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高职院校学生“预征班”建设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9王振宇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防贵州院校

王振宇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安全局势日趋复杂,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军队势在必行。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有效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是贵州高职院校着眼于新时代军队发展和国防动员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大学生预征工作要实现常态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生预征工作机制,精准制定大学生预征入伍相关优惠政策,紧紧围绕人员选拔精干化、场地设施配套化、训管人员专业化、管理模式规范化、教育训练军事化的“五化”目标要求,开展高校“预征班”建设,进一步提升贵州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工作水平。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预征工作的重要性

(一)适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远景目标。改革方可强军,科技人才是强军兴军的关键所在。“现代化军队需要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兵源保障,因此征兵工作事关国防事业巩固和军队高质量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关键基础性工程。”[1]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科学技能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是国家科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输出地,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迫切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和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理论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大学生群体逐步成为兵源征集的主体。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从源头上提升部队兵员学历结构,提高部队运用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装备的能力,优秀青年大学生到部队可以深入推进我军人才强军和科技强军战略。

(二)丰富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形式内涵

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常规做法是在军训期间为大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讲座,没有做到科学化和常态化。“所谓科学化,就是将预征工作和军训、军事理论课结合起来,在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时要讲述大学生参军入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报效祖国的信念。”[2]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可以有效实现国防教育科学化和常态化,丰富和拓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形式和内涵。一方面,大学生预征工作可以把有志参军入伍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实施军事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基础军事训练增强体能,选拔优秀的退伍复学军人参与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建立退伍复学军人传帮带机制,把他们的经验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校国防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依托学校国防教育师资和各部门资源开展常态化军事国防教育,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出浓厚的从军报国氛围。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兵源征集综合素质

“征集高校大学生入伍,是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从源头改善军队兵员机构,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工作。”[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战争发展形势,建设现代化国防和世界一流军队关键在人才,现代化战争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科学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征兵工作,由以往的注重征集数量到现在逐步向提升预征质量和效率方面转变,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可以提升大学生兵源征集的综合素质。通过军事理论课和军事国防教育讲座,让同学们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军事国防知识,掌握最新军事科技前沿动态,特别是运用好红色革命传统和革命先辈的战斗故事,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通过大学生军训以及预征军事训练,让同学们了解基本军事训练常识、增强身体素质,同时磨炼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集体荣誉感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影响贵州高职院校“预征班”建设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国防观念弱化导致入伍积极性不够高

大学生国防观念和意识的养成与参军入伍积极性有紧密联系,国防观念弱化势必导致参军入伍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代高职学生身处和平安定的环境,没有经历过保家卫国的战争年代,学校组织的国防教育也仅限于书本,大学生普遍对战争和国防缺乏足够认知,对国家安全局势缺乏足够关注,对国防缺乏认识也就失去了参军入伍的根本动机。二是高职学生对人民军队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对军营的认识仅限于影视剧当中表现的场景,并不清楚军队和军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特别是对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不了解,对军人职业缺乏足够认知,导致参军入伍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三是当代高职学生在社会中面临很多诱惑,特别是市场经济背景下,部分学生存在价值观迷失的情况,大学生的趋利意识很强,大学生活期间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义,部分同学存在意志力薄弱,不能吃苦,选择参军入伍报效国家与毕业找一份高薪工作相比,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后者。高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缺失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征兵工作的实效。

(二)高职院校学生参军入伍政策创新度和宣传不足

高职院校征兵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是大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征兵工作单纯理解为完成任务指标,在政策制定上一般沿用当地武装部的相关政策,没有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激励政策,导致学生报名参军外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征兵宣传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形式创新度不够。一是每年宣传参军入伍政策时间相对固定。征兵宣传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在应征报名阶段开展集中宣传,没有做到常态化宣传。二是征兵政策宣传方式创新度不够。很多学校宣传形式仅限于宣传海报、横幅和相关纸质宣传单,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的普及度不高。三是宣传内容缺乏新意。往往侧重一些优惠政策的宣传,没有直观展示军队现代化改革后军营崭新的面貌和部队真实生活情况,宣传内容相对陈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三)缺乏构建校院两级大学生预征工作联动建设机制

大学生预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构建校院两级预征工作联动建设机制。实际工作当中,各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的时候缺乏工作联动机制,学校与二级学院之间普遍存在开展预征工作权责不清的情况。学校一般负责统筹协调,二级学院配合完成相关任务,但执行过程中,从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工作机制,二级学院各有特色但未形成工作合力,学校层面缺乏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并将其整合运用到大学生预征工作中的有效机制,势必影响学校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贵州高职院校“预征班”建设实施路径

(一)发挥贵州红色资源优势,提升“预征班”学员从军报国思想素质

贵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资源大省,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贵州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征期间,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境内经历了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和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召开了重要的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鸡鸣三省会议、苟坝会议,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邓恩铭、王若飞、旷继勋、林青、卢焘、陆瑞光等一批革命烈士,为贵州积累了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教育资源。贵州的红色革命历史就是一部大学生军事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贵州拥有十分雄厚的高职办学资源,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容,生源结构更加优化,生源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这为贵州省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贵州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贵州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革命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传承贵州红色革命基因,让同学们深刻认知今天的和平年代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更加坚定青年大学生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为学校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教育基础。

