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扶贫经验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启示
——以济南市东汶南村为例

2022-12-01亓晓燕毕红静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村生姜助力

亓晓燕 毕红静

(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 东汶南村概况

东汶南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城西南约5公里,距办事处驻地2公里,土地1140亩,人口1846人,清朝末年,村民从山西省引进生姜后生姜种植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4]。80年代东汶南村经济繁荣,但到90年代经济逐渐衰落。在此背景下,东汶南村党支部立足东汶南村自然条件优渥,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于2016年创立汶南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莱芜区第一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了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 产业扶贫模式

2.1 “党支部+农业专家+大学生创业+新型职业农民”模式

党支部提供产业的发展思路并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组建大学生创业队伍以提升合作社管理和销售水平,发展电商产业,助力打造销售新模式。与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市第二农科院对接,专家长期驻点指导生姜种植,提升种植专业技术水平[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起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6]。

2.2 “品牌化+电商+产业化+扶贫”模式

立足东汶南村自然条件优渥,生姜种植历史悠久,所产生姜块大、皮薄、色鲜等优势,注重强化品牌赋能,创立生姜品牌“鲁莱汶南”。以电商为突破口发展生姜深加工,推出姜茶、姜酒、姜糖、姜保健系列产品,三产带动一产,完善生姜产业链,实现生姜产业化发展[5]。东汶南村有十多个大学生参与到姜产业电商团队,也组建了一个大学生为主的新媒体创业团队直播带货。2019年,通过电商平台,生姜销售额达到1000余万元,目前稳居阿里平台生姜销量冠军。带动周边200多人学习或参与电商,直接带动25户31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3]。

3 经验总结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3.1 多措并举提升产业实力,助力产业振兴

东汶南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构建产销一体的发展机制,拓宽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业振兴。具体的措施为:(1)将本地的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培育出特色优势产品。立足自然条件优渥,生姜种植历史悠久,结合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的特点决定发展生姜产业。(2)提高生产能力,形成生产规模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流转了共500多亩土地专门进行生姜的种植,每日销量五千斤左右,出口的生姜产品也已形成规模,占据很大的生姜市场份额。(3)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产品附加值。对生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形成了包括美容姜茶、洗化产品、姜酒等产品在内的生姜产品链条。(4)强化品牌赋能,以品牌保质量,依托莱芜汶南生姜的独特优势,创立生姜品牌“鲁莱汶南”。(5)注重产销结合,与当地的商超、市场对接,保证销量;通过电商向全国范围销售姜产品;组建了大学生为主的新媒体创业团队直播带货,运用互联网的发展赋能社会发展。

启示:在推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扶贫项目,注重扶贫项目的长期效益。首先要找准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特色,提高生产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其次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宣传推广产业,最后要引导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以消费促发展,以产业升级助力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3.2 坚持党建引领带动,助力组织振兴

基层党支部对农村基本情况最为了解和熟悉,是扶贫工作的攻坚力量,对推进农村的建设起着带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具体到东汶南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商讨,多方征求建议决定成立合作社,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此外,东汶南村着力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六级联动”工作体系政策,科学划分党员包户,实现村级全覆盖。将工作考核衔接配套与评选树优、干部使用挂钩。定期召开党员会议,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建设真正为村民服务的乡村基层党组织,为村子的蓬勃发展奠定组织基础,以组织振兴带动东汶南村的振兴。

启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应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动员、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推动产业、就业、集体经济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六级联动”工作体系,充分运用管理网格,打通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环,形成利益联结。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乡村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12]。

3.3 多举措提升人力资本,助力人才振兴

脱贫致富除了离不开资金和物质的支持,也需要人才的引领。东汶南村多措并举提升人力资本:一是引用专业技术人才。与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市第二农科院对接,长期驻点指导生姜种植,提升种植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引入返乡大学生。借助大学生先进的思想和敢作敢为的闯劲,提升合作社管理销售水平,发展电商产业,合作社内有专门负责直播和视频剪辑的新媒体团队,助力打造销售新模式。三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了一部分职业农民,成立产学研示范教室田间课堂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独特种植技术成为“技术员”,鼓励农民入股合作社成为社员学习经营方法,还成立农业新自媒体商学院帮助农民了解学习新销售模式。

启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通过动员和组织院校、科技服务站等机构下乡指导帮助提升产品质量;实施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吸引人才下乡、能人回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农民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贫困农户“素质贫困”难题。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直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激发乡村发展动能,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以乡村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3.4 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助力文化振兴

东汶南村积极加强文化建设,改善村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一是抓宣传引导,对各区镇扶贫工作人员、村支部书记、帮扶主体和贫困户代表进行专题培训,各区镇也专门成立工作组,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解读,答疑释惑、宣传引导等工作。通过宣传导向,让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勤劳致富的新年,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引导群众参与生产经营和就业,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三是修建村史馆展示村子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

启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国家各项扶持方针政策和优秀脱贫事例,传播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摒弃贫困文化;通过动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塑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弘扬村子优秀的历史文化,提升村民的归属感,培养村民的文化素养。培育文明乡风,以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3.5 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助力生态振兴

东汶南村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村内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一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开发项目,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活模式。二是运用村集体收入植树种花、净化路面,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污水排放管理、厕所革命等治理工作,建设绿色乡村,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更适宜居住的环境。

启示: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绿色且高质量发展。将产业扶贫的部分收益用于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生活、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以乡村生态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南村生姜助力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芦南探索
助力成功七件事
夏吃生姜益健康
山东一社区免费送适婚青年婚房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用树叶辑成的书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文武小生姜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