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全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浅谈

2022-12-06王慧周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水液津液脾虚

王慧,周全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口、眼、皮肤干燥、腮腺肿大等外分泌腺体受损为特点[1],可累及呼吸、消化、血液等系统[2],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SS病因尚不明确,且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现有的治疗方案均不能持久性缓解SS患者临床症状。中医古籍中无该病的具体记载,根据患者口干、吞咽食物需服水送服,皮肤干燥等津液缺少特点,现代医家将其命名为“燥痹”,并提出“滋阴润燥”的治疗大法[3],中医治疗SS频传捷报[4]。然非所有SS患者均属阴虚津亏证候,文献调查显示,SS患者存在脾虚络瘀[5]、脾虚湿胜[6]、脾虚津亏[7]等脾虚相关证型,单纯滋阴润燥对其疗效欠佳,周乃玉[8]教授、寇秋爱教授[9]亦从脾入手治疗SS。周全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有着丰富的风湿免疫疾病治疗经验,其认为SS脾虚证型临床常见,其病机往往错综复杂,常涉及胃、肺、肾,治疗当以补脾为本,从脾胃、脾肺、脾肾论治,随证加减,方能整体调治从而改善SS临床症状。笔者有幸可跟随周教授学习,获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1 SS病机

《内经》言“燥胜则干”,燥性干涸,易耗伤津液,脾为湿土,故易被燥邪所伤。喻嘉言曰“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医醇剩义》[10]亦云:“脾本喜燥,但燥热太过,则为焦土,而生机将息,令人体疲便硬,反不思食。此如亢旱之时,赤地千里,禾稼不生也” 。SS患者燥邪顽固,往往超出脾土承担的范畴,燥邪持续不解,不断耗灼脾土阴液,日复一日,终损及脾阴,严重可由阴及阳,致脾土虚弱,津亏土燥。

燥的本质为津液亏虚,津液代谢离不开脾胃、肺、肾的作用,其中脾位居中焦,承担着呈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素问·经脉别论》[11]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谷在胃中初步受纳腐熟,在肾温煦下经脾、小肠运化后产生水液,水液由小肠分清泌浊、大肠传化后产生对机体有营养作用的津液。脾运化津液,津液经脾传送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之能散布全身,或经脾“灌溉四方”之功,直接扬布五脏六腑。脾承担着运化水谷、传送津液的任务,故若脾失健运,津液代谢则发生异常。同时津液代谢亦离不开胃、肺、肾的作用。若脾胃健运,枢枑得利,水谷运化正常,则津液生成源源不断;脾肾温煦之力适宜,水液气化正常;脾肺通条,水道运行通利,则津液可经水道遍布全身,从而五脏筋骨肌肤得以滋养。若脾胃、脾肺、脾肾功能异常,一则津液生成不足,津亏则燥;二则不能化生津液之水谷或留于胃肠,日久生热化湿;三则已生津液散布异常,或气化不足,或散布异常,留滞之津液或聚痰成饮,变生他病。

SS的发生不仅与津液缺少相关,亦与气血不足、气机失调相关。脾与在气血生成及气机运行中承担重要作用。李东垣言“脾胃不足,百病之始生”,脾为后天之本,称为太阴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气健旺,则“四季脾旺不受邪”。临床有1/3的SS患者伴随着不同的系统受累,可见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见肺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恶性淋巴瘤等并发症[2],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因SS患者脾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故肌肉筋骨不充,日渐出现乏力、消瘦症状,同时五脏六腑不得秉水谷气,五脏之气渐虚,人体处于羸弱的状态,则易反复外感,并渐而出现咳嗽、皮肤紫癜、失眠、关节疼痛等各种内生杂病,减演变为各种并发症。同时脾位居中央,调五脏之气机。《丹溪心法》[12]言“脾具坤静之德,而又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若脾气亏虚,则气机升降失调,初为气滞,进而气郁,随之化热生火,遇水则停饮聚痰,遇血或淤或溢,变化多端。SS并发症多有不同,其发生发展多与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周教授常根据脾的功能特点及在津液代谢中的重要意义,从脾入手辩治,着重调理脾胃、脾肺、脾肾,临床多有疗效。

