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能力开发实证研究*
——基于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2-03艾容

中文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成熟度生涯适应性

艾容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81)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换,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呈现和以往不同的需求,对人才提出“快速成长、快速适应、快速产生效益”的新要求。基于以上背景,培养和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在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视野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职业院校应、往届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出相应对策。

一、理论解读

舒伯是生涯教育领域的权威代表,其生涯发展理论经过两个世纪的实践运用,已得到国内国外专家学者的肯定。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结合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现状,该理论可为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培养提供指导方向和理念。

1.自我概念

舒伯于1957年提出:职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实践的历程。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中,自我概念注重对自我“唯一”的认识,它受诸多个体因素的影响,如自尊、喜好、认知等。研究证明,自我概念的重要构建途径之一就是个体职业活动,职业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舒伯提出,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的实践。

2.生涯成熟度

1955 年,舒伯在其著作《Dimensions and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中提出了“职业成熟度”的概念,随着职业指导的研究开始偏重于生涯长期的发展,“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逐渐替代“职业成熟度”这一概念[1]。舒伯从生涯发展态度、生涯发展认知、职业偏好的认识三个维度分析职业成熟度。另外,生涯成熟度通过职业信息收集能力与决策能力产生作用,最终形成个体的生涯成熟度。个体的生涯成熟度越高,就越具备良好状态进行职业抉择,进而主动培养职业适应性。

3.拱门模式

舒伯于1990年提出了生涯发展的拱门模式。拱门模式由生理基石与地理基石构成,其中生理基石指的是个体生理与心理的特质,可将其延伸为个体的人格,最终能对个体的表现产生影响;地理基石指的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可延伸为社会性因子,最终能影响个体的就业情况。生涯发展中的拱门模式旨在表明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会受到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因子的双重影响。由拱门模式得出个体需要了解自我,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4.基于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开展研究的科学性

职业适应性与舒伯生涯发展理论都侧重自我,职业适应性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密切关联,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格外关注主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契合性。基于此,可以得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指导与职业适应性培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从个体出发,探索个体与外界的平衡。因此,可以将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作为基础,借鉴有价值的部分,用于分析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能力的开发路径。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

在样本测试阶段,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累计方差贡献率,采用直交转轴法中最常用的最大变异法对主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5个主因子的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因子为个人专业学习,第二主因子为职业训练,第三主因子为实践活动,第四主因子为人际关系,第五主因子为社会因素。通过分析,最后形成包含23个测量指标的正式问卷,其中,第一部分为学生个人基本就业信息,第二部分为学生就业情况,第三部分为职业适应情况。

2.数据样本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作为数据样本,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433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回收率为98.3%。在有效样本中,男生占54.9%,女生占45.1%。

三、数据分析

1.个体情况与职业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表1 个人维度差异分析

分析表明,性别对于职业适应程度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t=3.487,p=0.001),具体对比差异可知,男生的平均值(2.75)>女生的平均值(2.35);职场适应性方面,2020届毕业生显著高于2022届毕业生。可见,毕业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业适应性也逐渐增加。

2.校园学习与职业适应性之间的回归分析

表2 职业适应性模型摘要

表3 F检验

表4 回归系数

从上表可知,将专业学习,就业指导课程,非专业学习,实践教学作为自变量,而将职业适应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公式为:职业适应程度=0.812 +0.173*专业学习+0.271*就业指导课程+0.189*非专业学习+0.262*实践教学,模型R方值为0.370。经分析后得出,专业学习、就业指导课程、非专业学习、实践教学全部均会对职业适应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3.社会环境与职业适应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表5 相关分析

职业适应程度与校企合作、在职培训、舆论影响、社会关系、社会认同共5项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319,0.362,0.285,0.308,0.307,并且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意味着职业适应程度与社会环境中校企合作、在职培训、舆论影响、社会关系、社会认同共5项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

四、实证结论分析

1.践技能及社交技能对职业适应性的培养影响较大

多数高职毕业生意识到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对于职业适应性有正向影响。实际中,高职教育就是侧重技术与技能的习得,高职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反复操练,不断积累知识与技术。结合目前高职生职业适应性的需求,职业教育应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环境,打造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性、提高社交能力。

2.就业市场主体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较低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其特点在于职业性及应用性,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对此缺乏客观了解,产生了轻视、歧视等现象,大多数人将高职教育当成辅助性教育,认为高职院校教不出优秀的学生。鉴于此,高职教育未能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认可,高职毕业生就业和从业的过程中,既不能得到更多的就业择业机会,也常常遭遇冷遇。所以,如果能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将非常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培养与提高。

五、开发路径建议

通过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中开展职业适应性调研,发现高职教学、实践学习、人际关系、社会认可等都能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掌握适应职场的各项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个人层面:构建自我概念,培养职业适应能力

2013年,亨利.M.列文就提过“相信最重要的是促进工人的适应性,使他们适应更广范围劳动力中可能的变化市场”[2]。因此,在高职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重视专业学习,拓展实践操作,构建自我概念,逐步培养相应的职业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选择自己更感兴趣更愿意涉猎的专业,增加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的主动性。另外,重视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校园活动对自我概念的塑造作用,利用校园内系列活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此培养职场适应能力。

2.学校层面:提高职业成熟度,增加职业适应性

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受到个体特点的影响,开展职业指导过程中,做到信息化、专家化,加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低年级阶段,引导高职生了解当前就业趋势,鼓励学生明确就业目标,着手规划实施;在高年级阶段,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展开职业定位教育,以学生个体发展情况为基础,帮助其定位就业方向,逐步提高职业成熟度,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其中,职场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需要格外关注高职女学生职业成熟度培养,引导高职女学生学会调整心理状态,增加自信心,鼓励其参与职场竞争,提高职业适应性,迎接工作压力和挑战。

另外,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引企业导师入课堂,帮助高职生提前了解企业要求、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上岗技能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使学生提前对工作岗位有所感知,在技术操作中体会所学专业的魅力,明确就业规划,促进职业成熟。

3.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职业适应性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拱门模式中指出,个体形成自我概念后将结合外部环境做出个性化职业选择。其中外部环境,包括就业市场、社会经济、就业政策、学历因素等社会性情况,这些情况最终将影响个体的职业适应状态。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提高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高职在我国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逐步发展,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得以快速发展,但其社会认同度仍然较低。为在整体上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媒体的加大宣传力度,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正向的舆论支持。

最后,制定针对高职生的就业政策。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对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贡献[3]。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课针对高职毕业生制定针对性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大学生在基层部门工作的鼓励政策;适度提高基层工作如“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特殊岗位的待遇,注重当下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和支持政策等,通过一系列政策,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成熟度生涯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吐槽退役生涯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