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和控制

2022-12-02钱门宝李石柱周晓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线虫病源性

钱门宝,李石柱,周晓农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

蛔虫病、鞭虫病和钩虫病等土源性线虫病是重要的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其流行与适宜的自然环境、卫生设施和洁净饮用水的缺乏密切相关[1]。过去30 余年,全球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显著下降,疾病负担从1990年的528万伤残调整寿命年降至2019 年的197 万伤残调整寿命年[2]。但是,土源性线虫病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流行仍较重,是当地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3-5]。我国曾是土源性线虫病高流行国家,20 世纪90 年代初,超过半数国人感染3种虫种中的一种或数种[6-7]。30余年来,经济发展、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覆盖率提高以及流行区大规模防控活动促进了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显著下降[8]。本文简要回顾30余年来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变化以及控制概况,探讨下一步土源性线虫病防控的重点方向。

1 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变化

1988—1992年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在726个县(市、区)的2 848个调查点调查了1 477 742 人[6-7]。全国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3.6%,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分别为47.0%、18.8%和17.2%;估计全国总感染人数为6.46 亿,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人数分别为5.31亿、2.12亿和1.94亿。2001—2004年开展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调查了229 个县(市、区)的687个调查点的356 629 人[9]。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降至19.6%,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分别为12.7%、4.6%和6.1%;估计总感染人数1.29亿,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人数分别为8 593 万、2 909 万和3 930 万。2014—2016 年开展的“2015 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调查了604 个县(市、区)的1 890个调查点的484 210 人[10-12]。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进一步降至4.5%,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1.4%、1.0%和2.6%;估计总感染人数为2 912万,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人数分别为883 万、660万和1 697万。其中,四川(23.6%)、海南(12.2%)和贵州(10.7%)感染率较高,且3 省感染总人数超过全国半数。

2006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22 个省份分别设立了1 个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其中Ⅰ类地区(感染率>20%)10 个、Ⅱ类地区(感染率5%~20%)7 个、Ⅲ类地区(感染率<5%)5个[13]。2006—2013 年,监测点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0.9%、18.9%、16.6%、13.3%、11.3%、9.7%、6.9%和3.1%。其中蛔虫感染率从2006 年的10.1%降至2013 年的0.8%;鞭虫从5.9%下降到0.4%;钩虫从8.9%降至2.0%。2016 年以来,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监测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项目”,扩大了监测覆盖面。2016—2019 年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4%(7 366/305 081)、1.8%(5 293/297 078)、1.3%(4 200/326 207)和1.4%(5 959/424 766),其中蛔虫分别为0.8%(2 338/305 081)、0.5%(1 473/297 078)、0.3%(875/326 207)和0.4%(1 528/424 766),鞭虫分别为0.5%(1 398/305 081)、0.4%(1 224/297 078)、0.2%(543/326 207)和0.3%(1 126/424 766),钩虫分别为1.4%(4 122/305 081)、1.0%(2 974/297 078)、0.9%(2 911/326 207)和0.8%(3 580/424 766)[14-17]。

2 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控制

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人数的显著下降,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各地针对土源性线虫病开展防治工作的成果[8]。卫生厕所和安全饮用水普及是降低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且效果可持续[18]。2014 年我国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5.8%,2017年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1.8%,其中无害化厕所达到62.7%,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下降[8]。几十年来,我国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尤其是2020 年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目标,其中很多贫困地区曾是土源性线虫病高流行区,绝对贫困的消除,促进了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进一步下降[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区开展了广泛的健康教育和药物驱虫工作。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原卫生部于1990年6月4日发布并实施[20]。《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寄生虫病等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工作。1991 年,原卫生部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明确了学校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的十年目标以及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要求依据流行情况在大、中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采取健康教育、改善学校环境卫生和药物驱虫等综合措施[21]。这些措施推动了学龄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尤其是蛔虫和鞭虫感染率的显著下降[22]。

