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体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访甘肃省靖远县教育局局长陈瑜山

2022-12-05本刊编辑

中国德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研高质量改革

■ 本刊编辑 赵 庭 曾 夏

学校德育须不断创新途径和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根基。本期“样本”所展示的几则案例,都是各区域或学校基于自身实际,依据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在德育工作上的积极尝试和有效实践。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

中国德育:陈局长,您好!据了解,近年来,靖远县紧紧围绕“创建全省教育强县”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学习强县。请问贵县是如何以教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其中德育处于什么地位?

陈瑜山:靖远县是西北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社会发展受限因素较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关系到50多万靖远人民的福祉,这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县域必须要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并将之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教育是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载体和具体内容,不仅对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关键作用,更对培养新型知识人才、推进产业技术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靖远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争当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创建全省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旨在走“人才强县、科技兴县”的路子,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人力资源强县。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义是“德才兼备”,因此我县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大力开发德育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中国德育: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内涵,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请问贵县是如何推进教育机制体制创新的?

陈瑜山:总结我县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是边探索、边总结,搭建教育“四梁八柱”特色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推动单项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更是将单项改革串珠成线、连线为面的过程。

在单项改革方面,我县坚持“快推稳进”的原则,针对制约教育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紧扣国家教育政策,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比如,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县于2017年开始先以城区学校为试点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组建了4个城区校际联盟;2018年起办学联盟向全县义务段覆盖,组建了49个城乡联盟;之后,办学联盟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组建跨县域联盟33个;最后,联盟不断丰富形式,建立了一大批校际发展共同体、教研训联盟体等。

在搭建教育改革“四梁八柱”方面,我县坚持“点上突破、面上同步”的原则。2017年,启动办学条件改善、教育布局调整、师资结构优化三大夯基工程和办学体制、人事管理体制两大改革举措;2018年启动校长职级制、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优质研训学科基地建设;2019年启动教育系统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提标等工程;2020年建成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至此,全县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已基本成形,我县总结提出了“两轮四驱”的教育发展规划,简单来说,即以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为“两轮”,以教育系统标准化、学科基地、教育信息化、办学联盟为“四驱”,全面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县召开了四大班子教育联席会,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全县教育发展的纲领。目前,我县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可以用“一体双翼、三线多驱”来概括,即以教育局为主体,以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为两翼,以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事体制改革为三条主线,以教育信息化、学科基地、塔式人才队伍、教育研训督导等为驱动,全力推进教育系统标准化建设,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靖远模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德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是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请问贵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思考和举措?

陈瑜山:兴县必先强教,兴教必先强师。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靖远县提出“创建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打造一支教育铁军”。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我县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内外共驱的路子,构建了“以学科基地成员为塔尖、以学科骨干为塔体”的塔式人才框架,同时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作为师资培育专业机构。

“塔尖”队伍培养主要依托“三名”工程,将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的培养任务分解到年度工作任务中,把全县获评省市县“园丁奖”“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开展周期长、人员精、规格高的精品化培训项目。“塔尖”后备人才,主要依托“人才引进”工程,制定了优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近年已经招引优秀人才及紧缺人才一百多名。

“塔身”队伍培养,一方面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引领作用,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组织各个层级的“师带徒”活动,壮大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制定了“五级”优秀教师遴选标准,采取跟岗研修、委托培养等方式,分批次组织符合标准的教师走出县域,赴教育发达地区开展学习研修。

“塔基”队伍培养,一是以培训促提升。悉心设计培训规划,分类、分层制订全县教师培养规划及年度计划,确保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菜单式”研训服务,提高培养质量。二是以竞赛促提升,以“三看”(看教学、看课堂、看作业)活动为统领,扎实开展各类教师技能竞赛评比,坚持在实践中练兵。三是以教研促提升,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织、评估、激励等制度,以加强教研过程管理、促进教研出成果为核心,紧扣新教材、新课程、新课标,组织开展各类指向高质教学、高效课堂管理的教研活动。