2 辩证论治

2.1 健脾通胃,守源枑机

治脾需顾胃,一因燥邪伤脾亦伤胃,二因脾胃相互影响,三因脾胃共同承担着气血津液生成的重任,脾胃不运或加重SS病情。胃喜润恶燥,故燥邪过胜则亦伤及肠胃,临床表现为胃阴亏虚,胃火旺盛,受纳失常等证。胃与脾两者互为表里,其生理病理相互影响。《脾胃论》[13]言“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故而燥邪伤胃或患者饮食不节、外感邪气导致胃气折损,胃受纳不佳则导致其互为表里之脾则无水谷可运,气血与津液生成不足,日久五脏亏虚,五体乏津。脾胃不运或加重病情,《内经》言“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若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水谷壅滞于胃,则胃“满”而不通,可见不思饮食、反酸、腹胀、满闷等证候,同时,水谷久聚不化可化热生火,阳明为十二经之海,胃中火热随阳明流入十二经脉,耗灼津液,可进一步加重SS患者津亏火旺之相,若热邪与停滞之水液交缠,或成湿热之势,使病情更加缠绵。故SS脾虚证患者补脾应当通胃,胃安则脾安,脾健则胃得通利,脾胃健运,气血津液生成有源,气机升降有条,津液代谢才能正常。

病案举隅:吕某,女,84岁,于2021年12月3日就诊,诉“口眼干2年余,反复口腔溃疡伴多饮多尿半月”。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肿痛,伴口干、眼干,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现症见:口眼干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多饮多尿,夜间明显,腰部及双膝关节疼痛间作,遇寒加重,休息后减轻,咽喉不利,咯痰难处,纳、眠差,夜眠2小时左右,大便不成型,日1次,小便频,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弱。诊断:干燥综合征,周全教授予方:党参10g,黄芪10g,白术9g,茯苓9g,龙眼肉10g,炒酸枣仁10g,制远志10g,煨木香10g,当归10g,桑叶10g,南沙参15g,麦冬15g,

玉竹15g,炒白扁豆15g,烫水蛭10g,桑白皮15g,炙甘草6g。水煎服,共6付,每日1付,分2次。

6天后来诊:大便较前成形,小便次数减少,口腔溃疡愈合,仍有咽喉不利,咯痰难出,膝关节疼痛减轻,上方加天花粉15g,赤芍10g,6天后症状进一步缓解。

按语:脾虚不运,水液流注,生化乏源,津少阴亏,胃阴亏虚,纳而不受,虚火内生,扰心灼窍,虚生瘀滞,留而为痛。患者脾虚为本,予“四君子”、黄芪、白扁豆健脾益气,助水液运化,沙参、麦冬、玉竹滋阴益胃,养阴祛虚火,木香调摄气机,助纳健运,配伍当归、水蛭化瘀之物以通利筋脉止痛,配伍龙眼肉、酸枣仁补血安神改善睡眠。病机错杂,首当健脾顾胃,守生化之源,护气机之枢,后随症治之。

2.2 脾肺同治,气转津布

治脾需利肺,一因燥邪伤脾易伤肺,二因脾肺相互影响,三因脾肺共同承担着气机升降、气血津液输布的重任。《医门法律·秋燥论》云:“草木菁英可掬,一乘金气,忽焉改容,焦其上首”,提示燥邪易伤肺气。而肺气充盈依靠脾的生化作用,《医宗金鉴》[14]载“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若脾虚土薄,载物无力,运化不及,气血乏源,则肺金生成不足,故而在SS疾病中,肺承受着“燥”之损害与脾虚所致的肺气生成不足的双重威胁,肺脏受损临床可见咳嗽、干咳、胸闷、呼吸困难、易外感等症状。故而临床SS患者往往需要脾肺同治。叶天士[15]言:“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肺主一身之气化,气舒则开胃进食”,肺主一身之气,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肺气不利,或影响脾之升降,临床可见纳少,满闷,大便困难等证候,此时可通过调肺之气机来调理脾之升降。脾肺两者共同承担着津液输布的重任,若两者功能受损,津液则不能随气之宣降散布全身,则皮肤、九窍不得滋养而干燥,同时津液停聚,变生痰饮,脾恶湿,湿邪停滞,会加重脾的负担,导致脾土受累,使津液代谢功能进一步减退。故SS治疗中应脾肺同治,肺气通利,气机宣降正常,则水液散布正常,脾无所困,津液代谢正常。

病案举隅:魏某,女,64岁,于2021年3月9日就诊,诉“口、眼、皮肤干燥12余年,发热2小时”。1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眼、皮肤干燥,伴皮肤瘙痒,全身融合性暗红色皮疹,无泪,无唾液,于我院就诊,诊断“干燥综合征”,服用激素、雷公藤治疗,病情控制可,定期规律门诊复查及治疗。2小时前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39.5℃,伴头晕、恶心、呕吐,精神疲惫,双手肿胀,僵硬,双下肢轻度水肿,纳差,进餐后胃脘部胀满不适,眠差,二便正常。舌质红,苔剥脱,脉弱。检查:抗核抗体1:320,核斑点型,抗SS-A/60kd (+),抗SS-A/52kd (+),抗SS-B(+);血沉:90mm/h,球蛋白:43.8g/L,血红蛋白:109g/L,C反应蛋白:63.4mg/L,肺CT示:右肺多发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双肺多发钙化灶,结节纤维化。住院积极予抗感染治疗,周全教授予方:桑白皮15g,陈皮10g,清半夏10g,茯苓10g,浙贝母10g,知母10g,煅蛤壳10g,桔梗10g,白前10g,荆芥10g,紫菀10g,款冬花10g,山药15g,炒牛蒡子10g,麸炒枳壳10g,炙甘草6g,水煎服,共3付,每日1剂,分2次。

