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学科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2022-12-01潘泽华

关键词:创设深度学科

潘泽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学面临着更多挑战。新课标不仅对教学的广度做出了规定,而且对教学的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度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对于深度教学的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套成型且完备的教学策略。因此,本文在融合多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出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信息技术学科深度教学策略,以期为日后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提供策略参考。

一、信息技术学科深度教学方法借鉴

(一)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近些年教育界广泛流行一种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的课堂,打破了以往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其牢固度和熟练度要远远超过通过教师讲授而被动记忆的知识,因而,这种方法十分契合深度教学课堂,能够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深层次理解和领悟的境界。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含义是对课上和课下的翻转,即将原本应该在课上讲授的新知识放在课下学习。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中小学阶段的非文化科目,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课下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无需发送完整的教学视频给学生,只需以小文章、小视频等短小精悍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一部分内容即可,这样既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为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先机条件。

(三)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强调情境对个人认知的重要性,学习者能够从环境中汲取有用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是自发而非被动的。在对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深度教学时,教师可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将知识融入情境并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启迪学生思维。

二、信息技术学科深度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准备阶段

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用以创设情境。新课标影响下的信息技术课堂越来越关注“引入”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设置的引入环节却只做到了“引”,而忽略了“入”,只是在课程一开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授课过程却与“引入”主题完全不相符,这就失去了引入的意义。情境教学的主题应该尽量选择新颖的、有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多做准备,充分备课,思索出一种贴合教学内容的主题情境,并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用于创设和支撑整个情境。

寻求相关知识点用以创设学科知识体系。每个学科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脉络和学科体系,学生在这一脉络和体系下学习之后所能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是具有学科特性的。培养学生连贯的信息技术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课程前后的关联,也不能忽视教材与教材之间的关联。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属性的任务超越了课本中简单的字句理解知识,学生一般无法独立解决,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知识建构引导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属性。

(二)课堂教学阶段

提出高质量问题用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深度教学课堂应该是由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的,教师通过提出高质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内化并引发对新问题的思考。笔者在进行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所提的问题都是带有明显导向性的低质量问题,如“懂了吗”“对不对”等。这类问题并不能激发主动思考,学生往往会通过教师的语气引导,而回答出教师想要的正向答案。真正的高质量问题应该是符合学生发展要求、能够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潜能。新课标提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不应该主观地剥夺学生作为主人翁的地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远程控制学生的电脑播放课件,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还是被教师所掌控。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大胆试错,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然后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去动手实践,学生依靠实践总结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

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教师的教学目的绝不是为了教育出只会简单接受知识的傀儡,而是为了培育可以处理复杂问题并有所改变的批判性思想者。信息技术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这就更加需要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在批判的过程中探索出更多解決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是……”这类表达应该尽量避免,替换为“这为解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参考,更多的解题思路等待大家去探索”类似的表达。用鼓励的语气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课后评价阶段

课后作业应注重知识的建构。注重知识建构的课后作业不应该是割裂的,单纯只练习新课的知识,而是应该放在相关知识体系之中一并考查,让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一并练习新知识。这样不仅能方便学生对比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区别,而且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相似性,联系已有知识的解决方法,更快寻找出新知识的解决方法。

课后作业应发挥知识的社会属性。学生不仅是学生,首先是社会上的“人”;学生学习知识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书本上的问题,更是为了适应社会。因此,教师在课后作业的选择方面也要注意,不能只包括对知识的书面考察,更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深度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前景广阔,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更是亟待探索。深度教学虽然是一种“新”思路,但是却可以用到许多“老”方法,即可以借鉴很多成熟的教学方法。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投身深度教学实践研究中,更多可以应用于深度教学的教学方法将被探索出来,深度教学策略也将日益完善。

(作者单位:禹城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深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