2006 年,原卫生部印发了《2006—2015 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要求通过药物驱虫、健康教育、改厕等综合防治策略,在2004年的基础上,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在5%以下、5%~20%和20%以上的省份,到2010年底分别下降30%、40%、50%以上,到2015 年底分别下降60%、70%和80%以上[23]。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22个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13]。同年,原卫生部在8 个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的省份各选择1个县(市)建立了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健康教育、改水改厕和改造环境以及药物驱虫等综合性措施[24-25]。示范区覆盖农村人口约280万人,3年间接受健康教育约423 万人·次,无害化厕所覆盖率提升54%,改水受益率提升37%,开展药物驱虫643 万余人·次,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从2006 年的35.9%降至2009 年的7.8%。示范区停止综合干预措施后感染率继续缓慢下降,2011—2015 年感染率分别为6.1%、5.8%、5.5%、5.8%和4.0%,说明示范区防治成效具有可持续性[26]。在无大规模系统性干预下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感染率将持续下降,但下降较缓慢。因此在高流行地区仍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促进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的快速下降。同时,通过示范区效应,进一步带动其他土源性线虫病重点流行区的防控工作,如2007—2009 年山东省共在9个市74个县(市、区)对300余万人开展药物驱虫工作,县级开展健康教育覆盖人口3 900多万人·次、市级3 400多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土源性线虫病的下降[27]。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其中要求到2020年,土源性线虫病低流行区继续维持较低感染水平,其他流行区感染率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20%以上[28]。2016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项目”,通过监测带动面上防治工作。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9个省份的12个县设立了土源性线虫病防治项目,在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的流行区,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的防治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

3 未来我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控的重点工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2030年被忽视的热带病路线图》,土源性线虫中度和重度感染者低于人群的2%,即可认为土源性线虫病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实现消除[29]。基于此,2015 年我国已经实现这一目标[30],这标志着我国在土源性线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控仍存在诸多挑战,尤其是土源性线虫病在我国分布不均衡,高感染地区集中在西南地区、部分中部和南部省份,尤其是四川、贵州和云南3 省感染人数占全国的一半;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的环节,如无害化厕所覆盖率仍然较低;蛔虫病、鞭虫病和钩虫病患病率虽然都显著下降,但钩虫病下降相对较慢,因此钩虫成为优势虫种,农村老年务农人员感染率仍然较高。在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土源性线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需要设立新的目标任务,以巩固成果。因此,基于我国土源性线虫病当前的流行水平和特征,建议今后继续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体系建设。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与肝吸虫病监测进行了融合,有力地提高了监测覆盖水平,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土源性线虫病监测体系[14-17]。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情况和变化,指导防治策略的制定。监测本身也是一种干预,监测的实施,稳固了县级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队伍,提高了监测点群众对土源性线虫病防控的认识。部分感染水平较高地区开展了人群药物驱虫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土源性线虫病的控制。在监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诊断等工作的质量控制,因此,2019年以来陆续开展了省级的土源性线虫病诊断参比实验室建设,争取在2025年实现省级水平的全覆盖。

二是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的控制路径。目前,在局部地区,土源性线虫病仍然流行较重,尤其是老年人群钩虫感染水平较高,因此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做好这些地区和人群的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工作[10,12];继续做好土源性线虫病防治项目,加强12个项目县的健康教育、药物驱虫、改水改厕和防治能力建设等工作,促进土源性线虫病患病率的下降。同时通过防治项目县的示范,带动其他土源性线虫病流行较重地区的防治工作。

三是推进实施我国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工作。2018 年,《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WS/T 629—2018)卫生行业标准发布[31]。其中传播控制的核心指标是以县(市、区)为单位近3 年每年土源性线虫病调查人数大于1 000人,连续3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均在1%以下;传播阻断的核心指标是以县(市、区)为单位,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后近3年每年土源性线虫病调查人数大于1 000人,连续3 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均在0.1%以下。基于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总体进入较低流行水平,尤其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北方环境相对不适宜地区,可启动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工作[30]。通过试点,探索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可行性和路径,完善标准,建立规范,以期指导全国的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和阻断工作。

4 结 语

30余年来,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感染率下降超过90%,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群众的参与和卫生工作者的努力。结合目前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水平和特征,建议在局部流行水平较重的地区继续开展综合防治,在低流行水平地区探索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工作。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线虫病源性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三峡库区省份联手防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