(二)制定高职特色激励政策,激发“预征班”学员参军入伍内生动力

大学生参军入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兵役制度改革的重点,大学生征集入伍所占全年征集人员比例逐年攀升。贵州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容,结合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职院校应把大学生参军入伍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除国家规定大学生参军入伍享受优惠政策之外,还需根据学校实际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专题研究制定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预征班”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预征班”学员七项政策优惠措施:“预征班”学员优先考虑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荣誉称号评定,在学业成绩要求上可适度放宽;对“预征班”学员挂科重修的进行学业帮扶;“预征班”学员优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预征班”学员优先选拔参加学生军训、重大文体活动;“预征班”学员集中生活训练一年以上的,免修“体育与健康”“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职业技能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成绩计为“优秀”或者“90分”;“预征班”学员以毕业生身份参军入伍或直招士官的,直接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预征班”学员由学校代缴三年平安意外保险。另外针对毕业生还专门出台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促进就业八项措施》,规定毕业生在校参军入伍(以省征兵办名单为准)的,一次性参军入伍奖励标准提高2000元,按12000元/人给予奖励。通过各项鼓励参军入伍的激励措施,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让学生更加坚定了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

(三)精准着眼“五化”目标要求,提高“预征班”建设水平

高职院校的“预征班”建设需本着科学制定目标、科学实施管理的原则,专题研究制定相关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预征班”是大学生兵员的孵化基地,必须着眼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建设质量,达到“五化”要求。一是人员选拔精干化。“预征班”人员主要从应征意愿强烈、身体基本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中挑选,原则上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征兵任务数的1.5 倍办班。入班程序为:个人申请、学院推荐、身体检查、政治审查、武装部审定。二是场地设施配套化。“预征班”统一挂牌,二年级“预征班”成员集中住宿,并设立专门的训练区域,添加训练器材设备。三是训管人员专业化。依托国防教研室骨干成员和民兵排力量,充分发挥退伍士兵参与建设的作用,挑选军事素质优良的退役大学生担任班、排长,定期组织训管人员训练,提升训管人员的军事化综合管理能力,打造一支懂军事、会管理、能力强的训管专业队伍。四是管理模式规范化。建立统一的“预征班”学员管理档案,对入伍意愿、身体条件、政治条件、档案完善、考核考勤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通过集中训练增强学员身体素质,形成精准指导学生参军入伍的工作依据。建立过程跟踪和考核淘汰机制,重点考察训练培养过程中的考勤情况和培训内容完成情况,及时淘汰不坚定、不合格人员。此外,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资源,为每名“预征班”学员建立个人心理健康专项档案,跟踪记录学员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学员在学习训练和生活当中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确保学员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五是教育训练军事化。组织专家讲座、时事评论、老兵宣讲、竞技对抗等活动,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强化报国意志,端正入伍动机,提升入伍适应能力。

(四)构建学员身份荣誉体系,强化“预征班”创先争优集体荣誉意识

通过构建“预征班”荣誉体系,不断提升学员身份荣誉意识。为便于军事化管理,学校武装部专项采购“预征班”日常训练服装,统一佩戴具有学校特色的“预征班”学员标识,为“预征班”新学员举行入队仪式。入队仪式上,学校武装部会组织颁发“预征班”骨干聘书、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新学员代表发言、老学员为新学员佩戴标识、举行入队宣誓和奏唱军歌等仪式,让新学员在仪式当中增强入队归宿感和“预征班”学员身份意识。为激励学员创先争优,积极构建“预征班”学员荣誉表彰制度,出台相关荣誉称号表彰方案和评选细则,专门设立“预征班”优秀学员、军事训练标兵、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优秀内务寝室等多项荣誉称号。通过学员荣誉体系构建,充分激发在校青年大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提升“预征班”身份荣誉意识。

(五)加强校院两级有效联动,优化“预征班”学员日常训练管理模式

开展大学生预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构建系统完备的大学生预征入伍工作机制。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大学生预征工作新机制:一方面构建学校武装部、各二级学院以及辅导员、班级征兵宣传员三级大学生预征工作新机制。学校武装部负责“预征班”工作的统筹计划,制定建设标准,开展入队身体检查、政治考核,加强经费、物资、器材、教员等保障配套。另一方面,从各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抽调骨干教师和优秀退伍军人,在学校层面成立学校国防教研室,负责“预征班”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外现役干部、文职人员、民兵干部中择优聘请教员,重点开设党史军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家安全形势、兵役政策法规等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依托校园建设打造了长征红色文化广场、国旗护卫队和预征班荣誉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台、廉政文化长廊、校史馆等大学生思政教育场所,将大学生预征工作和军事国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实践课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贵州红色革命历史,更加坚定从军报国的信念。积极协调辖区武装部,为“预征班”军事教育训练、规范管理给予支持。针对“预征班”学员大三实习期间不能集中管理问题,辅导员和校外教员通过网络视频、使用运动软件监督学员身体锻炼,年终进行相关政治和体能考核,确保学员综合素质和毕业班征兵质量。积极打造学校层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和各二级学院特色亮点辅导员工作室,把预征工作和军事国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格局,倡导辅导员以此理论教学和科研方向开展专题研究,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活动开展国防军事教育,不断总结“预征班”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优化“预征班”日常管理模式。同时依托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和学校国防教研室共同组织开展军事国防专题讲座、军事技能实践教学、军事主题研学体验周等活动,各学院要大力协同配合,为“预征班”学员集中生活、学习、训练提供坚实保障。

四、结语

开展大学生“预征班”建设是高职院校着眼于新时代强军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贵州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开展预征工作的优势,运用好贵州丰富的红色革命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大学生预征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预征班”管理举措,不断提升大学生预征工作水平,为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提供坚实的优质兵源保障。

猜你喜欢

国防贵州院校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