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质问家长“怎么辅导的”,暴露出什么问题

2022-11-27熊丙奇

科教新报 2022年43期
关键词:读音节罚站育人

熊丙奇

近日,网上一则视频引发热议。10月26日,在一所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不少孩子因为不会整体认读音节,被老师罚站。老师还边拍视频边对着学生说:“让你们家长看看,这么多人,整体认读音节给我读bpmf,家长们怎么教的?怎么辅导的?我上不下去了这个课。”

(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涉事学校为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善政小学。孩子由于不会整体认读音节,就被教师罚站,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虽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教育惩戒措施包括“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可这针对的是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孩子不会整体认读音节,显然不是违规违纪行为。这是教师在滥用教育惩戒权。

把孩子被罚站的视频拍下来,发在群里,质问家长。然而,我国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早已明确,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回归到学校育人环节中来。涉事教师此举就是给家长布置作业,把自己该履行的职责推给家长。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职,对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与育人环境十分重要。我国要求幼儿园去小学化,可是,有的小学老师,告诉家长孩子入学时就必须会识多少汉字、会拼音、算数,这就使家长要亲自上阵教孩子。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很可能给孩子传授了错误的知识。而且,这也会让家庭教育走偏,这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让亲子关系变为作业关系、分数关系,制造家庭教育焦虑。

自从实施“双减”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职责有了清晰的认识,但仍有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给家长布置作业,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考核评价教师的指标没有变,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主要指标考核评价教师;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是学校育人的职责,不应该把家长过多卷入进来。

如果這种意识不转变,持有这种意识的教师也就不会接受批评与处罚,反过来会抱怨家长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教师为何要关心。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师职业、学校教育职责进行再认识,防止把错误的认识当成正确的,自己犯错而不知。这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读音节罚站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被罚站
有关r音节的读音规则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罚站之各科老师版
蚕宝宝流浪记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