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院校医工交叉实验室安全教育及KAP调查分析

2022-12-01樊书娟钱叶蓉向俊西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交叉受访者实验室

樊书娟,左 煌,钱叶蓉,刘 鹏,马 锋,吕 毅,向俊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医疗信息管理办公室;2.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指明了道路。“医工融合”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科交叉建设最重要的方向,在拓展学科内涵、解决“卡脖子”难题上具有重大优势,符合国家以“四个面向”促进“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1]。近年来,由于现代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医工学科交叉领域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生物医学实验室逐步向学科交叉实验室转变,并以全方位、多学科、大跨度等特点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在装备、材料、人员等方面展现出更大的复杂程度和不确定因素[2]。实验室是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秉承学科融合、开放共享理念的深入,实验室不但要承担医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也面向其他有交叉研究需求的专业和学生,提供开展创新实验、实践课题、学术竞赛、毕业设计的场地和条件。这些新形势都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然而,近年来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给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也给实验室安全防护问题敲响了警钟[3]。鉴于学科交叉实验室的突出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教育部及各大医学院校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和落实责任,但多集中于危险品、水电防控等共性安全问题,针对学科交叉实验室特有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不到位。另一方面,包括学生、教师、后勤等人员对于实验室安全防控管理的理解和态度也良莠不齐,是造成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如何充分辨识交叉学科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与有害因素,并通过完善制度和安全教育加以有效防控[4],是实验室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医工交叉实验室安全相关问题进行认知、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5],以发现目前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探讨提高包括学生在内的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的对策,进一步实现将安全教育融入专业课教育全过程,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科交叉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实证依据和数据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进行学科交叉实验研究的人员共计116人,其中在校学生92名,专职教师24人。其中学生群体涉及不同专业、阶段、年级,但排除本科新生,均已完成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解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且经过实验室操作常规及安全制度培训。

1.2 调查方法

参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6]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则》(WS233-2002)[7]等相关文件制度,经预调查、讨论、细化、拓展,自行编制《实验室安全KAP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工作人员提前进行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集中调查,回收问卷需经复查并排除无效问卷后,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实验室安全认知、实验室安全态度、实验室安全行为、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安全认知共10题,回答正确记5分,错误记0分;安全态度共4题,安全行为共6题,均根据选项等级赋分,三个选项A、B、C的赋分依次为5分、3分、0分;总分60分及以上被认为是合格。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实验室安全KAP的总体分析

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120份,其中有效116份,有效率96.7%。调查人群中,男性49人(42.2%),女性67人(57.8%)。在校学生92人(79.3%),专职教师24人(20.7%)。在校学生中,本科生15人(16.3%),硕士生44人(47.8%),博士生33人(35.9%)。临床医学专业69人(59.5%),基础医学及药学专业32人(27.6%),公共卫生及护理专业15人(12.9%)。

实验室安全KAP调查平均分为(80.7±12.0)分,总体及格率87.9%。其中态度(A)评分及格率最高,为97.4%,其次为行为(P)评分90.5%,知识(K)评分及格率最低为81.0%(表1)。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实验室安全知识与正确行为呈正相关(r=0.424,P<0.001),安全知识与科学态度呈正相关(r=0.551,P<0.001),科学态度和正确行为之间也呈正相关(r=0.383,P<0.001)。

表1 实验室安全KAP调查得分总体情况

2.2 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情况(K)

分析显示,有70.7%的受访者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所对应的具体防护要求。有73.3%知道锐器刺伤或动物抓咬伤的正确处理方法。能够正确回答实验动物尸体处理办法的比例为80.2%。掌握实验室试剂药品管理制度的比例为74.1%。有75.9%的受访者清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处理原则。75.9%掌握实验废弃试剂药品的处理办法。有77.6%能正确回答高温灭菌设备的使用技术参数。62.1%的受访者了解实验室强磁场设备的防护原则。有98.3%的受访者知道实验室灭火器及消防栓的具体存放位置。熟悉实验室数据和信息安全原则的受访者仅占59.5%。进一步分析安全知识得分与受访者属性的关系,研究生和教师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F=2.952,P=0.048),而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之间得分无显著差异,但基础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得分略高于其他组(见表2)。

表2 实验室安全知识(K)调查得分比较

2.3 对实验室安全的态度(A)

调查显示,有69.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熟悉实验室安全的概念,27.6%认为只是一般了解,2.6%表示并不清楚实验室安全的概念。有85.3%的受访者认为实验室安全知识对科学研究作用很大,14.7%认为有一点作用。对于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获得,56.9%的受访者认为接受系统培训非常重要,40.5%认可发放资料自己学习,2.6%表示由管理员管理即可。有62.1%的受访者接受过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35.3%接受过简单的安全教育,2.6%几乎未接受过安全教育。进一步分析态度得分与受访者属性的关系,女性平均得分高于男性(t=2.054,P=0.042),教师和研究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F=9.240,P<0.001),而不同专业之间得分无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实验室安全态度(A)调查得分比较

2.4 实验室安全行为分析(P)