中国德育:当今时代,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问贵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陈瑜山: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我县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之视为“变轨超车”的契机,多次选派人员赴教育发达地区取经,反复对比各地信息技术装备的优缺点,最终确定了“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思路。自2018年起,我县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鉴于我县乡镇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较多、城乡教育差异大的现实情况,我县着力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上下功夫,主要通过装配专递教室,打造“三个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覆盖,促进学校协同发展,同时也为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等大型教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平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选择装配了智慧黑板,智慧黑板具有较强的应用搭载与资源集成功能,通过网络共享,可以快捷实现优质资源的即时提取与应用。目前,我们已经实现智慧黑板规模学校班级全覆盖、专递教室乡镇教育管理中心全覆盖的目标。

在应用场景方面,我县主要在服务上集中发力,一方面积极创建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库中的精品资源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托东西部教育协作,同步引入天津市和平区教育系统开发的精品微课资源;二是通过县域内各类师技师能竞赛,将其中的优质课例纳入资源库,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诸如思政课、信息技术应用等赛事活动,补充专项优质课资源;三是依托国家及省市教育智慧云平台,迁移一些适用于我县教育实际的优课资源。另一方面,我县着力打造智慧管理平台,一是在教师发展中心设立信息技术中心,建成智慧云平台,接入校安监控、一键报警等设备,形成集成化管理模块;二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线上教学、考试阅卷、师资培育等多个应用系统,以实现教育管理的智能化。

中国德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学机制体制的创新,需要场地、设备、师资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贵县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破解的?

陈瑜山:谈到教育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我认为理念转变比硬件建设更有难度、更加艰巨。在这方面,我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是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是综合性改革,涉及事权、财权等多方面内容,这就使教育改革仅仅依靠教育部门是无法推动的,必须依托于财政、发改、人社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为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我县于2017年就建立了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四大班子教育联席会议以及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议教助教等制度,搭建起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会商机制。很多需要其他部门支持的改革问题,在这一会商机制下都能迎刃而解。

二是教育改革会改变原有的教育格局,从而存在新理念与旧思想的冲突。比如,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整合撤并乡镇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刚开始当地民众不情愿,甚至有上访的现象。面对事关群众利益的这类问题,我们主要做好思想动员和解决后顾之忧两方面工作,在撤并整合之前,主动联系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在他们的协作下开展政策宣讲工作,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同时,找准群众不理解的根源,围绕学生接送不便、食宿不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改善乡镇学校寄宿条件,推进乡镇规模学校寄宿制封闭式管理,让学生家长安心、放心。

当然,理念的转变不仅仅来自系统外部,还涉及内部。比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上热下冷”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有所偏颇,类似的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的阻力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对此,我们在推进改革前,会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赴改革先行区进行学访或跟岗研修,让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学访中逐步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然后,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会议、座谈或者借助媒体广泛宣传教育改革政策,通过这些方式,让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德育: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蓄力的过程,请问贵县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您对此有何期待和展望?

陈瑜山:未来一个时期,靖远县教育将紧紧围绕创建全省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通过优化布局、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教研课改、队伍建设五个抓手,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新时代教师队伍素养提升、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智慧教育品质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九大工程,纵深推进教育系统标准化、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教育综合评价等重点改革,持续抓好办学条件改善、义务布局调整、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研学科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品质的“双提升”,推进新时代靖远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到十四五末,靖远县要通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通过集团化办学,破解“择校热”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打造优质校集群;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全覆盖,实现办学水平质的跨越;通过“强师计划”和“县管校聘”改革,培育一批在市域乃至省内“听得着、叫得响”的教育名师、名校长。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相信,只要我们锚定目标不松劲,靖远教育的体制机制将更加灵活、发展内驱力将更加强劲、教育教学质量将显著提升,奋力书写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答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教研高质量改革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改革之路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