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2-12-01黄黎明山东省单县畜牧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兽医疫病养殖场

文│黄黎明(山东省单县畜牧服务中心)

随着我国畜牧业不断壮大与发展,山东地区作为农业大省,畜牧业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量逐渐上升,这直接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各类畜禽品种的存栏数量也逐年增加。然而,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加,各种动物疫病的防控压力也逐年加大。食品安全是社会尤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动物疫病不仅会损害动物机体,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做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为动物疫病目标、防控策略、防控措施的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手段。

一、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1.养殖场户对动物疫病防控意识不足。部分养殖场户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只关注动物本身是否膘肥体壮,一味地进行育肥饲养。认为只要打了疫苗,动物就不会发病,没有树立“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科学养殖观念。动物疫病防控与监测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养殖场户认为这项工作费时费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往往不愿意积极主动开展。当基层防疫部门开展相关调查或是采样时,一些养殖场户往往有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导致基层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工作开展不顺利,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基层兽医机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技术有待提高。兽医是一门综合性的职业,一名合格的兽医需要接受系统的学科培训,不仅要熟悉掌握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药理学、兽医免疫学等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疾病诊断、精确给药、病原分离等技术手段。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基层兽医人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队伍中缺少年轻、高学历、有技术的接班人,当前基层兽医人员在面临复杂的动物疫病时往往会存在误诊、滥用抗生素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动物疫病的防治与监测。

3.基层兽医实验室设施设备不完善。基层兽医实验室中完善的设施设备是科学开展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法宝。只有配备先进、完善的设施设备才能对疫病进行合理诊断,科学用药。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存在陈旧、简陋、操作复杂或是灵敏度低等诸多问题,往往不能及时、便捷、准确地检出动物疫病的感染情况。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基层兽医在开展疫病诊疗中的技术手段也较为落后,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来开展疫病诊断,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是存在混合感染的动物容易造成误诊,影响了动物疫病的治愈率。

4.动物疫病监督执法不严。动物卫生监督是一种政府监督管理的行政行为,目的在于发现、制止、纠正、处理违法行为,从事本项工作的动物防疫监督员、动物检疫员、动物防疫员除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外,还有履行相关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的职责,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的相关内容,对养殖场户、屠宰场中存在的违法问题要及时制止,不能对未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证明,不可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切切实实把法律用到实处。

5.养殖场户的饲养和管理不到位。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养殖户仍然采用较为粗放的饲养管理模式,以实现养殖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往往忽视了为动物生存和生长环境的好坏。养殖密度过于密集,动物不仅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动物所排粪便也无法及时清除,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动物疫病的发生率也必然较高。口蹄疫、布鲁氏菌病、非洲猪瘟等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不同地区都有疫情暴发,发病率、传染率、死亡率都较高,像这类疾病一旦暴发会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市场动物产品的价格波动。另外,养殖场户为了节省饲养成本,往往是根据自身经验进行饲料搭配,并没有对配合饲料进行过营养、质量方面的监测,容易造成饲料成分不全或是饲料质量不符合行业标准,进而造成免疫力降低,影响动物正常生长,最终给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解决对策

1.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让广大养殖场户树立起“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科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基层兽医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方式对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措施进行宣传,让养殖场户打破传统的养殖观念,积极配合与支持基层兽医开展的疫病监测工作,让养殖场户与基层兽医机构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的工作格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2.加强基层兽医队伍人才支撑和技术建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做好“请进来”和“走出去”。对基层兽医队伍开展综合水平提升,要利用好“三农大讲堂”“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机会,定期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中的专家教授对基层兽医、养殖场户中的技术员进行培训。各级相关部门也要定期将基层从事兽医、畜牧工作的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让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培训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掌握疫病诊断和药物使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学习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以提高整体的基层兽医队伍。另外,相关部门要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的方式招聘一些有学历、懂技术、爱农业的年轻人加入到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队伍中来。

3.进一步完善基层兽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基层兽医部门要积极向上级申请相关资金,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电泳仪、酶标仪、电子显微镜、无菌操作台、流式细胞仪、各类疾病诊断试剂盒等,将一些陈旧、操作烦琐又灵敏度低的仪器设备进行淘汰和替换,设置专人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尤其对于县、镇一级的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加强资金的倾斜力度和建设力度,配置相关的仪器设备和疾病诊断试剂盒开展口蹄疫、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等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断,将检测结果运用到实践中,为养殖场户防疫、生产、动物检疫出证提供技术支撑。

4.加强动物疫病监督与执法。市级、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建立健全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人员管理和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工作人员业务规范、业务工作目标、防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兽用预防生物制品供应保障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要墙上公开,并设立执法人员监督台,接受社会监督。县级兽医相关部门要随时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落实各项制度和遵守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于优秀的人员,主管部门应进行表彰,对不称职的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限期写出整改措施。县级兽医相关部门要制定当地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理所需的疫苗、药品、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充足。

5.养殖场户加强饲养和管理。养殖场户要注重饲养环境卫生,保证圈舍内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夏季注意圈舍内的防暑降温,冬季注意对动物的保暖御寒。定期对圈舍内外进行消毒,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科学配比浓度。畜禽粪便要定期清扫,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按照各类畜禽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在动物饲养营养方面,要保证畜禽所摄入的饲料中有均衡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不能缺乏,禁止饲喂动物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保证动物有清洁的饮水。

6.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动物疫病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赋予各级兽医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责,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情测报站是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基础。基层兽医工作者要定期开展本地区的疫病监测,掌握近十年来动物发生疫病情况、流行病学特点等,准确开展疫病疫情预报预警机制、科学评价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养殖场户非必要不要从外省市跨地区引进动物,必要引种时,一定要先对引进的动物进行隔离饲养,确保无病后方可进行混群饲养。对于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疫病的动物,首先进行隔离,在隔离的环境下进行疾病诊断,必要时要借助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在给药时要遵循轮换给药和穿梭给药的方法。

综上所述,山东作为畜牧业大省,只有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兽医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兽医实验室仪器设备、加强对养殖场户的监督监管以及养殖场户改善养殖环境和饲料营养,才能整体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兽医疫病养殖场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