要党校方面的推进布局,也需要青年党员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学习主体的思想误区和主动性丧失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推进、课程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四)考核机制缺失,学习动力欠佳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引导学习方向和强化学习动力的有力支撑。但是在基层党校中,对青年干部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思政素养、政治理论水平以及考勤等方面,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则没有硬性规定与考核机制。这就导致了没有制度能够督促青年干部开展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考核,进而学员在面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与知识时,也往往会表现出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传统文化进党校需要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促成,考核机制则是对学员的外在督促,考核机制缺失向学员释放了这项学习“不重要”的信号,难以唤醒学员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

(五)实践教育缺乏,现场教育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归依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的载体,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劳动实践中以及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与物质财富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必然不能是纸上谈兵的教育,而是需要真实的感触与体会才能领略其奥妙。但是,我国基层党校能够设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所并不多,这就导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理论阐述而忽视了教学实践。现场教育的匮乏难以保证有效的教育成果,又导致课程的学习枯燥乏味,许多青年干部在面对非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时更是展现出了陌生感与不解,更无法形成文化认同与热爱。

二、基层党校干部培训中传统文化学习内容

(一)学习修身之道,提高个人素养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队,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才能做到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基层党校是青年干部的培训基地,党校应当将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引入培训课堂,以其中的政治理想来引导党员的成长[2]。《礼记·大学》中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的观点,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将修身这一思想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众多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生准则。为政之才,必须能够修其心而治其身,这一观点至今有着重要意义,是党员干部们值得用心学习的精神财富。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党校教育工作人员应当精准提取教育资源,将有利于党员干部成长修身的内容提取出来并纳入课程系统中。例如,《诫子书》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等,都是当代干部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

(二)学习齐家之略,塑造价值观念

家风是否清正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党风的清正。在党中央从严治党的这些年来,一些纵容亲属违法牟利的恶劣事件浮出水面。这些腐败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权威、党的形象以及社会的风气。在基层党校培训工作中,应当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有利于党员干部塑造价值观念的内容,带领他们学习齐家之略。例如,将“清廉从政”“克勤克俭”为内核的家风教育,引入培训教育工作中,能够帮助青年干部树立起正确的家庭观和政绩观。纵观传统文化,可以发现其中尊老爱幼、礼义廉耻以及仁爱孝悌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民族基因,加强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培养干部良好家风抵御腐败侵蚀的重要举措。

(三)学习用人之策,强化管理水平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识人用人之能,这样能够发挥应有的领导作用。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大量的选人用人上的智慧,至今都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强调了人才质量的重要性;“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强调了管理者应当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他人的观点而随意动摇自己的立场。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尊重人才,形成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党校教育,应当让青年干部们认识到,要敢于选拔任用有胆、有识的人才,打破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

(四)学习民本之思,凝聚奉献意识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的为政者的智慧结晶。时至今日,共产党员更是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基层党校培训工作中,应当培养干部们的民本之思,帮助他们树立起公仆情怀,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走进百姓[3]。在传统文化中,“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了对百姓冷暖的关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思考。这些内容都可以引入党校的培训内容中去,让干部能够从经典文化中接触到民本之道,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真正做到用心去体察民意、用耳去聆听人民呼声、用双手去成就人民的幸福。

(五)学习浩然之气,锤炼党性作风

作为当代干部,面对物欲横流的诱惑,心中必须要有浩然之气,不能迷失党性失去自我,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家国情怀,心中常存浩然正气。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是指浩大而刚强的气息与气魄,它来自于心中正义和道德的积累,因为问心无愧所以才能无所畏惧。在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坚守等都是浩然之气的体现。正是这些满腔的赤诚,凝聚成了我们的民族基因,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不倒。在当今的党校培训工作中,仍然要传承这种文化品质,培养党员干部心中的浩然之气,锤炼他们的党性作风。

三、基层党校干部培训中传统文化渗透路径

(一)完善设置课程,优化培训方式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党校培训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培训方式。从课程设置方面而言,既要提高相关课程的频次和所占比重,也要丰富传统文化内容。例如,除了诗词文化以及经典著作以外,还可以将地方风俗、民间建筑服饰等引入培训课程,让党员干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基层党校应当重视校本课程,立足于当地教育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供党员干部选择,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和个性化。在培训方式上应当倡导多元化,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趣味。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能与学生进行口耳相传,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将枯燥的知识以音频、图片、视频甚至VR等形式呈现出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培训能力

基层党校想要建设高水平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需要从思想宣传工作开始,让已有的教师明确传统文化对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明白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方向、增强工作的动力。其次,应当强化对党校讲师的专业教育技能,保证传统文化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从宏观上来看,基层党校应当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比例,提升负责传统文化培训教师所占的比重,打造专门负责的教师团队。最后,应当建设教师协同机制,落实联片教研工作。相较于各自为营,教师应当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走向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取长补短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党校工作的教师可以走进高校学习,与其他专业教师商讨课堂组织方式、学习测评体系构建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构建等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进取意识

从党员干部自身而言,必须主动学习热爱传统文化,在进取意识的支撑下才能保证学习吸收效果。这就要求党校应当给予引导,通过宣传教育、集体会议等渠道,让党员干部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树立起进取之心。举例而言,可以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读书月、学习心得交流会以及学习沙龙等活动,提升青年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效;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党校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文化论坛等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活动的专业性,强化对学员的吸引力;可以将学员的学习成效与学分相挂钩,从制度上督促他们积极学习,主动接触传统文化。

(四)构建考评系统,提高学习动力

为了督促培训教师和学员能够积极向上,基层党校可以尝试构建考评系统,一方面对培训教师的考评,一方面对学员的考评。在考核奖罚方面,应当在全校内形成统一的考核标准、统一奖惩措施,从而鞭策教师队伍勤勉进取,消除怠惰懒散之风。一旦发现教师队伍中有违规懈怠等问题,第一时间予以教育、惩戒,永葆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和活力。与此同时,党校应当致力于要为教师创造更多激励竞争的条件,通过教学比武、论文评优以及示范课评选等方式唤醒教师活力。对于学员而言,党校应当将传统文化的学习成绩纳入最终考核,让学员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是提高个人素养、锤炼党性的必然路径,引导他们形成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

(五)挖掘本地资源,增加实践教学

相较于课上的理论学习,党员们往往更加喜欢多彩的实践活动。党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应当立足于多彩的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本地教育资源,让学员们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收集整个党校所在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教育课程和教学基地,让党员干部能够以游学实践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特色的了解与学习。例如,党校可以与当地文化场馆、红色纪念馆以及民俗景点等场所合作,形成协同培训机制。实践教学的增加,既能够让党员干部加强对身边传统文化的感悟,同时也能够推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

综上所述,基层党校作为党员干部的培训基地,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加强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现阶段基层党校培训工作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缺位现象,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较少、师资力量不足、学员兴趣不佳、考核机制缺失以及实践教育缺乏等方面,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基层党校在引进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学习修身、齐家、用人、民本之道以及浩然之气,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个人素养。基层党校在创新优化对干部的传统文化培训时,可以从创新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建设、增强学员兴趣、建立考评系统以及挖掘本地教育资源等方面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党校党员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干部新书架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