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实春教授团队等在干细胞制备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022-12-06暴勇,唐浩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细胞外科干细胞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卢实春教授研究团队、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创新性研究。

干细胞技术在人类健康与疾病防治方面显示越来越大的潜力,而多潜能干细胞的制备是实现干细胞效力的基础;多潜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特性和分化成生物体所有功能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被称为“种子细胞”,但其只短暂存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随后便会分化为各种类型的成体细胞。

由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卢实春教授团队参与,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经多年努力,成功开发化学小分子重编程技术(CiPSCs),使得人成体细胞可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

这一首次在国际上报道的人多潜能干细胞制备技术突破了以往干细胞制备技术的局限性,是继“细胞核移植”和“转录因子表达”之后的新一代的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多潜能干细胞制备技术,为我国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发展解决了底层技术上的瓶颈问题,未来有望用于治疗糖尿病、重症肝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以及战创伤修复领域。邓宏魁教授、卢实春教授、王金琳博士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暴勇 唐浩文)

猜你喜欢

体细胞外科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健康成人尿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牛奶酸碱度变化在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中的应用
武警战士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火种”
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