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发布

2022-12-06

山东农机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机化全程机械化

本刊讯: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2022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其主要内容为:

一、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新发展阶段过硬“机械化部队”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全省农机化管理系统干部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双提升。

(二)增强工作本领。增强学习本领,持续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全省农机化管理干部培训,加快补齐知识技能短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增强调研本领,深入开展重大问题调研和形势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合理性政策建议。

(三)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强化纪律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树牢底线意识、红线意识,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进一步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树立良好行风政风。

(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积极回应农机化领域社会关切和热点疑点问题。深入发掘全面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高效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大力宣传新举措、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汇聚起万众一心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二、夯实机械化生产支撑,确保粮油稳产增产

(一)抓好关键农时农机作业组织管理。紧扣春耕、“三夏”“三秋”粮食生产实际,具化实化组织管理工作措施,切实做好机具供应和检修,加强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搞好机具调度,及时发布作业、气象等信息,按要求做好机械化生产信息统计报送工作。

(二)夯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装备保障。坚持造改结合、长短结合,针对全省4∶2、4∶3、6∶3三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加快形成相关机具装备保障方案,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应用指引,制作短视频,指导细化操作规范。

(三)推进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减损提质。紧盯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重点提升产中的机械化作业质量,深挖高效低损收获作业潜质。主攻产后的粮食干燥,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减损作业,降低霉变损耗。

三、聚焦聚力科技创新,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

(一)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根据《山东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推动各市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分解《规划》主要任务、重点行动任务并抓好落实。汇编各市“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推动各地交流互鉴。

(二)启动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成立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专班,建立部门协同、研产推用全链协同、区域协同、目标协同补短板工作机制,明确补短板工作组织方式。编制《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方案》,强化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建立我省第一批列名联系农机企业名单,密切跟踪企业等各类研制主体农机补短板工作进展,动态调整农业机械产品需求目录,将新的短板纳入目录,将已突破实现产业化的短板移出目录。对接省科技厅,针对我省农机装备产业薄弱环节,组织征集农机装备研发需求,谋划项目、发布指南,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攻关“卡脖子”问题。

(三)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制定农机农艺融合应用试点工作方案,以种植业的小麦玉米增收减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花生和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林果业的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种植业的温室宜机化建设与改造、设施专用小型农机装备示范与优化提升,畜牧业的鸡鸭、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水产养殖业的牡蛎机械化采收和清洗等作为建设内容,选取20个县作为试点单位,总结形成当地主推的机艺融合的提质增效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广机艺融合应用经验。

(四)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推动各地着力突破薄弱环节、构建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并加快推广应用,组织创建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指导推动《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地实施。

(五)推广农机化新技术。聚焦粮棉油大宗作物生产、丘陵山区小型农机和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复式多功能、精准高效、节能环保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大力发展玉米籽粒收获等粮食生产及大田蔬菜、甘薯、棉花等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夯实林果、畜牧、水产养殖、设施种植、农产品初加工等新型产业机械技术支撑。探索研究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生产规模、农田建设、装备技术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区域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四、落实农机化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积极性

(一)稳步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好《2021-2023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优先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加大对经济作物、畜禽养殖、渔业、设施农业等薄弱环节、丘陵山区机械设备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具补贴力度。

(二)深入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全面推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淘汰老旧农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力争报废更新补贴工作覆盖面达到80%以上,报废补贴资金数量、报废旧机数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三)探索实施关键薄弱环节农机作业补助。继续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全面完成1050万亩作业任务,实现补助面积省级平台信息化监测全覆盖。探索开展玉米烘干等关键薄弱环节农机作业补助,扩大试点范围。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水平

(一)加强农机安全监管。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农机安全生产专委会各项工作部署,制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方案,加大“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和重点时节的农机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全省农机安全执法频次,强化联合执法。开展以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农机驾驶培训机构为重点的安全督导检查,压实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

(二)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由“资格管理”向“监督管理”的转换。根据农业农村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修订进展情况,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有效实施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培训机构设施建设、提升教员教学水平,继续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为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提供服务和保障。

(三)强化农机质量监管。加强试验鉴定能力建设,拓展鉴定范围,围绕三农工作重点,精准编制鉴定产品种类指南。

(四)做好农机化发展研究和统计工作。对标“十四五”和2035年目标,深入开展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研究,用“四分”理念研究思路、谋划工作、抓好落实。高质量完成农机化统计年报工作,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对农机化发展的监测评价、决策参考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农机化全程机械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