3d后随诊:体温正常,恶心、呕吐缓解,双下肢轻度水肿较前改善,饮食睡眠改善,双手肿胀,僵硬较前缓解,守方继服。3d后缓解。

按语:脾脾气虚,外失护卫,内失宣降,感邪难愈,津液难散,液贮为痰,水溢为肿,津生不足,布亦不足,津亏燥胜。脾虚则肺虚,肺虚则脾困,当解肺之忧,健脾之本,以陈皮、半夏、浙贝母、煅蛤壳理气化痰开水之上源,桔梗、紫菀、款冬花等宣肺降气,辅肺之宣降,山药健脾,枳壳理气,荆芥解表,白前止咳,知母制陈皮、荆芥之温燥,防伤津液,同清阴虚之火。肺宣降正常,则津液代谢正常,痰饮无以生无地贮。

2.3 脾肾互资,其本无虞

治脾需顾肾,脾肾在津液代谢中作用重要,同时二者分别为先后天之本相互资生,脾肾亏虚易加重SS临床症状并引发多种SS并发症。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阴阳,SS燥邪顽固,津液亏虚,日久可伤及肾阴,肾阴损失,一则五脏不能的肾精滋养,二来阴损及阳,或使一身之元气亏虚,从而引发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头痛等、畏寒怕冷等证候。脾肾互相滋养,补肾需健脾,《脾胃论》[16]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明代张景岳创左归丸、右归丸补肾之阴阳,其中亦有山药等补脾之药[17],故而补肾离不开补脾。脾为后天之本,其运化水谷、水液需肾阳的温煦作用,津液经肾阳温煦气化,清者归于脾,浊者注于膀胱,若肾温煦不足,脾无力运化水液,则津液布生,故补脾亦需补肾,南宋许叔微既有“补脾并补肾 ”之说[18],故治脾需补肾,补肾需治脾,两者均相安,一身之阴阳可化生无虞。

病案举隅:朱某,女,58岁,于2021年2月22日就诊,诉:反复腮腺肿胀8年,口干、眼干1年加重1周。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腮腺肿胀,至某三甲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后诊断为干燥综合征。1周前,患者口干,眼干加重,无关节疼痛,遂来 就诊,查ESR 25mm/h,C反 应蛋 白:0.7mg/L,IgG:17.9, IgM:0.77,IgE:19.1,精神可,纳可,眠差,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弱。周全教授予方:桑叶10g,南沙参30g,麦冬20g,玉竹15g,石斛15g,炒白扁豆15g,熟地黄30g,酒萸肉10g,山药15g,枸杞子15g,茯苓15g,石菖蒲10g,煅磁石30g,炒决明子15g,榼藤子5g,炙甘草6g,共6付,每日1剂,分2次。

6d后随诊:左膝口干眼干减轻,左踝关节疼痛,双手多关节疼痛,失眠。周全教授予方:地黄15g,熟地黄15g,枸杞子15g,茯苓9g,山药15g,酒萸肉3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北沙参30g,麦冬20g,川楝子6g,当归10g,榼藤子5g,白芍20g,防风10g,白芷9g,威灵仙20g,炒僵蚕10g,炙甘草6g。共6付,每日1剂,分2次。随诊关节疼痛缓解。

按语:脾阴亏虚,胃虚不纳,日久及肾, 真火不充, 真阴不足,当脾肾同治, 先后天互资, 以熟地黄、酒萸肉、枸杞子填肾之精,山药、茯苓、白扁豆健脾之气,麦冬、玉竹、石斛、南沙参资胃之阴,有源方有溪,以溪养其源,补肾精益需旺脾之气,益体之阴。脾肾同治,不至顾下失上。

3 小结

SS以口、眼干燥等干燥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常伴随系统受累,西医治疗有限,中医治疗有效。周全教授根据脾的功能和其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辩证论治,着手于脾胃、脾肺、脾肾,通过调理脾,求改善患者整体气血生成、津液代谢、气机运行情况,调气机,化水液,资五脏,安阴阳,从而减缓SS干燥及全身症状,以达到治病求本,临床多有疗效。值得我等后辈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水液津液脾虚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背后七颠百病消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