结果显示,有75.9%的受访者使用新的仪器设备前会认真查阅说明书、安全说明或视频教程。每次都能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规范进行操作的人数占73.3%。有93.1%的受访者每次进实验室都做好基本防护(实验服、手套、口罩等)。有62.1%的受访者时常/偶尔将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直接倾倒入水槽或厕所。有9.5%的受访者经常在实验室非办公区进食或饮水,82.8%在实验结束后会及时清理收拾实验器材并关闭电源。进一步分析行为得分与受访者属性的关系,研究生和教师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F=3.000,P=0.045),而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之间得分无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实验室安全行为(P)调查得分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聚焦国家规划需求,积极实施“双一流”“新医科”等项目,推动学科交叉实验室建设与共享。实验室除了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材料外,涉及声、光、电、磁等物理属性的贵重仪器大量引进,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日渐成熟,生物信息、基因编辑等前沿实验课程也不断增设。而实验室安全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和群众身心健康,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首次对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医工交叉实验室安全问题进行KAP调查,发现目前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不足,并探讨了提高安全意识的对策,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科交叉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实证依据。

统计显示,由于不规范操作行为或实验失误导致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占比高达98%[8],大多数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安全意识淡漠和管理的缺失。因此,本次KAP调查旨在评估“人”的因素在实验室安全中的现状和作用,为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提供事实依据。KAP即包含认知、态度和行为的“知信行”理论模式,是将人的行为变化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知识是形成信念的基础,正确坚定的信念是改变行为的动力[5]。KAP调查通常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类社会经济问题中关于人的行为模式及其根源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覆盖医学院校不同专业、身份、性别,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平均总分为(80.7±12.0)分,总体及格率87.9%,与理想的90%及格率尚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提高。实验室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之间均具有强相关性(P<0.001),符合KAP理论模式。

在交叉实验室安全知识方面,总体及格率仅为81.0%,在三项中最低。教师和研究生得分均显著高于本科生(P=0.048),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学历的增长,接触更多的仪器、设备及具体案例,安全知识逐渐积累,能够行之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同专业(P=0.515)、不同性别(P=0.109)之间比较,安全知识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分析具体问题发现,受访者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电磁设备、信息安全等方面内容的认知情况最差,这反映出高校对交叉实验室这一新事物的安全基础知识普及不充分。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例,高校也开展了一些面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的技术培训,但整体偏少,且针对实际操作的学生主力军普遍缺乏系统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另一方面,随着学科交叉实验室的多样性、复杂性日益突出,相关安全知识教育更新速度较慢,医学专业人员对非传统生物医学类实验设备、仪器、管理制度的熟悉程度非常欠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笔者建议针对学科交叉实验室要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安全教育。应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以相关法规和标准为准绳,结合交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特点,构建更全面的安全课程体系。除讲授传统的水电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品管理外,还要增加基因编辑、声光电磁、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知识[9]。可以借鉴全球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等各大生命医学研究院所已形成的系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相关课程。培训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实验室基本安全、生物安全、化学药品安全、声光电磁安全、放射安全、信息数据安全以及职业病防控等。通过理论和实训一体化课堂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10]。另一方面,拓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应突破课时和空间限制,丰富学习形式,善用新媒体资源和途径,除了传统的专题讲座外,还可使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动画以及虚拟仿真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11]。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对实验室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传授安全知识,尤其是报道曾经出现的由于实验人员主观麻痹大意、专业基础不牢、不守实验规程而导致的个别安全事故,让学生引以为戒,增强安全意识。

在交叉实验室安全态度方面,女生的实验室安全态度得分高于男生(P=0.042),可能与女生更注重细节的心理特点相关,接受相关知识主动性也更强。不同身份比较,教师和研究生得分均显著高于本科生(P<0.001),反映出年资越高安全观念越强,同时也警示我们应着重加强对本科生良好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同专业之间安全态度得分无显著差异(P=0.444)。分析具体问题,仍有14.7%的受访者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在学科交叉实验研究中,人员流动性大,且某些特殊设备和仪器只需短期使用,导致部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淡薄。而一旦实验室管理松散,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示范效应,就很可能对初进实验室的低年级本科生、交叉合作培养的非医学专业学生造成错误印象,容易养成不良习惯或产生侥幸心理,从而留下安全隐患[12]。因此,提升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对于维护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在交叉实验室安全行为方面,教师和研究生对比本科生仍有显著更好的表现(P=0.045),安全行为逐渐完善。不同专业之间比较,安全行为得分虽无统计学差异(P=0.345),但基础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得分最高,临床、护理、公卫专业得分基本相当,可能是因为专业课程体系使基础医学/药学专业学生更早、更多接触实验室,理论更扎实。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670)。因此,不论学院、专业,均应同等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并建议着重加强本科生的学习培训,早期接触、贯穿始终,有助于培养,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实验室安全隐患[13]。同时,还应严格实验室安全动态考评和准入制度。细致完善的操作规程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关键环节,而规程的坚定执行则需要以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动态考评和准入制度为基础。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培训和考核应保持常态化[14]。为此,可建立两套方案:一是考试制,对每一阶段或主题的安全培训配套相应的笔试或操作考试,提高准入门槛,并与进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二是积分制,在实验室运行中制定详细的积分奖罚规定,个人的不当行为将被记录扣分,受到通告、再考试、停止实验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如果对实验室安全提出有效建议、参与管理或避免事故发生则获得积分,给予奖励。

总之,在“医工融合”促进新时代医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科交叉实验室承担着科技创新、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实验室安全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可能涉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KAP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科交叉实验室的特点,建立完善一套系统、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长效运行,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交叉受访者实验室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